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九年级语文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0330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九年级语文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陕西省九年级语文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陕西省九年级语文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陕西省九年级语文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陕西省九年级语文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语文总复习教案张 小 龙九年级(1) (2)语文复习计划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 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新生的重要依据。语文学业考试以教育部 2001 年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参照我省课改实验区毕业年级所使用的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和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命题。命题时注意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际作必要的衔接和呼应。二、考试范围语文学业考试力求全面覆盖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中第四

2、学段的目标,突出关键,强调重点,有效的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识字与写字的考察涉及识字、写字和常用字( 词)运用三个方面。阅读以考查精度能力为主,具体考查词句理解、要点概括、文意把握、作品感受、内容探究等方面能力。写作主要考查在创造性表述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综合性学习考察涉及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 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重点考查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语文学业考试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不受教材版本及其具体内容的限制。三、考试要求语文学业考试将全面体现语

3、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目标要求,注意识 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 语交际 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 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业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 综合、表达 应用、欣赏评 价以及探究能力。对过程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之中。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与学生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注意发现和展示学生潜能,尊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选材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进一步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保证考查的有效度和可信度。

4、四、考试内容1、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重点考查我省所使用得到教材中涉及到得常用汉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积累与运用情况。 能用普通话正确识读常用汉字。 正确识记常用现代汉字的字形。 汉字书写正确、规范、工整。 能熟练地运用常用字典、词典。 掌握常用汉字(词)的基本意义。2、阅读阅读以考查精读能力为主,主要考查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优秀诗文记诵积累以及课外名著阅读也属于考查范围。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各种语言材料的感受、理解、分析、欣赏、 评价和探究的能力。优秀诗文记诵积累的考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础,并参照我省使用教材情况。课外名著阅读考查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

5、规定并充分考虑我省教学一线的实际。【现代文阅读】阅读典范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说明类文章、浅易规范的论说类文章,文 质兼美的中外文学作品(散文、小小说) 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筛选、提取、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准确地评价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发掘其内在价值。 结合自身体验,对语言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发现和探究问题。【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读节奏。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

6、中的意义和用法。 了解常见的与现在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用现在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欣赏诗文典型的形象特点和鲜明的语言特征以及常见的表达技巧。【优秀诗文记诵积累】正确识记、理解、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准确识记教材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中的名篇(段)名句。 识记准确,理解正确。 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根据要求灵活选择运用诗文名句。【课外名著阅读】 阅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熟悉作品的主要情节。 熟知并评价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3、写作主要考查篇章写作

7、能力。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以及日常应用文。 符合题意和写作要求。 重心明确,内容具体。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语言通顺,条理清楚。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生动;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更具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具体评分标准参见“题型示例参考答案”部分的作文评分标准。4、口语交际根据提供的书面情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讲究文明和修养,注意对象和场合。 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 抓住语言材料的中心和要点,提取信息全面、准确。 复述、转述

8、完整准确,要点突出。 紧扣话题,观点清楚,意思完整。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5、综合性学习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考查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搜集、筛选、提取并整合各类材料的信息。 确定活动主题,制定并完成简单的活动方案。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材料的深层含意。 探讨语言材料反映的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和人文思想。 对具体社会现象或语言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选择恰当的方式,运用多种方法展示学习成果。 完整、清晰、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五、考试方式1、方式:笔试、闭卷。2、时间:150 分钟。六、试卷结构与分值1、一卷制,由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四个部分组成。“积累

9、和运用”部分主要涵盖识字和认字、口语交际两方面的全部内容并涉及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部分内容。“综合性学习”部分主要考查综合性学习方面的内容。“阅读”部分主要以篇章精读的形式考查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代文阅读。“写作”部分主要考查篇章写作。在保持试卷结构和题型稳定的基础上,注意适当创新。试卷满分为 120 分;试卷长度为 16K10 页(含作文稿纸)。2、试卷各部分所占比例积累和运用 约占 14% (约 17 分)综合性学习 约占 6% (约 7 分)阅 读 约占 40%(约 48 分)写 作 约占 40%(约 48 分)3、难度: 整卷难度控制在 0.65 左右。 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和

10、难题四种难度试题的分值比约为 4:3:2:1.(48:36:24:12)4、试题类型及特点: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读图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试题特点:注意基础性、情境性和运用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占一定比例。附: 陕西省中考作文分类评分标准表作文评分说明:(1)每三个 错别 字扣 1 分,重复不计,不设上限。(2)没有写 题 目的,在获得的相应分数上扣 3 分。(3)文中出 现 真实人名、校名的,在获得的相应分数上扣 2 分。(4)不足 600 字的作文,每少 50 字扣 l 分;不足 20 行的诗歌,每少一行扣 l 分。语文中考总复习安排表2012-3-22 张小龙复习内容

