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 梁 裂 缝 修 补施工工艺桥梁隧道维护公司2013 年 9 月 9 日目 录、 前言、 工法特点、 适用方位、 材料及设备准备、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质量控制、 安全措施桥梁裂缝修补施工工艺一、前言影响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因素是复杂的,涉及到材料使用不当、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结构设计失误、运营中超负荷工作以及结构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不良等几项原因。分析裂缝成因根据危害性制定相应的修补处理方式,若不经分析或忽视原因分析就进行裂缝处理,往往会导致修补、加固无效而不得不再次修补及加固,现对桥梁裂缝主要适用的两种方法(灌浆法、结构加固法)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阐述:二、工法特点:灌浆法与结构
2、加固法为常见的两种处理裂缝的方法。都具有工序操作简单、维修快捷、成本低廉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市政行业这种需要应急处置的维修项目。三、适用范围:坝基、房基、道路、桥梁、及部分地下设施。四、材料及设备准备1、碳纤维 A/B 胶2、环氧树脂劲胶3、碳纤维布4、注胶器5、灌浆机6、发电机7、电钻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灌浆法灌浆法是指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封缝胶灌入结构物内部裂缝深部,以达到封闭裂缝,恢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及防水性的目的。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大、深度较深的裂缝修补,尤其是受力裂缝的修补。主要施工程序如下1.1 埋设灌浆嘴对于细而浅的裂缝,可用钢丝刷沿缝进行表面刷毛和清洁处理,然后骑缝用环
3、氧胶泥粘贴灌浆嘴;对于宽而深的裂缝,宜沿缝开凿“V”槽,然后骑 槽粘埋灌 浆嘴;对于大体 积混凝土结构上的很深裂缝,应骑缝钻孔或斜向钻孔至裂缝深部,然后在孔内埋设灌浆管。灌浆盒、灌浆嘴及灌浆管设于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及裂缝贯穿处等部位1.2 封缝封缝目的在于使裂缝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对于不凿槽裂缝可用环氧胶泥封缝,先沿裂缝刷一道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环氧胶泥。对于凿“V”型槽裂 缝,可用水泥砂 浆封缝,为加强砂浆与界面的粘着力,应先于槽面上刷一层环氧树脂浆液,然后才嵌填水泥砂浆。1.3 密封检查为保证密闭缝体的密闭性及承受灌浆压力作用,应对封缝密封效果进行检查。办法是,待封缝胶泥或水泥砂浆
4、固化后,沿缝涂一层肥皂水,并从灌浆嘴向缝中通入压缩空气,若无冒泡现象,表示密封效果良好,否则应予修补。1.4 配制浆液灌浆材料要求粘结力强,可灌性好,目前长使用的是环氧树脂类胶液;胶液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混合调制,稠度过大往往会使注胶的压力也大,粘稠度大影响注胶效果,持压时间也大影响施工进度。因此胶液的配置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1.5 灌浆启灌之前,先接通管道,打开灌浆嘴上气阀,用气压为0.2Mpa 以上的 压缩空气将管道及裂缝吹干净。灌浆顺序自下而上,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续进行。灌浆压力以 0.20.4Mpa 为宜,压 力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对管道造成破坏。操作程序:接通管道将配制好的胶浆注
5、入灌浆罐打开储气瓶阀门调节压力打开灌浆罐通向灌浆嘴的阀门进行灌注待相邻贴嘴冒浆时关闭阀门移至下一灌浆嘴灌注,依此压灌至最后一个贴嘴冒浆,保持恒压继续压灌。当吸浆率小于 0.1L/min 时,再续灌 510min 后即可停止灌 浆。1.6 封口灌浆后待缝内浆液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除灌浆嘴,用环氧树脂对灌浆孔进行封口抹平。进行灌浆封闭的缝要进行抽样开孔检查,以保证灌浆封闭质量。2、结构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粘贴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修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利用其良好的抗拉性能达到修补加强的目的
6、,这种修补方法基本不增加原结构的自重及尺寸。在碳纤维加固施工前,应尽可能地卸去部分荷载,使碳纤维粘贴施工时结构或构件承受的荷载作用减小到最小程度。其加固施工工序为:混凝土基底处理涂底层涂料用环氧腻子进行残缺修补贴碳纤维片养护涂装完工验收。21 混凝土基底处理2.1.1 裂缝处理。宽度小于 0.2mm 的裂缝 ,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抹封闭;大于 0.2mm 的裂缝用环 氧树脂灌缝。一些抗震加固的大梁大部分都有宽度不一的裂缝,最大裂缝达到 1mm 以上,为此我们对所加固的主梁首先进行压力灌胶处理。2.1.2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残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达到结构密实部位,使其表面平整。2.1.3 检查
7、外露钢筋是否锈蚀。如有锈蚀,需进行必要处理。2.1.4 对经剔凿、清除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用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复原,达到表面平整。2.1.5 将构件表面打磨平整,一般在表面打磨 12mm 的风化层,有棱角的部位,用磨光机磨成圆角,圆角半径R 1020mm 。2.1.6 结构或构件表面打磨后,用吹风机将表面灰尘和杂物清理掉,或用水及酒精清洗,并使表面充分干燥。2.2 涂底层涂料2.2.1 把底层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后放入容器内,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2.2.2 用滚筒刷均匀地将底层涂料涂刷于混凝土表面,指触干燥后(一般养护 324 小时)才能进行下一
8、道工序的施工。2.2.3 底层涂料指触干燥或固化后,表面上的凸起部分(一般类似结露的露珠一样)要用砂布或角磨机磨平。2.3 用环氧腻子进行残缺修补2.3.1 构件表面凹陷部位应用环氧腻子填平,并修复至表面平整、顺滑。2.3.2 内角(段差、起拱等)要用环氧腻子填补,使之平顺。腻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纹,应再用砂纸打磨平整。2.4 粘贴碳纤维布2.4.1 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列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均匀搅拌。一次调和量应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2.4.2 纤维顺长方向片材的接头必须搭接 10cm 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树脂,脱泡、树脂操作按正常进行。在片材宽度方向不需要搭接。2.4.
9、3 粘贴前用滚筒刷均匀地涂抹粘贴用环氧树脂,称为下涂。粘贴时,在纤维布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专用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布上滚压多次,使树脂渗浸进纤维中。2.4.4 纤维布施工 30 分钟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粘贴用环氧树脂,称为上涂。如需多层粘贴则重复以上步骤,并保证底层粘贴的碳纤维片上涂已指触干燥,才能粘贴下一层。2.4.5 最后一层碳纤维的上涂应涂刷均匀、周边整齐。2.5 养护2.5.1 碳纤维布施工后,应进行养护,保证养护期间的温度不低于环氧树脂的允许使用温度。2.5.2 养护期一般在 12 周内。2.5.3 对于有风吹、雨淋或有可能人为扰动的地方应进行遮挡封闭养护。2.6 表面涂装对于有外观装饰要求的结构或构件,可在粘贴后的碳纤维表面涂刷基于环氧基底的涂料或喷沙抹灰后涂刷常规涂料。六、质量控制:1、碳纤维 A/B 胶按 2:1 的比例配比。2、表面打磨时需把风化层及棱角部位打磨完全。3、需严格按照养护时间周期进行养护。七、安全管理:1、施工期间做好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交通指示标识、安全椎桶、反光服需齐全。2、由于裂缝修补存在部分高空作业,需穿戴齐安全头盔及安全带。3、需配备眼罩、口罩等卫生用品,防治粉尘进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