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测试题http:/一.选择题(60 分)1.如图 1.1.1所示电路图中,当电源 V1=5V时,测得 I=1mA。若把电源电压调到 V1=10V,则电流的大小将是_。A、I=2mA B、I2mA 2.图 1.1.1中,设电路中 V1=5保持不变,当温度为 20C时,测得二极管的电压Vd=0.7V,当温度上升到 40C时, 则 Vd的大小将是_。A、Vd=0.7V B、Vd0.7V C、Vd30V。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试估算可能达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OMAX为_。156.在如图 4.1.4所示电路中,D1-D4 为硅二极管,T1-T4 为硅三极管,其中 T3、T4
2、的PCW=1W,VCES=2V,ICM=1.5A,V(BR)CEO30V。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为了获得所需的POMAX,输入正弦电压的有效值应为_。模拟集成单元 电路测试题(2)一.选择题1.当甲类功放电路的输入功率为零时,管子的消耗功率最大。A、正确 B、错误2.乙类功放电路在输出功率为最大时,管子功耗最大。A、正确 B、错误3.在输入电压为零时,甲乙类推挽功放电路中的电源所消耗的功率是两个管子的静态电流与电源电压的乘积。A、正确 B、错误4.在管子的极限参数中,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是集电极最大电流 ICM和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间反向击穿电压 V(BR)CEO的乘积。A、正确
3、B、错误5.OCL功率乙类互补对称电路,其功放管的最大管耗出现在输出电压幅度为 0.64Vcc的时侯。A、正确 B、错误6.只有两个三极管的类型相同时才能组合成复合管。A、正确 B、错误7.复合管的类型(NPN 或 PNP)与组成它的最前面的管子类型相同。A、正确 B、错误8.只要把两个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一定可以提高管子的输入电阻。A、正确 B、错误9.复合管的 值近似等于组成它的个三极管 值的乘积。16A、正确 B、错误10.复合管的穿透电流等于组成它的各三极管穿透电流之和。A、正确 B、错误11.由于场效应管的栅极几乎不取电流,故两个场效应管不能组成复合管。A、正确 B、错误12.复合管的
4、额定功耗是指后面管子的额定功耗。A、正确 B、错误13.复合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等于个三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中的较小者。A、正确 B、错误14.复合管的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等于后面管子的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A、正确 B、错误二.填空计算题(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兹、千赫等)1.OTL电路如图 4.2.1所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设 Rl=8欧姆,管子的饱和管压降|Vces|可以忽略不记,若要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不考虑交越失真)为 9W,已知 Vi为正弦电压,则电源电压至少应为_.2.OTL电路如图 4.2.1所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设 Vcc=20V,Rl=8
5、欧姆,|Vces|忽略不记,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_.3.变压器耦合输入、输出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如图 4.2.2所示,设三极管VCES=0V,ICEO=0,Re上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输出变压器的效率 nT=1,变比 n=N1/N2=2。试计算复载电阻 RL上能得到的最大功率 POMAX为_.4.变压器耦合输入、输出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如图 4.2.2所示,设三极VCES=0V,ICEO=0,Re上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输出变压器的效率 nT=1,变比 n=N1/N2=2。试计算电源供给的功率 Pv为_.5.变压器耦合输入、输出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如图 4.2.2所示,设三极VCES=0V,ICEO
6、=0,Re上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输出变压器的效率 nT=1,变比 n=N1/N2=2。试计算放大电路的效率 n为_%.17模拟集成单元电路测试题(3)一.选择题(60 分)1.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电流_。A、大 B、小 C、恒定 D、不变2.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直流等效电阻_。A、大 B、小 C、恒定 D、不变3.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交流等效电阻_。A、大 B、小 C、恒定 D、不变4.长尾型差动放大器电路中,电阻 Re的主要作用是_。A、提高输入电阻 B、提高差模电压增益 C、提高共模抑制比 D、提高共模增益5.放大器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_。A、环境温度变化 B、电压增益太大 C、采用直接
