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10月,作业监护人培训,培训内容,监护人及监护人的职责 动火作业的监护 受限空间作业的监护 动土作业监护 高处作业监护 安全技能,2,监护人,监护人:指专职负责施工检修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工作,对检修过程中的作业情况实时监督,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的人员。监护人的目的:规范各种施工项目监护人的管理,使监护人切实起到监护作用,防止事故的发生。,3,监护人的条件,1、应选用身体健康的职工,严禁病、残、孕职工担当监护人。2、 推荐的监护人应具备较高的安全素质, 了解本装置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 3、各装置挑选各岗位上负责任、有经验,厂龄在一年以上,在本岗位工作半年以上的职工担任
2、,并经本部门安全培训后方可向HSE部提出申请。 4、各装置按照公司监护人培训大纲组织培训,HSE部门组织培训后的职工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现场监护资格,并领取HSE部下发的监护人资格证。,4,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疑问能正确处理;应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监护人负责现场监督,逐项落实安全措施。,5,监护人的职责,监护人的职责,作业前监护人员必须全面检查安全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落实情况,会同作业人员共同确定作业前的安全条件。 监护人应坚守岗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随时观察区域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好辅助配合工作,不得中途离岗。,6,动火作业监护,在石化企业中,凡是动用明火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
3、一切作业都属于用火管理的范围。,动火作业范围,动火作业级别,“三不动火”原则,动火作业的原则,1.未批许可证2.监护人不在3.措施不落实,动火作业的原则,控制用火原则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 凡可用可不用的一律不用火; 凡能拆卸的设备、管线都要拆卸移到安全地方用火; 严格控制特级和一级用火。,动火作业监护人,动火作业监护人 是整个用火过程中 的关键人物,在保证 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对用火人以及用火过 程中的安全负责。,动火监护人的职责,逐项检查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对动火作业进行全过程检查监督,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监护过程中,监护人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无事干而擅自离开用火现场,更不准在用火期间
4、兼做其他工作。,用火监护人必须具备的条件,经过用火监护人培训和考试,掌握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取得用火监护人资格证书; 了解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行一处(一个用火地点)、一证(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用火监护人)用火。,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许可证中动火作业监护人确认内容,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许可证中动火作业监护人确认内容,动火作业过程安全措施和监护,动火火监护人在接到动火作业许可证后,当发现动火部位与动火作业许可证不相符合,或者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用火。 动火监护人监火时应佩戴
5、明显标志,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由监护人收回动火作业许可证,暂停用火; 当动火人不执行“三不用火”又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向属地主管报告;当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用火,并应及时采取措施。,动火作业过程安全措施和监护,动火期间,距 动火点30m内严 禁排放各类可燃 气体,15m内严禁 排放各类可燃液 体。在同一动火 区域不应同时进 行可燃溶剂清洗 和油漆等施工。,动火作业过程安全措施和监护,停工大修装置在彻底撤料、吹扫、置换、分析合格,并与系统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首次设备、容器、管道用火,应采样分析合格。 装置停工吹扫和开工期间,严禁一切明火作业。 在用火作业过
6、程中,当作业内容或环境条件发生变更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动火作业许可证同时废止。 用火作业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21,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不允许同时进行刷漆、喷漆作业或使用可燃溶剂清洗等其他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 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刷漆、喷漆作业或使用可燃溶剂清洗等其他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时,使用的电气设备、照明等,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同时必须进行强制通风,监护人佩戴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随时进行监测,当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时,必须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动火作业过程安全措施和监护,22,动火作业许可证的管理,动火作业许
7、可证的有效期 一级 不超过8小时; 二级 不超过24小时;动火作业若中断作业超过1小时或隔天继续用火,应重新确认作业条件并说明签字。,23,动火监护过程中存在问题,动火监护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当事人的知识、技能不能胜任监护人工作;没有经过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就上岗。当事人没有责任心、敬业精神不强,对监护人的职责不清楚,执行监护任务时溜号、打瞌睡、聊天。当事人的身体状况不能胜任监护人工作。,动火监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监护人没有佩带明显标志,作业人与监护人不能快速有效识别。监护人因有事离开现场不与作业人通报,作业人在监护人离开现场的情况下,没有按规定停止作业。监护人对作业人的违章行为(如擅自移动
