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富县富民.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7628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富县富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富县富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富县富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富县富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富县富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富县富民戴国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产业是包含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的生态有机系统。发展生态产业的目的是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富县富民。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新的县委、政府站在时代发展的新起点上,从经济发展全局高度和社会进步的宽广视野,对临泽区位优势、经济基础、资源秉赋、发展格局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后,提出了“举生态旗、走特色路”的生态立县战略,为发展生态产业打开了新的突破口,努力发展我县生态富县富民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一、发展生态产

2、业的基本优势临泽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丰厚的人文积淀是发展生态产业的基本优势。人类依从于地球生态,与大自然一起进化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生态演变史。临泽历史悠远,生态良好。早在周、秦时代就是雍州的属地。祁连山在匈奴语中是天的意思,它崇高神圣,横亘万古,造福千秋,拥有大小冰川 1600 多条,覆盖面积达 1300 多平方公里,荫蔽积雪,涵养水源。冰雪孕育了诸多河流、湖泽,古老的弱水汇成浩荡的黑河,涌入广阔的居延海。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先生所著的中国人史纲,记述汉代的居延海约 1800 平方公里,造就了河西走廊辽远丰茂的绿洲草原,是无数牛、羊、麋鹿和骏马的天堂,成为月氏、乌孙及匈奴游牧

3、民族争夺生态和发展空间的舞台。月氏是河西最古老的民族,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认为月氏是华夏的一支,大约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历史上的临泽鸭暖昭武曾是月氏的驻牧中心,约 3000 年前就建立了宜牧宜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临泽乃至河西生态文明的重要起源地。长期研究河西历史的方步和教授认为“月氏人在河西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政权,只有智慧善谋,才能达到如此的灿烂辉煌”。即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临泽仍是水泽八方,清泉四溢的草原绿洲,司马王朝为避昭帝之讳,将昭武县改名“临泽县”,传承至今,表明这里极具生态环境的优势。但是中国历史上多次移民西部的开

4、荒高潮,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研究中国历史生态环境变迁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赵岗先生指出:“第一次高潮出现在秦汉之际。汉武帝击退匈奴,总计向西北迁徙 70 余万人”。“2000 多年来,人们将草原垦为农田,铲除了防风固沙的屏障,使风沙长驱直入。”他认为人类的垦荒活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垦荒运动,使临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巴丹吉林沙漠威逼我县西北,境内形成南、北、中 3 条风沙带,总长达 103 公里,侵蚀的沙区面积近 40 万公顷。沙化危害成了制约临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房;好年不过百,灾年全丢光。”就是昔日临泽生态恶化的真实写照。

5、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抢抓西部大开发、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机遇,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绿化山川,围绕“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掀起了“人沙之战”,使绿洲向沙区推进了 8-10 公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效。近年来,以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黑节工程和日协节水项目累计投资 3.72 亿元,改造衬砌渠道 583 条 1416 公里,完成田间配套 37 万亩,高新节水 17.56 万亩;85%的耕地实现了渠路林田配套,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建成防风固沙林 52.

6、6 万亩,营造长达 187 公里的绿洲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12.6%。形成了“林进沙退”的良好态势。为了强化生态保护,持续开展了开展了“蓝天、碧水、绿地、净土”环保行动,整合资金约 1500 万元,完成了城区空气治理工程,拆除锅茶炉及烧烤炉37 台;建成滨河绿带、颐和绿苑、城关绿地、花卉步行街、政府统办楼花坛绿地林带,提高了生态绿化水平,城区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分别达到国家二、三级标准;街道实行三包责任制,环卫保洁面积达 68 万平方米,实现了全天保洁,改善了人居环境。随着今年城区大沙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卫生填满场实施、建设及运行,必将为发展生态产业奠定良好

7、基础。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和将要启动的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将为临泽经济社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带来潜在优势条件。绿色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以道路、供电、供排水、电讯、货运配载、绿化美化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区内垂柳、国槐、侧柏、玫瑰、连翘等乔灌花木绿化形成 6.7 公里的绿色通道,园内企业厂区绿地面积近 5 万平方米。天森番茄、汇隆化工、奥瑞金种子、雪莲乳品和长城及敦煌种业等几十家企业落户园区,延伸了产业链条,形成了以柠檬酸生产、玉米制种、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园区企业配套建设了环保设施,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天森番茄酱、雪莲乳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雪晶柠檬酸通过了ISO1

8、4000 环境管理认证,汇隆化工、雪莲乳品等企业正在实施清洁生产活动,将带动我县工业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朝着绿色工业园区的方向前进。生态新村建设不断推进。2006 年以来,全县整合 3 大类 52 项 4729 万元资金,推动芦湾、向前、汪家墩等几十个生态新村建设,平川镇芦湾村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新村,整体推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全县已有60的乡镇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70%的乡镇启动了生态建设工作。沙河、新华、平川镇、板桥已先后创建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向前、大寨、汪家墩 3个村成为市级生态村。这些都是发展生态产业的优势条件。发展生态产业的制约因素和总体思路。发展我县生态产业虽