7、耦合方式 D、采用阻容耦合方式6.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中,影响零点漂移最严重的一级是_。A、输入级 B、中间级 C、输出级 D、增益最高的一级7.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中,零点漂移最大的一级是_。A、输入级 B、中间级 C、输出级 D、增益最高的一级8.差动放大器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差模电压增益是_。A、增加一倍 B、为双端输入时的 1/2 C、不变 D、不确定9.基本差动放大电路中(无 Re电阻),两个单边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 100。已知差模输入信号 Vsd1=10mV,Vsd2=-10mV,则单端输出电压 Vo2=_。A、-1V B、1V C、-1/2V; -1/2V D、1/2V10.差动
8、放大电路中,当 Vs1=300mV,Vs2=200mV时,分解为共模输入信号 Vsc=_。A、500mV B、100mV C、250mV D、50mV11.差动放大电路中,当 Vs1=300mV,Vs2=200mV时,分解为差模输入信号 Vsd=_。A、500mV B、100mV C、250mV D、50mV12.差动放大电路中,当 Vs1=300mV,Vs2=200mV时,分解为差模输入信号 Vsd=_。A、500mV B、100mV C、250mV D、50mV18二.填空计算题(40 分)(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兹、千赫等)1.集成运放中,由温度
9、变化引起零输入对应非零输出的现象称为_.2.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只与_方式有关。3.在图 5.1.1中, T1、T2 和 T3管的特性都相 同,且 1=2=3,并很大,VBE1=VBE2=VBE3=0.7V,求 V1-V2=_.4.如图 5.1.2所示由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普通电流源电路,已知 gm=2mS,Vp=-2V,IDSS=4mA,RL=10千欧,则 Io=_.5.如图 5.1.2所示由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普通电流源电路,已知 gm=2mS,Vp=-2V,IDSS=4mA,RL=10千欧,则 Vo=_.6.以电流源为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如图 5.1.3所示,已知 1=50,Vcc=12
10、V,R=56 千欧,R1=100千欧,T1 和 T2管参数相同,rce1=rce2=rce3=200 千欧,VBE=0.7V,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_.7.以电流源为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如图 5.1.3所示,已知 1=50,Vcc=12V,R=56 千欧,R1=100千欧,T1 和 T2管参数相同,rce1=rce2=rce3=200 千欧,,VBE=0.7V,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P_。8.以电流源为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如图 5.1.3所示,已知 1=50,Vcc=12V,R=56 千欧,R1=100千欧,T1 和 T2管参数相同,rce1=rce2=rce3=200 千欧,,VBE=0.7V
11、,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_.模拟集成单元电路测试题(4)19一.选择题(60 分)1.差动放大器由双端输出改为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 KCMR减小的原因是_。A、|Avd|不变,|Avc|增大 B、|Avd|减小,|Avc|不变C、|Avd|减小,|Avc|增大 D、|Avd|增大,|Avc|减小2.在单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中,差模电压增益 Avd2=50,共模电压增益 Avc=-0.5V,若输入电压 Vs1=80mV,Vs2=60mV,输出电压 Vo2=_。A、-1.315V B、-0.965V C、0.965V D、1.315V3.集成运放内部是由直接耦合方式的多极放大电路组成的,作为放大器应
12、用,它是_。A、能放大直流信号,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B、能放大交流信号,不能放大直流信号C、既能放大交流信号,又能放大直流信号 D、都不能放大4.试指出图 5.2.1在一般情况下,哪个电路的输出电阻可能最小A、A B、B C、C D、D二.填空计算题(40 分)(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兹、千赫等)1.如图 5.2.2所示差动放大电路中,已知 =80,rbe=2千欧,输入电压 Vi=20mV,电流源I=2mA,该电路的输入电流 Ii=_.2.如图 5.2.3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 1=2=60,rbe1=rbe2=1 千欧,试求单端输出时的Avd2=_。3.
