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梦想,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谁能说说你映象中的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米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
2、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峰风光,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首次成功登上珠峰,登上地球之巅,作者: 郭超人,导读,字词,写作背景,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
3、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
4、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作者简介,返回,导读,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飞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本文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阅读时,要注意感受队员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返回,本文以时间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珠穆朗玛峰巅的
5、经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8段) 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第二部分(915段),刘连满因过度疲劳停止攀登,他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第三部分(1623段),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登上了峰巅。,字词,尖锥 缭绕镶 扬赫斯班埃非勒士砭骨 履践 崔巍,(jin zhu ),(lio ro),(xing ),(yng h s bn ),(a fe l sh),(bin g),(cu wi ),(l jin ),(zh li ),(q q ),(zh x),(mng lng ),(ln ku ),(p f ),滞留 崎岖 嗡嗡 窒息 苍茫 朦胧 轮廓 匍匐,词语积累,养精蓄锐:
6、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凄厉: (声音)凄凉而尖锐。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者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 毫不犹豫。 匍匐:爬行。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屈银华,王富洲,贡 布,认识三位英雄,攀越冰裂缝,中国首登珠峰成功的(右起)王富洲、贡布(藏)和屈银华,自年月日中国藏族登山队员贡布和汉族队友王富洲、屈银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上地球之巅的伟大壮举后,截至年月的年间,中国健儿已经次登临“地球之巅”,先后共有人次把的足迹留在地球之巅。,一、快速阅读,阅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7、,第一部分(1-3):向顶峰突击前的基本情况,表明所处环境的艰苦。,第二部分(422)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险阻。,第三部分(23)经过努力终于登上了顶峰,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复述提纲,1)登山队出发; 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 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 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快速默读,准确把握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思考: (1)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四名登山英雄中,哪一位英雄的形象最让你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中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8、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山 (6)高山反应,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坚强的意力,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9、。,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1)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B.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A.恶劣的自然环境:,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或段落, 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进而分析
10、这两类不同的 自然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1.给人美的享受,在阅读的紧张之余心情得到放松;2.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3.烘托了人物的伟大、美好形象,写出了登山队员面临的巨大困难,更能表现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第14和15自然段,文中主要有哪些段落是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塑造有什么作用?,表现了刘连满同志具有崇高的集体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优秀品质,阅读第151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刘连满感到死神向他逼近,他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刘连满留下一封短信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3.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登山额的艰难?,
11、4.登山英雄是靠什么来克服重重困难的?,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昏睡,身体又过度虚弱,随时会死亡。,怕战友回来时不知道给他们留下了氧气;表现了他舍己为人,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通过“贡布”没几分钟就累得直不起腰和屈银华“走了两三步又滑回原地”的描写来表现。,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括号中的词语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负担,他们一两一两(一件一件)的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一面五星红旗,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
12、倒(一步一移)地坚持往前走着。,“一两一两”是从重量方面写,“一件一件”是从数量方面写。,“一偏一倒”写走路不稳,“一步一移”写坚持前进。,8830M,无氧攀登,冲击顶峰,留下氧气,第二台阶 刘连满甘做人梯,8468M,8848.13M,8830M,8848.13M,8468M,第二台阶 刘连满甘做人梯,留下氧气,无氧攀登,冲击顶峰,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小结,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年:印度总监督官乔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记录下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年月日: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年月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资料补充,50年间,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登山者踏上登顶珠峰的漫漫险途,全世界共有1000多人到达过她的顶峰,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