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班级:城规1101 主讲:王伊鸣,1,课程情况,课时:54学时 教材: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同济徐循初,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城市道路设计,徐家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2,课程情况,课程两大部分:城市道路偏重于工程设计。 学习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如对城市道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交叉的初步设计方法。交通规划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现状交通问题,指导未来交通发展的纲领。 道路网规划道路系统规
2、划 建立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完整通畅的道路网络。 落脚点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网系统、停车场、步行街、广场,3,课程情况,学习目标:掌握城市路网规划方法,正确布置各种道路交通设施用地范围总规 掌握城市道路设计方法,具备初步设计水平详规结合实际,以理解、认知为主。 从城市规划师的视角来看,重点在于统筹全局,掌握基本理论,获得城市规划所需的基本数据。不一定要很透彻地理解掌握道路设计及交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4,一、绪论,交通 城市道路 交通规划,5,交通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采用一定方式而形成的人和物的流动。强调:安全、畅通 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是城市具有决定意义的机能之一,6,交通的目
3、的,1、提高效率,加速单位时间内人、货流动速度,7,交通的目的,2、实现增值,8,交通的目的,3、降低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因素中,交通污染占主要部分。,9,交通的目的,4、合理分配路权,促进社会公平高投资的道路被占总人数比例不到20%的机动车使用者所使用城市公共交通费用,应使城市中低收入者能够负担,济南“史上最窄人行道”,10,城市综合交通,相对独立、互相配合、相互补充的的种交通类型组合而成。地域关系上:对外和城市内部形式上:地上、地下、路面、轨道、水上等运输性质上:客运和货运,11,城市交通组成,对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例的态度?私家车代表经济水平发展吗?自行车是否是落后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是否应
4、该大力发展?,各种交通的方式的优缺点?,12,各种交通方式人均资源占用比较,13,私车交通,现状:机动车、私车增长迅速,私车出行比例增加 特点:方便舒适;停车难;人均道路利用率低 小汽车进入家庭是不可阻挡的大势,但小汽车过多过快的增长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 规划态度:引导恰当使用,不盲目发展。,14,特点: 机动灵活,门到门;无污染; 人均道路占用大; 机非干扰,安全隐患;行驶条件差 规划态度:保护、重视 交通工具无先进落后之分,在一定条件下每种方式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 开辟连续自行车交通系统,如自行车专用路,支路,自行车道。 自行车交通规划政策:引导自行车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自行车交通,1
5、5,公共交通,现状:公交发展了,公交出行比例却增加缓慢; 公交服务不能满足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新需求,不方便、不准时、服务质量低;人均占用最小 高密度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是未来唯一可选的主要交通方式。 规划观点:公交发展与优先,16,交通的三个层次:,市际交通城市是市际交通(大交通-水路、公路、空运)的交汇点。大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带动和促进作用,要使它与市内交通衔接好。又要避免过境交通穿城,使城市出入口交通畅通。 市域交通城市是地区经济的吸引中心,市域交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与周围小城市和乡镇的联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市内交通 (小交通)-主要是市内高峰时间的上下班交通和客货运输交通。城
6、市运输工作量随城市人口数成倍增长。,17,交通的三个层次:,18,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市内交通对城市用地形态的作用由团装/星形延交通发展轴向外延伸扩展,交通带动土地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强度受到道路疏解能力与停车能力的限制道路交通网络的规划要有超前性,19,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市规划区内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20,城市道路,等级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性质分类:交通性、生活性和混合性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 通-快速、长距离交通; 全市性干道主干路:也叫主干道 通为主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次干
7、路:也叫次干道 通兼达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分区干道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 达 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21,城市道路,22,城市道路的功能,交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服务功能:形成城市结构公共空间防灾救灾,23,城市道路,街坊内部的道路、大规模企业、校园内部的道路,是否属于城市道路?,划分城市道路的前提是服务于城市交通,具有社会性。 街坊内部道路如校内、小区内道路不具备这个特点。 故不属于城市道路,不是支路。,24,城市道路,1、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来往的专用地。2、城市道路是联系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纽带(中心区、城区、
8、工业区、郊区等等)3、城市道路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是绿化、给排水及其他工程基础设施的主要空间。4、城市道路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面貌、建筑风格的表现媒介。,25,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定义 是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是指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道路交通需求,规划道路交通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交通规划分类 根据交通规划的内容和范围,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网规划。,26,交通规划的目的,使道路交通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种交通方式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能产生最佳的社会及经济效
9、益;使人和货物的出行能方便、迅速、舒适、经济。,27,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28,唐长安城规划的道路系统,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29,清代北京城规划的道路系统,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30,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一种集中式封闭的城市布局方式,城市往往围绕政权中心布置,城墙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障碍,城乡界限分明,因而城市道路也呈集中式的布置,通达性不够,城乡道路基本以城门为分界点和联络点。,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31,1669年重建伦敦方案,近、现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32,1812年纽约道路网图,近、现代
10、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33,1898年霍华德田园城市道路网图,近、现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34,双层城市交通系统,近、现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35,近、现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瑞典马尔默“双层城市”交通系统,36,近、现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1999年华盛顿城市交通发展图,37,1949年上海城市规划 我国自1981年先后已有30多个城市进行了居民出行等交通规划的调查工程。我国对交通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交通规划已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比不可少的内容,是否具有完整的交通规划现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得到比准的先决条件之一。目前,市级以上城市都要求做城市总体规划,
