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论文写作SCIENTIFIC WRITING,招生规模扩大,1984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 1985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7万人 1986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1万人 1987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万人 1988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6万人 1989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9万人 1990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万人 1991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万人 1992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34万人 199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2万人 1994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5.1万人 1995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5.11万人 1996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5.9万人 1997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6.4万人 1998年全
2、国共招收研究生7.3万人 1999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9.22万人 (注:研究生开始扩招),200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6.5万人 200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9.1万人 2002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5.9万人 2003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9.6万人 2004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7.49万人 2005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2.49万人 2006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4.4万人 200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2.4万人 200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4.8万人 2009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7.5万人 201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7.2万人201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9.5万人2012年全国招收研究生51.7万人,宽进严出的培养制度,
3、考硕年份 报名人数 报名增长率 录取人数 考录比例 2012 165.6 9.6% 51.7 3.2:1 2011 151.1 7.9% 49.5 3:1 2010 140.6 12.8% 47.4 2.8:1 2009 124.6 3.8% 44.9 2.9:1 2008 120 6.8% 38.6 3.0:1 2007 128.2 0.8% 36.1 3.5:1 2006 127.12 8.4% 34.2 3.2:1 2005 117.2 24% 31 3.6:1 2004 94.5 18.5% 27.3 2.9:1 2003 79.7 27.7% 22 2.9:1 2002 62.4 3
4、5.7% 16.4 3.2:1 2001 46 17.3% 13.3 4.2:1 2000 39.2 22.9% 10.3 4.6:1 1999 31.9 16.4% 7.2 4.9:1 1998 27.4 13.2% 5.8 4.7:1 1997 24.2 18.6% 5.1 4.7:1 1996 20.4 31.8% 4.7 4.4:1 1995 15.5 38.4% 4.0 3.6:1,研究生必备的四大技能 (U.S.A) Four Necessary Skills for Qualified Master and Ph,D,1、科技文献检索、查阅、汇编和分析技能 Obtaining V
5、aluabl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Your Research Works 2、科研项目申报、管理、开展技能 Writing a Research Propos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Your Projects 3、表达能力 Giving a Report in (un)formal Seminaron a Defenseon a Conference or Symposium Writing ,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cientific Papers, Articles or Thesis 4、基础知识 Fund
6、amental Knowledge: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Languages,几组数据 (1)国内科技期刊数量及发表的文章 Chinese Journals and Publications,我国目前出版发行的正规科技期刊约为5000种,约占全国现有期刊总数的50%,数量仅次于美国。如果以数量计算,中国称得起科技期刊的“量产大国”。不过若以质量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与自身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地位并不相适应。 2010年我国作者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3.06万篇,相比2009年增长1.8。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上升趋势明显,期刊的总被引用
7、频次达到2001年的4.28倍,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升。,国内知名科技期刊 Two Famous Journals in CHINA,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创办的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于2009年影响因子达到8.15,并随后连续3年稳定在8以上,成为我国国际学术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刊物,也成为亚太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而Molecular Plant(中文刊名分子植物于2008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短短4年内影响因子达到5.5,连
