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学原理概述.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40990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美学原理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美学原理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美学原理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美学原理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美学原理概述,主要参考书:美学原理杨辛 甘霖 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学 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怎样学习美学,什么是美学,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资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门科学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古代的思想家对美与艺术问题所做的哲学探讨,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这就是美学思想的起源与萌芽。,美感的产生 艺术理论的产生 音乐以和谐为美 绘画“以形写神”为美 古希腊神话、雕塑、史诗和悲剧产生了美学思想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什么是美学,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近代科学发展的的产物 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者鲍

2、姆嘉通(Baumgarten 1714-1762)他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的艺术,即美的艺术哲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而不是美。 近代心理学的美学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什么是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 美学可以集中研究美、美的各种形态以及美感问题。 可以从审美上研究艺术,与艺术概论有所区别。,为什么学习美学,时代的需要,发展文艺的需要,开展审美教育的需要 设计美的产品的需要 工程人员自身修养与素质提高的需要 用户与市场的需要,怎样学习美学,用马列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方法 历史地研究美的现象 联

3、系地、运动地研究问题 了解美学史 结合艺术实践(绘画、书法、摄影、音乐、歌唱、写作、欣赏、收集等) 积累经验,虚心学习,独立思考,二、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这问题并不简单”“美本身是永恒的”是绝对的;康德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理念的感性显性”;苏格拉底“美是难的”) 从客观现实、物质基础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 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客观唯心主义的美学观念,黑格尔(1770-1831)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他以1216世纪的建筑为例,具体说明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从客观现实、物质基础属性上探

4、索美的根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坚决批判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观念。 他认为“脱离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是根本不存在的。 达.芬奇(1452-1519)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和谐的美,蒙娜丽莎敏锐地抓住了一霎那间的的微笑,给观众以丰富的想象,,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对美下的定义是“美是生活” 一、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 二、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生活便具有上述的特点。,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的美(农民已体格强壮结实为美,上流社会以纤手细足为美,真正有教养的人认为

5、“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上捺下了烙印往往一个人只因为有一双美丽的、富有表情的眼睛而在我们看来就是美的”) 自然美也是由于对生活的暗示而产生的。,美学史的小结,什么是美的本质是和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密切联系的。 一部分美学家从精神世界去探索美的本质,把它归结为绝对观念,主观意识,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另一部分美学家则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索美的本质,将其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感性特征和属性。但一般都离开了人的实践性,不懂得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不能从主客体在实践中的辨证关系来探讨美的本质,带有明显的直观的缺陷。,三、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结合善(功

6、利)来研究美 结合艺术来研究美 结合现实来研究美(世说新语其中记载了关于人物的品评,是很好的对美的论述;柳宗元非国语.三川震的山水游记是他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不仅欣赏了山川之美,而且在山水中寄予性情。),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国语中楚语上记载的“伍举论美”,是比较早的提出什么是美,美语善,美与功利的关系。认为美是对上下、左右和远近的人都是无害的,才能算是美。浪费钱财修建的高大雄伟的建筑使民穷困,就没有美可言了。,墨子(公元前480-420)“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说明美与功利、与善的关系。 孔子(公元前551-479)认为美与善是不可分的。“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

7、成人之恶”,“尊五美,屏四恶”等将“美”与和善、德等同起来。 孟子(公元前390-305)更提出了“充实之为美”等认为美的形式就是品德的表现。,结合艺术来研究美,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美的境界就是意境。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自然,而是化景物为情思为意境。 如杜甫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即表现了春夜的怡静,又表现诗人的愉悦心情。,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如造型艺术的形、神,见下图的东汉工艺品马踏飞燕,暗示马的快速,连敏捷的燕子都来不及躲闪。,结合艺术来研究美,从风格来研究美 风格不单是形式问题,而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风格与时代的条件、作家的个性都密切相关。如李白“圣代复

8、元古,垂衣贵清真”,是以“清真”为美。,书法作品的风格就是对书法艺术美的鉴赏,颜体丰满充实,柳体舒挺劲拔,称“颜筋柳骨”。,中国美学史的小结,中国美学史对美的探讨,有其独特性,语西方美学史有很大不同。 西方美学史直接与世界观联系起来,而中国则是很朴素的。 中国美学史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等,是西方美学史所没有的。 中国美学史由于个人解释不同,也掺杂了一些唯心主义在其中。,四、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马克斯主义哲学的方法),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美) 在自由创造中如何创造美(在生产中的产品并不是一切都是美的) 美和生活(美表现一定生

9、活内容的感性形象),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马克思:“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种哲学观点反映在美学中,就是把美看作事物的纯自然属性的感性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动力,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而不是精神。 肯定客观现实的存在。 提出从实践、主体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五、真善美和丑,美和真善的关系 美和丑 艺术丑,美和真善的关系,一种看法认为美与真善无关。德国的康德认为美与真善是有区别的,美是无内容的纯形式。 第二种看法认为美与真善不分,莎士比亚说:“美看起来要美得多少倍,若再有真加给它温馨的装潢!”,我们认为在生活中

10、真善美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谓真,指客观规律;所谓美,指功利;所谓美,指在实践中真善的形象体现。,美和丑,什么是丑? 美学史对丑的论述远不如对美的研究充分。 一、丑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 二、丑和恶有密切联系,但丑不等于恶。长相的丑属于人的生理特征。 三、形式丑畸形、毁损、芜杂。,美与丑的关系: 美和丑相互依存。 美和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艺术丑,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 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某些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 园林艺术中山石以“丑”为美。,六、美的产生,从石器的造型看美的产生 从

11、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从彩陶造型和文饰看美的产生,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一种解释是大羊为美 “美,甘也。从羊而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另一种解释认为是表现一个人头插雉尾正手舞足蹈。,这说明:古代对美与实用的关系是很重视的。,古代陶器的图案,这是石岭下类型罐:器形浑圆,图案用柔和的圆形和曲线组成。 流露出一种喜悦的情绪。,七、社会美,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和理想有紧密的联系 社会美重在内容,什么是社会美,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美的存在形式;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 包括人物,事件,场景等。 包括人物形象美。 包括服饰的美。 包括建筑物、手工业

12、品的美的造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特色。这对研究服饰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八、自然美,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 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中国画与诗歌追求的就是一种自然美 自然美重在形式 泰山的雄伟 华山的险峻 黄山的奇特 峨嵋的秀丽,九、形式美,什么是形式美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什么是形式美,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 形式美和事物的美的形式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的法则,单纯齐一 对称均衡 调和对比 比例 节奏韵律 多样统一,十、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

13、的一种重要特征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来自于生活,李可染喜欢画牛,就来自他对牛的深刻的观察和研究,艺术创造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 在艺术欣赏中仅仅靠形式是不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的。,十一、意境与传神,意境 逆风(徐悲鸿) “鱼逆水而游,鸟未必逆风而飞”借麻雀表现自己精神 的寄托,意境与传神,传神 主要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也包括花鸟鱼虫传神 秦俑中的人物表情就是形神问题的提出,十二、艺术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分类的原则(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工艺、建筑、

14、音乐、舞蹈等;文学),十三、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崇高的表现,十四、悲剧,悲剧的本质(“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悲剧的几种类型(体现历史英雄人物的牺牲;普通人民的不幸和苦难;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文革) 悲剧的效果(教育),十五、喜剧,喜剧的本质 喜剧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 喜剧形式的多样性,十六、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美感的社会根源 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十七、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美感的共性与个性 美感的客观标准(实践),通过美学基本学习我们应获得,什么是美学? 为什么学习美学? 怎样学习美学? 形式美的法则 欣赏艺术的一些方法与思考,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