8、作业点等)不能及时制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25,26,受限空间的范围,常见的受限空间有: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沟、井、池、涵洞、塔座、1.5m以上深度的坑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三不进入”原则,受限空间作业的原则,1.无证不进2.无措施不进3.无监护人不进,28,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的职责,看守受限空间入口,保持出入口安全、畅通,清点进、出受限空间作业人数,核实作业人员资质。 监护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情况,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提醒任何危险情况,制止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呼救或报警,协助施救。,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的指定,班组值班长针对每个受限空
9、间作业点指定一名监护人。 当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不属于班组时,比如由承包商负责作业,则双方应各派一名监护人。 作业环境复杂、作业难度大的受限空间内作业,如分层、交叉及多个作业点之间不能兼顾的,双方应适当增加监护人员。 监护人应穿/戴明显的监护人标志。,30,受限空间的工艺处理、设备停运,受限空间内的物料必须倒空,所有与其相连的管线、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应挂牌标识。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设备必须吹扫、蒸煮、置换合格。 对盛装过能产生自聚物的设备容器,除采取上述蒸煮、置换等工艺处理方法外,还做聚合物加热等试验。 如果容器夹套内的液体对人体有害,夹套必须抽干并清洁。,31
10、,作业现场的标识、警示和隔离,项目现场主管人应组织在受限空间入口处悬挂安全警示牌。 作业停工期间,如果受限空间出入口容易误闯入,在受限空间入口处应悬挂“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并在受限空间入口外围采取设置围挡、拉警戒线等有效阻止进入的隔离措施。,32,许可证中监护人确认内容:,33,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确认实际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要求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中所列内容相符,安全措施落实,且在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作业。 如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与作业许可证不符或安全措施未落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应向上级报告。,34,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监护人
11、应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应清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检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资质,并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入厂证留下集中保管。 监护人应检查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检查、清点带入受限空间的工器具、材料等物件,个人防护用品穿戴不合格的作业人员、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工器具不得进入受限空间。 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35,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监护人在受限空间出入口处实施监护,严禁离岗。 监护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受限空间内的异常现象,随时提醒作业人员任何危险情况,如救生绳或空气管脱落、电缆绞缠等。 如果发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通知并从外部协助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
12、。 如果需要外部救援,监护人应立即呼救或通过便携式对讲机报警。,36,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配备由项目现场主管人根据风险辨识结果确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作业人员每次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应视季节、作业环境及人员身体状况等条件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37,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防护用品。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会产生噪声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用品。 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但严禁向内充氧气。,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38,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
13、全电压 进入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 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 电压应不大于12V; 当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 12V时,必须安装符合相关规定要 求的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 隔离变压器严禁带入容器内,在潮湿 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 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39,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当作业环境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严禁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40,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作业期间应密切关注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 至少每隔2小时取样重新做一次安全分析