13、图 5.2.4所示是场效应管差动放大电路,已知 gm=2mS,其他参数如图。该电路的Avd2=_。4.图 5.2.4所示是场效应管差动放大电路,已知 gm=2mS,其他参数如图。当Vs1=10mV,Vs2=20mV时,Vo=_。205.已知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 Avd=80dB,共模抑制比为 86dB,一端输入信号为(3-0.001V),另一端输入信号为(3-0.001V),问输出电压绝对值为_.6.已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 Vo=-1000Vs1+999Vs2,该电路差模电压增益 Avd=_.7.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如图 5.2.5所示,所有 VBE=0.7V,1=2=50,3=80
14、,其他参数如图所示,求当 Vs=0时,若 Vo=0,则 Rp=_.负反馈技术测试题(1)一.选择题(60 分)1.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_。A、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C、放大电路以外还有信号通路 D、电路中存在使输入信号削弱的反向传输通路2.构成反馈通路的元器件是_。A、只能是电阻元件 B、只能是三极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C、只能是无源器件 D、可以是无源器件,也可以是有源器件3.直流反馈是指_。21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负反馈C、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直接耦合电路中才存在的负反馈4.交流反馈是指_。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
15、路中的负反馈 B、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放大正弦波信号才存在的负反馈 D、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5.负反馈所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_。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外干扰和噪声 D、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6.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工作点,可以引入_。A、直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 C、交流正反馈 D、直流负反馈和交流负反馈7.在放大电路中,若要稳定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引入_。A、直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 C、交流正反馈 D、直流负反馈和交流负反馈8.在放大电路中,某些场合为了提高增益,可以适当引入_。A、直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 C、交流正反馈 D、直流负
16、反馈和交流负反馈9.在放大电路中,希望展宽频带,可以引入_。A、直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 C、交流正反馈 D、直流负反馈和交流负反馈10.在放大电路中,如果要改变输入电阻或输出电阻,可以引入_。A、直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 C、交流正反馈 D、直流负反馈和交流负反馈11.在放大电路中,为了抑制温漂,可以引入_。A、直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 C、交流正反馈 D、直流负反馈和交流负反馈12.如希望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则可采用_。A、电压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 C、串联负反馈 D、并联负反馈二.填空计算题(40 分)(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
17、兹、千赫等)1.串联负反馈只有在信号源内阻很_时,其反馈效果才显著。(填大或小)2.并联负反馈只有在信号源内阻很_时,其反馈效果才显著。(填大或小)3.已知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电压为 1mV,输出电压为 1V,加入负反馈后,为了达到同样的输出时需加入信号为 10mV,该电路的反馈深度为_;反馈系数为-。4.当电路的闭环增益为 40dB时,基本放大器的增益变化 10%,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相应变化 1%,则此时电路的开环增益为_dB。225.若放大电路的开环时非线性失真系数为 10%,在题 4相同的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后的非线性失真系数变为_%。6.设图 6.1.1中的运放具有理想特性,试计算电压增益
18、 Vo/Vi为_。负反馈技术测试题(2)一.选择题(60 分)1.若希望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则应引入_。A、电压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 C、串联负反馈 D、并联负反馈2.如图 6.2.1(a)、(b)、(c)所示三个电路图中,图_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最小。A、(a) B、(b) C、(c)3.如图 6.2.1(a)、(b)、(c)所示三个电路图中,图_输入电阻最小。A、(a) B、(b) C、(c)4.如图 6.2.1(a)、(b)、(c)所示三个电路图中,图_带负载能力最强。A、(a) B、(b) C、(c)5.图 6.2.2所示电路的极间交流反馈为_。A、电压并联正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
19、馈 C、电流并联正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6、图 6.2.3所示电路的极间交流反馈为_。A、电压并联正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正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7、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_。23A、AF=0 B、AF=1 C、AF=无穷 D、AF=-18.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容易引起自激振荡的原因是_。A、各级电路的参数很分散 B、回路增益|AF|大C、闭环增益大 D、放大器的级数少9.一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通过电阻引入负反馈,则_。A、一定会产生高频自激 B、可能会产生高频自激C、一般不会产生高频自激 D、一定不会产生高频自激10.反馈放大电路如图 6.2.4所示,试用瞬时
20、(变化)极性法判断图中的极间反馈极性和组态。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11.电 路如图 6.2.5所示,设集成运放 A具理想特性。试判断电路图中的反馈 极性和组态(类型)。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12.电路如图 6.2.6所示,设集成运放 A具理想特性。试判断电路图中的反馈极性和组态(类型)。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13.电路如图 6.2.7所示,设集成运放 A具理想特性。试判断电路图中的反馈极性和组态(类型)。A、电压串联负反馈 B、
