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二是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三是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 物流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物流成本指物流对象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之总和。在我们常见的财务账簿上主要是从包装费、装卸搬运费、运输费、储存费、加工费等方面体现出来。 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物流对象实体与价值变
2、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它具体包括了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的仓储、装卸搬运、包装、运输,到产品在消费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以及废品回收等发生的所有成本。其中包括了物流过程中的显性成本,还包括了不为企业所注意的隐性成本。 物流成本从其所处的领域看,可分为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领域不同,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也不同。 1. 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人工费用。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以及福利费等。营运费用。如能源消耗、运杂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等。财务费用。指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资金使用成本,如利息、手续费等。其他费
3、用。如税金、资产损耗、信息费等。 2.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供应、仓储、搬运和销售环节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以及福利费等。生产材料的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保险费、合理损耗成本等。产品销售费用。如广告费、运输费、展览推销费、信息费等。仓储保管费。如仓库维护费、搬运费等。有关设备和仓库的折旧费、维修费、保养费等。营运费用。如能源耗费、物料消耗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等。财务费用。如仓储物资占用的资金利息等。回收废品发生的物流成本。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背景:日期:2011-3-15 作者:无忧论文网 编辑:xiaoch 点击次数:135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
4、 论文编号:lw201103151438196928 论文字数:2446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收藏:del.icio.us google 书签 雅虎搜藏 百度搜藏 新浪 vivi 和讯网摘 poco 网摘天极网摘 qq 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 网摘 LiveDiggDiglog关键词:成本管理 对策 企业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一、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企业会计制度中物流成本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将企业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二)物流费用采用的
5、核算方法,不能从外部把握企业实际的物流成本。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所表示的物流费用核算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合同共用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归集核算,因而,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难以从外部正确把握企业实际的物流成本。(三)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进行。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企业通常是分散进行的,也就是说,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这样就带来一个管理控制上的问题,即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例如,
6、不同的企业,外部委托物流的程度是不一致的,由于缺乏相互比较的基础因而无法真正衡量各企业相对的物流成本数值。(四)对物流成本的组成不能清楚地划分。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门无法掌握的成本很多。例如,保管费中过量进货、过量生产、销售残留品等在库维护以及紧急送达产生的费用都纳人其中。所以,它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五)不能从销售关联角度清楚地划分计算分类项的物流成本。从销售关联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在一起的。例如,很多企业将促销费都算在物流成本中。二、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一)建立物流管理会计制度,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使物流成本
7、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1.统一物流成本计算标准,反映物流实际成本。物流成本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因为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当大量的资金处于被库存占用的状态时既不能升值也不能转移,处于停滞与无效状态,无形中会产生巨大的物流成本,特别是在高科技产品领域,不管是上游的原材料、零配件库存还是下游的商品,其生产周期短,容易贬值。物流成本中还应包含资金周转速度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物流实际成本。2.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分类。从财务会计核算物流成本的要求来看,可以将物流成本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等三大项。直接成本是为特定的物流工作而发生的费用,如运输、仓储、订货处
8、理及库存的某些方面的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是指为多个物流项目而共同发生的、是难分割的,是作为一种物流运作的资源分配的结果;日常费用则是指整个物流组织为管理所有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诸如各种设施中的电话费、电费和暖气费用等,如何将这些费用分配到特定的物流活动中去?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标准和方法,需要会计人员依据职业判断和估计来完成。3.建立以活动为基础的物流成本归集、分配制度,恰当分配物流成本。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与传统的按成本中心核算成本的方法相比较,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将有关费用分配到消耗一定资源的活动而不是一个部门。所以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应确认每个特定物流项目的流程,将特定流程上的费用平均分摊给运用
9、特定流程的项目。建立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能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某一特定物流项目是否有利可图的决策依据。(二)树立物流的总成本意识,用系统论的观点管理物流成本。在过去的物流实践中,很少注意到总成本,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研究总体效益,以成本为核心,用系统论观点,按照总成本最低的要求,调整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物流的总成本最小,以追求和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三)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改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进行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流程再造,转变职能管理为流程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客户、以客户评判作为服务考核结果、体
10、现运作效率和效果的流程,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与流程再造相配套的还包括将原有的基于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过渡到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恰当地反映企业整体运营状况以及流程各节点部门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孤立地评价某一职能部门的运营情况。(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降低物流成本。一方面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战略的物流经营系统。具体讲,通过将企业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整体上控制物流成本发生
11、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于物流成本的系统优化管理和控制。(五)处理好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的关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就会上升,成本与服务之间受到收益递减法则的支配。适当水平的物流成本开支必然与所期望的服务表现有关,企业关键是要掌握使自己服务的能力与关键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相匹配的艺术。三、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一)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一般地,企业要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必须重视配车计划管理,提高装载率以及车辆运行管理。为此,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配送资源计划,在 DRP(配送需要计划)的基础上提高各环节的物流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达到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二)对商品物流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物流成本。因此,通过供应链管理使由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实现物流一体化,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企业采用信息系统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是为了彻底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而非向其他企业或部门转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