8、续两年在亚洲同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一。这两本杂志已跻身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行列,此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等学术杂志进入提升计划的重点支持名单。,几组数据 (2)中国学者发表SCI论文情况 SCI Papers from Chinese Scholars,进入SCI检索系统,如果把会议摘要去掉,其他论文形式2012年全年国际上共发表SCI论文1363159篇,按照国家来源划分,美国数量和比例分别为356593和26.159,中国184144,13.509正好为美国的50%,接近排列第3德国和第4位英国的数量之和。 在2013年1月-3月,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达到美国
9、的55%,数量超过第三和第四的和,也就是说相对于2012年和美国的标准,中国学者增加速度为10%,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简单计算,2015年前后将会是日本德国和英国的数量之和,中国学者发表的SCI论文将在2020年前后超过美国学者,成为世界第一。,几组数据 (2)中国学者发表SCI论文情况,2012年各国发表SCI论文数量前10名 国家/地区 记录 % of 1363159USA 356593 26.159PEOPLES R CHINA 184144 13.509GERMANY 98351 7.215ENGLAND 85645 6.283JAPAN 78886 5.787FRANCE 69212
10、 5.077ITALY 59278 4.349CANADA 57920 4.249SPAIN 52283 3.835INDIA 49421 3.625,2013年各国发表SCI论文数量前10名国家/地区 记录 % of 149666USA 40214 26.869PEOPLES R CHINA 22004 14.702GERMANY 10376 6.933ENGLAND 9877 6.599JAPAN 8644 5.776FRANCE 7447 4.976ITALY 6787 4.535CANADA 6640 4.437SPAIN 5930 3.962INDIA 5842 3.903,我国在国
11、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二,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共计发表国际科技论文12.15万篇(不含港澳台地区),比2009年略有增加,占世界总数的8.6。 据介绍,该统计报告包括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国际论文被引用情况、国内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被引用情况等,主要数据源自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等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 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上升到5203篇,居世界第二。2005至2010年,我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为23.3,显著高于同期我国论文总数的年均增长率。
12、 在发表后2年内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为热点论文,这些论文被引用次数往往排在各学科前千分之一。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1月,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为19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9.9,居世界第5位,比2010年上升位。热点论文最多的国家为美国,数量为1070篇。,从图1数据可以看出,从2007年以来,主要国家发表论文情况,其中排序按照今年排名统计。其中,美国、英国、德国,他们在Science期刊的发表远超其他国家,始终占据前三位置。其后是法国、加拿大、瑞士、日本、中国、澳大利亚、荷兰。,图1 2007年至今主要国家在Science发表论文记录,图2 2007年后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第4-10
13、国家情况,从图2中,中国近5年在Science期刊发表论文数量明显上升。从2007年的第10名,上升为第7名。第6名为日本。,图3 中日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在中国成功超越澳大利亚和荷兰成为第7之后,下一个即将要超过的国家将是日本。图3显示了中日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变化趋势。总体而言,日本每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比较恒定。而中国有直线上升的趋势。2008年为32篇,2012年至今已经发表了74篇。实现5年内翻2.3倍的创举。中日差距由45篇缩小为10篇。其中,2010年相差35篇,2011年相差22篇,2012年相差10篇。按照这个趋势,我国今后两年
14、完全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在Science期刊发表论文的前6名。 希望国内科学家积极努力,争取明年或者后年,我国学者在Science等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全面超越日本!,2012年发表SCI论文数量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学术机构,机构 记录 % of 1363159 1. CHINESE ACAD SCI 22996 14.019 2. Zhejiang Univ 5727 3.491 3.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5365 3.271 4. Peking Univ 5256 3.204 5. Tsing Hua Univ 4675 2.850 6. Cent S
15、 Univ 4326 2.637 7. Nanjing Univ 3974 2.423 8. Fudan Univ 3808 2.322 9. Sichuan Univ 3516 2.143 10. Shandong Univ 3407 2.077 11. SUN YAT SEN UNIV 3379 2.060 12. Huazhong Univ Sci & Technol 2997 1.827 13. Jilin Univ 2959 1.804 14. Univ Sci & Technol China 2779 1.694 15. Harbin Inst Technol 2758 1.681
