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矿井窄轨运输培训题[1]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62347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窄轨运输培训题[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矿井窄轨运输培训题[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矿井窄轨运输培训题[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矿井窄轨运输培训题[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矿井窄轨运输培训题[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矿井窄轨运输知识要点一、钢轨接头:钢轨的接头形式 按接头与轨枕的相互位置分为悬接式和承垫式,按两条钢轨接头的相对位置分为对接式和错接式,按用途分为导电式和绝缘式。悬接式接头如图所示。接头悬于两轨枕之间。当列车通过接头时,先被车轮碾压的轨端下弯,两条轨道出现瞬时不平顺,从而产生冲击和振动。冲击变形过大常使鱼尾板弯曲、断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适当地将接头处两侧的轨道间距缩小,以提高接头处轨端的抗弯强度。轨枕间距一般为 440-480mm。悬接式接头的性能比承垫式好,矿井轨道一般采用悬接式接头。2、对接式与错接式。轨道的两条钢轨的接头左右相对,称为对接式接头,其相对错距不超过 50mm,当列车通过

2、时,两股道上的冲击力同时发生和消失,易于保持列车平稳。对接式多用于直线段。轨道的两条钢轨的接头位置相互错开称为错接式,接头的相对错距最小为 2m。错接一般用于曲线段和使用抱轨时人车的斜巷绞车道,这样可避免车辆通过曲线段时两个车轮同时通过接头而减少车辆的摇摆和振动。斜井人车在制动时避免两个抱爪同时作用于接头,使其制动平稳,抓捕可靠。3、导电式和绝缘式。导电接头的固定零件与固联方法与一般接头相同,只是为了减少接头处的电阻,在鱼尾板与钢轨轨腹空隙内安装了两头固定在钢轨上的导电体。导电体可以是扁钢、圆钢或裸铜铰线。绝缘接头的固联形式也与一般接头相同,但鱼尾板是用绝缘材料制作,并在两轨头空隙内添加绝缘材

3、料。将导电回路隔开,达到两端绝缘的目的。二、钢轨接头间隙为了防止钢轨由于热胀冷缩对线路的影响,接头处的两轨端必须留一定的间隙(即轨逢)。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轨道的质量,间隙过大,列车通过时的冲击和震动也大。间隙过小,会造成线路胀轨,使线路不平顺。三、轨距、轨道方向、轨面前后高低、钢轨的内倾度和轨道的坡度。1.轨距轨距是指轨道上两个钢轨轨顶内侧垂直平面间的距离 Sg。为了保证车轮在轨道顺利运行,规定内侧垂直平面与车轮轮缘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 (图 5-19)。所以Sg= St +=b+2t+式中 Sg-轨距, (额定值),mmSt-轮缘距, (额定 值),mm -轮缘间隙, (额定值),mmb

4、-车轮轮缘内侧间距, (额定值),mmt-轮缘厚度, (额定值),mm轨道测量的点是在钢轨内侧距轨顶 13mm 处。这是因为轨头内侧稍成圆弧形,统一测量一个点,可减少测量误差,保证轨距的准确性。煤矿窄轨铁路质量标准对各种轨距的允许偏差值做了限制性的规定:主要运输线路直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曲线段则根据曲率半径规定轨距加宽后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一般运输线路直线上偏差+6mm,下偏差-2mm,曲线段加宽后上偏差+6mm,下偏差-2mm。2轨道方向轨道方向是轨道线路平面位置的延向,它表示直线轨道是否直顺,曲线段轨道是否圆顺的程度。煤矿窄轨铁路质量标准规定:主

