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黛玉道:“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因念道:“三五中秋夕,”湘云想了一想,道:“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黛玉笑道:“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湘云)因联道:“银蟾气吐吞。药催灵兔捣,”黛玉不语,点头半日,遂念道:“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湘云也望月点首,联道:“乘槎访帝孙。盈虚轮莫定,”(黛玉)因又联道:“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黛玉湘云联诗,以上内容涉及以下文化常识,请解释。三五中秋_上元_箕斗_银蟾_灵兔_ 广寒_ 牛女_ 帝孙_ 晦朔_答案中秋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星名,即箕宿与斗宿月中蟾蜍,常代指月亮月中兔子,常指月亮 月亮牛宿、女宿两星织女星晦是阴历每
2、月末的一天,朔是阴历每月初的一天,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一)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二)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1.(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
3、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即学即练,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 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 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尝试答题】 _解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圆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
4、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其中,“发短”暗对清朝的“长辫”,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2.(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尝试答题】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5、。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常见人物形象类举:,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高考设题的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
6、,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考点二鉴赏事物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即学即练,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尝试答题】 _,解析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一、二句突出山泉淡泊无名;三、四句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五、六句写它能使涧满池平;七、八句赞扬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诗,“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志”就容易推测了。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
7、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简要分析诗中的菊花具有怎样的品质?诗人和菊花有着怎样的关系?【尝试答题】 _答案菊花独立疏篱,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守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
8、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点三鉴赏景物形象,温馨提示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解,请参考知识清单中“古代诗歌中6大类意象集释”。,即学即练,1.(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
9、明。【尝试答题】 _解析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山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尝试答题】 _,解析前四句集中写秋天的景色。“秋景堪题”,是总写,是对秋景概括的赞美。以下三句,各自以绚丽的色彩展开对秋景的描绘,远处的红叶,近处的黄菊,通过青翠的松径联结成一个立体的完整画面,层次清晰,色彩绚烂,和谐宁静,秋意盎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秋景是为了抒写其超脱、隐逸的情怀。答案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山图: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常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