11、 复习计划课时 具体时间安排识 字(字音) 2 3.263.27写 字(字形) 2 3.273.28词语运用 2 3.293.30语段修改 2 4. 24. 3古诗文默写 2 4. 44. 6名著推荐与阅读 1 4.94.10探究性学习 3 4.104.13积累与运用(总结) 2 4.164.17综合性学习 5 4.184.24说明文阅读 6 4.255.2议论文阅读 4 5.35.8叙事散文阅读 6 5.95.17写景散文阅读 6 5.185.25小说阅读 6 5.286.4现代文阅读(总结) 2 6.5 6.6文言文阅读 3 6.76.11古诗赏析 4 6.126.15作文复习 50 3.

12、266.21模拟练考 2 6.186.19应考技巧 2 6.206.212011 陕西中考语文试题类型一览表题号 考察范围 题型分值 考点难度1 汉字识读 选择题 2 正确识读 B2 汉字书写 选择题 2 正确书写 B3 词语运用 选择题 2 运用词典 B4 经典诗文默写 填空题 6 记诵积累 A5 语段修改 填空题 3 作文修改 C6 名著阅读 简答题 2 阅读名著 A7 综合性学习 填空与简答 7 综合 B8 说明文阅读 简答题 4 说明中心 A9 说明文阅读 简答题 2 说明内容 B10 说明文阅读 简答题 4 说明语言 B11 说明文阅读 选择题 2 说明对象 B12 小说阅读 简答题

13、 4 整体感知 B13 小说阅读 简答题 3 要点概括 C14 小说阅读 简答题 2 词句理解 C15 小说阅读 简答题 3 内容理解 C16 小说阅读 简答题 6 内容评价 D17 文言文阅读 判断题 4 文言实词 B18 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 2 文言虚词 B19 文言文阅读 翻译题 4 句子翻译 C20 文言文阅读 简答题 2 文意把握 D21 古诗赏析 简答题 2 理解手法 D22 古诗赏析 简答题 2 描绘意境 D23 作 文 写作题 50 B专题一:汉字正确识读【考点透析】1、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2、能用普通话准确识读常用汉字;3、掌握易读错的字,多音字;【考查题型】1、给汉

14、字注音2、选择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选项【方法指导】:1、积累中考说明附录 1“我省使用教材中的常用字” ,借助新华字典逐个给加上拼音。2、复习回顾汉语拼音有关知识,了解拼音拼写规则;3、依次判断每个选项,一旦发现一个错误,即可排除;4、编写易读错常用词集录,尤其是多音字,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看。【典型例题】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和睦 和谐 平和 应和 B. 一 宿 星 宿 住 宿 宿 舍C. 称 职 称 心 简 称 相 称 D. 角 逐 口 角 角 色 角 度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胆怯(qi)琴弦(xin )不可当(dn

15、g ) 鞠躬尽瘁(cu)B、诘责(ji)阔绰(chu) 功亏一篑(ku) 锲而不舍(q)C、攒动(cun )颓唐(tu) 叱咤风云(zh) 相形见绌(ch)D、慰藉(ji) 鸟瞰(kn )蓦然回首(m) 广袤无垠(mo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 2 分,共 2 分。例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菜畦(q) 炫耀(xun) 绽放(zhn) 忍俊不禁(jn)B恣睢(su) 绮丽(q) 蜿蜒(wn) 潜移默化(qin)C亘古(gn) 追溯(shu) 惺忪(xng) 繁花嫩叶(nn)D氛围(fn) 木讷(n) 契合(q) 祸不单行(hu)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 2 分。共

16、2 分。例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铿锵(kng) 伶仃(tng) 倜傥(dng) 坦荡如砥(d)B.收敛(lin) 休憩(q) 滑稽(j) 获益匪浅(fi)C.花圃(p) 吮吸(yn) 臆测(y) 风雪载途(zi)D.桑梓(z) 簇拥(c) 澎湃(bi) 深恶痛疾(w)例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踊跃(yn) 逞能(chn) 灯盏(zn) 憨态可掬(j)B稚嫩(nn) 附和(h) 笃信(w) 见风使舵(du)C宽宥(yu) 隽永(jun) 稽首(q) 束手无策(sh)D蝉蜕(tu) 镂空(lu) 蜷伏(qun) 自怨自艾(i

