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法治化(2013.12).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3149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法治化(2013.1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法治化(2013.1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法治化(2013.1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法治化(2013.1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法治化(2013.1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法治化,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吴开华 副院长、博士,专题内容,依法治校的基本观念与要求 校长应树立的三大法律意识 学生管理应遵循的法律原则与要求 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管理与侵权行为 学校侵权行为的防范:对策与措施,依法治校的基本观念与要求(一),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以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推动民主建设、健全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为着力点,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格局。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

2、意见(200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教育部,2012),依法治校的基本观念与要求(二),法律至上 将法律视为管理学校的依据和最高权威“以法治校”:简单地把法律作为工具和手段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事务。 学校公共权力的行使要有法律依据权力:法无授权即禁止权利:法不禁止便自由 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拥有自主管理的空间教育法A2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

3、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讲规则的国家最道德 ,讲“道德”的国家最肮脏。,依法治校的基本观念与要求(三),善法之治学校制定的所有规则应是善规则、良规则。“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制定章程:学校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是学校自主管理及政府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 完善制度: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构建学校决策、执行、监督等制度,强调学校利益相关者(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在制度建设和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依法治校的基本观念与要求(四),民主参与:“大家的制度”VS.“管理者的制度”?“制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要充分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 “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

4、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由家长自主选择、做出决定。” 规范通过:确保程序与机制的公平。 严格执行:不要随意改变学校制度。,校长的自我保护,监督:上级监督太远同行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敢纪检监督太晚 制度保护: 郑杰(上海北郊中学校长) “我有三个自私的想法:第一个是不想太累自己。第二个想法是让我自由。第三个想法是我不愿意离任后让人骂。这三个自私的想法使我有了个念头:校长能不能被代替呢?校长领导学校靠什么?”“我选择一套公正的学校制度作为校长的首要替代物。我越来越相信一套好的制度就有一所好的学校,在这套好的制度下,校长被代替了。”,依法治校的基本观

5、念与要求(五),制约权力实行开放办学:学校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具有开放性。“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中小学校务委员会 、教职工代表大会 、家长委员会 ,社会参与机制。 保障权利 以师生权利为核心来设置各项秩序法的核心是权利,法治的真谛是保障人权,各种秩序不应以公共权力为核心来设置,而应以公民权利为核心来设置。 遵循公民义务法定化原则“章程及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设定义务。”如:“发禁”问题,校长应树立的三大法律意识(一),权利意识 法学即权利之学,权利义务是法学的基石范畴,法律分析即权利义务分析。(例:范跑跑事件) 学校管理的三

6、维目标:效率、秩序与权利 学生管理应体现法益平衡原则 学生管理措施应在学校公共利益(效率、秩序)与学生当事人的权利之间谋求平衡。 有多种同样能达成目的之措施时,应选择对学生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手段。,校长应树立的三大法律意识(二),证据意识 打官司即打证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学校要注意证据的收集与保存“对违纪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视其情节轻重,学校应根据中小学生处分规定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校长应树立的三大法律意识(三),程序意识 行为符合法定程序(顺序、步骤、时限) 基本要

7、求:告知/通知当事人;说明理由、提供证据、听取申辩“对学生进行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依据充分、程序正当。”“作出不利处分前,应当给予学生陈述与申辩的机会,对未成年学生应当听取其法定监护人的意见。”“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明确处分的期限与后果,积极教育挽救。”,“按退学处理,涉及到被处理者的受教育权利,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原则出发,作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应当将该处理决定直接向被处理者本人宣布、送达,允许被处理者本人提出申辩意见。北京科技大学没有照此原则办理,忽视当事人的申辩权利,这样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案,学生管理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8、与要求(一),目的正当 符合教育目的:“以教育为目的”广东:教师不得“以惩罚为目的罚学生抄写课文、字词、站立、跑步等”。管教/惩戒应能帮助学生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行为改进的责任心。 出于善意学生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怀。台湾:“教师不得为情绪性或恶意性之管教”。,Shoop与Dubklee(1992)在检视美国各体罚相关案例后,归纳出执行体罚应符合的七项原则: 何种行为将导致体罚,要事先告知学生; 先尝试其他惩罚方法,把体罚当成最后的手段; 实施体罚时,要有其他学校人员在场,并事先告知惩罚的理由; 体罚要适当,并考虑学生年龄、身心状况、性别等条件; 盛怒之下不宜对学生体罚,要等到恢复平静

