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 筑 工 程 测 量 试 卷 (A)命题 交卷时间 打印份数审核 审批班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配分 10 30 20 40 100一、判断题(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测量工作必须遵循“先局部后整体,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2. 水准测量时,A 点读数是 1.842,B 点读数是 1.706,则 A 点比 B 点高。( )3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仪器的 i 角误差。 ( )4水平角观测时,照准误差属系统误差。 ( )5用同一根钢尺分别丈量 100m 和 150m 的两段距离,其往返不符值均为6cm,则它们的相对误差是相同的。( )6测设的基本
2、工作是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7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明其地面坡度小。( )8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9. 比例尺愈大,表示地形变化状况愈详细,精度也愈高。( )10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将建筑物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二、填空题(每格 1.5 分 共 30 分)1填写测回法观测手簿: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方向 A 00 03 48左 B 94 50 0094 46 12A 180 03 30O第测回右 B 274 49 2494 45 5494 46 03A 90
3、 01 24左 B 184 47 4294 46 18A 270 01 12O第测回右 B 04 47 1894 46 0694 46 1294 46 082用竖盘为天顶式顺时注记的经纬仪观测某竖直角时,竖盘读数是 9420,则其竖直角为 -420 。3经纬仪导线的布设形式可分为 附合导线 、 闭合导线 和 支导线 。4水准仪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视准轴 。5直线 AB 的方位角 AB =8240,则其反方位角 B A = 26240 。6.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有求点的坐标, 求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 求直线的方位角、求点的高程 和求两点间的坡度。7.常用的建筑基线的形式有 一
4、字形 、 L 形 和十字形。8.建筑物的变形包括建筑物的沉降 倾 斜 、 裂 缝 和位移。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什么叫测定?什么叫测设? 答: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建设和科研使用。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2.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度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度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容? 答: 勘测选点建立标志量距测角4.测设已知水平角的精确方法(测设步骤
5、和计算方法)?答:设 AB 为已知方向,先用一般测设方法按欲测设的角值测设出 AC 方向并定出 C 点,然后用测回法测定角 A 的大小(根据需要可测多个测回) ,测得其角值为,则角度差值为 =-。 ( 以秒为单位) ,概量距离 AC,并按以下公式算出垂距 CCO:CCO=AC*tg =AC* /从 C 点沿 AC 垂直方向量取 CCO,角 A 即为欲测设的 角。当 0 时,C 点沿 AC 垂直方向往外调整垂距 CCO 至 CO 点,当 0 时,C 点沿 AC 垂直方向往里调整垂距 CCO 至 CO 点。四、计算题(40 分)1. 已知 A 点的高程 HA=6.542M,求 B 点的高程。各测段
6、的读数如图所示。 (10 分)2.840 1.9522.250 2.1502.132 1.803 1.105 1.378TP2 TP3 BTP1A解 HB=HA+(a-b)HB=6.542+(2.132-1.803)+(2.250-2.150)+(1.105-1.378)+(2.840-2.352)=7.186m答:B 点的高程是 7.186m2. 如 图 所 示 , 由 已 知 点 A 和 B 及 待 定 点 C 和 D 组 成 一 条 支 导 线 , 已 知 AB=11820 , B 点 的 坐 标 X=3000.00m,Y=3000.00m,水 平 距 离 BC=100m,CD=110m
7、.请 推 算 其 余各 边 的 坐 标 方 位 角 和 待 定 点 C、 D 的 坐 标 ? ( 15 分 )NCA B12640 D22840 解: B C= AB +180- 右 =11820 +180-22840 =6940 C D= B C +180- 右 =6940 +180-12640 =12300X BC=DBC*COS aBC=100m * COS6940 =34.75mY BC=DBC*Sin aBC=100m * Sin6940 =93.77mX CD=DCD*COS aCD=110m * COS12300 =-59.95mY CD=DCD*Sin aCD=110m * S
8、in12300 =92.29mXC=XB+X BC=3000.00+34.75=3034.75mXD=XC-X CD=3034.75-59.95=2974.80mYC=YB+Y BC=3000.00+93.77=3093.77mYD=YC+Y CD=3093.77+92.29=3186.02m答:C 点的坐标 XC=3034.75m,Y C=3093.77m。D 点的坐标 XD=2974.80m,Y D=3186.02m。3. 如图所示,已知控制点 B 和 A 的坐标及待定点 P 的设计坐标,请用极坐标法计算测设待定点 P 的测设数据。 (15 分)(请任意选一个已知点作为测站点,计算测设数据
9、并在图上注明)P x=235.00my=521.00mBx=209.64my=480.32m A x=154.46m y=577.00m解:解法一、若在 B 点设测站,则计算如下: B A=180-arctg( YB A/ XB A)=180-arctg(96.68/-55.18)=180- 60164 8=119431 2 B p=arctg( YB p/ XB p)=arctg(40.68/25.36)=580337L= B A- B p=118454 8-5 70805=61 3743DBP= = =47.94m解法二、若在 A 点设测站,则计算如下 AB=360-arctg( YAB/ XAB)=360-arctg(-96.68/55.18)= 360-60164 8=299431 2 A p=360-arctg( YAp/ X Ap)=360- arctg(-56.00/80.54)= 360-34475 6=3251204L= AP- AB=3251204-299 431 2=25 2852DAP= = =98.09m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和结果由学生任选一种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