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录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5第 1 节 编制指导思想 5第 2 节 编制依据 6第二章 工程概况 8第 1 节 工程名称 8第 2 节 工程地址 9第 3 节 建设单位 9第 4 节 建设规模 9第 5 节 招标范围 9第 6 节 施工工期 .10第 7 节 质量标准 .10第 8 节 场地及地基情况 .10第 9 节 建筑概况 .11第 10 节 工程特点 16第三章 施工布署 .17第 1 节 施工总体目标 .17第 2 节 项目工程施工组织 .18第 3 节 施工程序 .19第 4 节 施工原则 .20第 5 节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20第 6 节 分项工程施工总体思路 .26
2、第 7 节 施工机械的选择 .29第 8 节 资源配置 .32第 9 节 施工准备 .42第四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3第 1 节 施工放线 .43第 2 节 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44第 3 节 装饰工程施工方法 .562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57第 1 节 工程质量标准 .57第 2 节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 .58第 3 节 质量保证体系 .58第 4 节 质量保证措施 .59第 5 节 技术保证措施 .67第六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83第 1 节 工程管理目标 .83第 2 节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83第 3 节 安全管理制度、现场保证措施 .84第 4 节 现场
3、安全防护措施 .85第 5 节 文明施工措施 .86第七章 工期保证措施 .88第 1 节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88第 2 节 加强质量管理 .89第 3 节 推动全面计划管理 .89第八章 消防保卫 .90第 1 节 现场消防系统布置 .90第 2 节 消防人员配备 .91第 3 节 现场保卫 .91第九章 降低造价措施 .91第十章 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93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第一节 编制指导思想承蒙河南省新乡排水工程有限公司邀请我公司参加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工程标段的投标。我们将以“为建设单位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基本指导思想,投入我公
4、司最精良的骨干施工队伍,以最优良的工作质量保证建造令建设单位最满意的优质工程为目标,创造绿色的施工环境,以严格的成本管理,最适宜本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工料消耗水平,保证建设单位的每一份投入都能获得满意的回报。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对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工程的投标文件之一。这是我公司在认真阅读有关文件,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对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编制的一部对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等方面程序化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力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履行我们对建设单位每一项承诺,希望能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建设单位对我们的信赖
5、。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以较短的篇幅,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各位专家知晓本施工组织设计所表述的重点和难点;以精当、凝炼的语言,详实的图解,图文并茂地为各位工程专家充分展示仅用一般工程语言难以表达的重点信息,一般的信息作简明阐述,供各位专家选择。另外我公司非常珍惜建设单位给予我们的这次宝贵的机会,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原则,遵循我公司的技术管理规定和质量体系文件,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之后编制详细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为工作提供完整的技术性文件,用以指导施工,确保优质、高速,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给建设单位递交一个满意的工程。 二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一节 编制
