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8702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校代码:10036例矽手芗爹f节贸易声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培养单位:国际经济贸易学院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Northern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TianjinBinhai New Area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2、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纠。每忑其擦El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在以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和叱ki o年,9善-Et讼,。年伯柏摘要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努

3、力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和自身的优势,己具备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但与世界上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在港口自身条件、信息化建设、综合服务能力、开放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环渤海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因此对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了我国目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情况,重点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然后从港口群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平台、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完善自由贸易区政策和吸引培养人才等方面给出

4、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论文以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对象,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为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航运中心,研究AbstractAfter several years of establishment and combined with its own advantage,TianjinBinhai New Area has been qualified to be built as an intemational shipping center a

5、ndit will be built as Norther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ChinaCompared withother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the worldit still has some problemson natural conditions of port,information syStem,imegrated services,opening policyetcBohai Coast iS the third growth engine of Chinas

6、 economic and state and localgovernment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aablishment of Northern InternationalShipping Center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at theinvestigation on establishing Norther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Tianjin BinhaiNew AreaThis thesis starts f

7、rom the related cone印t of intemational shipping center,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s in China,focuses on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ds about establishingNorther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concludes

8、somereasonable proposals such a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ports,establishment ofinformation platform,integration of service system,free-trade zone policy,personnelintroduced into and educated to expedite the establishment of Northern InternationalShipping Center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The au

9、thor selected the I;6establishment of Norther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in Tianjin Binhai NewAreaas the research title and analy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comparatively analytical methodThis paper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practical experience on theEstablishment of Northern International

10、Shipping Center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It has definite realistic guidance and referential valueKey words:Tianjin Binhai New Area,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research目录第l章前言l11论文研究的问题的提出112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第2章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状况321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概述3211 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3212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构成要素3213国际航运中心的空间转移4214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演变522我国国际航运中

11、心的发展522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6222大连东北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6第3章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现状分析831滨海新区的发展现状832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9321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9322天津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劣势二15323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机遇16324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威胁17第4章加快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1941港口群协调发展1942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平台2043完善综合服务体系2044完善自由贸易区政策2145培育航运文化,吸引培养现代航运人才22结论23参考文献24致谢26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

12、论文与研究成果27第1章前言11论文研究的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为海运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海运作为最高效、最安全和最环保的大宗远程运输方式,承担了国际贸易总量的23以上货物的运输,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海运承担了80至90的进出口货运总量,海运业作为战略产业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海运基础设施和国际物流重要节点的现代港口,其功能不断升级,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航运中心作为现代港口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的主要动力,其重要意义正在不断凸显出来。国际航运中心作为资源配置的载体,具有明显的国际化、全球性的特征,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融入全球

13、经济体系,取得国际分工优势,极大地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牵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进而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世界经济中心从太平洋东岸转向亚太区域,世界航运重心也逐渐从欧洲向亚洲转移。如今我国已经有8个港口迈入了亿吨大港的行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沿海港口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航运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进行着。1995年建立我国第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03年又提出建立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14、观的重要原则,并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先后到天津及滨海新区进行考察,特别强调指出“天津滨海新区要在新形势下,当好深化改革开发、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率先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率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推动调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这是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之后,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措施。虽然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

15、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信息化水平、综合服务能力、开放政策等多方面存在问题,与世界上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还存在一定差距,欠缺实际经验和理论指导。环渤海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因此对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12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论文的第一章为前言,主要是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信息化水平、综合服务能力、开放政策等多方面存在问题,与世界上的国际航运中心还存在一定差距,欠缺实际经验和理论指导。环渤海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

16、设,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对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的第二章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主要构成要素、空间转移和功能演变,重点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情况。论文的第三章为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滨海新区发展的现状,主要针对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论文的第四章为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该章根据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现状的分析,从港口群协调发展、构建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平台、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完善自由贸易区政策、培育航运文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来给出建议。论文的最后为结论

