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一轮复习: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2015.10.【学习目标】掌握地壳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关系【学习新知】一、地质循环规律:【核心知识梳理】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岩浆 各类岩石 新的岩浆。2、按成因分类,各类岩石是指 、 、 。【方法与技巧】地质循环规律与各类岩石的判读需要把握好五点:(1)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 岩,因此地质循环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该类岩石。(2)种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 岩;(3)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 岩;(4)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 ,回到地球内部。(5)三大类岩石中只有 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
2、,并且由 力作用形成的。【典例 1】(2011江苏淮安)左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 1200余米,相对高度 128 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岩浆侵入 地壳运动 外力作用 火山喷发A. B. C. D.二、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核心知识梳理】1、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貌:(1)褶皱:基本形态有 和 ,在地貌上它们一般分别形成 和。有时在 作用下,会形成地形倒置现象。(2)断层:基本形态有
3、和 ,在地貌上它们一般分别形成 和。2、地质构造的主要应用:(1)找矿找水方面的应用:如石油、天然气埋藏区一般形成在 处,地下水储藏区2 一般形成在 处;(2)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如隧道的良好选址应在 ,水库坝址的选址应该避开 。(3)泉水、湖泊的形成多与 (地质构造)有关。3、板块理论与应用:(1)六大板块的分布:如下图(2)六大板块的应用:解释山脉的形成:世界上绝大部分山脉为褶皱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它们的形成原因都是因为 。如右图。解释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和 这两个火山地震带因处在 ,地震、火山、地热资源多。【方法与技巧】1
4、、背斜与向斜的判断: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 ,向下弯曲的是 ;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在地质构造图中,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 ,反之为 。2、断层的判断:岩体是否发生断裂,且沿断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典例 2】(2010 年中山模拟 )若右图中发现地层中含有石油、天然气和水,则A开采石油不应选择在处钻井B它们的分布自上向下依次为气、水、油3 C在处背斜钻井,无需增加安全设施D石油开采到后期可向井内注水增加压力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核心知识梳理】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2、主要的外力地貌:主要的流水侵蚀地貌有
5、: 。主要的流水沉积地貌有: 。主要的风力侵蚀地貌有: 。主要的风力沉积地貌有: 。【方法与技巧】1、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表现:(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 作用为主,多 和 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以 作用为主,多 和 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形成角峰、冰斗、U 形谷等地貌。2、外力地貌的应用:(1)判断风向:如沙丘;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2)判断河流流向:如三角洲地貌可知在河流的下游;河床的形态、深浅可判断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典例 3】(2012汕尾模拟)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
6、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2)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均易形成风蚀蘑菇四、专题训练:选择题1、(2011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 BC D(2)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4 C
7、、 D、 2、(200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 题。(1)2008 年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 BC D(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BC D3、(2012惠州市实验中学调研) 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 ,图中 1、2、3、4、5 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地貌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B沙丘是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8、D若图中 4 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甲4、(2011高考全国文综卷)读下图,完成( 1)(2)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2011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5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 B C D6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9、、(2009 广东高考)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5 8、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9、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右图) ,该河段的主航道经过A B C D10、右图是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A 处的筑港条件优于 B 处。图中河流入海口处,常因天文潮引起海水倒灌,河水盐度升高,这种现象被
10、称为咸潮。咸潮在该河口最易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读右图回答:11.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上图 A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 B.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 C.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 D.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12上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右图) 、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 沉积-兴建仓库 C.乙-a 沉积-种植农作物 D.乙- c -侵蚀-修筑防护堤我国 1 000 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
11、当于现在 1 108 米。据孙子算经)。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下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6 13图示区域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14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 B C D15.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 ,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16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 1985 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上游来