17、)答案:C解析:A 项“盏” 应读 zhn;B 项“和” 应读 h,“笃”应读 d;D 项“镂”应读 lu,“艾”应读 y。【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你找出并改正。 A 、嘹(lio)亮 十拿九稳 (wn) 锲(qi)而不舍 B 、咀(j)嚼 抑扬顿挫(cu) 叱咤( ch)风云 C 、惬(qi)意 重蹈覆辙(zh) 广袤(mo)无垠 D 、沉吟(yn) 相得益彰(zhng ) 鹤( h)立鸡群 E 、歉疚(ji) 史无前例(l) 千锤(chu)百炼2、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狡黠 追溯(shu) 一泄千里 忍俊不禁(jn )、 狼籍 针砭(bi

18、n) 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dng)、 休憩 挑衅(xn) 毛骨悚然 气冲斗牛(du )、 干涸 哽咽(y) 名符其实 孜孜不倦(zhi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咎(ji) 冗杂(rng) 乐此不疲(p)B镂空(lu) 嗔视(zhn) 孜孜不倦(z)C踉跄(lng) 栈桥(zhn) 即物起兴(xng)D倒坍(tn) 预兆(zho) 广袤无垠(mo)答案:A解析:B 项“嗔”应读 chn;C 项“踉”应读 ling;D 项“ 袤”应读 mo。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惩罚(chng) 堤岸(d) 称心如意(chng)B涨红(zhng) 脑髓(su) 扣人

19、心弦(xun)C胆怯(qi) 教诲(hu) 随声附和(h)D允许(rn) 憎恶() 一碧万顷(qng)专题二:汉字正确书写【考点透析】关于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 。汉字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的构造(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特别是形声字的结构应重点掌握) ,汉字的书写(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 ,汉字的音、形、义知识等,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对我们学习、掌握和使用汉字会有很大帮助。根据要求,重点应注意

20、的是:辨别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的使用。掌握汉字的规范书写、笔画清楚、不写错别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别有无错别字并纠正错别字。【考查题型】在对汉字的考查上有下列特点:一是所选汉字大多出自课本,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体现人文精神,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二是把汉字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考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实用性;三是改正题大幅度增多,突出正确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从题型看,一种是判断词语或句子中是否有错别字,或者有几个错别字;另一种是在词语或句子空格处选择或填写正确的字。【方法指导】【典型例题】例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庸碌 锋芒毕露 赃物 吹毛求疵B杀戳 一泻千里

21、恣睢 冥思暇想C沉湎 苦心孤诣 驻立 顾名思意D谰语 获益非浅 急燥 声名狼籍答案: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辨析错别字的情况,正确选项为 A。16个词语均选自考生所学教材,都是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干扰项 B 项“杀戳”的“ 戳” 应为“戮” ,“冥思暇想”的“暇” 应为“遐”;C 项“驻立” 的“驻”应为“伫”, “顾 名思意”的“意” 应为“义”;D 项“急燥”的“燥” 应为“躁” ,“获益非浅”的“非”应为“ 匪”。多数考生容易把正确项选为 B。因 为 B 项中“戳” 与“ 戮” 形似,容易混淆;对“暇” 与“遐”的字义不甚清楚,造成混用。解误方略是弄清楚常见形似字的区别,理解辨析常用字的

22、字义。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对峙 布局 周而复始 郑重其事B真谛 标本 一泄千里 海市蜃楼C元宵 嘹亮 断章取义 随声附合D侧隐 凋零 一代天骄 拖泥带水例 3、 下列各组词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B )A迸溅 虔诚 骄健 大廷广众B. 汲取 濒危 侥幸 翻来复去C 踱步 分歧 作揖 人声鼎沸D 抖数 娴熟 怠慢 郑重其事【巩固练习】1、 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4 分)(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 )挺立的一种树,参天耸立,不折不o( ),对抗着西北风。(2)这里有电脑的眼睛,能迅速神气地为你寻找到你所喜欢的书j( );这

23、里有曲径庭院,红花绿草,可以让你疲劳之后稍事憩( )息。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任选三个)(3 分)(1)翩翩起舞的海鸥,好像天 qing_ 白色的精灵,自由地飞翔在碧水蓝天之之间,时而 l_ 过海面,里面飞向天际。(2)大自然偏偏要我行我 s_ ,她总是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分藏在地底下细缝狭 x_ 之中,使谁 都无法知道。 3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 分)欲擒固纵 通霄达旦 美轮美奂 朴朔迷离4、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岌取 汲汲可危 泛滥 粗制滥造B修 炼 袖手旁 观 愕然 怒不可愕C矫 健 一代天 娇 腻烦 繁花似锦D阴晦 讳莫如深 诓骗 恃才放