5、要运输线路直线段目视直顺,用 10m 弦量不超过 10mm;曲线段目视圆顺,用 2m 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 50mm 以上的不超过 2mm,半径 50m 以下的不超过3mm。一般运输线路直线段目视直顺, 10m 弦量不超过 12mm,用 2m 弦量相邻正矢差不超过 3mm。3.轨道纵向出现坑洼或凸起,称为轨面前后的高低。产生轨面前后高低不平的原因:路基发生变化;道床坚固程度不均;连结扣件紧固不一致等。致使轨道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纵向变形。煤矿窄轨铁路质量标准对轨面前后高低作了明确规定:10m 弦量,主要运输线路不超过 10mm,一般运输线路和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mm。4钢轨的内倾度为使车轮压力通

6、过轨腰均匀地传递到轨枕上,使钢轨在负重状态时工作平稳,在直线段上钢轨必须以一定的内倾度,使车轮踏面与轨面吻合,使钢轨磨损均匀。钢轨内倾度就是两股钢轨的垂直中心线,向线路内倾斜成 1/20 的坡度。但在实际使用中,车轮踏面往往磨损至 1/40 仍可使用。因此煤矿窄轨钢轨的内倾度标准定为 1/40.5轨道的坡度运输线路轨道线路中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称为线路的纵剖面。线路纵剖面上相邻两点间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线路的坡度。在一般情况下,煤矿井下轨道的线路坡度约为,即轨道中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0.0030.006(tgA=b/a)由于此角甚小,因而可认为 0.003 0.006 的坡度,就

7、是沿轨道平面前进 1000m 上升或下降 36m.上述轨道坡度(0.0030.006)主要是由于井下排水的需要决定的,当排水量较大时可适当的减小轨道坡度以利于轨道运输.随着坡度的增加,空载车辆(上坡运行)的运行阻力增加,重载车辆(下坡运行)的运行阻力减小.理想的轨道坡度应该是空、重载车辆的运行阻力相等的坡度,这样的坡度称为等阻力坡度。四、弯曲线路轨道弯曲线路根据环境条件及连接方式的不同,分为平面弯曲线路和竖曲线路。1.平面弯曲线路一般是指弯道。其作用是使车辆平稳的从直线段进入曲线段,或驶离曲线段进入直线段。平面弯曲线路的曲率半径,按不同的运输方式选用曲线轨道半径允许最小值 Rmin(m)=cS

8、b式中,按行车速度取值:V3.5m/s,c15Sb-车辆长 。井下及地面工业广场条件困难时,轨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车辆运行速度1.5m/s 时,不得小于通过车辆最大固定轴距(前后轮的中心距)的 7 倍;运行速度为 1.53.5m/s 时,不得通过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 10 倍;运行速度3.5m/s 时,不得通过车辆最大定轴距的 15 倍。2平面弯曲线路的衔接矿井轨道铺设除了注意合理选择曲率半径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链接曲线。在线路曲线的连接中,凡只有一个曲率半径的曲线称单曲线,有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组成的曲线称为复曲线。如果相邻曲线专向相同,则称为同向复曲线;转向相反的曲线则称为反向复

9、曲线。竖曲线路:轨道线路在纵向上由一个坡度转变为另一个坡度时,为了保证车辆顺利通过,必须采用竖曲线连接。井下竖曲线线路主要是用在运输大巷和轨道上山、下山以及斜井下车场变坡处。轨道线路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要保证矿车通过低凹处时,相邻两车厢互不相碰,并能伸手挂钩。竖曲线半径,600mm 轨 距选 9;12m。五、弯曲轨道的加强措施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对外轨产生一个横向的推力。半径愈小,横向推力愈大,该力能使外轨产生位移,造成轨距增大,曲线变形。为此应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曲线的加强措施:采用重型刚轨,加宽道床和加长轨枕;增加轨枕数量;安设轨距拉杆或轨撑,铺设护轨等。六、道岔道岔是用以使单个或成组的车辆