6、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2公司质量体系保证手册(第三版)3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第三版)4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01-26-96)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7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95)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9-95)10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7-94)1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3-91)1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13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3-98)14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
7、00-88)15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41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17 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88)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20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21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21-90 )2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23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24 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施工工法(YJGF22-92)25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90)26 工程网络计划
8、技术规程(JGJ/T121-99 )27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2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88)30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河南省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工程,日处理城市污水 15 万 t,本工程是 2000 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 24738 万元。本方案仅适用于 II 标段。第一节 工程名称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第一节 工程地址本工程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骆驼湾村东。第一节 建设单位新乡市排水工程有限公司。第一节 建设规模5日处理 15 万 t 城市污
9、水。第一节 招标范围本次招标仅包括二沉池(2 座) ,配水集泥井(1 座) ,涡流沉砂池(2 座) ,细隔栅间(2 座) ,污泥泵房 1 座。上述工程的全部结构和装饰工程;土方工程、地下降水等。第一节 施工工期建设单位方要求施工工期 200d。第一节 质量标准省级优良。第一节 场地及地基情况本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层属黄河冲击平原,原为耕地,地势平坦、开阔,场地地面绝对标高71.7 m。地震基本烈度 8 度,场地内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埋深约 2.7m 左右,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地下水位标高及基础底标高如表 2-1 所示:表 2-1二沉池 配水集泥井地下水位(m)污泥泵房(m)细格栅间(m)涡流沉
10、砂池(m)中心筒基底( 管基)(m)中心筒外围(m)基础底(m)管基底(m)69.1 12 67.6 68.9 69.4 66.1 68.2 66.7 64.6第一节 建筑概况本工程按使用功能及紧密的连接关系分为 3 个群体工程:(1)细格栅间(2 座)、涡流沉砂池(2 座) 。(2)二沉池(2 座) 、配水集泥井(1 座) 。6(3)污泥泵房。2.9.1 建筑设计:2.9.1.1 细格栅间涡流沉砂池工程:细格栅间涡流沉砂池以沉降缝为界,沉降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2.9.1.2 二沉池和配水集泥井:二沉池内径 45m,贮水量 5884 。集泥井为二沉池的配套设施,为一外径 16m,贮水量约 53