17、,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推广到全国其他航运中心建设,为我国港口发展及区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2第2章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状况21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概述211 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历史形成且动态发展的功能性概念,是集区位优势,强劲的腹地海运需求,良好的港口及配套设施,完善的交通网络,发达的国际航运服务市场,充沛的集装箱物流,完善的金融、贸易和信息服务,良好的自由港政策,积极扶植的政府环境和法律环境于一体的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 、大量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尚无明确定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加深,对于什么

18、是国际航运中心也在不断充实和改变。如果必须进行抽象定义的话,国际航运中心是以国家贸易中转港为标志,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具有时代先进特征,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在某一个国际经济区域的港口群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航运枢纽。212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构成要素(1)区位、经济腹地1与现代化的集疏运网络2是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基本要素。首先,国际航运中心的区位应当具有优越性和战略性,其主要体现为与世界经济及本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区域整合;其次,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无一不依托于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剧增;第三,区位和腹地状况固然重要,但必须同宏观上运输网络体系的状况及其他条件一起综合考虑。科技的发展使货物集

19、散传输手段日益摆脱地域的障碍,将区位与经济腹地紧密连结起来,使港口得以成为内陆经济腹地货物的主要进出口岸及国际与区际物流的转运口岸。1是一个与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如果没有经济腹地,经济中心也就失去了赖以存红的基础,而没有经济腹地,也就无所谓经济中心。以|:海为例,其狭域经济腹地是上海市域,而其广域经济腹地则是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足产业链赖以形成的基础,二者唇齿相依。2集疏运网络足与经济中心相互衔接、主要为集中与疏散中心吞吐货物服务的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及相应的交接站场组成。是经济中心与广大

20、腹地相互联系的通道,为经济中心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3(2)深水航道、深水集装箱枢纽港是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80年代以来,国际航运业发展的基本潮流是船舶大型化与运输集装箱化。为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与新世纪的国际航运竞争,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必须拥有深水航道与深水码头。集装箱运输是反映时代特点的现代化、集约化运输方式。提高港口货物运输集装箱化率乃至建成世界级的深水集装箱枢纽港,已成为评价世界各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地位,以及参与新世纪国际航运角逐的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3)中心城市强劲的贸易、金融功能是国际航运中心得以发展的直接支撑。中心城市的贸易、金融功能促进了加工贸易业的发展

21、,产生对港口航运业的巨大需求:吸引国际物流来港集聚转运:为港口航运业基础设施(航道、码头、仓库、堆场、通讯、车船等)建设提供信贷、融资条件,并为远洋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保险服务,直接支撑了港口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4)技术和信息网络条件是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重要手段。国际航运中心的技术条件主要是指支持中心高效率运作的技术条件,但在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中,其技术条件还包括支持把技术作为一项商品有效转移、配置的技术。国际航运中心的信息网络中心主要收集国内外的航运货物流通信息及船舶运输调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网络中心是航运中心的大脑。(5)实行一体化的港口管理是国际航运中心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作为国际航运

22、中心载体的港口,从所在地理位置看,既有从属于一个行政区的,也有分别从属于几个行政区的。因此,由几个行政区协调建立港务管理机构,统一港口基础设施规划、投资、建设与管理,可以避免分而治之的弊端,并能最充分合理地使用港口资源。213国际航运中心的空间转移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轨迹是伴随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变化而不断转移的。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经贸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伴随从地中海向大西洋,从大西洋向太平洋东岸,从太平洋东岸向亚太地区的过程,与此同时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了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板块“的递进,同时出现次强彼弱的局面。目前,英国伦敦、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美国纽约、新加坡、香

23、港等均是世界公认的航运中心。4214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演变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变革,国际航运中心在其功能上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国际航运中心从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输中转型。出现在19世纪初,以鹿特丹、伦敦等为代表,被称为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运输中转型国际航运中心是通过提供集散存储场地、运输工具与口岸转运设备、分销渠道,来简单地发挥货物集散功能,达到航运高度繁荣发展的局面。自然条件对于航运中心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第二阶段:加工增值型。出现在战后50一80年代,以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为代表,被称为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加工增值型国际航运中心通过引进自由港、自由

