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大育人教育】小升初奥数学习方法及资料奥数学习方法1) 、小学奥数常用的6种解题方法奥数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很难,做起来很吃力。其实做奥数是要讲究方法的,下面是做奥数题常用的6种解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 、直观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 与“ 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2) 、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3) 、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
2、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4) 、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5) 、巧妙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6) 、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
3、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2) 、小升初学生学好奥数的五个技巧记笔记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错题本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题目分类本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
4、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旧题新解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小组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5、3) 、高效学习奥数知识点的4大步骤如何高效学习奥数呢?对于奥数的几大知识点,怎样才能把它们吃透、吃准?并做到举一反三?专家举例说明学习奥数知识点的方法。第一步:初步理解该知识点的定理及性质提出疑问:什么是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有哪些内容呢?【抽屉原理1】:将多于 n 件的物品任意放到 n 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逆抽屉原理】:从 n 个抽屉中拿出多于 n 件的物品,那么至少有2 个物品来至于同一个抽屉。【抽屉原理2】:将多于 mn 件的物品任意放到 n 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第二步:学习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例1】 证明:任取8 个自然数
6、,必有两个数的差是7的倍数。【例2】 对于任意的五个自然数,证明其中必有3个数的和能被3整除。【总结】以上的例题都是在考察抽屉原理在整除与余数问题中的运用。以上的题目我们都是运用抽屉原理一来解决的。第三步: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3】 从2 、 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例4】 从1 、 2、3、4 、19、20 这20个自然数中,至少任选几个数,就可以保证其中一定包括两个数,它们的差是12。【例5】 从1 到 20这20个数中,任取11个数,必有两个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1,2,4,8,163,6,12 , 5 ,10 ,207,1
7、4 , 9,1811 , 13 , 15 , 17 , 19 。【总结】根据题目条件灵活构造“抽屉”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第四步:重点解决该类型的拓展难题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铺垫题:【铺垫】请说明,任意3个自然数,总有2个数的和是偶数。【例6】 请说明,对于任意的11个正整数,证明其中一定有6个数,它们的和能被6整除。【总结】上面两道题目用到了抽屉原理中的“双重抽屉”与“合并抽屉”,都是在原有典型抽屉原理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4) 、小升初奥数常见错误原因与对策(1) 、马虎隐藏在方方面面。上面四点里面都有它的因素,之所以单提出来,就是想加深大家的印象。(2) 、丢三落四一些分数权重比较大的
8、题目一般都是一题多问。重点中学的招生考试也比较偏爱这类题,而这类题经常有同学会忘记这,忘记那的。应对策略:“平时积累,当时认真。 ”-八字真言。(3) 、计算问题有的同学就是败在数字运算这里,一算就出漏洞,总会出错误。应对策略:这种错误很好改的,对于一道题,会与不会是根本问题,计算得准确是基本问题。明明会得题却因为计算错误,在最后效果上就和不会是一样的了。针对这个问题只有将认真进行到底才是王道,还有要平时多练。眼看着题,心看着题,脑子看着题,一定没问题。(4) 、答非所问相信这种错误很多人犯过,也是犯过很多次数的。人家问得时甲比乙少多少,却答成甲是多少,等。这个总被称为马虎,在老师眼里没有马虎
9、,只有对和错,马虎也是错,马虎就是不会。应对策略:有些题就是故意会设计得让人容易误会,马虎,所以做题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得冷静地分析题目,弄清题意。千万不要因为貌似曾经做过,就得意忘形,从小到大,大人总是教导说越是坏人越是伪装成好人。题也是一样的,很会伪装。貌似简单,一般大有文章,一定要用你的警觉找到“文章”做在那里。小心驶得万年船。(5) 、篡改数据有一种错误,是眼球篡改了题目,经常有人会犯这种错误,要不把数字看错了,要不就把问题的条件看错了,还有有些考题也许会和曾经做的题很象,就是这种思维定势最可怕,它会把你引导错误上去。这个就会造成大意,这也是为什么有好多同学对那种没见过的难题能做出来,还很
10、准确,但对于一些常做的题型却出现错误。这样就亏大了。应对策略:对于这种错误要从平常,从细微处注意,平常做题时就养成好习惯,相信考试得时候就应该不会犯了。审题一定认真看清楚,数据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和条件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同学们平时做题就要养成画图,列条件,记数据,最好用笔简练的把题中给出的条件在草纸上体现出来。平时多多积累,考试时就轻松。2、奥数学习资料学好奥数,必须得先掌握各类的题型,比如归一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行船问题、盈亏问题等。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小升初奥数必考知识点及经典题型集锦吧。汇总小学阶段奥数知识点,包括小升初中常考的题目类型等。有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质数合数问题等等。年龄问
11、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 ,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 倍?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54-18=36(岁)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7-1=6几年前儿子多少岁?366=6(岁)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18-6=12(年)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
12、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 “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植树问题基本类
13、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 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基本公式:把所有鸡
14、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 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 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
15、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基本公式:生长量= (较长时间 长时间牛头数 -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 较长时间 长时间牛头数 -较长时间生长量;平均数基本公式:平均数= 总数量 总份数总数量= 平均数 总份数总份数= 总数量 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