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6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练习(人口与环境).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77212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练习(人口与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练习(人口与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6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练习(人口与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6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练习(人口与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6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练习(人口与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2006 年高二地理练习(人口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2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所属国家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新西兰过渡型 B新加坡现代型C古巴传统型 D日本过渡型3有关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其环境质量一定比人口数量少的地区差B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呈正相关变化C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并严重破坏环境D现在人们已

2、认识到过去人类发展对环境施加了太多的影响,并已开始协调人口、发展和环境的关系4某个地区某个年份人口死亡率骤然升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医疗卫生条件下降C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D遭遇大的自然灾害5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技术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6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多子多福是人口素质高的一种表现B不想早生或少生子女是人口素质高的表现C许多地方病的发

3、生,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D电信业的发展使微波辐射污染加剧,这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7由物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是( )A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 B蚊子引起的疟疾C吸烟引起的致癌作用 D微波辐射污染 8下列关于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是( )A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人口迁移现象B自然环境因素始终以次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C原始社会人口迁移主要为了寻找新的土地D “流浪”生活是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突出现象9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

4、迁移的影响不大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10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引起的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C80 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D新中国成立到 80 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11北美洲国家 1997 年出生率为 1.5%,死亡率为 0.9%,它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12两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

5、相同,那么( )A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肯定相同B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肯定不相同C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可能不相同D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中出生率一定相同 ,也可能不同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死亡率高低主要决定于自然环境因素B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C人口的科技水平高低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D人口数量多少决定环境质量的好坏14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是( )A原生环境因素 B次生环境因素C自然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15对环境人口容量能做出估计的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C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中16下图反

6、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A. B.C. D.17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的增加是环境污染的 “罪魁祸首”B.环境污染与人口快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C.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无足轻重,人口增长不会造成环境恶化D.环境的污染和恶化肯定是人口增长过多过快造成的,所以必须停止人口的继续增长18有关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社会的人口“流浪”迁移,是由于他们的生存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B.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由于土地的相对不足而形成的C.工业社会的机器大生产,人口大量从农村迁入城市D.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

7、人口迁移的影响大致是相同的19.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0.以很高的死亡率和很高的出生率以及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A.原始型 B.过渡型 C.现代型 D.传统型21 读图,图中的四个点分别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 B.C. D.22.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8、“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的社会生产力条件是A.农业出现并带动生产力大发展B.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带动生产力发展C.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独立出来D.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3.关于生育率和出生率两个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育率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B.一般情况下出生率水平高,生育率水平也高C.生育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数与育龄妇女数的关系D.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的人口数与全体人口数的关系24.基本不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避孕技术 C.文化和宗教 D.气候条件25.我国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

9、纳入B.政策优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D.人口迁入,人口机械增长加快26.环境人口容量A.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消费水平是制约它的首要因素C.不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D.可随生产力发展而无限扩大27.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 20 年就发展成为拥有 80 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其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交通和通讯的发展28.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有文化传统 噪声污染 伦理道德 食品中的防腐剂A. B. C. D.29.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的理

10、解,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D.人口的空间移动距离在 100 千米以上的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30.读图,四幅图中反映建国后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是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31.由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地震、火山喷发毁坏家园B.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逐渐减小C.某地、某时期资源总数不断变化D.某地区甲状腺肿大患者较多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

11、答 3233 题。3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 B.C. D.33.国可能属于A.亚洲 B.非洲C.南美洲 D.欧洲34.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的大洲是35.人口的身体素质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关系可表示为A. B. C. D. 36.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A.人口数量增长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B.人口数量增长一定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C.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发展中国家D.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12、活动逐渐趋弱37.有关自然因素对死亡率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克山病是由于湿热的气候造成的B.疟疾是由于水土中硒元素的异常造成的C.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D.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38.环境中硒缺乏将会引起的地方病是A.甲状腺肿大 B.克山病 C.脱发、脱甲 D.胎儿畸形39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多子多福是人口素质高的一种表现B不想早生或少生子女是人口素质高的表现C许多地方病的发生,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D电信业的发展使微波辐射污染加剧,这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40由物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是( )A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 B

13、蚊子引起的疟疾C吸烟引起的致癌作用 D微波辐射污染二、综合题:41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回答: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斜线阴影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段中,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阶段。()段中,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由 逐渐 ,自然增长速度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向“ ”转变。()图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由 逐渐变 ,自然增长速度变,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逐渐向“ ”转变。()图中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 ,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阶段,世代更替 ,人口年龄结构呈 型。()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

14、变速度较 ,因此,人口再生产由图中 段向 段转变。()分析上面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 、 和 决定的。4读“年到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 ,完成下列要求: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的趋势。()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和。()这一时期原为人口净迁出的 省和 市,开始变为净 省市。4读“芬兰 17851976 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表,回答问题:人口阶段 出生率

15、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17851790182518301910191519701976.1.7.0.()第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型,其特征为 。()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相比,同为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其本质区别是。()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 ,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 的,可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4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年 龄 岁以上 总 计甲 人口数死亡率 2000.5 5500.6 2502 10000.93乙 人口数死亡率 3500.8 6000.7 5.02.2 10000.81()分组年龄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总人口死亡率中,甲

16、组比乙组 (高或低) 。()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45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 ,回答有关问题。图 12(1)图中 A 因素表示_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2)图中 B 因素表示_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_的变化。(3)图中 C 因素表示_ ,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4)图中 D 因素表示_ ,目前对地球上 D 因素的估计,有三种学说,即_说、_说和悲观与乐观之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