24、贸易区等经济性特区或特殊政策,实现就近进行工业加工、组合、分类、包装、营销,主动配送、分拨货物,使货物满足国际运行态势下目标市场的需求,更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的需求。因此,鹿特丹、伦敦等也纷纷完成了向“加工增值型”的转变,并继续发挥国际航运中心的职能。第三阶段:综合资源配置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转型后的香港、新加坡等为代表,被称为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在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集散效率之外,集有形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的集散于一身,主动参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国际运行中的综合流动与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生产贸易的“后勤总站“。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必须

25、兼备国际物流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采购中心等功能才能真正发挥现代航运中心的作用。22我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了一个开创性发展阶段。1995年国家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回归到祖国的怀抱;2003年国家又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2006年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指出把滨海新区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至此,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区,肩负引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牵动腹地经济腾飞使南、中、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各自基本形成。522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上

26、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其内涵是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由长江三角洲有关港口共同组成的港口群体,是依托和服务于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开展以水陆转运为主的陆向腹地型港口,以便发挥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优势,发挥宁波一舟山港域深水优势,发挥上海、江苏和浙江集装箱货流大的优势,从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具体发展历程如下: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设想,并于1995年提出了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199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航运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技术改造付诸实施,进一步扩大了上海港

27、集装箱吞吐能力。1997年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为两翼的组合港成立。1998年至2000年,先后完成改建外高桥一期,新建外高桥二期、三期和四期工程,启动外高桥五期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完成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2005年,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拟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222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是以大连为中心,充分发挥辽宁各沿海港口的功能特点错位发展,立足于服务大东北经济腹地,提升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体发

28、展历程如下:自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以来,大连全力推进航运设施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等。2004年9月30万吨原油码头和30万吨矿石码头等世界一流码头建成投入运营。2006年10月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政策开放等级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批准的第一个国际航运中心规划。拟在2010年初步建成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即以处理东北地区直达物流和周边地区中转外贸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国际航运中心,充分发挥港口对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是东北经济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

29、的需要:到2020年成为复合型航运中心,即东北地区腹地型、6东北亚区域中转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港口功能强大,临港产业基础雄厚,航运服务体系完备,集聚与辐射作用明显,成为东北亚地区对国际航运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枢纽,争取把大孤山半岛建成为自由港区。7第3章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现状分析31滨海新区的发展现状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目前初步建设成为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l晦空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

30、、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在内九大产业功能区,并且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位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天津港。天津港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功能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港口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从无名之辈发展成为世界大港,2008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十四位,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356亿吨,位居世界第五位;2007年通过天津港的集装箱大陆桥运量达88万标箱,位居全国第一。天津港航线已经辐射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近年来,天津港大力加强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已经形成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2008年已封关运作的东疆保税区集装箱吞吐量8352万标箱,进出

31、保税区货值44亿美元,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功能优势正在逐步显现。近年来,滨海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有效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较好地发挥了对区域经济的服务辐射作用。1994年至2008年,新区共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557项,竣工514项,完成投资18046亿元。2009年,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乘势发展,尤其是在海空港、铁路、道路等交通方面持续展开大规模开发建设,显著提升了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滨海新区内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发区之一,经过25年发展,现已打造电子信息、现代通信、机械制造等多个优势产

32、业。塘沽区的化工、船舶制造等产业、大港区的石化产业都具有较强实力。32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321滨海新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渤海湾西侧、天津市东部,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相比,滨海新区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位优势国际区位优势。天津滨海新区临近东北亚地区的R本、朝鲜、韩国和蒙古,是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引资和经贸合作的前沿。近年来,滨海新区吸引了大量的同资和韩资,与东北亚地区的相互贸易规模也较大,具备成为类似于深圳、浦东那样的北方地区对外开发的窗口。国内区位优势。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

33、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座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 7,东经117。20 7至118。00。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l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港口优势作为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津港,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资源,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连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广阔的华北经济腹地,与日本、韩国等1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关系,目前已同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天