24、旷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妖娆 真谛 仓茫 风起云涌B. 闲 适 禁固 轩昂 顾名思意C. 解剖 仰幕 眷恋 遮天敝日D. 轻盈 慰藉 彷徨 袖手旁观4、下面词语中,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无可置疑 旁骛 馈赠 B.冥思遐想 急躁 颓唐C.因地治宜 仰幕 熹微 D.怒不可遏 绯红 斑斓专题三:词语运用【考点透析】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2、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3、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题型分析】1、依据语境对近义词或近意成语选择填空2、根据意思结合语境

25、写成语;【方法指导】一、词语的运用1、辨析同义词,要在求同辨异方面下功夫,除了注意同义词在某些方面的共同意义之外,还要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主要表现在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1)意义方面 意义轻重不同。例如:轻视、蔑视,违背、违反,请求、恳求,失望、绝望,危害、伤害。范围大小不同。例如:边疆、边境,局面、场面,战争、战役,性质、品质。个体和集合不同。 例如:楼房、楼群。(2)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例如:成果、结果、后果,爱护、保护、庇护,果断、决断、武断语体色彩不同(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3)用法方面搭配对象不同。例如:交流(思想、经验、文化)、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26、(阳光、原料)充足、(理由、条件)充分、(精力、感情)充沛词性不同语法功能不同(充当句子成分)同义词的辨析,要结合语境即全句的意思,对所给选项用互换的方式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作出选择;然后,通读全句,作出修正。 把握一个原则:留同析异2、解题步骤:第一步 整体入手 心中有数下笔之前先把所给句子和备选项都看一次,明确有几个句子,语词有哪些。第二步 运用比较 确定易句在第一步基础上,根据语境和词语搭配,运用比较法,可以从最容易的句子入手。第三步 再用比较 得出结论再次运用比较法,通过再次筛选,得出正确答案。归纳:做这种题的原则就是从易到难、避繁就简。采用的方法是多次运用比较法和排除法。当然,这种

27、做法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能了解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范围等基础知识,关键的是要能把握词义 二、关联词的选择解题策略:1.掌握复句的基本形式及关系词搭配。 2.从整体上把握复句间的语意关系。 3.比较辨析法。 4.诵读法,主要是要结合语境,细心揣摩,体会语意是否通畅,等等注意点:辨析差别 有些关联词语意思相差甚微,用法相似;有些关联词语形似而神异,应用时应特别加以区别。 A.“尽管”与“不管”相似,只一字之差,但用法与意义完全不同。“不管”是表 除一切条件,是无条件式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尽管”是让步语气的转折复句的关联词。如: 不管你认不认识,见了谁都打招呼。 尽管他说得有点过分,但总

28、是为咱自己好。B.“不是而是”与“不是就是”只有一字之差,用不着法与意义却完全不同。前者表选取择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如: 其实这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堡垒。 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 C有些关联词语,即使是表示同一逻辑事理关系, 但它们在意义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不能互换。 如“只有才”与“只要就”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但前者表示的是必要条件,后者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如: 只有走这条路,才能顺利登上华山顶峰。 只要走这条路,就可以到达罗马。 有的关联词与不同的关联词语搭配,所反映的事理逻辑关系也不同。如: 他既不说好,也不说坏。(表并列) 他对我来说,既是严师,更是

29、挚友。(表递进) 敌人既敢来侵犯,就消灭他。(表因果)注意搭配 复句中关联词用的时候,都有相应的搭配形式,彼此相互照应。如:“如果 就” 、“不管都”、“尽管却”、“与其不如”、“宁可也 不等”。如果反不能配对的关联词扯在一起,将表示不出一定期的事理关系, 甚至会出现语法错误。三、成语运用1、成语误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望文生义(误解词义) 、褒贬误用、对象不当、不合情景、用错谦敬、重复用语、自相矛盾、搭配不当 望文生义 。成语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凝固的构型,都有其固定的意思。有些成语字面的意思往往与其真正的含义大相径庭,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中考真题】 (2009 哈