10、从一条路转移到另一条路上去的线路设施。按道岔分开线路的相对位置来分,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等。在井巷施工中临时轨道,有时还采用简易道岔(也称驴尾巴道岔)、十字道岔、菱形道岔等非标道岔。1、窄轨道岔型号及意义煤矿窄轨道岔型号由两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及 5 个阿拉伯数字、二条短分割线和一个汉字组成,其表示方法如下:AA辙叉号码:2 号辙叉角 284203 号辙叉角 1855304 号辙叉角 14155 号辙叉角 1125166 号辙叉角 93138拼音字母第一组数字规矩第三组数字辙叉号第二组数字钢轨型号第四组数字道岔曲率半径第五组数字两条线路的中心距汉字道岔方向单开道岔:道岔连接后主线路的

11、方向不变。对称道岔:将一条线成两条对称于原线路中线的道岔称为对称道岔。渡线道岔:将两条平行线路连接起来的道岔称为渡线道岔。右图为普通单开道岔的整体结构。道岔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主轨(亦称基本轨)4 和 15,其中 4 为直线主轨,它是主线路的基本轨,15 为曲线轨,它是支线路的基轨,曲线转折轨 5 和直线转折轨 16,转折轨5 和曲线主轨 15 共同组成有主线到支线的过度线路,故称为过渡曲线。尖轨(岔尖)2 是用以使车辆转折的活动轨,它用转折机构 20 进行控制,并在滑板 1 上滑动。防护轨 9 用以防止车辆通过辙叉 7 时脱轨。主线与支线的线路中线的交点 O 称为道岔的中心。道岔直线主轨 4 前

12、后接缝间的距离 L 为道岔全长。R0 为过渡曲线半径线路中线的半径。道岔的其他组成部分还有垫板 6、道钉 8、螺栓 10、连接板 11.保持防护轨与主轨间隙的间隔块 14 和螺栓13、保持尖轨和转辙轨接缝处与主轨间隙的间隔块 17、连接板 18 和螺栓 19,叉心钢板 12,固定垫板的螺钉 3.主轨前伸出端:主轨前接缝应超出尖轨尖端,此超出部分称为主轨前伸出端。主轨后接缝应超出辙叉,此超出部分称为主轨后伸出端。直线插入轨:过渡曲线的起点和终点与尖轨根部和辙叉之间应保留一定的距离,即插入一段直轨。这段直轨称为直线插入轨。过渡曲线的半径越大,车辆通过道岔运行时越平稳,但道岔的长度就越大。过渡曲线的

13、半径常用4、6、9、12、20.转辙角:尖轨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夹角称为转辙角。尖轨的长度随道岔的号数不同而变化,道岔辙叉号码愈大,尖轨愈长,转辙角愈小。尖轨短,转辙角增大,冲击和碰撞力也随之增大。辙叉与护轨辙叉是道岔的咽喉,是两条线路交叉的中心部位,由叉心(又称心轨)和翼轨组成,其作用是使车轮顺利地有一股轨道越上另一股轨道。如图所示,心轨 4 组成叉心,辙叉前尾 1 和后尾 6 组成辙叉的翼轨。两侧钢轨之间的距离最小处称为辙叉咽喉,辙叉咽喉至叉心实际尖端之间因轨线中断形成的空间称为有害空间。叉心工作缘的交点称为辙叉的数学理论中心(叉心的理论尖端)。叉心的实际尖端具有一定宽度,通常等于钢轨腹板

14、(轨腰)厚度(610mm).心轨形成的角 称为辙叉角,它是辙叉的重要参数,煤矿用窄轨轨道常用的辙叉角为 28420、185530、1415、112516、93138。为便于计算和制造,通常用辙叉号 M 表示辙叉的技术特征,辙叉号数就是道岔号数。辙叉号数愈大,辙叉角度愈小,允许通过的列车速度就越高。因此,大号数道岔比小号数道岔行车有利。轨道线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序号 检查项目主要运输线路 一般运输线路备注1 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 50.检验时,井下以巷道设计的中心