11、0 的小型水池。2.9.1.3 污泥泵房:污泥泵房为二层建筑,其地上下各一层;地下室层高 4.5 m,首层层高5.750 m,室外地坪-0.30 m 总高 6.55 m。II 标段各项目由于结构特点不同,它们的0.00 与绝对高程的相对关系设计如下:配水集泥井 二沉池工程: 0.00 相对绝对高程 68.95m。污 泥 泵 房 工 程: 0.00 相对绝对高程 72.50m。细格栅间、涡流沉砂泥工程:0.00 相对绝对高程 69.80m。2.9.2.结构设计本工程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结构抗震烈度 8 度。2.9.2.1 细格栅、涡流沉砂池间建筑结构特点见表 2-2。表 2-2部位 厚度
12、(mm)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标高(m) 水池壁 300/350 C25 S6 +3.600+5.20 水池底板 300 5 S6 2.350+3.600 钢筋混凝土柱 300300 C20 / 柱下条形基础 3001600 C20 / 垫层 100 C10 / 装饰 池内、外壁、池底抹 20mm 厚 1:2 防水砂浆。地上部分(+3.25m 以上部分)外池壁贴白色面砖。2.9.2. 2 二沉池建筑结构特点见表 2-3。表 2-3层次 部位 厚度(mm)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水池壁/后浇带 400 S6 地上结构中心筒 300 C25/C30 S6 底板/后浇带 600 C25/C30 S6 垫
13、层 100 C10 / 管道包裹混凝土 C15 地下结构装饰1. 池内、外壁抹 20mm 厚 1:2 防水砂浆。地上部分(+3.25m 以上部分)外池壁贴白色面砖。2. 走道板及楼梯地面贴灰色防滑地砖2.9.2. 3 配水集泥井建筑结构特点见表 2-4。表 2-47部位 厚度(mm)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标高(m) 井壁 300/350 C25 S6 -1.810+4.40 底板 500 C25 S6 -2.310+-1.810 垫层 100 C10 / 装饰 池内、外壁、池底抹 20mm 厚 1:2 防水砂浆。地上部分(+3.25m 以上部分)外池壁贴白色面砖。2.9.2.4 污泥泵房结构特
14、点,见表 2-5。表 2-5层次 部位 厚度(mm)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楼板 120 C20 / 柱 C20 / 首层填充墙 240 MU100 / 顶板 140 C25 / 外围混凝土墙 450 C25 S6 内柱 C25 S6 地下室底板 500 C25 S6 2.9.2.5 污泥泵房装饰做法见表 2-6。表 2-6部位层次 顶棚 内墙面 踢脚板 地面1.抹混合砂浆 1.抹混合砂浆 1.抹混合砂浆 水磨石地面首层2.刷白色乳胶漆 2.刷白色乳胶漆 2.水泥砂浆1. 抹混合砂浆地下室2刷白色乳胶漆1:2 防水砂浆压光面 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外装饰:外墙面贴白色面砖,浅灰蓝色装饰线 ,灰色仿石面
15、砖勒脚。屋面防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第一节 工程特点2.10.1 各工程构筑物布局比较分散,机械、设备及人工工作效率低。2.10.2 本工程地下水位比较高,地下水贮量大,二沉池、集泥井局部和污泥泵房基坑基底位于最高水位以下,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考虑排水。2.10.3 本工程结构复杂,多以曲面和不规则的平面结构为主,异型模板、钢管龙骨、曲线钢筋需用量大,加工制作需放 1:1 大样确定。测量定位工作量大。82.10.4 直径 45m 二沉池结构超长,控制池体混凝土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收缩裂缝以及施工缝的处理为本工程的重点所在。2.10.5 本工程为大型水工构筑物,水池满足抗渗要求。2.10.6 结构
16、施工过程中,工艺管道、预留洞、预埋件工程量大,而且精确度要求高。2.10.7 本工程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工期 200d,我方计划工期 180d,相对于其复杂的工程结构和工程量 180d 的施工工期相当紧迫。2.10.8 本工程建筑体量比较大,涉及部门、专业多,专业性极强;需组织多专业队伍配合施工。2.10.9 本工程为大型水工构筑物,内外装饰比较简单。施工布署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以下施工安排第一节 施工总体目标3.1.1 质量目标:达到省级优良。3.1.2 工期目标和阶段性控制。3.1.2.1 本工程工期目标:施工总工期为 80d,比建设单位要求的施工工期再提前 10%,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 2001
