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栓塞的护理一、 肺栓塞的概念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二、 肺栓塞的原因1、 血栓:最常见的肺栓子为血栓。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为主。2、 其他栓子:如有脂肪栓、空气栓、羊水、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等均可引起。3、 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1)血栓形成 早期血栓松脆,加上纤溶系统的作用,故在血栓形成的最初数天发生肺栓塞的危险性最高。(2)心脏病 (3)妊娠和分娩(4)其它三、肺栓塞的高危人群急性腹部或胸部的大型手术后及髋或膝关节置换术
2、后,有髋部骨折、严重创伤和急性脊柱损伤等的患者;长期操作电脑者和预期要长时间坐飞机、汽车或火车者(时间超过 6 个小时) ;长期卧床或需要制动人群;孕产妇;40 岁以上、肥胖或有血脂异常患者;此外,还包括恶性肿瘤、心梗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口服避孕药妇女、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血液病患者、先天缺乏某种抗凝因子的易栓症患者。四、 症状和体征1、呼吸困难及气短。为肺栓塞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轻症病人有阵发性过度换气、活动时气短;严重者呼吸困难,突然出现恐怖感,呼吸频率增快,达4050 次/ 分。2、 胸痛。常为患侧胸部钝痛。可表现为类似胸膜炎性的胸痛,随呼吸运动而加重。也可发生心肌梗塞样的疼痛,部位在胸骨
3、前,向肩和颈部放射,其疼痛程度难以忍受。3、 头晕、昏厥。提示有大的肺栓塞存在,发作时伴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4、 咳嗽。为干咳,无痰。5、 咯血。当有肺梗死或充血性肺不张存在时,可出现咯血,均为小量咯血,大咯血极少见。6、 休克。约 10%患者可发生休克,发生休克的均为巨大栓塞,常伴有肺动脉的反射性痉挛,可致心输出量急骤下降,血压下降,患者常常有大汗淋漓、焦虑等,严重者可猝死。体征:常见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口唇、指端、末梢发绀,肢体皮肤呈花斑色,肺部局限性湿啰音、哮鸣音、胸膜摩擦音以及血心动过速、奔马律、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血管性杂音等。五、 肺栓塞的辅助检查1、 心电图 大多数病例有非特异
4、性的心电图异常。部分病例可见 I 导 S波加深,导出现 Q 波及 T 波,其表现如 ST 异常、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 P 波、电轴右偏、等。心电图改变多在发病后即刻出现,以后随病程的发展而呈变化。2、 动脉血气 可呈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3、 血浆 D-二聚体 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是有效的筛选方法。其含量异常增高对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大于 90%,小于 500 毫克提示无急性肺栓塞。4、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是诊断肺栓塞最敏感的无创检查方法,典型征象是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5、 影像学检查 如胸部 X 线、螺
5、旋 CT 和电子束 CT 造影、磁共振、肺动脉造影 等 。六、 肺栓塞的治疗治疗目的 (1)度过危急期(2) 缩小或消除血栓(3)缓解栓塞引起的心肺功能紊乱(4) 防止再发。 具体治疗 : 1、 一般处理 密切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等变化。使患者安静,绝对卧床。吸氧,胸痛重者可给止痛剂,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勿用力,应用抗生素控制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预防肺栓塞并发感染。 2、 急救措施 合并休克者迅速纠正引起低血压的心律失常,维持平均动脉血压10.7kPa,尿50ml/h。同时积极进行榕栓、抗凝治疗,争取病情迅速缓解。3、 溶栓治疗 可迅速榕解血栓和恢复肺组织再灌注,逆转右心衰竭,改善肺
6、毛细血管容量及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溶栓主要用于 2 周内的新鲜血栓栓塞,愈早愈好。指征是:1)大块肺栓塞;2) 肺栓塞伴休克;3)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药物:尿激酶4、 抗凝治疗 可防止栓塞发展和再发,使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己存在的血栓.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华法令。5、 外科治疗七、 肺栓塞护理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持续多参数监护仪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 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专人特别护理,每 1530min 记录一次,同时观察病人紫绀、胸闷、憋气、胸部疼痛有无改善,有无咳嗽及尿量等情况。病情平稳后每 2h 记录一次。(2) 、及时准确记录 24h 出