21、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14.电路如图 6.2.8所示,设集成运放 A具理想特性。试判断电路图中的反馈极性和组态(类型)。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15.信号源内阻很大,希望取得较强的反馈作用,则宜采用_。A、电压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 C、串联负反馈 D、并联负反馈24二.填空计算题(40 分)(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兹、千赫等)1.放大电路如图 6.2.9所示,若运放 A允许的最大共模输入电压为 13V,则 Rc允许的最小值为_。2.已知放大电路的输出噪声电压是电路内
22、部产生的,与输入信号无关,现要将该电路的信噪比提高 20dB,问应引入反馈深度为_Db 的负反馈。3.某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如图 6.2.10所示,该电路的下限频率为_。4.某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如图 6.2.10所示,若希望通过电压串联负反馈能使通频带展宽为 1Hz50MHz,问所需的反馈深度为_dB。5.接上题条件,问所需反馈系数为_。6.接上题条件,闭环电压增益为_。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测试题(1)一.选择题(60 分)1._比例运算电路中,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为虚地点。A、同相 B、反相2._比例运算电路中,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对地电压基本上等于输入电压。A、同相 B、反相3._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
23、电阻很大。A、同相 B、反相254._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小。A、同相 B、反相5._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基本上等于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A、同相 B、反相6._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几乎等于零。A、同相 B、反相7.流过_求和电路反馈电阻的电流等于各输入电流的代数和。A、同相 B、反相8._比例运算电路的特例是电压跟随器,它具有 Ri很大和 Ro很小的特点,常用作缓冲器。A、同相 B、反相9.如图 7.1.1所示,设运放是理想器件,输出电压约为_。A、-2.5V B、-7.5V C、-10V D、-12.5V10.如图 7.1.1所示,设运放是理想器件,电阻 Rp的值约为_。A、1k B
24、、1.4k C、5k D、1.9k11.电路如图 7.1.2所示,设 A1,A2均为理想运放,则该电路的电压增益 Av=Vo/Vi=_。A、20 B、-20 C、21 D、112._在 f=0和 f=无穷时,电压增益都等于零。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二.填空计算题(40 分)(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兹、千赫等)1.用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 7.1.3所示,试求Av1=Vo1/VI=_。262.电路如图 7.1.4所示,运放 A使理想的,已知 R2=5千欧,R3=1 千欧,C1=0.047F,C2=100F,若输入信
25、号为中频正弦交流信号,当 Vi=0.1V时,Vo=_。3.电路如图 7.1.4所示,运放 A使理想的,已知 R2=5千欧,R3=1 千欧,C1=0.047F,C2=100F,若实际运放要考虑输入端平衡,则电阻 R1的阻值应为_。4.回转器电路如图 7.1.5所示,设 A1,A2为理想运放,若 R1=R2=1千欧,要求得到L=0.1H的电感值,问电容 C应为_ F 。5.用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 7.1.3所示,试求 Av2=Vo2/VI=_。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测试题(2)一.选择题(60 分)1.在理想情况下,_在 f=0和 f=无穷时的电压增益相等,且不为零。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26、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2.在理想情况下,_在 f=无穷时的电压增益就是它的通带电压增益。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3._在 f=0和 f=无穷时,电压增益都等于零。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4.有用信号频率低于 10Hz,可选用_。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5.有用信号频率低于 1000Hz,可选用_。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6.希望抑制 50Hz的交流电源干扰,可选用_。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7.电
27、路如图 7.2.1所示,由 A1,A2 组成的平衡对称结构_。A、可以使 Vo1,Vo2中不再含有从 Vi1,Vi2传递来的共模信号B、按 1:1把 Vi1,Vi2中的共模信号传到第二级输入端27C、将输入共模信号的一部分传到第二级的输入端D、Vo1,Vo2 含有比 Vi1,Vi2大得多的共模信号8.电路如图 7.2.1所示,对于 A1,A2的性能参数_。A、匹配 B、要求尽可能一致 C、只要求大致匹配 D、可以差别很大9.从抑制输入共模信号传到输出端的角度看,起关键作用的是运算放大器_。A、A1 B、A2 C、A3 10.在通常情况下,电路输出电压的温度漂移主要取决于运算放大器_。A、A1
28、B、A2 C、A3二.填空计算题(40 分)(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兹、千赫等)1.利用理想运放组成的二极管检测电路如图 7.2.2所示,设 Vi=15V,R=1.5千欧和 Vo=-0.67V,试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计算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Id=_。2.一放大器电压增益可由开关 S控制的电路如图 7.2.3所示,当开关 S闭合时,AVF=Vo/VI=_。3.应用运放测量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 7.2.4所示,其中电压表用于显示电阻值,满量程为 10V(取电流为 1mA),Rx 为被测电阻。为了得到不同的量程,接入三个基准电阻 R1,R2和 R3,基准电压为 1
29、.5V,设运放为理想器件。当要求 Rx=1兆欧达到满量程时,R1=_。4.利用理想运放组成的二极管检测电路如图 7.2.2所示,设 Vi=15V,R=1.5千欧和 Vo=-0.67V,试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计算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Id=_。5.应用运放测量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 7.2.4所示,其中电压表用于显示电阻值,满量程为 10V(取电流为 1mA),Rx 为被测电阻。为了得到不同的量程,接入三个基准电阻 R1,R2和 R3,基准电压为 1.5V,设运放为理想器件。当要求 Rx=10千欧达到满量程时,R2=_。6.应用运放测量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 7.2.4所示,其中电压表用于显示电阻值,满量程为