14、。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有一人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受限空间内气体中的氧含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41,受限空间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对于受限空间气体安全分析合格,但仍检出有少量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的,或者作业过程中可能会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生成的,作业人员中应至少有一人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受限空间内气体中的氧含量、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连续监测。,救援措施确定,1、确定逃生路线 2、确定救护方案 3、确定联络信号 4、确定救生设施,42,救援原则,1、先救人,后处理。 2、抢救他人,必须 先保护好自己。,43,44,异常情况
15、处理,在以下情况下,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从受限空间内撤离: 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 定期进行的安全分析不合格,或随身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突然报警时; 现场消防警报、紧急撤离警报响起时; 监护人员认为需要并通知撤离时; 许可证签发人认为需要并通知终止作业时。,45,异常情况处理,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监护人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46,异常情况处理,当受限空间内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基层单位救援人员应优先采用非进入的方式进行救援。在必须进入的情况下,如气防站专业抢救人员接警已到达现场,应由其实施救
16、援工作;如专业人员无法到达,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47,受限空间作业中断,当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断30分钟以上且许可证仍在有效期时,再次作业前,应重新组织对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进行现场检查确认,确认符合要求的。,48,监护人对撤出的作业人员 数、带出受限空间的工器具、材 料进行清点,确保受限空间内作 业人员已全部撤出,工器具、未 消耗材料没有遗漏在受限空间。,受限空间作业结束确认,动土作业监护,49,易发生的事故,损坏地下设施 坍塌 机械工具伤害 坠落,50,安全监护要点,1、防止损坏地下设施和地面建筑。禁止机械开挖,发现不明物停止作业;与墙柱、台
17、阶等建筑物的距离至少应在1米以上 2、防止坍塌设立边坡或支撑:挖掘深度1.5米,设支撑。并要经常性的检查,做好排水。禁止人员在基坑内休息。 3、防止机械工具伤害:人工挖土的各种工具必须坚实,安装牢固。作业人员要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机械开挖:信号、禁止逗留、停机吊斗要放在地下,停机处理吊斗内的泥土或卡主的石块,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 4、防止坠落: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51,高处作业监护,52,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一级高处作业2mh5m,二级高处作业5mh15m,三级高处作业l5mh30m,特级高处作业h30m
18、 以上,53,监护人现场检查,对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的物品进行检查(安全带、安全帽、软底防滑鞋)。,凡是进入高处作业 现场的人员, 不论是地面人 员还是登高 人员均需佩 带安全帽!,54,监护人现场检查,安全带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2米以下的有坠落可能也需使用安全带。安全防护未完善区域和身体重心高于护栏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55,监护人现场检查,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凡在脚手架上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 根据现场具体环境,在脚手架的外侧及顶部设醒目的安全标志、信号旗(灯),以防过往车辆及吊机运行中碰撞脚手架 对25m以上的大型脚手架
19、、悬空脚手架及特殊安全要求的脚手架,实行责任人负责制,每榀脚手架设专门责任人,负责日常检查、维护,防止人为破坏,56,监护人对高处作业人员的要求,高处作业人员攀登时安全带应盘在腰间防止挂绊。使用时要高挂低用,并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 不准穿凉鞋、高跟鞋或带钉鞋、易滑鞋等进行高处作业。 遇有五级以上的强风,禁止露天作业,而且避免夜间、雪天、雨天高处作业。 人字梯上严禁两人一起操作。 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2年,频率高的为1年。,57,高处作业常见的违章现象,高处作业常见的违章现象 1、无证作业。 2、不系安全带。 3、手中携带工具登高。 4、高空抛物。 5、在高空管路上行走。 6、安全带当做吊绳。,
20、58,59,安全技能,60,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将面罩与供给阀正确连接好,把呼吸器背在身后,调节肩带、腰带至合适位置。将面罩挂在胸前,戴上面罩拉紧系带,检查气密性,戴好安全帽。 逆时针打开空气阀,检查气瓶压力(2030Mpa)。 使用中要随时观察压力表,当压力表指示下降到5 Mpa时,或听到报警哨声后,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点。,61,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使用完后将面罩系带松开,摘下面罩,同时摁下黑色重置按钮,关闭供气阀,卸下整套呼吸器。按下气瓶自锁器,顺时针方向关闭空气瓶阀开关,旋转供气阀旁通红色旋钮泄放管路中的余气。气放完毕后,将供气阀旁通开关回位,将整套空气呼吸器放回专用箱内 。,62,
2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灭火器,迅速赶到着 火点上风处。 使用前将灭火器上下颠倒 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拔下保险销,握住喷嘴, 压下压把。 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直至把火全部扑灭。,标签,筒体,63,摆正患者体位 打开气道 仰头抬颈法 仰头举颌法 推颌法,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64,判断呼吸情况 看 听 感觉,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65,人工呼吸:一手捏紧 病人的鼻孔,将口紧贴 病人嘴作快而深的吹气。,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66,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胸外按压法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 按压频率成人为6080次/分钟,67,单人抢救:按压频率80次/分,按压与吹气比为15:2,连续交替进行。 双人抢救:按压频率60次/分,按压与吹气比为5:1。二人相互替换,保证抢救不停顿。 心肺复苏的终止: 有医护人员接替抢救 经医学鉴定已经死亡 心脏跳动停止者,4分钟内实施初步心肺复苏,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心肺复苏术,2019/10/31,6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