16、 16. Xian Jiaotong Univ 2526 1.540 17. Tianjin Univ 2470 1.506 18. Univ Hong Kong 2429 1.481 19. Dalian Univ Technol 2209 1.347 20. Chinese Univ Hong Kong 2173 1.325 21. Tongji Univ 2132 1.300 22. Wuhan Univ 2100 1.280 23. Univ Calif System 1959 1.194 24. Southeast Univ 1914 1.167 25. Nankai Univ 17
17、24 1.051 26. S CHINA UNIV TECHNOL 1721 1.049,机构 记录 % of 1363159 27. Xiamen Univ 1697 1.035 28. Beihang Univ 1681 1. 025 29. Hong Kong Polytech Univ 1678 1.023 30. Shanghai Univ 1595 0.972 31. Lanzhou Univ 1574 0.960 32. Chongqing Univ 1569 0.957 33. City Univ Hong Kong 1569 0.957 34. China Agr Univ
18、1560 0.951 35. CHINESE ACAD MED SCI 1552 0.946 36. Beijing Normal Univ 1548 0.944 37. SOOCHOW UNIV 1531 0.933 38. 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1473 0.898 39. Capital Med Univ 1385 0.844 40. Univ Elect Sci & Technol China 1378 0.840 41. Jinan Univ 1374 0.838 42. Chinese Acad Agr Sci 1308 0.797 43. Nanj
19、ing Med Univ 1216 0.741 44. Chinese Acad Med Sci Peking Union Med Co 1209 0.737 45. Beijing Inst Technol 1200 0.732 46. Hunan Univ 1191 0.726 47. E China Normal Univ 1144 0.697 48. Hong Kong Univ Sci & Technol 1133 0.691 49. Zhengzhou Univ 1098 0.669 50. Univ Sci & Technol Beijing 1091 0.665,中国学者面临的
20、两难境地,据美国信息与情报所统计:自2011年后,国际刊物每天收到的稿件中,60-65%来自亚洲,其中来自中国学者的稿件占75-80%,其中有研究生(硕士、博士)为第一作者的占90%左右,但经过编辑初审合格并进一步审稿的仅占35-40%,而经过多次修改后最终录用的稿件仅占10-15%。 美国信息与情报所所长说:世界各国知名国际刊物正在面临中国学者论文的巨大压力!中国学者的稿件正在如海啸般疯狂的涌来,并且将会越来越凶猛!中国高校和学者已经患上严重的“SCI饥渴症”! 中国信息与情报所所长说:中国学者科技影响力提高得益于中国科技实力的提高,但中国“高校之间的竞争、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畸变正在严重的腐
21、蚀着中国学者学术科研的思想,照此发展,总有一天,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领域将臭名昭著,中国距离诺奖将越来越远。,投稿高峰期,美国信息与情报所所长说: 世界各国知名国际刊物收稿冷淡期是5月-8月。高峰期是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份。以来自中国的稿件最明显。 “We always face some difficult choices when we need make decisions upon these manuscripts have been reviewed. I do not know how to reply to these hardworking bees.” “Why? Bec
22、ause we should achieve something and have some happy times(Charismas Day for USA, Spring Festival for Chinese and New Year for both) in this period. ”,1 为什么要写?,HOW,WHY,2 如何写?,科技论文的地位:,科研工作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并完整真实的记录了实验数据后,接下来面对的工作就是论文的写作阶段。曾任science主编25年的Robert说:“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发表文章,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终都要以论文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优秀
23、的科技论文不仅具有良好的科学价值,也应符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使论文的读者能够清晰的理解并深入的思考作者所做的实验工作及理性的推导,从而认识到作者的实验活动及思考工作的价值,及其创新性和突破性。”,因此,科技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无论其研究成果如何有价值,在没有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之前,这项工作都不算是最后完成。因此,科技论文的撰写和出版是阶段性或最后完成某项研究课题的标志。,课程主要内容,1、科技论文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基本结构 2、如何选定论文题目、作者、关键词? 3、如何书写论文的摘要? 4、如何使用科技论文中的标点符号? 5、如何使用科技论
24、文中的数字? 6、如何使用科技论文中量和单位? 7、如何设计插图和表格? 8、如何标注与著录参考文献? 9、科技英语与科技汉语文章撰写中的若干语法问题 10、如何选择刊物、投稿、编辑、发表文章?,11、与科技论文相关的著作权法 12、如何准备研究生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13、如何撰写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14、如何制作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PPT? 15、如何应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科技论文的定义:科技论文是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中用语言文字撰写的原始科研成果并已公开出版的科学文章。,科技论文的类型,研究报告、结果报告、工作总结等 学位论文:学士、硕士、博士论文学术论文
