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现有21个成员国,主要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组成。,亚太经合组织(APEC),欧盟(EU),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现有27个成员国和近5亿人口,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1、区域经济一体化,返回,亚太经作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欧洲联盟、欧盟自由贸易协定、欧洲经济区、东亚经济论坛、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APEC),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欧美贸易摩擦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案例有“香蕉案”和“牛肉案”。所谓的“香蕉案”,是指欧盟从1993年起实行了一套有利于从其前殖民地
2、国家进口香蕉的配额制度。美国认为这一做法损害了在拉美地区拥有香蕉种植园的美跨国公司的利益,遂将欧盟告到世贸。1997年,美国胜诉。两年后,美国开始对欧盟征收1.91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直到欧盟被迫修改了其香蕉进口政策。欧美在牛肉贸易方面的争端则源于欧盟自1985年开始实施的对用生长激素喂养的美国牛肉的进口禁令。美国认为,欧盟的禁令缺乏科学依据。1998年,世贸组织裁定欧盟败诉,但欧盟对此置之不理,美国在1年后宣布对来自欧盟的1.17亿美元产品征收100的关税,至今尚未取消。,空中客车是一种国际性综合产品,它由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联合制造,最后在法国图卢兹装配厂进行组装 .,2、经
3、济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大量外资的进入易于造成国内产业内部的结构矛盾;大量外资的吸引过分集中,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易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跨国公司在投资和建厂时非常注意对自己技术的保护,我国只是劳动力参与了国际资本循环,而很少有先进技术的沉淀。尽管经济全球化充满了悖论,其势力难以回转,但它的确是一种“天下大势”,它已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邀游全球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又加剧全球竞争中利益失衡,带来风险。1、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拓展了经济活动的空间,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进一
4、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吸引外资;全球化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等。2、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返回,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_与_是当代世界 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APEC 、EU,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新一代波音747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机身尾翼三大部分,共5000多个零件,分别由我国上海、西安和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全球正在服役的12000架波音飞机中,其中重要部分由我国制造的飞机站1/4.,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1.
5、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区域经济联系的形式:,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资源跨区域调配(重点) 1、南水北调 2、西气东输 3、西电东送,三、 产业转移,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 东、西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二、资源跨区域调配,思考:1.资源指的是哪些资源?,2.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长江、黄河
6、上游、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红水河流域、横断山区,我国油气基地分布图,新疆、青藏、鄂尔多斯、川渝,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新疆、贵州等省,我国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二、资源跨区域调配,水资源,能源资源,南 方 有 余,北 方 不 足,南水北调,缩小南北差距,西 部 丰 富,东 部 不 足,西电东输,缩小东西差距,西气东输,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资源跨区域调配,1 原因:,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2 主要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3 意义:,1)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2)
7、缩小东西差距 3)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数量上: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一) 南水北调,连接了哪几条大河?总体布局是什么?,1、东线调水,优点:,缺点:,由于东线调水工程利用了旧运河,可大量减少耕地的占用,减少移民数量,社会难度小,投资省。,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水质差,逐级提水运营成本高。由于东线调水工程利用现有河道输水,并兼有航运、防洪、除涝等功能,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 并连接
8、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 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超链接,东线是从长江下游取水,通过扬水泵站,逐级北送到山东、河北等地,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穿黄河工程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题。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km,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9.3m的隧洞。,2、中线调水工程,
9、缺点:,从长江中游最大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过黄河,到北京和天津。,优点:,水质良好。地势高到低,可以自流。,工程量大,淹没损失大,移民多,社会难度较大。同时,干渠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要认真对待。但这些问题都是中线本身固有的,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减轻;相反,有些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宜早不宜晚。,3、西线调水方案,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河段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筑坝引水,通过引水隧洞穿越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进入黄河。,优点:水质好,缺点:工程量大,先中线,再东线,最后西线,南,北,东,西,黄河,向北、东,南,北,北方,地形,京杭大运河,三峡工程,东线江都取
10、水口,京杭大运河,江都水利枢纽,泰州引江河,中线工程渠首陶岔闸,丹江口水利枢纽,大渡河水利设施(西线),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增加水域,有利于水循环。 增加地表水和土壤含水量。 减少对地下水的开发,有利于保持水土, 防止地面沉降。,某些地区会出现土壤盐碱化。,对调入区的不利影响:,取水口水文环境影响。沿线生态环境影响。,对调出区的影响:,南水北调的影响,有利影响是主要,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华北,西北,3、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 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
11、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浪费严重,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二)西气东输,西气东输,起点和终点是哪里?分别经过那些省份?,3.跨越了几次黄河、长江?,轮南、上海,9省市自治区,3次、1次,西气东输主体工程概况,起点: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 上海,通过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甘肃省(甘)、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陕西省(陕)、山西省(晋)、河南省(豫)、安徽省(皖)、江苏省(苏)、上海市(沪)。全长4167千米,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轮南,上 海,西气东输,“西气”主要是指我国新疆
12、、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包括输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地区。稳定供气30年,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二山一原、五越一网”,二山指太行山、吕梁山,一原指黄土高原,五越指五次大型河流穿越-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河,一网指江南水网。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优点,属于流体,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对环境污染小。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占地少,但铺设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2004年8月3日技术工人在焊接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上的最后一道焊口,
13、西气东输工程跨越黄河,潜力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利用,1、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计划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2010年前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达到8%左右。,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西部社会经济普遍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西部地区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需求量有限,很大程度上成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瓶颈”。,西部地区距东部发达省区远,现有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无法满足起外运需求。修建长距离、大规模输气管道势在必然。,2、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3.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尤其是清洁能源未能得到广
14、泛使用,成为我国天然气产品最大的短缺地区。,4.东部长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 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些地区在未来对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度增长。,1.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日益显著。(2)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确定将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的一项重要举措。,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人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
15、地区的经济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对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缓解铁路运输压力,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对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三)西电东送,1、我国水能资源主 要分布在哪里?,西南(60%多) 中南 西北(黄河上游),北线:,中线:,南线:,黄河上游水电站和内蒙古、峡西、山西 的煤电送至京津唐地区,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送往华东地区,西南水电和贵州、云南的坑口火电送至 广东,2 说
16、出西电东输的北线、中线、南线工程线路,红水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红水河又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同时进行梯级开发,因此水能丰富,南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的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东 部 地 区,能源较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能丰富,经济落后,人口较少,保证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能 源 紧 缺,能 源 丰 富,西 部 地 区,西电东送的意义,(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西部煤炭资源的调出对环境的影响2、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利影响,调出区,调入区,有利影响,调出区:把
17、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调入区:缓解能源不足的局面,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第一,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第二,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概况第三,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利弊影响第四,揭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三、产业转移,意义: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产业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原因: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深化探究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及影
18、响产业转移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下面列举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况:(1)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2)因为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转移。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移。台商的机电、工厂企业转移至大陆,对于迁入区的大陆来说,可以增加就业。,(3)是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 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如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 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 通过这次产业转移,使广东省的产业布局逐步
19、实 现“均衡分布,平衡发展”。 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地区)和转移对象国(地区)的 影响都存在着利弊两个方面。当今世界产业转移 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 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又存在着 区域差异。其差异可列表比较如下:,产业转移,1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2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3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迁移的原因: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迁移的影响: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转移的原因: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大陆有廉价的劳动力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大
20、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大陆的意义: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 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广东边远地区地产业集群效应,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产业升级。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积极影响:加速了广东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消极影响:可能给广东边远地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产业发展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发展低级阶段:工业生产规
21、模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 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在此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小。,区域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增幅高于产业移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