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2大考点,作家贾平凹自传赏析,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透。离家十年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的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赏析】寓幽默于谦逊,行文谦逊,且不失幽默。,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是在理解词句含意,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把握,它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归纳整合的能力,是对
2、考生阅读能力的更深一层考查。2.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规定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近几年来,江苏卷对本考点的考查一直十分重视。3.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培养分析、概括、归纳、整理的意识,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注意细部把握,还要挖掘隐含信息。本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难点所在,绝不能不能掉以轻心。,考点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结构,常常着眼于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结构特征及某种结构安排的技巧和作用,外显性和客观性较重。,知能构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将文章的整个内容和文章的主旨、思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提炼
3、与综合的过程。此考点是每年高考在论述类文章中的必考内容,江苏卷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此类题目,往往关涉全文,需要立足全文,放开视野,大处着眼,小处斟酌。,如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
4、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即学即练,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
5、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
6、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所选文段有删改),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第一段谈白话语言的“艺术化”,第二段谈文言对文学形式的意义。答案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思维建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突破,1.从核心语句突破文章中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
7、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2.循主要线索突破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理。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也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语句。,3.挖掘隐含信息突破语境是表达感情、思想的铺垫。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了阅读材料,吃透了作品的含义,从而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咀嚼经典高考题目提升审题答
8、题技能,考点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即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概括”是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能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在论述类文本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结论,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考查命题的角度,一是明确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对“分析概括作者
9、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的考查在江苏卷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不重视。一般情况下,所考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隐性的,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本,概括出作者的态度,并透过字里行间的信息加以分析。,知能构建,如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呢?,1.(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本见第二节考点二),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每日”就是每一天,强调阅读的持久性,不可以间断。“精神刷新”是说阅读的收获,也就是“每一天都要阅读,都要有收获”。答案“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
10、之以恒,以达到“日新”。(意思对即可),即学即练,2.(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本见第一节考点二),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通读全文,找出体现“根本性的变革”的关键语句,然后整合答案。第二段“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觉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三段“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都写在肉体上”。第四段“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分别从雕刻的观念、
11、内容、形式等方面体现了罗丹为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分析概括这些句子,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天人合一”与生态学(节选)周国平,九十年代以来,国学好像又成了显学。而在国学热中,有一个概念赫然高悬,这便是“天人合一”。在一些人嘴里,它简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几乎一切重大难题。其最旗帜鲜明者甚至断言,惟“天人合一”才能拯救人类,舍此别无
12、出路。按照他们的解释,西方文化的要害在于天人相分乃至对立,由此导致人性异化和生态危机,殊不知完备的人性理论和生态哲学在中国古已有之,“天人合一”便是,它的威力足以引导人类重建内心的和外部的和谐。,我的印象是,鼓吹者们一方面将儒道佛一锅煮,最后熬剩下了“天人合一”这一点儿浓汁,另一方面又使这一点儿浓汁囊括了一切有益成分,于是有了包治百病的神效。“天人合一”原是一种儒家学说,把道家的“物我两忘”、禅宗的“见性成佛”硬塞入“天人合一”的模子里,未免牛头不对马嘴。即使儒家学说也不能归结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仅是儒家在人与宇宙之关系问题上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关于“天人合一”的含义,我认为张岱年
13、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的归纳最为准确,即一是滥觞于孟子、流布于宋儒的天人相通思想,二是董仲舒的天人相类思想。他认为,后者纯属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而前者主张人的心性与宇宙的本质相通,因而人藉内省或良知即可知天道。这基本上属于认识论的范畴,颇有些道理,我们自可对之作学理的探讨,却没有理由无限地扩大其涵义和夸大其价值。事实上,在西方哲学中也不乏类似的思想,例如柏拉图的回忆说,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可是人家并没有从中寻找什么新福音,相反倒是挖掘出了西方文明危机的根源。,文中画线的句子表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解析分析该句作者的观点,一要注意该句的比喻特点,二要注意“另一方面”的并列关系。答案作者认为鼓吹者们
