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整体育人、个性的发展、科学提升教育质量题组课组长:曹兴美 副组长:唐小林、杨华山、夏艳题组课成员:张志雄、江继东、蒲真清、蒲小华、张扬军、李光兰、蒋道炎。课题研究时间:2015 年 10 月2018 年 10 月课题界定:通过校本研究总结过去我校成功经验、发现我校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芷江一中是我县唯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我校以“实学”为校
2、训,一直重视贯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教学理念。近几年来我校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了较大发展,高考一本录取人数突破 100 人,二本以上录取人数突破 400 人,名列市级示范高中前列,但是离我们的“411”工程还有一定差距。随着芷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芷江人民群众对一中有了更高的期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人民满意的人才,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摆在我们一中人的面前。我们还面临着大量优质生源流失,教学质量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我们应通过校本研究总结过去我们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找出解决
3、的办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1、总结过去我校在教育教学上的成功经验,使之常态化。2、反思,查找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找到改进的办法研究内容:1、研究我校成功经验:(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大课间活动(2)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3)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目标责任制,完善监督机制(4)实施课改,追求高效课堂(5)加强校本教研,走出个性化发展道路(6)实施选课走班,探索分层教学(7)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8)打造名师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研究我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人民群众的期望与我校办学的社会环境(2
4、)如何留住优质教师和生源(3)如何处理素质教育与高考质量的关系(4)如何发挥名师引领,加快年轻教师成长(5)课改,校本研修,课例研修如何更有效(6)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如何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7)如何打造书香校园这一文化环境(8)班级文化建设的构想与实践(9)调动积极性、改革考评奖励机制(10)学生养成教育问题 3、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5 年 10 月11 月1、宣传发动 负责人:曹兴美2、组建课题小组 负责人:夏艳3、撰写开题报告 负责人:蒲小华4、开设子课题 负责人:夏艳5、课题研究培训 负责人:蒲小华(2)实施阶段:2015 年 12 月2018 年 7 月1、子课题制订研究
5、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负责人:夏艳子课题主持人2、子课题开题论证 负责人:曹兴美 夏艳3、子课题开展研究 负责人:夏艳,各组主持人4、课题中期检查与经验交流 负责人:夏艳、蒲小华5、子课题资料收集分析 负责人:各子课题主持人(3)总结评价阶段:2018 年 8 月12 月1、子课题收集整理数据分析 负责人:各子课题主持人2、子课题撰写研究和结题报告 负责人:各子课题主持人3、子课题申请结题 负责人:各子课题主持人4、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负责人:夏艳 蒲小华5、成果评价与推广 负责人:曹兴美 杨华山4、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文献法4、访谈法5、调查法6、行动研究法5、可行性分析:1、教育
6、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能够引起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得到社会的认可。2、我校拥有一大批热心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他们拥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3、我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往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总结、可推广的资源丰富4、我校在教育教学中也面临很多挑战,拓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可以研究的问题很多5、在经费上有保障,奖励制度上有倾斜,能调动全员参与。6、子课题覆盖全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好了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6、预期研究成果:1、一大批优秀教育教学论文2、形成一系列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举措3、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促进
7、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4、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考成绩上一个台阶7、子课题建议:根据学校总课题设立的研究目标与内容,为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特从我校工作实际分为以下子课题,由相关部门、相关教师组建子课题小组,展开课题研究。子课题备选课题:德育类:负责人:张志雄1、校园安全问题2、学生会,校长联络员的作用3、学校社团活动问题4、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5、学校制度的执行力6、学生行为矫正班实施研究班主任类:负责人:刘永康1、班级文化建设2、班级学习小组建设3、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开学第一课4、发挥学生在班级的群体效应研究课改类:负责人:夏艳1、推进课改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2、追求高效课堂模式3、分层教学4、学习、模仿、借鉴、创新,形成自己教学模式校本教研:负责人:杨华山1、探索有我校特色的专业生培养模式2、选课走班教学打探索与实践3、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师训类:负责人:李光兰1、名师引领和年轻教师成长2、发扬“三老”精神,关注专业成长教学类:负责人:唐小林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问题2、激励,赞赏教育探索与实践3、课堂观察有效的听课评课4、课例研修5、小组合作教学实践6、挫折教育探索学校发展类:负责人:曹兴美1、学校发展规划2、留住优质教师、优质生源3、脚踏实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4、建立有效的考评奖励机制5、切实激发教师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