34、津港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港。港区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0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港I=1陆域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目前,天津港主航道长44公里,水深195米,25万吨级船舶可以自由进出,3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拥有集装箱码头、铁矿石码头、煤炭码头、石油化工品码头、杂货码头、滚装码头、散粮码头、散化肥码头、国际客运码头等各类专业化码头,是我国沿海港1:3码头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56亿吨,居世界港I:1第5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50万标准箱,稳居世界集装箱港H前二十位。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0

35、万标准箱,每月集装箱航班超过700班,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到92020年有望成为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表31 2004-2008年天沣港货物吞吐量和吞吐量增长率()3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吞吐量(亿吨) 206 245 258 309 356吞吐量增长率() 1893 531 1977 152l全球排位 8 5 6 6 5资料来自港口装卸2004-2008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表32 2004-2008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和吞吐量增长率()4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吞吐量(万TEU) 381 480 595 7103 8503吞吐

36、量增长率() 2598 2396 1938 1971全球排位 20以外 16 17 17 14资料来自集装箱化2004-2008年全球集装箱港口100强(3)广阔的经济腹地内陆腹地广阔,天津港服务和辐射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河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东等十余个省区,土地面积48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1o:户籍总人口476亿,占全国的366;占全国GDP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1和215,对外贸易结构与流向特色明显。2005年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为74902亿元,占全国的41:外贸进出口额达到3063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215。上述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

37、源、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科技水平、较好的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经贸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能够为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4)完善的基础设施“九五“十五“期间,天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天津已经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其中,天津港是全国主要枢纽,铁路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天津机场被确定为我国四大航空货运基地之3资料来自港口装卸20(0-2008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4资料来自集装箱化2004-2008年全球集装箱港口100强10一。公路网中有以客、货运为中心的公路主枢纽,管道运输也有一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现已形成以港El为中心,

38、海陆空一体的高度发达的立体交叉网络。铁路优势铁路运输是天津港货物集疏运的主要方式之一。天津铁路主要由国铁和地方铁路两部分组成。国铁方面,天津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是连接东北和华北及华东等省区的交通要道之一。承担着客流、货流中转,并为天津港的集疏运服务,是集客货、陆港联运为一体的大型铁路枢纽。枢纽内有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以及津浦、津蓟及津霸联络线等,基本形成通往北京、石家庄、上海、黄骅、秦皇岛、蓟县的运输通道;随着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逐渐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保定、保定、唐山、秦皇岛为重点城市,形成北京至石家庄、北京至秦皇岛为两翼的两个附轴,并逐步建立

39、主与附轴之间连接的放射状网状构架;2010年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2015年天津秦皇岛高速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建成,京沪高速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路网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纵贯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沪高速铁路、津秦客运专线的建设更加突出了天津铁路枢纽在全国路网中的地位,同时对实现中国中长期体路网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天津铁路枢纽内共有24个车站,由目前衔接的五条干线的三角形枢纽逐步建成为衔接七条干线,并有北环线、西北环线、西南环线和东南环线组成的环形枢纽。铁路有130多条专用线通往工厂、仓库和港口,在天津市辖区内有二十二个铁路货场,这些货场和专

40、用线稍加改造即可成为具备仓储、运输、装卸、流通加工等功能的物流中心,而且利用这些物流中心还可以发挥铁路运输价格低廉的优势开展公铁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地方铁路,在天津,地方铁路现有线路200公里,连接企业专用线27条,主要分布在海河南岸区县,主要承担大港油田、天津炼油厂、大港发电厂等一批国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大宗货物运输任务。公路优势天津市建立的公路网是以国道和部分市级干线为骨架,以发射状公路为主的网络系统,并以外环线和快速环路沟通各条放射公路的联系,通过天津的国道干线4条、国道5条,高速公路里程达694公里。 中心城区快速路建设进度加快,累计达到160公里。2006年末城市铺装道路长度5693公