11、也要求做综合交通规划,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相应的交通规划工作。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一般城市总体规划自己做,不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结合,而是综合交通规划去屈服城市总体规划。,38,39,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同时,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践证明: 道路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量的发展速度 现有的道路结构难以满足加快运行速度的要求 不改变传统的规划思想,不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就不可能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交通规划,40,交通
12、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作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如我国古代城市道路网的形成、1944年美国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针对交通出行的家访调查、20世纪50年代美国借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城市路网的布局进行了分析、日本于1950年在东京进行了机动车出行OD调查。但这些只是局部的尝试性探索,作为系统的交通规划理论尚未形成。,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41,2、四阶段法阶段以1962年美国芝加哥市发表的Chicago Area Transportation Study为标志,交通规划理论得以诞生。该阶段把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分析分为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个步骤进行,这就是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
13、理论。1962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公路法规定凡5万人口以上城市,必须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方可得到联邦政府财政补贴。,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42,3、非集计模型(Disaggregate Model)阶段该模型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20世纪70年代后,McFadden等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推向实用化。四阶段法是将个人的交通活动的数据资料按交通分区进行统计处理的,是以交通分区为单位的模型。非集计模型的分析单位是个人,对调查得到的数据不进行统计处理,而是引入效用理论、概率论的方法进行直接分析。,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43,4、平衡模型加计算机阶段1975年LaBlanc发明Beckma
14、nn平衡交通分配模型的算法以来,人们借助数学规划方法、神经网络法、计算机技术使该模型得以推广应用。,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44,现代道路交通规划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交通流的定量化,它从交通的基本发生源着手,研究交通源的发生规律、交通流的时空分布规律、出行者对道路交通系统的选择规律。这些特点使道路交通规划能更多地从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交通质量来进行规划,使道路交通规划更具有科学性。,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45,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乏对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视;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城市建设中忽视道路系统的建设;交通流的混杂和相互干扰;城市运输管理落后;解决现状交通问题的指导
15、思想缺乏远见。,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讨论:直观来看,我们的城市交通存在哪些问题?,46,从我国城市人口多、客运量大的特点出发;从根本布局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搞好城市交通规划;注重完善道路系统;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城市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加强交通的科学化管理。,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47,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规划) 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管理规划) 3、交通安全规划(安全规划) 4、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公交规划) 5、轨道交通规划 6、公路网规划 7、交通枢纽规划 8、机场、港口(码头)规划 9、物流规划,交通规划的分类,48,1、交通战略规划 长远的方
16、向性规划,年限在20年以上。重点解决:远景交通发展目标及水平; 远景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 远景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客货运输设施的选址及用地规模; 实施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政策; 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交通规划的阶段和层次,49,2、交通综合规划 着眼于整个交通网络,研究整个网络上各种线路、枢纽的定位与规模,以及这些建设项目的投建顺序,期限在520年。重点解决:中长期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 中长期道路网络布局; 城市公交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公交场站设施的分布及用地等; 大运量轨道交通可行性分析; 综合网络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交通规划的阶段和层次
17、,50,3、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近几年(15年)要动工项目的具体方案规划。包括:现状交通网络评估; 现状交通网络的完善计划;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方案设计; 阻塞路段、交叉口的交通改造方案; 近期大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建设资金筹措; 建设计划的技术经济评价。,交通规划的阶段和层次,51,公路:规划市域形成以“十”字形的高速公路主干线(京秦高速、沿海高速、承秦高速)和“三纵七横十三条线”的干线公路网铁路:京秦城际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打通至承德、内蒙、辽西的交通通道,航空:在昌黎晒甲坨规划建设4C级旅游支线机场,山海关的军民合用机场近中期予以保留,远期搬迁。,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52,规划“两线一
18、环”快速交通线 两线:西线为联峰北路、海宁路和老205国道,可以直达南戴河、黄金海岸两外围组团;东线为北环路; 快速环由西环 路、北环路、东港路、海滨路高架路、文体路、河北大街组成。 一条沿海旅游线:滨海干道共同构成一条沿海旅游线,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53,规划“两横三纵一环”客运交通主干线 “两横”分别为河北大街海宁路和黄河道港城大街龙源大道龙腾西路船厂路, “三纵”分别为海阳路、西港路和民族路, “一环”为文昌路、祁连山路、海民街、北港大街和兴电路)。,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54,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交通规划(秦皇岛数据产业园),55,控制性性详细规划中交通规划(秦皇岛数据产业园),56,控制性
19、性详细规划中交通规划(秦皇岛数据产业园),57,控制性性详细规划中交通规划(秦皇岛数据产业园),58,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图(居住区),59,60,要有战略发展的观点;要有全局、整体、系统的观点;要有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发展的观点;要有节约土地的观点;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6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规划方法模糊数学与灰色理论层次分析与评价方法对策论和决策论方法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交通规划的工作方法,62,城市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方案设计;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评价;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方案调整;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方案实施计划。,交通规划的工作方法,63,目标确定; 组织工作; 数据调查; 相关基本模型分析; 分析预测; 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 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修改。,交通规划的步骤,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