17、 年 4 月 1 日。竣工日期:2001 年 9 月 27 日。3.1.2.2 施工阶段控制:根据本工程总的工期目标,确定各施工阶段完工的施工工期目标如表 3-1 所示。表 3-1分部工程项目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污泥泵房 2001/06/12 2001/06/28 2001/08/11细格栅间污泥沉砂池2001/05/29 2001/07/08 2001/09/15二沉池 2001/05/08 2001/06/14 2001/09/3配水集泥井 2001/06/08 2001/08/11第一节 项目工程施工组织93.2.1 由于本工程的建筑规模比较大、施工任务比较重,而且工程质量目标
18、定为“省级优良”标准,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控的质量等级,根据我公司制定的项目经理部组建办法及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本工程建立一级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具有国家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组成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成员,优先选用本公司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一个织织有力机构健全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如图 3-1 所示。3.2.2.施工任务划分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工程位置情况和我公司生产实际情况,本工程安排 3 个土建专业队分别完成细格栅间和涡流沉砂池,二沉池和配水集泥井,污泥泵房子项目的施工。各项目分别组织流水施工。第一节 施工程序见图 3-2。10第一节 施工原则在本工程施工中,
19、为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制定以下施工程序: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先干线,后支线的施工原则。第一节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原则:以后浇带、沉降缝、施工缝为界划分流水段。3.5.1 细格栅间和涡流沉砂池以沉降缝为界划分为两个流水段如图 3-3 所示.3.5.2 细格栅间和涡流沉砂池竖向施工段的划分以施工缝为界划分为 3 个流水段如图 3-4 所示。113.5.3 二沉池底板、外墙水平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以设计施工后浇带为界 划分为1、2、3、4、5 流水段,如图 3-5 所示。123.5.4 二沉池底板、中心导流筒、外池壁竖向施工流水
20、段的划分:为便于施工又能保证工程质量,以水平施工缝为界划分四段如图 3-6。13图 3-6 二沉池底板、中心导流筒、外池壁竖向施工流水段的划分3.5.5 配水集泥井平面面积比较小,仅竖向划分施工流水段,为便于安排施工,结构工程划分成 3 个流水段如图 3-7 所示。3.5.6 污泥泵房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为保证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能,在水平面内,地下室外墙作为一个整体的施工流水段,地下室内柱墙作为一个流水段。以水平施工缝为界划分为 5 个流水段如图 3-8。14第一节 分项工程施工总体思路3.6.1 混凝土工程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以及施工流水段划分后,二沉池底板和污泥泵房地下室一次浇筑混凝土
21、量比较大,每施工段浇筑混凝土量约 60m3/次,其他各施工段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都在20m3/次以内,基于以上情况,进行以下安排:本工程各项目混凝土,均由现场自备搅拌站统一供应,并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各项目。本工程二沉池底板及污泥泵房地下部分一次浇筑混凝土用量大,此部分全部采用自拌混凝土,用汽车泵送至工作面。其余均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到浇筑工作面,履带吊车吊运入模的方法。3.6. 2 模板工程结构工程质量要求很高,而结构外观质量取决于模板的质量;模板的设计体现大型化、系列化、通用性、整体刚度大、易操作、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外观质量。为此除二沉池池内外模板采用全钢大模板外,其余
22、构筑物基础、池(墙)壁、柱梁以 600 系列新型组合钢模板为主局部配少量的小钢模和木模板,所有顶(底)板模板选用竹胶模板,碗扣式脚手架支承体系。本工程所用大模板由金属结构厂设计加工,现场安装调试。小异形木模板均现场制作。153.6.3 钢筋工程根据钢筋工程总用量不大,但规格比较多,施工现场比较小的特点,钢筋的供应按计划分批进场,钢筋加工机械的选择体现快捷、高效原则。例如钢筋冷拉机械选用钢筋冷拉调直机,它集冷拉、调直、下料于一体,精度高,降低人工,无废料,用本机加工钢筋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为最大限度降低半成品在现场积压,钢筋的进场速度,钢筋加工速度与施工速度保持同步。所有各项目用钢筋均由加工厂统一