41、里,铺装道路面积7433万平方米。“十五“后期全市公路网密度9l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大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先进水平。天津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道中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京塘公路、津同公路,市道中的津围公路、津榆公路、金钟公路、津汉公路、津北公路、津港公路、津涞公路、津杨公路、津静公路、津霸公路等放射线干道和国道中的京哈公路、京福公路等过境公路为骨干,以其他市、县级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系统。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京塘、京哈、津渝、京福、京淄、京同六条国家级公路途经天津,沟通了天津与东北三省、华北大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各省区的公路交通往来。市内已建成以4条环线,14条放射线为骨架的城

42、市道路网,并且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畅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天津市主要运输场站和大型公路国际集装箱中转站数量增长迅速。拥有货车数量和年运力不断提到。公路零担班车联运、货物联运配载、铁路集装箱快运联运等辐射全国21省市。2006年底,80多个网点建立138条线路,可中转辐射1262个站点,班车线路总长45万公里。天津公路“十一五“规划建设完成高速公路600公里,形成京沈、京沪、塘津3条过境主通道,形成京津塘、京津塘二线、京津塘三线三条京津城际高速公路通道;形成京沪代用线、津保、津蓟、蓟塘、津宁、津滨、津港、津汕、国道112线、滨海大道10条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

43、放射线,组成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概括为“3310”;建设和改建一般干线公路350公里,农村公路5000公里。到2010年末,天津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500公里,密度达到1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00公里,密度达到10公里百平方公里。航空优势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天津东丽区,距天津市中心13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距北京134公里,南至津北公路,西至东外环路东500米,北至津汉公路及京津高速公路,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固定备降机场和分流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强的铁路、高速公路、轨道

44、等综合交通优势,基础设施完善,市政能源配套齐全。自2002年12月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以来,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2006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7万吨、安全保障航班55万架次。在天津机场运营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0余家,其中基地航空公司达六家。截止2006年底,天津机场开通航线59条,通航城市48个,其12中国内城市30个,国际城市17个。日本航空、全日空、大韩航空、韩亚航空、新加坡货运、荷兰马丁等航空公司均已开通了飞往天津的航线。天津机场的定位是:以货运为主、客货兼营,充分发挥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的作用,努力建设我国北方地区的航空货运中心,加快京

45、津机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一体化进程,与首都机场共同向“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地“迈进。港口建设优势天津港现共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到20 10年规划陆域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四大港区。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5000吨级以下小型船舶作业为主;东疆港区为全国最大围海吹填造陆港区,拥有我国面积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保税港区。管道设施优势天津港管道主要用于油气品运输,现有管道全部集中在南疆港区,沿南疆路设有公用输油管廊,可架设管道45条,现已建成10条穿越海河河道的输油管道。腹地内原油长输管道

46、共18条,3700余公里,连接区域内中石化集团所有大中型石化企业,是我国最完善、最发达的管道运输网络。沧津线和京津线的建成,使天津港继青岛港之后也与此网络联通,天津港接转原油可抵进区域内各个石化企业。(5)政策扶持为促进滨海新区的发展以及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在原有保税区优势的基础上,国家又在综合改革实验、建设东疆保税港提升对外开放等级、税收优惠、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以及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扶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统一行政区划。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调整后的滨海新区成为一级政府,滨海新区

47、的发展将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改革力度。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东疆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功能最全、政策最优惠、开放度最高的特殊经济区。2006年8月31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一期4平方公里于2007年12月11日已正式封关运作,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的标志区,它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园区的各类功能和政策,具有港区一体化运营的综合优势,是聚集国际航运、物流、贸易、金融和特色临港加工业的资源、要素和项目,建立中国北方航运中心的核心经济功能区。重点开发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五大功能,鼓励国际航运服务、保税物流及加工、国际商品交易市场、金融创新和功能辐射五类项目入区经营。东疆保税港区发展目标是通过借鉴国际自由港的通行做法,建立符合贸易便利化和国际惯例的航运、税收、信用和监管等创新体系,建设运行高效、政策宽松、环境优美的自由贸易港区。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给予多种税收优惠及财政支持。在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给予在滨海新设立并经天津市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内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