14、一方面杂糅了儒道佛思想,缩小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并夸大了其价值。,思维建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3招,1.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分析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这就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把握文意之后,进行整体思考,理清文章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以及论证过程之间的关系,剖析文章的脉络结构,弄清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2.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关键段、点睛之笔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
15、语、主旨句及段落层次划分等方法来迅速、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分析作者在文中对事物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有时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或对其他不同观点的评价来表现的,这就要在比较中去把握。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分析作者的观点不能脱离实际,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咀嚼经典高考题目提升审题答题技能,以本为本,知能迁移从教材中寻求解题突破经典聚焦,物种起源绪论
16、(苏教版必修五)1.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具有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请填写下面表格。,答案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谦逊审慎的态度、严肃认真的态度、亲身实践的精神、尊重事实的态度、毫不动摇的决心,2.本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案深信物种不是不变的,“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科学奖要经得住时间考验沈致远,训练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国际性科学奖共有十几种,有的奖
17、金额超过诺贝尔奖。为何诺贝尔奖一枝独秀?科学奖的作用在于推动科学发展,设置科学奖应符合几项原则。首先是国际性,更重要的是科学性,自然科学是实证性的,判断真伪之唯一标准是实验。自创立迄今,诺贝尔科学奖一直坚守以实验为准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它百年来一枝独秀“秘密”之所在。,在科学性上,其余诸奖良莠不齐。以奖金超过诺贝尔奖的基本物理学奖为例,其获奖人中有七位不符科学性。一位是霍金,他的“黑洞霍金辐射”只是一种假说,并未被实验证实。此外共有六位弦论者获奖,其中威腾是弦论者公认的领袖。多年来,弦论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但至今既无实验证明,也提不出像样的预言可供检验。弦论对物理学的发展乏善可陈,居然有六人获
18、得基本物理学奖。,借科学之名以“提倡宗教进步”的邓普顿奖,奖金也超过诺贝尔奖。获奖者除基督教神职人员外,也有科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戴森获得2000年邓普顿奖,他是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著名物理学家,折节俯就令人惋惜。创立于1991年,以“博君一笑,发人深思”为宗旨的搞笑诺贝尔奖只颁奖状不发奖金。别以为只是开玩笑,其2000年获奖者之一基姆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发人深思”并非虚言,寓思于乐,别具一格。,科学奖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使公众认识到科学之重要性。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由吴健雄等以实验证实,这是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成就。公众不知弱相互作用为
19、何物,遑论宇称不守恒。1957年李、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家喻户晓,激励许多青年献身物理学研究。由此可见奖金之作用。尽管如此,奖金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年前,我收到某部门召开座谈会的内部通知说:为发展我国科学以早日获得诺贝尔奖出谋献策。我当即写信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科学家,坦言:怎么能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幸而是内部通知,否则公开后将贻笑大方。他同意我的意见,经他建议改变了会议宗旨。,科学家对是否获奖应以平常心待之。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界克里克发现基因之载体去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这是继达尔文之后生物学划时代的重大成就。两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诺贝尔奖,而是:“我
20、们发现了生命之奥秘。”对广义相对论和核力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国物理学家韦勒,获悉别人剽窃他首先提出的核力异常现象发表论文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笑置之说:“我下一次要小心点。”真正的科学家神游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命之妙、意识之谜,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奖金于我何有哉?,1.本文认为科学奖有哪些主要作用?,解析题干要求答的是“主要作用”,因此,要慎重选取。第段中“科学奖的作用在于推动科学发展”,第段中“科学奖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使公众认识到科学之重要性”都已明示,只要提取即可。答案在于推动科学发展;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帮助公众认识科学之重要性。,2.本文认为科学奖
21、科学性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基本物理学奖、邓普顿奖在科学性方面的主要瑕疵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第段明确指出“判断真伪之唯一标准是实验”,然后第两段分别指出“基本物理学奖”和“邓普顿奖”在科学性方面所存在的瑕疵。“基本物理学奖”主要是获奖者的成果既无实验证明,又缺少科学性;“邓普顿奖”的宗旨主要是“提倡宗教进步”。答案以实验为准(实证)。基本物理学奖曾把奖项授予未经实验证明的假说和预言,邓普顿奖的宗旨是借科学之名“提倡宗教进步”,获奖者有神职人员。,3.作者对“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持否定态度,结合文意分析其理由。,解析作者否定的理由是什么,这是答题的关键。科学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将获奖作为目的,最后思考以获奖为目的有何危害。理清文章思路才能准确回答此题。答案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未知领域(真正的科学家神游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命之妙);科学家应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若将获奖放在心上对科学研究有伤害;一个国家发展科学以获奖为目的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