23、加工,各项目分别绑扎的方法施工。二沉池池壁及底板环形钢筋现场连接采用钢套筒连接。为保证异形钢筋的加工精确度,在加工场放 1:1 大样确定。3.6.4 脚手架工程由于本工程结构空间构件体积比较大,室内脚手架选用结构刚度比较大,施工快捷的碗扣式支承体系。外脚手架选用钢管双排脚手架,外围用密目安全网封闭。3.6.5 基坑排水工程本工程地下水位标高及基础底标高如表 3-2 所示。表 3-2二沉池 配水集泥井地下水位 污泥泵房 细格栅间 涡流沉砂池 中心筒基底(管基) 中心筒外围 基础底 管基底69.1 12m 67.6m 68.9m 69.4m 66.1m 68.25m 66.74m 64.65地下水
24、贮藏形式为潜水,根据地下水的贮藏特点及工程基础底标高确定基坑排水方法:(1)污泥泵房、二沉池中心筒及其管基、配水集泥井及其管基坑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2)细格栅间、涡流沉砂池、二沉池、配水集泥井底板以上部分,底板较高,预计基坑涌水量很小,可采用基坑明排水。第一节 施工机械的选择3.7.1 二沉池起重机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各单位工程的布局和施工要求,二沉池在基础、主体阶段布置一台 QUY50 履带起重机,起重机 24h 运转,昼间安排支拆模板,绑扎钢筋,夜间辅助浇筑池墙混凝土。底板一次浇筑混凝土约 400m3,采用汽车泵送混凝土。3.7.2 污泥泵房选用龙门架一座完成基础、主体阶段钢筋、
25、模板等材料的垂直运输,位置见施工平面图。3.6.6.2 基础和主体阶段混凝土搅拌站的定位配置搅拌站的配置体现自动化,计量精度高,机械性能、产量相匹配,混凝土的生产均满足绿色环保施工要求为原则。为此,混凝土搅拌站选用散装水泥,砂、石、水泥、水均能自动计量。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生产能力 30 m3/h。混凝土搅拌站选用山东方圆集团提供的HZS25Z 组合式混凝土搅拌站。如下图 3-9 所示。16说明:JS500 型混凝土搅拌机与 PLD800 配料机组合,配置贮量 20t 的水泥罐 2 个。如此配置混凝土搅拌站,装载骨料时可根据混凝土工程量的大小,灵活采用 ZL15 型装载机或人工上料;水泥通过螺旋
26、输送机送到水泥称量斗内,单独计量,配料搅拌集中控制。3.7.3 施工平面布置3.7.3.1 现场临建安排本工程现场临建设办公室,库房,职工宿舍。职工宿舍和办公用房均采用轻钢结构复合保温板房;临建围墙采用钢制压型板围墙。3.6.7.2 现场材料储备由于本工程施工可利用场地有限,大型钢筋、钢结构构件按进度计划随用随进,本工程二沉池底板每一施工段最大浇筑量 220m3(为使搅拌站的配置更趋经济合理,在浇筑二沉池底板时,其他项目混凝土暂停浇筑,以消减混凝土浇筑峰值) 。混凝土搅拌站的最低配置按预设混凝土需用量计算,现场储备 220 m3 混凝土材料用量,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按370kg 计算,需水泥
27、82t,实际水泥储存量为 100t,砂子为 200t,碎石 300t,粉煤灰 25t 足以满足拌制混凝土需要。现场设 2 个贮量 50t 的水泥罐,存贮水泥。3.7.3.3 现场排水施工污水主要是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在搅拌站外侧设计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三级沉淀池,经处理的水可再利用。3.7.3.4 现场临时道路规划由于本工程现场狭窄,在基础、主体施工期间,为便于大型车进出场,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场区、钢筋加工厂区和现场主路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做法素土夯实,铺 C10 混凝土,以便于大型重载车进出场。为便于钢筋的 1:1 放样,钢筋加工场区安排钢筋放样场长宽=3020 m;钢筋放样17场地面浇 100
28、mm 厚 C10 混凝土,表面抹平压光。结构施工阶段组合模板、柱模板均在施工部位就近存放,以避免占用施工场区地面、道路。室外回填土前,地坪以下管线在基础施工阶段同时安装、预埋,避免施工场区的重复开挖,占用施工场区。施工现场原材料的进场、存放按施工进度计划有序进场,按施工平面图布置要求存放,大型构件最大限度地避免二次搬运。3.7.3.5 施工平面图(见附页) 。3.7.4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页) 。本工程按 2001 年 4 月 1 日开工,2001 年 9 月 27 日竣工,施工总工期 180d。第一节 资源配置3.8.1 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用量计划3.8.1.1 污泥泵房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见表
29、 3-3。表 3-3工种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饰阶段 收尾阶段 备注钢筋工 20 10木工 20 10 6 1混凝土工 8 8 2架子工 6 6 6信号工 3 3机械工 4 4 4电工 4 6 6 1水暖工 2 2 6 1电焊工 2 2 2抹灰工 4 6 20 1油漆工 1 1 6 2防水工 4其他 10 10 10 4总计 84 58 72 103.8.1.2 二沉池及配水集泥井劳动力需用量计划二沉池及配水集泥井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表 3-418工种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饰阶段 收尾阶段 备注钢筋工 30 20木工 20 20 6 1混凝土工 10 10 2架子工 6 6 6信号工 3 3