30、尔滨市)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 NBA 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B大冬会期 间,哈 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C春 节去海南度假,我 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 【真题解析】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能用来说明交通拥堵状况的突然好转。 “沧海桑田”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是指大海和农田。 “津津乐道”已含谈论之意。选项 B 和 C 都是没有弄清成语

31、的整体含义,仅从字面去理解,造成曲解成语的含义,以致望文生义。 对象不当。有些具有特指对象的成语,用来形容甲事物是正确的,而用来形容乙事物就是错误的。对那些使用时有其特定对象和范围的成语,不得随意搬用,否则,就会张冠李戴。 【中考真题】(2009 成都市)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

32、们两人常常 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真题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而选项 C 所指的对象是学生, “相敬如宾”只能用在夫妻之间,用来形容学生就是张冠李戴了。 褒贬失当 。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扬、或贬斥,运用时应使其与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 【中考真题】(2009 宁波市)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 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 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

33、教 练眼中一个遵 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真题解析】正确的一项是 B。A、C、D 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其中选项 D 中的“蠢蠢欲动”的原义是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常用来形容准备随时干某事,含贬义,用在这里显然是不恰当的。而“不耻下问” 、 “豁然开朗”则与主语身份不符。 搭配不当。成语的运用,在语法上必须合乎语法规则,即不能出现语病。解题时,要看成语和主语、修饰语、中心语等是否搭配,和前后句意有无重复或矛盾等语病。有些成语,本身就已包含某种意思了,若再添加某种修饰限制

34、语或让成语作修饰语,就会犯“叠床架屋” (即表意重复)这样的语病。 【中考真题】(2009 泸州市)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 观。 B.广大球迷期盼的 NBA 季后赛终于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比赛让球迷们大饱眼福。 C.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D.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 124 个昼夜,圆满地完成了护航任务。 【真题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津津有味”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在句中只能做状语,修饰动词,而不能做定语修饰名词,所以“津津有味”不能和“话题”搭配,如果

35、换成“津津乐道”就恰当了。 不合语境。成语的运用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即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 【中考真题】(2009 宁波市)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 观。B同学 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 伦之乐。C圆 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 风险放手一搏。 【真题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天伦之乐” ,泛指家庭的乐趣,用在这里,和整个句子的语境(同学们相聚)不相吻合。 【典例解析】(2011 陕西)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

36、上。(1)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暗花明的喜悦, (领悟 领略 领受)到一 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2)2011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开园以来参观者非常多,可谓游人如织, (纷 至沓来 眼花缭乱 接踵摩肩),热闹非凡。【答案】(1) 领 略(2) 接踵摩肩【解析】此题考查正确理解、辨析、运用词语的能力。(1)题要注意所选词语与句末宾语“ 风光” 的搭配, 应选择“ 领略” ;(2)题要结合上下文来选择,避免词意偏差与重复。【巩固练习】1、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 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

37、的心头 。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 的表现。A. 飘落 荡漾 融洽B. 飘飞 游荡 融会C. 飘扬 浪荡 融化D. 飘荡 荡漾 融通2、根 据 语 境 及 括 号 内 提 示 ,填 写 合 适 的 成 语 。(任 选 两 个 作 答 )快 乐 是 什 么 ? 孩 子 说 ,快 乐 就 是 和 同 伴 一 起 搭 积 木 并 A (表 示 对 某 一 事 物 发 生 兴 趣 ,沉 溺 其 中 ,不 觉 疲 倦 );成 人 说 ,快 乐就 是 和 友 人 一 起 品 茶 而 B (形 容 安 适 ,愉 快 而 满 足 的 样 子 );老 人 说 ,快 乐 就 是 和 家 人 一 起

38、 共 享 C (形 容 家 庭 之 乐 )。我 选 ,成 语 : ;我 再 选 ,成语 : 。【答案】、 A乐 此 不 疲 。B怡 然 自 乐 或 怡 然 自 得 。C天 伦 之乐 。3、依 次 填 入 下 面 这 段 文 字 横 线 处 的 词 语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 B )如 果 说 命 运 是 那 破 旧 的 花 架 ,只 要 意 志 坚 强 ,它 可 以 变 得 ;如 果 说 命 运 是 那 漆 黑 的 夜 空 ,只 要 意 志 坚 强 ,它 可 以 变 得 ;如 果 说 命 运 是 那 贫 瘠 的 土 地 ,只 要 意 志 坚 强 ,它 可 以 变 得 。(1)沃 壤

