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农业气象试卷.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5938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农业气象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农业气象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农业气象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农业气象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农业气象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业气象试卷 第 1 页(共 3 页)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农 业 气 象 试 卷(课程代码 21218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相对湿度大小随温度升高_A_。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2、在北半球,背摩擦风而立,低压在_B_。A、左前方 B、右后方 C、左方 D、右方3、露点温度表示_C_。A、潮湿地面温度 B、空气湿度 C、饱和湿空气温度 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4、土壤表层温度的年变化随纬度升高而_B_。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5、霜冻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是_C_。 A、结霜 B、结霜加低温 C、低温 D、高湿6、暖锋天

2、气降水区一般出现在_C_。A、锋左 B、锋右 C、锋前 D、锋后7、反气旋内部天气特点是_D_。A、温暖湿润 B、温暖干燥 C、炎热湿润 D、炎热干燥8、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出现在_D_。A、热带大陆东岸 B、热带大陆西岸 C、副热带大陆东岸 D、副热带大陆西岸9、农业界限温度_B_ 是热带作物的开始生长期。A、25 B、20 C、15 D、1010、_D_是地方性风。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 D、焚风11、_A_是长日照植物。A、油菜 B、玉米 C、烟草 D、水稻农业气象试卷 第 2 页(共 3 页)12、光合有效辐射的波段大体与_C_的范围一致。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3、D、无线电波13、山坡雾是由于_冷却而产生的。A、辐射冷却 B、接触冷却 C、混合冷却 D、绝热冷却14、地面凝结物雾凇和雨凇是由于_冷却而产生的。A、辐射冷却 B、接触冷却 C、绝热冷却 D、混合冷却15、大气条件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_。A、 d B、 dm C、 m D、 md16、积雨云属于_云系。A、滑升云 B、积状云 C、波状云 D、层状云17、_在大气中透射能力更强。A、红光 B、绿光 C、兰光 D、青光18、_有利于植物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 B、绿光 C、兰光 D、青光19、冰雹在气流_过程中形成。A、上升 B、下降 C、反复升降 D、稳定不动20、黑体发射出的总辐射与该物体的绝

4、对温度的 4 次方成正比。这是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_。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B、普朗克第一定律C、基尔霍夫定律 D、维恩位移定律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作物的三基点温度,具体讲是 生物学上限 温度、 最适 温度和_生物学下限_温度。2、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平行_观测。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包括_吸收_作用、_反射_作用和_散射_作用。4、界限温度是标示着某些重要_物候现象_或_农事活动_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5、光是从_ 、_ 和_三个方面来影响植物的。 6、季风主要是因_海陆_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的。农业气

5、象试卷 第 3 页(共 3 页)7、地球上所有生命都直接或间接的依靠来自_太阳火太阳辐射 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8、水分是作物光合作用合成_氧气_的原料。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1、温室效应,是指星球的大气层透过捕捉辐射使不同部份地区的气温相对稳定的效应。2、有效积温,每种花卉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这个对花卉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3、干绝热变化,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在上升或下沉过程中的绝热过程。4、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太阳辐射中使叶绿素分子呈激发状态的那部分光谱能量。是植

6、物生命活动、有机物质合成和产量形成的能量来源。5、梅雨,梅雨(黄梅天) ,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苏州、杭州、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半月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四、计算与绘图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1、设山高 2500 米,过山以前,即迎风坡山脚处气温为 30.0,如果气流上升到1000 米处开始凝结(此高度为凝结高度) ,空气上升时不断有水气凝结成云致雨( 湿绝热直减率 m=0.4/100 米),过山以后,假设气流中并未携带云块,求背风坡山脚的温度?解:已知 迎风坡山脚 t1=30.0 干绝热直

7、减率 d=1.0/100 米 湿绝热直减率 m=0.5 /100 米 (1)迎风坡山脚900 米处(干绝热上升),900 米处的温度为 t900 则, t900=t1-900 d=30-9001/100=21(1 分) (2)900 米山顶(湿绝热上升),山顶处的温度 t 山顶 则, t 山顶=t800-( 2200-900)m=21-13000.5/100=14.5(2 分) (3) 山顶背风坡山脚(干绝热下沉),背风坡山脚的温度为 t2 则, t2= t 山顶+2200 d=14.5+22001/100=36.52、已知雅安的纬度为北纬 30,试计算出雅安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四个特定日