30、机械工 8 8 4电工 4 6 6 1水暖工 2 2 6 1电焊工 2 2 2抹灰工 4 6 20 1油漆工 1 1 6 2防水工 4其他 20 20 20 4总计 105 104 82 103.8.1.3 涡流沉砂池和细格栅间各阶段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见表 3-5。表 3-5工种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饰阶段 收尾阶段 备注钢筋工 20 20木工 20 30 6 1混凝土工 8 8 2架子工 6 6 6信号工 3 3机械工 4 4 4电工 4 6 6 119水暖工 2 2 6 1电焊工 2 2 2抹灰工 4 6 20 1油漆工 1 1 6 2防水工 4其他 20 20 20 4总计 94 108
31、 76 103.8.2 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 表 3-6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功率 基础 主体 装饰 进出厂日期1 履带起重机 QUY50 128 kW 1 台 1 台 - 2001/4/0112001/07/102 龙门架 13 kW 1 台 1 台 1 台 2001/06/012001/08/113 混凝土搅拌机 JS500 13.5kW 2 台 2 台 2 台 2001/04/012001/09/154 配料机 PLD500 5.5kW 2 台 2 台 2 台 2001/04/012001/09/155 装载机 ZL15A 80kW 1 台 1 台 1 台 2001/04
32、/012001/09/15206 弧形钢筋成型机 1225 1 台 2001/04/012001/09/157 钢筋调直机 612 10kW 2 台 2 台 2001/04/012001/09/158 钢筋切断机 632 5.5kW 2 台 2 台 2001/04/012001/09/159 钢筋对焊机 UL100 100kVA 1 台 1 台 2001/04/012001/09/1510 电焊机 BX300 30kVA 4 台 4 台 2001/04/012001/09/1511 木工机床 4.5kW 2 台 2 台 2 台 2001/04/012001/09/1512 光电全站仪 TPC-
33、1S 1 台 1 台 2001/04/012001/09/1513 无线对讲机 6 部 6 部 2001/04/012001/09/1514 蛙式打夯机 6 台 6 台 2001/04/012001/07/1015 混凝土汽车 1 台 2001/04/012001/07/10输送泵16 混凝土运输车 MR45 型 1 台 1 台 2001/04/012001/07/1017 发电机 200kVA 1 台 1 台 2001/04/012001/07/1018 水泵 75 5.5kW 3 台 2001/04/012001/07/103.8.3 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需用量计划表 3-7序号 名称 单位
34、数量 备注1 钢筋 t 1802 混凝土 49123 板方材 1203.8.4.三大工具需用量计划表 3-8序号 工具名称 规格 基础 主体 装饰 进出场日期1 组合钢模板 GZB60 系列 2800 2000 2001/04/102001/07/10212 木模板 702 2001/04/102001/07/103 大钢模板 86 系列 280 2001/04/102001/06/144 竹胶模板 12 500 500 2001/04/102001/07/106 快拆脚手架 300t 300t 2001/05/012001/07/10钢架管 300t 500t 100t 2001/05/01
35、2001/09/133.8.5 施工总用电量计算由于本工程在基础阶段用电量最大,施工电源的配置应以满足此阶段用电量为标准进行计算。说明:两台钢筋对焊机不同时使用,以降低总负荷量。室内外照明用电量按 40kW 计算。施工用电总功率计算:P=1.10.7 (13+13.5 2+5.5 2+10 2+5.5 2+4.5 2+2.2 6+60)/0.65+0.6(100+302)+40=324kVA选用 324kVA 的供电电源可满足现场施工用电要求。3.8.6 现场临时用水方案3.8.6.1 施工用水量的计算如下:() 施工用水量按最大浇筑混凝土用量计算:施工用水量 q1=k1 Q 1N1K2/(8
36、3600)式中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k1=1.05。最大日浇筑混凝土量 Q1=220m3;用水定额 N1=2100L/ m3;用水不均衡系数 K2=1.5。q1=1.0522021001.5/(83600) =25.26(L/s)。因施工机械用水量少,不计 q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 q3=p1N3K4/(t83600)上式中施工现场高峰人数 p1=270 人;生活用水量定额 N3=40 L/(人d) ;用水不均衡系数K4=1.4。每天工作班数:t=1。q3=270401.4/(183600)=0.525(L/s)。() 生活区用水量:因本工程全部职工均进入施工现场,昼间生活区人