15、线进行选点挂线检查;井上以中心桩为准。2 坡度与标高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坡度误差50m 内不超过1,即 50m 内不超过 50(包括倾斜井巷的绞车道).井下量取腰线至轨面的垂距;井上用水平仪测量。3 接头平整度 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 2,不应有硬弯。4 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用 10m 弦量不超过 10;曲线目视圆顺,用 2m 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 50m 以上不超过 2,半径50m 以下时不超过 3直线目视直顺,用 10m弦量不超过 12;曲线目视圆顺,用 2m 弦量相邻正矢差不超过 3在接头前后各 5m 内选点检查。用 2m 长单丝尼龙绳在外轨内测量取曲线的正矢值。5 轨面前

16、后高 低目视平顺,用 10m 弦量不超过 10;倾斜绞车道不超过 15(设计变坡点不在此限)用 10m 弦量不超过 15 检查接头前后各5m(用单丝尼龙线规定挠度为 2)6 轨距轨距符合设计,允许偏差:直线段+5,-2 ;曲线段加宽后+5 、-2在接头前后 5m 内检查(轨面以下 13mm处测量)7 钢轨 轨型符合设计或满足运量要求,同一线路无杂拌道,钢轨磨损不超过规定.8 水平 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 5;曲线段加高好误差不大于 5 用水平检查9 轨逢 轨缝不大于 5,焊缝无裂纹。10 轨枕质量 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轨枕腐朽、损坏、断裂不起作用者为失效。11 接头方

17、式 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 50;曲线段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 2m12 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用小锤敲击全部扣件13 道钉 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 2;混凝土轨枕螺栓、压板紧固齐全,浮离不大于 2 用塞尺检查,用小锤敲击14 轨枕间距 轨枕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误差5015 捣固 道渣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轨底与轨枕间隙大于 2者为吊板) 目测、锤击、脚踩有松动着为空板、吊板16 路基 无严重塌坡、底鼓、沉将现象17 道床道渣材质和粒度符合标准:道渣厚度:井下不小于100(个别底板突出处不小于 5

18、0);地面不小于 150;道床整洁,道渣不埋没轨枕面,露出 1/3,无积水、无淤泥。坡度较大的绞车道铺设有困难时可采用固定道床和其他措施,新建和大修路线的道渣应埋没轨枕 2/3.18 水沟 排水畅通,水面应低于路基,井底车场及行人巷道水沟盖板齐全、牢固。煤矿窄轨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序号 项目 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 备注1 轨距 按标准加宽后+3;辙 岔前后,轨距偏差+3.0尖轨前量一处,尖轨根部量 2 处,曲连接轨中部量 1处,道岔后量 2 处。2 水平 偏差不大于 5尖轨前端量 1 处,直、曲线连接轨中部各量 1 处,道岔后部量 2 处。3 方向 直线目视直顺,用 10m 弦量不超过 10;曲线目

19、视圆 直线检查 3 点,曲线检查 2顺,用 1m 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 2;用 2m 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 3点4 轨面前后高 低 目视平顺,用 10m 弦量不超过 10共检查 3 点,道岔前后及中间各 1 点(用单丝细尼龙线)5 接头平整度 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 26 尖轨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 2,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 100,在尖轨顶面宽 20 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 27 开程 尖轨开程 801108 轨逢 尖轨根部不大于 8,其他同线路部分的要求相同 检查所有轨逢9 心轨和护轨 工作间距 600mm 轨距为 572,偏差+2.0 每组道岔量两处10 护轨 零件

20、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心轨尖端与护轨工作边相对(垂直)偏差5011 辙岔 心轨、翼轨垂直磨损不超过 7,铆钉无松动,焊缝无裂纹 心轨在顶面宽 35 处量,翼轨量喉部12 滑床板 应与尖轨底面贴合,其间隙不超过 2 用塞尺检查全部滑床板13 轨撑 应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 1,数量齐全,无松动现象。 小小锤敲击,用塞尺检查14 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紧固有效。15 道钉 规格符合标准,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 2 用塞尺检查16 轨枕间距 按设计要求布置,偏差为5017 转换器 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18 道床 道床整洁,道渣不埋轨枕面,地面无杂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