39、千 里 (2)繁 花 似 锦 (3)星 光 灿 烂A.(1) (3) (2) B.(2) (3) (1) C.(3)(2) (1) D.(2)(1)(3)4、根据下面语境, 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3 分)2010 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人类文明成果 盛会。它 了人类在城市建设上的卓越智慧,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在一起,沟通心灵,共谋发展。A.汇聚 B.荟萃 C.凝聚【答案】(1)B (2)C (3)A专题四:语段修改【考点透析】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中考语文命题常见的考点之一。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要求来看,对病句修改的要求有

40、所降低。从教学实践来看,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正确运用句子来表情达意,这也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之一,因此,这一考点仍受到一些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在中考试题中屡见其“身影” 。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辨析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考查题型】语段修改。1、标点符号;2、病句;3 词语运用【方法指导】一、初读语段,掌握大意俗话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是由句子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的,一段话往往就表达一个意。因此,就必须通读全段,知道这段话有几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的意思,从而就掌握了全段的大意。修改语段不能改变本段的意思。二、细读语段,查找病句细读就是仔细地读,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

41、到,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读,仔细查找每句话出现的问题。如:用词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句子不完整等,这些都和修改病句一样,但必须联系上下文修改,除此以外还应注意。1、错字、丢字、错词、添词等现象,如:今年夏天,我国许多地区遭受了水灾,小明和小红看到了人们纷纷向灾区损钱损物,他们也用平时节约下来的钱支援灾区,放学后,他从储蓄罐中拿出积攒的钱这几句话中出现了一个错字,“损”,其实是“捐”他们也“用 ”,“用”前丢了一个“想”字联系上下文来看,把 想法变为行为,不符合愿意,“节约”改为“节省”,比较合适,因为节约多用于较大的范围。做这样的题,一定要“火眼金睛”,否则会让“假冒”蒙混过关。2、标点用错,

42、有的语段中的标点乱用一气,改变了愿意,也有的一句话可能用了逗号或分号,不是一句话的却用了句号,叹号等,因此一段段话中标点符号,也必须仔细琢磨,联系上下文判断。如:小红今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这句话中的“三好学生”,应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再如:夏天。菜地里可好看啦?有翠绿的青瓜,又嫩又长的豆角,紫得发亮的茄子,这段话中:“夏天”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好看啦”后的问号改为冒号,因为联系上下文理解,“黄瓜、豆角、茄子”这是列举,应用冒号。3、语序的颠倒。如:我的爸爸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他虽然常年驻守祖国的南疆,但是非常关心我的成长,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又及时告诉我要继续努力。当我取得成绩时,

43、他要信中鼓励我要坚强。这段话中的“爸爸又及时告诉我要继续努力”与“他在信中鼓励我要坚强”要颠倒顺序,因为遇到困难时,要鼓励我坚强,取得成绩时,应用时告诉我要继续努力。三、再读语段,查缺补漏修改后再读全文,看看是不是全改完了,修改后的句子是否通顺,合乎逻辑,有没有出现新的问题,以保证准确无误。总之,修改病段与一个人的综合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只要你多读书,勤积累,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成为修改病段的高手。1.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如: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如:她曾在 1983 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

44、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如: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如: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如: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3.语序不当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如: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4.表意不明或有歧义如: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如:王静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 、 水浒 、 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5.重复如: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如: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6.前后表达不一

45、致或矛盾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又如: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7.滥用副词,介词如:对于这篇作文,我写了整整一小时。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8.结构混乱或句式杂糅如:我们的部队一对一对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 ,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二、几种务必注意的病句类型: 1.发现句子较长的要注意了,往往会考你句子主干问题。如:市青少年智力开发协会大都为从事教育学、精神卫生学、医学、社会学、营

46、养学等方面的工作者。2. 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 “能否” “优劣” “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如:我市在经济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3.发现关联词语,看他们的关系是否有误。如: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关心群众冷暖,热心为人民办实事,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4. 发现“是” 表判断的句子,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如: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人5. 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如: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6. 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如:张杨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谈

47、心。三、 修改病句的窍门:(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缩句法指对病句进行缩句、精简,去掉句子次要成分(定词、状语、补语),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从而判断句子的病因,以便对症下“药” 。 如: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运用缩句法,缩为“兴安岭是季节” ,显而易见“兴安岭”与“季节”搭配不当。正确改法: 删去“季节” 。兴安岭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3)分类法指把病句根据不同毛病予以分门别类。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记住各种病句类型(常见的有: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前后矛盾、词序颠倒、词语重复、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遇到具体病句时,再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