37、数较少,故生活区用水量不计,q 4=0。() 消防用水量:本工程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远小于 250000 m2,的规定,故消防用水q5=10(L/s)。() 总用水量计算,因现场面积小于 250000 m2,而 q1 +q2+ q3+q4 =25.25+0+0.525+0 =25.775 q5=10;故取总用水量 Q= q1 +q2+ q3+q4=25.755(L/s)。() 主干管供水管径计算:施工用水经济流速 =1.3 m/s.主供水干管供水管径:D=(4Q/( 1000) 1/2=25.755/(1.31000)/2=0.158 m,取 D=150 。3.8.6.2 给水系统管网设计:施工用
38、水水源由建设单位提供至施工现场 150 市政给水管,可满足施工生产、消防和职工生活用水要求。施工现场设 75 环形消防管网,沿建筑物22周围设地下式消火栓。生活区设 32 的给水支管可满足职工生活用水要求。排水系统:现场设 200 铸铁排水管,将生产生活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混凝土搅拌站设一个三级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再利用,或排入市政管网。第一节 施工准备3.8.1 技术准备3.9.1.1 开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仔细阅读施工图及相关文件,认真领会设计意图,组织一次图纸交底。3.9.1.2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公司审批;根据 ISO9002-1994 贯标程序标准的
39、要求编制本工程质量计划 。3.9.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本工程所有特殊工种进行一次全面培训考核;对本工程涉及的如下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培训:(1)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2)大模板施工工艺。(3)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施工工艺。3.9.2.生产准备3.9.2.1 劳动力进场,临建原材料、三大工具进场,临建施工。3.9.2.2 基础施工阶段的施工机械进场并完成安装、调试。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一节 施工放线4.1.1 二沉池和集泥结合井工程,采用光电全站仪以极坐标中心定位,测量放线定位;污泥泵房、涡流沉砂池和细格栅间工程均采用直角坐标法测量放线定位。平行于建筑物主轴线建立平面控制网,作为施工放线的
40、依据,在控制网上用直角坐标法,测定建筑物轴线位置。4.1.2 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引至施工现场,设立三个高程控制点,每次引测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4.1.3 放线程序图 4-14.1.4 楼层竖向标高传递程序23图 4-24.1.5 轴线网竖向投测每层轴线基准控制网上设四个控制点,用经纬仪投测到施工层,建立轴线矩形控制网,每层放线时,首先校核轴线网闭合差,闭合差满足要求,再放建筑细部轴线。4.1.6 高程的竖向传递:楼层高程的传递,用钢卷尺从 0.000 基准线量取 4 个点到作业层,当 4 个点的高差小于 3 ,以其平均点高程作为基准线。第一节 结构工程施工方法4.2.1
4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图 4-34.2.2 主体工程施工顺序图 4-44.2.3 基坑降水二沉池、集泥井和污泥泵房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法,管井深度根据实际地下水位和预埋管基底标高确定,二沉池、集泥井由于降水面积较小,井深以低于预埋管基底设计标高 11.5m 为宜。污泥泵房降水面积较大,井深以低于基底设计标高 23m 为宜。二沉池、配水集泥井和污泥泵房基坑排水管井布置如图 4-5 所示。25264.2.4 土方开挖和护坡土方开挖量如表 4-1。污泥泵房 二沉池 集泥结合井 涡流沉砂池 细格栅间1088 54872 653 575 235本工程土方开挖量 13525 ,土方开挖采用 2 台反铲挖掘机
42、开挖,4 台 20t 汽车外运土方;全部土方运抵现场指定存贮处,以便回填土方;每天开挖土方按 1000 计算,需约 14d 完成土方开挖工作。基坑边坡控制采用 1:0.5 放坡,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清理基槽辅修边坡,根据工程的基坑的设计深度,拟分一次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以上 0.2 m,以下 0.2m 土方由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全程跟踪挖掘机测量,控制其开挖深度,防止漏挖和超挖。由于本工程基础和主体跨雨期施工,并且年降水量大、多集中在 6-7 月份,为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所有基坑边坡采用配筋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钢筋 6300,喷射混凝土30mm 厚。4.2.5 钢筋工程本工程钢筋用量