8、子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解:已知 =30,正午 =0 ,代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 h90| ,(2分)得: (1)春分、秋分 =0 h=90 -(30 -0)=60 (1 分) (2)农业气象试卷 第 4 页(共 3 页)夏至 =23.5 h=90-(30-23.5)=83.5 (1 分) (3)冬至 =-23.5 h=90-(30+23.5)=36.5 3、分别绘出北半球高压区和低压区中的梯度风,并标出各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短日照植物引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由于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长,温度降低,作物生育期延长,严重的甚至不能抽穗与开

9、花结实(1 分)。宜引用早熟品种或感光性较弱品种(1 分)。 反之,北种南引,由于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短,温度升高,作物生育期缩短,影响营养体生长,降低作物产量(2 分)。宜引用晚熟或感光性较弱品种2、积温学说内容是什么,积温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积温学说:(1)在其他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因子对生物的发育起着主要作用;(2)生物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对于某些时段的发育,还存在着上限问题;(3)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2 分)。 积温在农业中的用途: (1)是作物与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为引种与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分) (2)作为物候期、收获期

10、预备、病虫害发生发展时期预报等的重要依据;(1 分) (3)是热量资源的主要标注之一,可以根据积温的多少,确定某作物在某地能否成熟,并预计能否高产优质。3、霜与霜冻有何区别,防御霜冻的措施有哪些?霜冻是指温暖时期(日平均气温在 0以上) 地面和植物表面的温度突然下降到足以使植物遭受冻害或死亡的天气现象(1 分) ,而霜是大气中的一种凝结现象(1 分) 。 预防霜冻的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增强植物抗寒性。另一农业气象试卷 第 5 页(共 3 页)类是霜冻来临前夕,用直接加热或减少辐射冷却作用,提高植株附近地面层空气温度,防御霜害。4、一型冷锋天气和二型冷锋天气有何不同?第

11、一类 :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处于空中 700hpa 槽前,通常称为第一型冷锋.这一类型的冷锋,由于冷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使得锋前的暖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一方面被迫沿锋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条件充分时,便在锋上产生了云系和降水.由于这类冷锋处于高空中槽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在锋面未到时,暖气团并非碧空无云,随著冷锋的来临,空气中常先有卷云,卷层云,云层随锋线的接近而逐渐加厚,锋线过时为雨层云,雨区宽度约 150200 公里.第二类 :冷锋移动较快,坡度较大,处於高空中 700hpa 槽后或槽线附近,常称为第二型冷锋.这类冷锋上面冷平流较强,气流下沉,仅地面锋线附近暖空气被抬升,但锋面坡度大,

12、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其冬,夏天气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夏季暖气团比较湿润,本来就不稳定,加上上空强烈的冷平流,变得更加不稳定.故锋线附近常形成强烈的积雨云,排列在锋线附近,像一座云堤,冷锋来临时,出现雷暴和阵性降水,但降雨区仅数十公里.冬季,锋前的暖空气位于槽前,气流上升形成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在地面锋线附近,有不宽的连续性降水区.降水止后,常出现大风,人们也称这种锋为乾冷锋.由于冷锋移动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当冷锋移动较慢时,暖空气上升会较慢且平稳,因此较易出现层状云,同时降雨也较缓和;当冷锋移动较快时,由于暖空气会被冷空气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浓厚的积雨云,同时下起雷电交加的大风雨

13、.六、论述题(1 题,共 10 分)1、试述高压区内的天气特点,并分析北太平洋副高的移动对中国天气的影响。答:高压脊内部有很强的辐散下沉气流,同时,副高脊线附近的气压梯度又很小。所以为晴朗少云、炎热微风的天气。北太平洋副高存在着季节性南北移动,西伸和东缩。冬季副高强度较弱,位置偏南,范围也小。 (1)从 2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副高脊线由北纬 13缓慢北移到北纬 15附近,脊端也靠近东经 120。这时,可以造成华南低温阴雨天气或霜冻天气 。 (2)46 月,太平洋高压逐渐加强,脊线明显地向北移到北纬 20以南。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前汛期。 (3)6 月中旬或下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跳至北纬

14、2527,脊端可达到东经120以西。太平洋高压西北侧的大范围雨区,随之北移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日本一带。这就是该地区的梅雨季节。 农业气象试卷 第 6 页(共 3 页)(4)7 月上、中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北跳,跳至北纬 30附近,其脊端已到东经 120以西。形成黄淮雨季。 (5) 7 月底至 8 月初,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 35,其脊端已伸入到整个华中地区。形成华北暴雨。6) 6、 9 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回跳,跳到北纬 25附近, 这时大范围雨区又退回到黄河流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7) 10 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回跳到北纬 20以南,其脊端显著东撤到东经 120附近。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后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