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卧床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神经内二科 成冲 前言 现在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的环境,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对于那些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更是灾难 据全国老龄办 2017年 1月发布的数据称,我国失能老人已超过 3700万,明年将突破 4000万,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有几千万人。 这些老人大部分患有疾病,生活上需要人照料,更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疾病护理、康复训练。 长期卧床病人的主要并发症有: 1. 坠积性肺炎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压疮 4. 消化功能减退、便秘 5. 泌尿系感染、结石 6.其它并发症 一、坠积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 多见于严重消
2、耗性疾病,长期卧床不起又不能坐起和翻身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体弱及伴有慢性病者。 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发生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无法进行有效咳痰, 同时气管纤毛活动减弱,发生肺感染后气道的分泌物较多,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肺下叶,加重肺感染, 同时老年人有可能会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者支气管扩张类的疾病, 原因:活动受限 妨碍有效通气 (限制肺部扩张)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肌力减弱和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减弱)。 一、坠积性肺炎 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 根据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其中常用的有:头孢曲松钠,青霉素 +舒巴坦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 +阿米卡星,氟康唑,头孢哌酮等;
3、2.化痰及积极促进痰液排出: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 翻身拍背 湿化气道 吸痰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1、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 咳嗽是一种清除肺内痰液的反射性防卫动作。须向病人讲明咳嗽的意义,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 其方法是: 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患者做深呼吸 3次,在第 3次深吸气后屏气数秒钟,然后张开嘴做短暂有力咳嗽 2 3次,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出,咳嗽后做平静而缓慢的放松呼吸。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 翻身拍背 湿化气道 吸痰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2、翻身拍背: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久病体弱,咳嗽无力,要协助
4、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 每 2h一次。拍背时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护士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曲呈 15 角, 由外向内,由下向上, 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每次 35min, 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 翻身拍背 湿化气道 吸痰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3、湿化气道: 痰液黏稠不易咯出的患者,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抗感染,解痉平喘,稀释痰液及扩张支气管等目的。 雾化吸入 超声波雾化吸入 氧气雾化吸入 氧流量 68L/min 注
5、意 : 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护士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严密观察其反应、面 色、心率、呼吸。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雾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窒息。 雾化吸入后必须帮助患者拍背,协助排痰。 呼吸治疗器械的 消毒与灭菌 ,以免引起 二重感染 。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 翻身拍背 湿化气道 吸痰 一、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4、吸痰 : 患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潴留,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对于昏迷患者来说,吸痰更是预防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注意: 吸痰的顺序是:先吸气管内的痰,然后再吸 口腔 或鼻腔内的分泌物,顺序不可颠倒。 吸痰时一律用无菌镊夹取吸痰
6、管吸痰。吸痰管尽可能插深,便于吸出深部痰液,螺旋向外抽出黏附在气管内侧的痰液。避免导管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而损伤气道黏膜,每次吸痰不超过 15秒,最多连续不超过 2次。 负压:成人 4053.3kpa(300400mmHg) 儿童 40kpa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 :长期限制活动的肢体,血流缓慢,加上 老年患者 的硬化和狭窄,很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可长期肿胀。 左下肢 深静脉血栓远远高于 右下肢。 原因:解剖生理因素。 左侧髂静脉容易受压, 导致管腔狭窄,在一些诱因 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左下肢深 静脉血栓。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 分类及临床表现 根据栓塞血管部
7、位划分: 1.中心型 2.周围型 3.混合型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 1.中心型: 也称 髂股 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 ,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生命。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 2.周围型: 也称 小腿 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 3.混合型: 即 全下肢 深静脉及 肌肉 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注意,
8、以后 肿胀平面逐渐上升 ,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一致,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 后果: 血栓可脱落,沿血管走向游动。 最严重: 肺栓塞 预防: 1、病人可以自主运动,鼓励早期运动。 2、缺乏运动能力的患者予被动运动,对下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防止血栓。 3、有条件可予气压治疗或穿弹力医疗袜。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 如已确诊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应注意 卧床休息 。 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的 12周 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 卧床期
9、间,鼓励床上运动,注意更换体位,保持清洁, 避免压疮的产生 。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1.饮食护理: 血黏度增高 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卧床病人应给予 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 饮食,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腻食物,以 降低血黏度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患肢护理: 抬高患肢 30 ,使患肢 高于 心脏水平 2030cm,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缓解疼痛。 下肢广泛水肿者,注意保护患肢, 避免碰撞、挤压及热敷 ,以免皮肤损伤感染、加重病情。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肢的 周径、颜色、温度 的变化: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患肢 周径不断增加,颜色加深
10、: 说明 静脉回流受阻 ,病情加重。 患肢观察要点 患者 皮温升高: 说明出现 感染 ,因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3.溶栓护理: 由于急性期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所以应密切观察 凝血功能 变化,注意 出血倾向 。 一旦发现 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下出血、黑便、血尿 等出血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调整用药。 急性期 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要更加警惕 肺栓塞 的发生,高度重视患者出现的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咳嗽、发绀 等症状。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4.恢复期护理 : 在患肢水肿明显减轻时,应 下床适当活动 ,增强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
11、,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活动应 循序渐进 ,不可过度,避免久站。 有些患者由于遗留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活动后水肿等,应在活动时穿 医用弹力袜 ,有利于增强静脉血液回流,减轻症状,在休息时也应 抬高患肢。 三、压疮 近年来,压疮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有增加之趋势。 2016年,全球死因统计指出,因压疮而死亡者共 29,000 例,远超过 1990 年的 14,000 例 。 从远古迄今不管在家庭、养老院或是医院,压疮均普遍存在,对健康照护提供者与患者而言,在医疗、生活质量、经济上皆是极具影响的重要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医疗成本耗用上仅次于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位居第三位。 三、压疮 压疮的定义: 是身体局部组织
12、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皮肤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三、压疮 4 3 2 1 组织发生溃烂坏死 持续缺血缺氧、组织营养不良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压疮的形成过程 : 三、压疮 力学因素: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 全身营养障碍。 压疮形成的原因 : 三、压疮 压疮的 好发部位 : 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 和体位有关 注意 :患者住院期间 发生压疮已被定为 医疗事故。如住院 有压疮,应填写压疮 上报卡,并写清楚是 院外还是院内发生。 三、压疮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避免局部刺激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机体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 健康教育 压疮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