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本课的写作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场面描写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为了让学生体会感受这种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我采取以下方法教学。1、情景感受,以读促思。在朗读感悟大典盛况的环节,我首先播放了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三十万人汇聚天安门广场,排山倒海的气势深深吸引着学生。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以及盛大的阅兵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们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以及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带着这种自豪和骄傲,让学生读读、想想、再读读,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大典现场的热烈气氛。2、 点面结合,感悟写法。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是运用了一些细节描写,通过主席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伟人的领袖风采。如学习“升国旗”部分,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出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写出批注。在交流学习中,我尽力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去想象当时情景,感受毛泽东的风采。通过群众的动作描写,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感受新中国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