12、沙量减少17、内力作用是地表隆起或者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是地表趋于平坦。这种过程属于( )A、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B、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运动C、造山运动和变质作用 D、板块的相对移动18、下列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地震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固结成岩作用A、 B、 C、 D、19、下列现象是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是( )岩浆岩的形成瀑布向上游移动火山喷发山洪暴发崇明岛的形成山麓冲积扇沙尘暴准格尔盆地的魔鬼城岩石在地下高温熔化水土流失7 A、 B、 C、 D、20、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同时发生的,水平运动中往往伴随着垂
13、直运动。如喜马拉雅山的上升实际上是由于( )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A、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亚洲版块21、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水平运动 B、垂直运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22、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 50 年来平均每年造地 4 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1)黄河口湿地的直接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不断下沉 C、海水的沉积作用 D、河流的沉积作用(2)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潮流搬运能力增强渤海下沉速度增快小浪底枢纽工程拦沙蓄水黄河下游取水量增加
14、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 B、 C、 D、23.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有一定联系。下图中个字母表示不同的外力作用主导类型,完成下列题目:(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 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 B、 C、 D、(2)c 过程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沙尘暴 水土流失 泥石流 土地荒漠化A、 B、 C、 D、综合题24.读下图,回答:(1)A、B、C、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8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4)
15、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25.根据以上文字叙述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1)在图上填出 A、B、C 所代表的事物名称。(2)写出各箭头代表什么作用。 (3)其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26、试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1) 庐山、泰山: 2)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 桂林山水: 5) 黄士高原千沟万壑的表面形态: 6)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魔鬼城: 7) 沙丘、沙垄: 27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在图甲中处有一瀑布,这样写道“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 。读下图,回答
16、下列问题。(l)同学们在处秋游时,并没有欣赏到“激流翻滚, ”的壮观场面。该瀑布景观9 最为壮观的季节是 ,原因是 。该河流下游河水的补给方式是 。(2)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3)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 10 万年后位置最可能 。 A 位置上游 B 位置下游 C保持 位置不变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课后反思】地壳运动 课后小结:(一) 【知识网络】 能量来源内力作用三大类岩石外力作用地表形态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岩浆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岩石圈物质循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塑造 雕刻10 (二)
17、典型例题: 例 1、 (湛江一模)读图“三大类岩石循环示意图” ,图中的 a、b、c 分别是 A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B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C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例 2、 (2015 年广雅中学)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的主要方式是 A. 褶皱为主,断层为辅 B. 岩浆活动为主,变质作用为辅C.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D. 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例 3、 (2014 年广东卷)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
18、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例 4、(佛山二模)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图)这些冰面形态的形成原因最主要是受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11 C温度变化 D冰川堆积例 5、 (2014 年佛山二模)读图“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是褶皱,开挖隧道可选择向上弯曲的部位B处是断层,是大型水库建设的最理想选择地址C处都是冲积平原,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植被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例 6、 (2010 年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图
19、),其成因是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三)自我检测:选择题:1.(广东卷)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2(珠海六校)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塑造是 A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B外力作用使地表最终变得崎岖C从整个地质时期来看,某区域地表形态只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世界上各地的地形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2014 年广东六校联考)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 34 题。12 3有关图 15 中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B由岩
20、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4图 15 所示区域的地壳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7(广州一模)“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 3 767.2 米)在海拔 3300 米以上呈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 。形成这种“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 A流水 B风力 C波浪 D冰川8.(2014 年惠州三模)图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塑造路南石林的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分别是 ( )A. 风力侵蚀 岩浆岩B. 流水侵蚀 沉积岩C. 冰川侵蚀 变质岩D. 海浪侵蚀 沉积岩9广东四校联考)图中字母与其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13 A. S向斜山谷 M背斜山地 V断层山谷B. S背斜山谷 M向斜山地 V断层山谷C. S向斜山谷 M断层山谷 V背斜山地D. S断层山谷 M向斜山谷 V背斜山地10(2012 年深圳一模)读下图,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清排浊、放水输沙的影响有 A大坝下泥沙淤积增加 B黄河三角洲面积缩小C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