30、 10V(取电流为 1mA),Rx 为被测电阻。为了得到不同的量程,接入三个基准电阻 R1,R2和 R3,基准电压为 1.5V,设运放为理想器件。当要求 Rx=100欧达到满量程时,R3=_。28综合测试题(1)一.选择题(60 分)1.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 4V,接入 12千欧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_。A、10 千欧 B、2 千欧 C、4 千欧 D、3 千欧2.某共射放大电路如图 8.1.1所示,其中 Rb=470千欧,Rc=2 千欧,若已知Ic=1mA,VCE=7V,VBE=0.7V ,rbe =1.6 千欧,=50,则说明_.A、Av=V
31、o/Vi=VCE/VBE=7/0.7=10 B、Av=Vo/Vi=-IcRc/VBE=-1*2/0.7=-3C、Av=Vo/Vi=-IcRc/IbRi=-62.5 D、Av=Vo/Vi=-Rc/rbe=-62.53.为了提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的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低阻负载间接入_。A、共射电路 B、共基电路 C、共集电路 D、共集-共基串联电路4.在考虑放大电路的频率失真时,若 Vi为正弦波,则 Vo_。A、有可能产生相位失真 B、有可能产生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 C、一定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D、不会产生非线性失真5.工作在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与工作在运算电路中的运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运放通
32、常工作在_A、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B、深度负反馈状态 C、放大状态 D、线性工作状态6.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在下列情况下容易引起自激A、回路增益|AF|大 B、反馈系数太小 C、闭环放大倍数很大 D、放大器的级数少7.某电路有用信号频率为 2kHz,可选用_。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8.某传感器产生的是电压信号(几乎不能提供电流),经放大后希望输出电压与信号成正比,这放大电路应选_。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压串联负反馈9.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 8.1.2所示,_。A、该电路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B、该电路
33、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C、该电路由于满足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29D、该电路由于满足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10.图 8.1.3所示电路出现故障,经测量得知 VE=0,Vc=Vcc,故障得可能原因是_。A、Rc 开路 B、Rc 短路 C、Re 短路 D、Rb1 开路11.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比较,乙类 OCL互补对称功放得主要优点是_。A、不用输出变压器 B、不用输出端大电容 C、效率高 D、无交越失真二.填空计算题(40 分)(注:答案清使用加上中文单位。如:欧姆、毫安、微安、伏特、千伏、赫兹、千赫等)1.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 Av1=20,Av2=-10,Av3=1,
34、总得的电压增益 Av=_。2.在差动放大电路中,若 Vs1=-8mV,Vs2=10mV,则输入差模电压 Vsd为_mV。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输出电压 V=30V,则输出电压 Vo为_V。4.如图 8.1.4所示电路中,静态时 Vo为零.三极管为硅管,VBE=0.7V,=100,试计算 Rc的值为_。5.如图 8.1.5所示电路中,已知 v1=10mV,v2=30mV,求 vo=_.6.如图 8.1.6所示差动放大电路中,调零电位器 RP的动端处在中点位置,已知1=2=50,VBE1=VBE2=0.7V, 其他参数如图所示.求静态工作点 IB=_。7.如图 8.1.6所示差动放大电路中,调
35、零电位器 RP的动端处在中点位置,已知1=2=50,VBE1=VBE2=0.7V,其他参数如图所示.当 Vs1=Vs2=-10mV时,求 Vo=_。8.在差动放大电路中,若 Vs1=-8mV,Vs2=10mV,若差模电压增益 Avd=-10,共模电压增益Avd=-0.2,则差动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电压 Vo1=_mV.30综合测试题(2)一.选择题(60 分)1.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 A和 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条件下,测得 A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 A的_.A、输入电阻大 B、输入电阻小 C、输出电阻大 D、输出电阻小2.共模抑制
36、比 KCMR越大,表明电路_。A、放大倍数稳定 B、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C、抑制温漂能力越强 D、: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3.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极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_。A、变宽 B、变窄 C、不变 D、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 8.2.1所示,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_。A、43dB B、40dB C、37dB D、3dB5.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如图 8.2.2所示,已知静态时,Vo=Vc1-Vc2=0,设差模电压增益|Avd|=100,共模电压增益为 Avc=0,Vi1=10mV,Vi2=5mV,则输出电压|Vo|为_。A、125mV B、1000mV C、250mV D、500mV6.对于如图 8.2.3所示的复合管,假设 ICEO1和 ICEO2分别表示 T1,T2单管工作时的穿透电流,则复合管的穿透电流 ICEO=_。A、ICEO=ICEO2 B、ICEO=ICEO1+ICEO2 C、ICEO=ICEO1 D、ICEO=ICEO2+(1+2)ICEO17.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 Ri大,输出电路稳定,应选_。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压串联负反馈8.在图 8.2.4所示电路中,处于导通工作状态的二极管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