25、(科技论文):研究论文(Articles)研究简报 (Notes)研究快报 (Letters/Communications/Correspondence)综述性论文(Reviews)上述科技论文模式在科学研究中都会涉及。,科技论文的类型,研究论文(Articles):是指对某一课题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总结所形成的科学见解、用事实和理论进行周密且符合逻辑的论证撰写出来的科学文章。Full Paper研究简报 (Notes):是指对某一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有特殊意义结果所做的初步报道,文章短小精悍,虽见不到周密的论证,但主要的创新之处和独到的结果却会令读者一目了然。
26、出版周期短,影响因子高。例子,科技论文的类型,研究快报 (Letters/Communications/Correspondence) 也称研究通讯,是指对某一研究课题中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所做的快速报 道。这类文章不但要求短小精悍,而且还必须快速发表。例子综述性论文(Reviews):是指在广泛查阅某一研究领域的文 献资料、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进行鉴别、分类和归纳,从总体上进行研 究和组合,从而形成及其有价值的文献论文。一篇好的综述论文不但应包 括对已有的文献内容的概括和回顾,而且还要着重阐明某一研究中事物客 观法则的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子,1 科技论文的结构,学术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
27、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 一些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 。,科技论文的基本属性,(1)科学性内容的科学性: 真实性、准确性、可重复性:论文表述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探讨和论述的问题及得出的结论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被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客观法则。经得起科研同行的检验,无论何时、何地、作者本人或其同行按照论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研究,都可能或应该得到相同的结论,绝不允许伪科学和假科学内容出现。 内容表述的科学:,科技论文的基本属性,(1)科学性 内容表述的科学:文章立论客观、论据充足、论证严密。论据必须以足够的和可靠的研究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作为基础,不是将与自己预测不
28、同的现象和数据随意抛弃后得出的,也不是凭主管好恶主管臆造出来的,而是将所观察到的大量现象和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资料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论据必须是研究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必须是翔实的、还必须是经得起他人验证的。论证应从客观事实出发、以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出恰当的结论。,科技论文的基本属性,(2)创新性:指的是论文中所揭示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属性及其运动规律是前所未见的。一篇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必须有所发现,一篇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必须有所发明。凡是论文就应该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就是创新性。创新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那些模仿他人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撰写出来的文章
29、不能称其为科技论文。,科技论文的基本属性,(3)通达性/规范性:论文所用的词语规范、文字表达通顺流畅、通理达意。论文要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考方式,即要人看懂,也要切忌行文呆板、语言晦涩,结构松散、词不达意。,科技论文的基本属性,(4)逻辑性:文章的前提正确,篇章结构脉络清晰、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推断合理、前后照应,自成体系。一篇科技论文一定要有逻辑性、即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将客观现象和客观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推理、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以充分的、恰当的论证立论。而那种将一堆堆无序的数据和一个个观察到的现象全部堆砌在一起的文章,其研究结果再好,但由于其表达没有
30、逻辑性,而不能在科技刊物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的基本属性,(5)保密性,3、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专业知识 具有相应专业扎实的知识 具备所写科技论文内容的专业知识 熟悉相关的专门知识 科研所需的专门技能,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文献资料的查阅技能 信息积累,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通晓科技论文写作的理论和格式,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有一定的语法和文字修辞上的素养,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了解期刊的选择、投稿、审稿、发表和编辑知识,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善于对读者对象分析研究,4、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
31、文的编写格式,指明报告与论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 (1)前置部分 (2)主体部分,封面、封二题名页序或前言(必要时)前置 摘要部分 关键词目录页插图或附表清单符号、缩略语等注释表(必要时),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引言-1正文-2 2.12.22.3 2.3.1 2.3.2 2.3.2.1主体 2.3.2.2部分 图1(或图2-1)图2(或图2-2)结论 表1(或表2-1)致谢 表2(或表2-2)参考文献 ,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学术论文一般只包括8个部分:题名 引言前置 论文作者 主体 正文部分 关键词 部分 结论摘要 参考文献,5、科技论文的结构,前置部分: 题目(中英文) 作者(姓名、