7、入量,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密切观察各种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抗生素类引起各种反应、溶栓药引起出血现象、血管扩张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2、 休息与活动 绝对卧床休息 23 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咳嗽等,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多做床上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的回流。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水肿程度,严禁挤压、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造成再次肺栓塞。 3、 呼吸道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要及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另外负压不易过大,动作要轻柔,要注意观察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适当提高给氧浓度。同时做好气道湿化,防止痰痂形
8、成,阻塞气道。 (2)保持病室清洁及有效的温湿度,室温 20左右,湿度 70% (3)呼吸平稳后指导病人深呼吸运动,使肺早日膨胀。4、 溶栓治疗护理 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期间,(1) 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2) 尿激酶不得用酸性液体稀释,应现配现用,在静脉灌注过程中要准确调节灌注速度。(3) 注意观察病人皮肤粘膜、齿龈、胃肠道有无出血,注射部位有无血肿,避免不必要的肌注,静穿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拔针后按压时间要适当延长。(4) 要定时 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大便隐血试验。(5) 做好抗凝期间的自我护理指导。发现出血倾向,及时给予处理。5、术后护理 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每 30
9、分巡视一次,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和血肿,若穿刺处出血较多,及时处理。因穿刺处加压包扎,应注意观察加压患肢及足背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肢体缺血坏死;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 12h,防止血栓形成。6、 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创造良好和谐的环境。协助病人饮水、进食以及大小便等基本生活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床铺整洁、干净、舒适,每 2h 协助病人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并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7、 饮食、心理护理 给予低盐、低钠、消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少食速溶性易发酸食物,以免引起腹胀。本病发病急,持续胸闷、胸痛、低氧血症给患者带来频死感,易产生恐惧、焦
10、虑情绪,对预后感到失望。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运用语言技巧进行疏导、安慰、解释、鼓励,并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忙而不乱的工作作风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加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八、 新进展(一)诊断和危险度分层方面的进展针对急性肺栓塞的当代管理策略将诊断形式、危险度分层工具尤其是再灌注/抗凝方法均考虑在内(图 1)。新的风险适应性算法基于临床症状与预后评分的结合、影像学检测以及在队列试验和大型随机治疗试验中得到确认的实验生物标记物。(二)再灌注治疗的进展1、系统性溶栓 早前的溶栓治疗中患者所使用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链激
11、酶)或治疗手段在许多国家已不再使用,但在较新的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如替奈普酶)也不建议用来治疗肺栓塞。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系统溶栓治疗在患有高危险性肺栓塞患者中表现为持续性动脉低血压或休克。相反,对稳定性患者(不具高风险患者)来说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数十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并不推荐系统性溶栓药物作为中级危险度肺栓塞患者的日常初期用药,即使患者存在右心室功能障碍以及心肌衰弱损害的症状。属于后者损害的患者应当采取肠外肝素抗凝治疗并进行 48-72 h 密切监测;临床出现血液动力失代偿时应实施抗纤维蛋白溶解措施。2、导管介导的再灌注利用导管引导将主要肺动脉中的血栓移出技术可视为对血栓溶解有着绝对或相对禁忌的患者的替代疗法。3、腔静脉滤器植入腔静脉滤器通常被植入在下腔静脉肾下段。其用于对抗凝药物绝对禁忌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或者尽管适用抗凝治疗但被客观确诊为患有复发性肺栓塞的患者。包括美国在内一些国家,可取回的下腔静脉滤器比较流行,除抗凝治疗外常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4、非维生素 K 依赖口服抗凝药物逆转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