9、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一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县工业园区的柠檬酸生产、玉米制种等加工外销企业不景气状况将会继续,给经济社会和生态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城镇绿地品位不高,布局不够合理,园林绿地网络系统还未形成,加上造园水平低,未能凸现特色生态景观。三是城区仍有部分工业污染源项目烟尘和污水还未达标,影响城镇整体生态环境形象;四是城镇居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还不强,仍需不断强化宣传,加大力度引导群众参与环保行动。五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未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时跟进,至今没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沙河,导致水环境形势严峻;六是城区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还

10、不完善,垃圾袋装化、分类化收集尚未实行,乡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乏,随处抛撒的现象普遍存在;七是城区绿地人均指标低于国家和省市指标下限,与临泽城镇的自然山水条件很不相称,域南高速公路沿线一带,开发绿化空间很大,营造梨园河上游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任务非常繁重。实施生态富县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强统一监督和综合协调,全面规划,控制总量,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倡导循环经济,强化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

11、,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二、发展生态产业的主要目标我县近期生态产业的主要目标是:到 2010 年,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建设与国家和省市实施的黑河湿地保护、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生态公益林等重点工程紧密结合,既改善生态,又发展生产,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目的,整体推进生态产业健康、快速和高效发展。三、发展生态产业的任务及措施生态工业。以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污染的最小化为主要标志。按照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努力培植绿色企业。绿色企业是生产和出口绿色产品的基地。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培育一批绿色企业。首先,要鼓励企

12、业积极引进绿色技术,搞好消化、吸收、创新和开发,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技术改造或取代传统技术。其次,要搞好绿色管理。将环保观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决策中,强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绿色管理,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由“末端治理”转向“污染预防”,力争“污染最小化”。第三,要争取绿色认证。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积极生产“安全、节能、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实行绿色包装,争取绿色认证。特别是食品加工企业要争取通过ISO14000 国际标准认证,以获取国内市场的通行证。二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区域经济的“品牌”。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比较

13、突出。生产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做强做精良种繁育、番茄加工、淀粉和柠檬酸四大特色产业,是我县生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抓好四大特色产业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培育和开发新兴特色产业。如饮用水产业就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大中城市人口的不断聚增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饮用水产业已成为 21 世纪的重要产业。我县具有优质的饮用矿泉水资源,也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要加大扶持力度,打响品牌,力争成为西安、兰州、金昌、嘉峪关、敦煌等大中城市的饮用水基地。三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两低两高”(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附加值)的特点,是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必

14、须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开发高新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玉米和番茄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与自己产业特点相吻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保健饮品、生物制药等生态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四要实施工业污染防治工程。进一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建材、酿造、化工等传统产业,限制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产品生产,控制工业废物排放量。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以区域资源优势为依托,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根据自然资源、生产特征和技术条件,我县生态农业建设应主要抓好“三大工程”。一是无公害绿色生产。以“无污染、优质、营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土

15、地、气候、水资源等优势,提倡有机施肥、测土配方控施肥,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对农村土壤及作物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良种繁育、番茄种植、果品蔬菜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示范户,切实做好规范、认证工作。注重科技攻关,搞好农副产品的储藏、保鲜和深度开发,大力鼓励和支持申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志,打好源头牌与生态牌。二是特色效益农业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优质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大力实施“种子育苗”工程,重点发展名优玉米、红枣、鲜食葡萄等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种

16、植水平,建设生产基地,培育示范大户,办好龙头企业,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经营大户为支点的特色效益和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三是农田生态工程。建设抗旱、防涝功能齐全的稳定高产粮田。综合治理和改造中低产田,推广秸秆堆肥还田、田地免耕、地膜回收利用、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废物综合利用率。做好宜林荒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严格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依法制止滥用耕地现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大力发展以“塞上江南”风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已在全县上下形成共识。我们要围绕这一思路,做深做透生态文章,打响生态旅游品牌,重点抓好“三项建设”。一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

17、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继续大力实施“绿色工程”,封好、管好生态公益林;继续抓好城镇和绿色通道的绿化工作,加快绿色长廊建设;加快城镇环境整治和污染治理,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大气质量、河流水质等主要指标都有提高。二要继续加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正确处理开发、建设和保护的关系,以保护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开发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进一步提高双泉湖垂钓园、香古寺景点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快梨园丹霞、昭武故地景区建设,加大绿色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开发沙漠热汽球滑翔、农家乡村旅游和沙生动植物观赏及休闲度假游等具有“塞上江南”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继续加大力度,提高景区道路的通行能力,配套完善主要景区、景点的供排水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加强生态旅游文化建设。努力突出昭武古文化、昭武枣乡文化、昭武酒文化特色,精心做好昭武枣乡文化、酒文化等文章,营造“塞上江南”生态旅游浓厚的文化氛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强化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抓好落实,全县上下扎扎实实合力推进,就会实现生态立县战略的目标,从而促进富县富民。734200 临泽县环保局戴国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