43、比较大,绝大多数为异形钢筋,需通过放大 1:1 样确定实物形状,因此所有钢筋均现场集中加工,运抵施工作业面绑扎。4.2.5.1 钢筋连接在钢筋加工厂,钢筋直径 16 时,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接长,钢筋直径 16 时,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二沉池池壁环形钢筋采用钢筋套筒连接。钢筋直径 16 时,钢筋的接长按绑扎搭接的方法连接。4.2.5.2 钢筋绑扎27钢筋绑扎前,须仔细阅读施工图纸,检查成型钢筋的种类、型号、尺寸,完全满足图纸及绑扎作业面要求时方可进行绑扎。绑扎钢筋时,按控制线要求,先绑扎结构钢筋特征部位(暗柱、角柱、预留洞口等) ,此部位钢筋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准确时,方可绑扎一般部位的钢筋。钢筋
44、绑扎完成后,于柱、墙、梁钢筋上安装与保护层厚度相对应的塑料限位卡,限位卡纵横向 900mm,经小组自检、交接检、专检合格后,完成隐蔽验收,方可进入下一施工段。4.2.6 模板工程模板体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4.2.6.1:二沉池外墙模板采用新型全钢大模板。配模板按每个池的 1/4 用量配制模板,因使用大模板,池壁上的 39 根挑梁不能与池墙同时支模浇筑,为此需在大模板上预留挑梁安装口,用于预埋挑梁钢筋。全钢大模板及预留安装挑梁模板如图4-7 所示。全钢大模板板面为 6mm 厚钢板,边框、次梁用 8mm钢制作,主梁加固用主桁架用455 角钢。大模板用 16 螺栓固定。池外挑檐板用木模板另行配制。中心
45、筒体采用一次性木模板。木模板板面包 0.75mm 厚黑薄钢板。二沉池第一水平施工缝以下池壁采用特制定型钢模板,483. 5 钢管“U”形卡固定。模板下安装“H”形托架,以保证模板底标高准确。如图 4-8。284.2.6.2 涡流沉砂池、细格栅间、污泥泵房和配水集泥井均采用 60 系列组合钢模板支模, 483.5 钢管龙骨,M12 螺栓紧固。涡流沉砂池锥形漏斗部分支模如图 4-9*所示,模板均为 30mm 厚木模板外加 5070300 木龙骨对拉螺栓布置 M12600。29梁模板:本工程梁模板采用本框竹胶模板;模板根据梁的高度定制。楼层板模板:楼层板支模采用 12 竹胶板支模;模板次肋采用 50
46、100 木楞,间距300450 ,主肋采用 100120 木楞,布置间距 900,主、次肋选取优质松木。楼板支承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承体系。如图 4-10 所示。水池及污泥泵房地下室外墙模板支模如图 4-11 所示,加固模板用的螺栓为 2M12,机制梯形螺纹,中间盲螺母设 802 止水翼环。304.2.7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如表 4-12 所示。31表 4-12种类 强度/抗渗 坍落度() 初凝时间(H) 水泥种类 掺合料 膨胀剂掺量UEA-3 碱含量(kg/ )泵送混凝土 C25/S6 120140 6 32.5 级 12%14%混凝土 C20/C25/S6 6080 3 32.5
47、 级 / 2.14.2.7.1 二沉池底板及池墙混凝土浇筑顺序:底板及池墙以后浇带为界共划分为 5 个施工流水段,底板及池墙混凝土浇筑顺序如图 4-12 示。4.2.7.2 混凝土的浇筑二沉池底板及污泥泵房地下室选用汽车混凝土输送泵的 R=37m 加长布料杆布料。因二沉池底板每一施工段浇筑量400m3,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分段浇筑,浇筑路线如图 4-13 所示;混凝土产量 30 m3/h,需浇筑约 14h。混凝土初凝时间理论值 6h,因受气候的影响,实际凝结时间约 3h。选用 1 台混凝土输送泵,每段浇筑总长度按12 m 计算,底板混凝土折算厚度按0.65 m 计算,每段混凝土浇筑的最大宽度:30
48、3/(1220.65) 5.76 m;各流水段中当每浇筑一小流水段混凝土的浇筑宽度不超过 5.76m 时,不会出现施工冷缝。4.2.7.3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终凝前,用木抹抹压两遍,最后一遍用铁抹压光;混凝土浇筑 12h 后开始养护。底板混凝土养护,可沿底板后浇带或边沿围堰 150 高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不少于 50 ,养护期限不少于 14d。池/墙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拆模后,覆盖一层湿润麻袋布,外用塑料薄膜封闭,养护期限不少于 14d。养护期内在池/墙顶洒水,保持池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4.2.8 水池试水4.2.8.1 当具备以下条件时可进行充水试验:() 当水池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池内防水砂浆未抹灰。() 外围土方回填前。4.2.8.2 水池充水:本工程所有水池试水分四次进行,第一次充水到池底第一水平施工缝以上 100 。当无渗漏时,充水到设计水深的 1/3;第三次充水到设计水深的 2/3;第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