32、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 摘要(中英文) 关键词(中英文) 例1,1)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 微型文摘 所属的分支学科 目的、方法和结果 常见的题目:的研究的分析的研究进展的考察,题目的长短 根据不同论文的内容确定 国内一般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 美国、英国出版的科技期刊,要求论文题目不超过12个词,或100个书写符号(包括间隔在内) 如包容不下,可加一个副标题 题目应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 题目中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避免使用未被公认的或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 一般不能用学科或分支学科的科目作为题目组成部分 不要出现那些用滥的词,例如“新的”、“改进了的”等等,例1,
33、题目: 拟题方法 先拟出若干个题目 论文完成之后,再根据论文中心内容推敲,选出一个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标题。 英文标题 注意英文的书写格式 不能按照汉字的字面结构逐字“死译”,重要的中心词可以提到前面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例1,练习: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课题拟一个中、 英文文题。,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作者的定义(贡献和责任) 是指参与论文的选题,并参加具体的研究工作,对论文 的主旨内容进行构思及具体执笔撰稿的主要贡献者和对 内容能承担责任的法定责任人。 论文的作者不但享受论文发表后所带来的荣誉,而且更 要承担对论文所负的责任。那种对论文没有贡献者,但 在论文上挂名的做法是学术失
34、范甚至是腐败的表现。 作者的选择:凡是对完成论文做出贡献的课题组成员都可以是论文的作者。,例1,写作规范,署名的方法 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 多个作者共同署名: 以贡献大小排序,排在前面的,对论文的贡献最大,同时对论文所负的责任也最大。 执笔者通常排在首位,但导师往往排在后面,旨在鼓励年轻人致力于科学研究。 署名时,还应标明作者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工作单位是指论文完成的地点和通讯地址。目的是提供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所在场所(高等院校、企业、研究所等)和学术交流的通讯地址等讯息。如:张 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以放在致谢中,例1,特别说明:
35、论文的每位作者都有工作单位,工作单位相同的作者可以共用一个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不同的作者,作者姓名及其各自工作的单位都要用特定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标注。 一位作者在甲单位工作,但他在乙单位参加了某一课题的研究,他的单位地址应该写乙单位的工作地址,因为此项成果属于乙单位,而与甲单位无关。(具体标注可以和合作导师商量,另外,经费资助也是一个决定因素。)例子 另外,未经作者本人的同意,切勿将别人列为作者。,3)摘要,摘要的地位(对编者、数据库和检索系统、读者) 一篇论文在投到期刊编辑部后,编辑人员和同行专家都是首先通过阅读摘要看是否有价值,然后再决定是否审阅全文。 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后,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
36、统也是先阅读摘要,看其是否有水平,然后决定是否将其收录。 科技人员在查阅文献时,还是先通过阅读摘要,看其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然后再决定是否阅读全文和引用此文献。 因此,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附上一篇高质量的摘要。,例1,3)摘要,摘要的类型(四大类型) 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研究目的或目标 研究方法或手段 主要发现 主要结果和结论(需要重点突出) 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不是必须的),例1,报道性摘要 例子,为给研究药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或目标),对5个1,4-二氢吡啶(1,4-DHP)衍生物和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
37、讨论。采用电化学和圆二色谱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1,4-DHP衍生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差异(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4-DHP衍生物与CT-DNA的互相作用是以嵌入方式进行的,1,4-DHP的空间位阻越小,嵌入到CT-DNA中的程度越大;反之,1,4-DHP的空间位阻越大,嵌入到CT-DNA中的程度越小(主要发现)。因此可以认为,选择适当大小的1,4-DHP衍生物,可以提供其与CT-DNA的互相作用的选择性,从而提高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结果和结论)。,3)摘要,指示性摘要 (Indicative Abstract) 主要叙述论文的主题和概括性的结果及其性质和水平,供读者选择是否
38、阅读全文,但不能代替阅读全文。篇幅较短,通常为100字左右。 适用于基础学科的论文、管理论文、专题论述、综述等。研究了三氯氧磷辅助下氨酸的自组装反应,通过正离子电喷雾质谱分析观察反应的成肽情况,比较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对成肽反应的影响。为揭示多肽和蛋白质的起源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例1,摘要,结构式摘要 (Structured Abstract) 其要素与报道性摘要相同,但要求在行文中相应内容之前用醒目的字体标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以供读者选择所需内容。国内医学期刊目前广泛采用结构式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 (I
39、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通常科技论文应采用报道性的摘要,综合评述类的论文可以采用指示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撰写摘要的基本要求,1、先写正文,再写摘要。 虽然摘要置于论文的正文之前,但在论文定稿之后才 开始撰写摘要。因为摘要的内容以正文内容为依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是摘要和正文关系的写照。2、摘要的表述要有自明性和独立性。 摘要虽然是源于论文的正文,但却是可以单独出版的,也 是可以被独立引用的一篇短文。因此其表述要有自明性, 要提供与正文中相同量的重要信息。,写摘要的基本要求,3、摘要的表述要简明、一语道破: 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为200