9、之后再实施; 体罚不应过度屈辱学生; 如果家长要求,必须提供书面说明,说明体罚理由。,学生管理应遵循的法律原则与要求(二),手段必要 行为与目的相关管教/惩戒措施应是基于达成教育目的或维持教育教学秩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符合最小侵害原则有多种同样能达成目的之措施时,应选择对学生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手段。,依据充分:法律法规、校规校规是学校制定的内部规则,对学生有法定约束力;法无明文规定时,学校可基于专业判断,自行制定相关校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校规要体现民主参与、规范通过原则,且规则必须明确;校规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校规遵循公民义务法定化原则,不设置法律

10、规定以外义务。程序正当,学生管理应遵循的法律原则与要求(三),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管理与侵权行为(一),“曝光”学生的违纪行为/现象思考:“高中生接吻镜头被曝光,学生不服起诉学校”一案,学校曝光学生接吻的做法是否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尊重学生隐私与公共利益、公共道德、公共秩序、公共安全无关 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只公布事实,不披露细节。 学校按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在班集体或学校范围内,教育和批评学生、公布学生成绩、公告学生处分,属于正当的教育管理行为。,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管理与侵权行为(二),停课 停课:管教措施而非纪律处分;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合理限制而非剥夺。 学校规章制度对实施停课的主体、情形、时

11、间应做出明确规定。 做出停课决定后,应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雷梦佳事件:班上学生的表决,不代表就是民主决议,民主表决应针对“公众利益”事项。教师不得让学生以表决方式,依班级公约处分私人权利(受教育权、财产权等)。,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管理与侵权行为(三),搜查/搜身 通过耐心教育,让学生自愿接受检查。 报告有权搜查/搜身的特定主体。 在校规中明确规定检查的主体、程序、范围及方法等。【台湾】1.对特定学生涉嫌犯罪或携带违禁物品,有合理怀疑且有安全检查之必要时,教师在第三人陪同下,可以搜查学生书包、抽屉、口袋。2.学校可依学生住宿管理规则,对学生宿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进行检查时,应有学校家长会代表

12、或第三人陪同。,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管理与侵权行为(四),隔离/罚站 只限于对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妨碍其他同学学习的学生。 符合“目的正当”与“手段必要”的要求。【台湾】站立反省每次不得超过一堂课,每日累计不得超过两小时。在教学场所一角,暂时让学生与其他同学保持适当距离,以两堂课为限。 没收学生财物 代管:影响教育活动进行的物品 收缴:法律上违禁品,学校侵权行为的防范:对策与措施(一),完善校规,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生行为规范制度; 制定违纪学生管教/惩戒流程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流程; 吸收学生及其家长参与校规和班规制定,体现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性; 执行规定时,应前后一贯,且无歧视地适用于所有

13、学生; 执行惩戒时,应给予学生若干程序保障;惩戒愈严厉,程序应愈正式;,学校侵权行为的防范:对策与措施(二),重视管教/惩戒学生之后的辅导; 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完善学生救济渠道; 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防止侵权事故的发生; 健全与家长的沟通机制,与家长配合管教学生。,结束语,建立尊重学生权利的学校制度,在规范学生在校行为、维护学校秩序、达成教育目标的同时给予学生权利以必要的尊重与保护,这是学校法治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讲座参考书目: 吴开华著:中小学热点法律问题研究与典型案例评析,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版。,【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全国人大,1995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部,2004.9)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2007.9)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1991.8)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2007 ),谢 谢!欢迎联系:13580486742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