40、300字,不宜超过400字 指示性摘要为100150字,不超过200字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写摘要的基本要求,4、摘要的结构要严谨,所用词语应准确,所用术语应该规范: 结构严谨就是要将摘要中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不同层次一气呵成的表述出来; 用词准确就是所用的词语要有确切的意义,切忌使用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词句; 术语规范是指使用那些已经确定下来的,作者和读者都认可并熟悉的术语,对人们不熟悉的缩略语应该介绍全称。,摘要写作的其他注意事项 摘要不分段落 应该用第三人称 不加注释和评论 不宜举例,不用引文 不宜与其它研究工作比较 不应用图表、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摘要中第一句话的主语
41、,如“本文”、“作者”等词可以省略。,4)关键词,从论文中提炼出来 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 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例1,编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 : 较定型的名词,多是单词和词组,原形而非缩略语 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观察”、“调查”等 化学分子式不可作为关键词 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论文中未出现的缩写词、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词,不能作为关键词 论文中提到的常规技术,内容为大家所熟知,也未加探讨和改进的,不能作为关键词 每篇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最好不要超过10个。 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相互
42、对应,且数量完全一致,科技论文的结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 引言 (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 材料与方法 (你怎样做的) 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 (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 结论 (由结果得出的结论) 建议 (你的建议) 致谢辞 (谁帮助了你) 文献 附录(不是必须),例1,1) 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绪言、绪论、概述 引言部分一般不立“引言”等小标题 只介绍论文总纲,起到定向引导的作用 长度约占正文的1/10-1/8,应控制在200300字,例1,引言主要内容包括5方面: 提出研究的主题、开展工作的理由和目的,尽可能清楚地提出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对有关重要的文献进行评述,
43、提出研究背景,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研究目标; 阐述研究方法以及选定这种特定方法的理由; 预示研究的主要结果、效益及未来的前景等; 实验性的论文还应说明工作场所、协作单位和工作期限等,引言注意事项: 不要介绍人所共知的普通专业知识,或教科书上的材料; 不要推导基本公式; 不要对论文妄加评论,夸大论文的意义; 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 “填补了一项空白”、“达到了什么级先进水平”、“前人从未研究过”等; 避免使用客套话: “才疏学浅、疏漏谬误之处,恳请指教”、“不妥之处还望多提宝贵意见”等; 避免使用广告式语言。,引言的书写方法: 以研究对象加以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的论文。例如: “藏雪鸡雏
44、鸡的生长发育”(俞世福等,1994)藏雪鸡又名淡腹雪鸡,是青藏高原特产的珍禽,对其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等均做过报道17,唯对其生长发育的观测资料很少,笔者于1992年对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引言的书写方法: 以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比较一般,而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实验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论文,也用于系列报道第二篇(含第二篇)以后的论文。例如: 自从在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公认的有方法,但还未有采用方法进行的,有鉴于此,我们。,引言的书写方法: 以研究方法加以展开。适用于化学、冶金、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有关检验方面论文,但必须是检验(测)方法有
45、特殊性的论文。如: 方法在学科(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目前所见的报道有法、法。本文研究,据此建立了法。,2)材料与方法 材料: 对材料的性质、质量、来源,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等加以详细的说明 以方便科学同行重复实验,对论文结果加以验证; 方法:也称实验过程或操作步骤。 主要有观察或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 或者在叙述实验方法时,详细介绍实验的仪器、设备、条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等。 只叙述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不必做任何解释,例1,色谱纯、分析纯、化学纯中国试剂网(国药集团)sigma-aldrich (http:/ . /United_States.html)收录了该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规格、报价) 工业纯可以在阿里巴巴、中国试剂信息网,甚至goole上查找相关信息,实验材料与药品 实验研究“材料” 实验研究对象 实验用试剂等:应写明制造厂商或提供单位和个人、规格等 实验仪器和设备:制造厂商、出厂年份、型号,甚至主要性能 调查研究的“材料” 调查对象:总体标准、调查数量、地区,分组情况等; 确定调查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