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第二章 习题解答210 解:(1);(2);(3);(4);(5);(6);(7);(8);(9);(10);(11)211 解:(1)敞开体系;(2)孤立体系;(3)敞开体系;212 解:(1) 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J(2)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213 解:因为此过程为可逆相变过程,所以Qp = H= 40.6kJmol1 W=p 外 V nRT =8.314373.15=3.10 kJmol1U = Q + W= 40.6+(3.10) =37.5 kJmol1
2、214 解:(1) rmBfm2fmf 231)3COgFe,s,9.50(.5)(82.)67kJolHH一一+(2) rmBfm2fm2f1)COgH,g,39.50(.5)(41.8)47kJolH一+一(3) rmBfm2fmf 31)6HOlN,g5,g48.3(90.5)4(6.1)19kJol一+一215 解:乙醇的 反应 为:mfr(4) 2C(s ,石墨) +3H2(g)+1/2O 2(g)= C 2H5OH(l),所以:反应(4)=反应(2)2+反应(3) 3反应(1)rmrrmr-1()()()()9.7.6.5kJolH对反应 2C(s ,石墨) + 2H2(g)+ H
3、2O(l )= C 2H5OH(l)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rmffm2fm2fm1()(HO,l)(,g)(C,s)35.8.04927kJolHH一虽然,该反应的 0(能量下降有利),但不能由 单一确定反应的方向,实际r r反应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混乱度、反应速率等。216 解:由反应可知,每消耗 1mol 的蔗糖,人体可得热量为:rmf2fm2fm2fm144rm(HO,l)(C,g)1(O)(,s)185.39.50.6kJo.0.()326.HM一一一一217 解:由反应可知:N2H4(l)+1/2N 2O4(g)=3/2N 2(g)+2H 2O(l)rmBfmf
4、2f2fm4fm4124 41rm)3lN,1,gHl85.0(9.6)50.3)67kJol1NH()2.871kJmol3gWM 一一+一一218 解:(1)S0;(2)S0;(3)S0;(4)S0;(5)S0;(6)S0;(7)S0;(8)S0;219 解:由反应可知:rmBfmf2fm2fm3fm21G)HOlG(NH)CO,sGNH,gCO,g37.8(9.316.5(94.6)5kJo0一+一220 解:由反应可知:(1) rmBfmfm2fm21G)2NOgG,gN,g86.57013.4kJol0一-一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3(2) rmBfmf2fm2fm21
5、)NOg,gN,g104.8.4kJol0GG( , ) -( ) ( )( )(3) rmBfmf3fm2fm21)2Hg,g,g16.50.kJol0G( , ) -( ) ( )( )较 好221 解: rmBfmf2fm2fm1rmBm22m1rm(298.)NOggNO,g3.(90.54.kJol(.15),4.(1.6)8.7JlKHKHHSSSG( , ) -( , ) ( )( ) ( , ) -( , ) ( )( )rmr 311r 3m(80)(985(95).kJol0.o067.(2.)4.kJl985(7m)14KHKTTS 最 高 能 正 向 自 发222 解:
6、由反应可知: r Bffm2fm2fm3 1r Bm2m2m3(.)OgNOgAgsA,s.(14.)5.kJol(985ggsNO,s0.4HKHSS( , ) +( , ) ( , )-( )( ) ( , ) +( , ) ( , )-( )13rmrmrm1r 3.0.5140.98JolKAgs()(298.)(28.5)0.535.kJol14K645.,GTHTSS 分 解 分 解分 解要 使 ( ) 分 解由 上 述 讨 论 可 知 保 存 时 要 密 封 、 低 温 、 避 光 等223 解:由反应可知: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4(1) 312223HpN/pK
7、( ) ( ) ( )(2) 321/pp( ) ( S) (3) 22O/HKc( )( )(4) 3+Ca/c一一(5) 4252+ 6+2MnO/O/H/pKccc( ) ( )( ) ( ) ( )224 解:由题意可知:反应(4)=反应(3)4反应(2)2反应(1)2rmrrmr422()()()(1)GGK( )( ) ( ) ( 1)225 解:由题意可知: 2248.8105.610K( )( )226 解:设容器体积为 1 升,则平衡时:C2H5OH(l)+ CH 3COOH(l)= CH 3COOC2H5(l)+ H 2O(l)起始物质的量浓度/ molL 1 1.0 1.
8、0 0 0平衡物质的量浓度/ molL 1 1.02/3 1.02/3 2/3 2/3 3252253O/O/C413cccK( ) ( )( ) ( ) .0设混合后重新平衡时生成 xmol 的 CH3COOC2H5,则C2H5OH(l)+ CH 3COOH(l)= CH 3COOC2H5(l)+ H 2O(l)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L 1 (138/46.0)x (120/60.05)x x x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53252253CHO/ HO/C41.7molcccKx( ) ( )( ) ( ) .0227 解:M(PCl 5)=208g/mol , n 总 = 1
9、93.50.5mol842pVRT设平衡时有 xmol 的 PCl5(g)转化为 PCl3(g):PCl5(g ) = PCl3(g)+ Cl 2(g)起始物质的 mol 数 10.4/208 0 0平衡物质的 mol 数 (10.4/208)x x xn 总 =(10.4/208 )x +x+x=0.055mol x=0.005mol平衡时各物质的 mol 数和平衡分压分别为:5532310.4(PCl)0.4mol8(l)519.358.4kPa.(l)l.l(PC)0.PC() .17.95nppn总总 总总 223 255l/(l)/(17.9/).50834Pl0.51%ClppK
10、已 转 化 的 量的 起 始 量228 解:若将 Ag2S(s )还原为 Ag(s),即rm2 22lnl0(HS)/.36(H).78mol.78olGRTKQcQc 或即 =所 以 最 少 需 要 的 ( g) 229 解:设开始时 N2O4 的物质的量为 n, 反应的分解率 a 则:N2O4 (g) = 2NO2(g)起始时物质的量 /mol n 0平衡时物质的量 /mol n na 2na平衡时物质的分压/kPa x (N2O4) p 总 x (NO2) p 总= (n na)/(n + na) p 总 = 2na /(n + na) p 总=(1 a )/(1 + a ) p 总 =
11、2a /(1 + a ) p 总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62224NO/ (1 )/( +) /1.024.3%5.6ppK总总12总( )( )将 不 同 的 代 入 可 得 : 230 解:查表得NH4Cl(s)= NH 3(g)HCl(g)(kJ/mol) 203.0 16.5 95.30 fmG(kJ/mol) 314.4 46.11 92.31 fH(J/molK) 94.56 192.3 186.80 mSr Bfmf3fmfm413rm16rmBf(298.15)NHgClgNHCl,g(20.)9.kJo91lg 5.82.0.8.4.5(298.1)GKGGR
12、TKH ( , ) +( , ) -( )( -.) (.)(fm3fmfm41rmBm3mm414r NHgClgNHCl,g92.1(46.)(3.)75.98kJo(298.15)glgl,g6.801925628.JoKNHCl()SSSGT 转 化 ( , ) +( , ) -( )( ) ( , ) ( , ) -( )要 使 转 化r r1m 3r(.)(9.5)017kJl298.1524.o6.KTS分 解转 化 231 解:查表得C(s,石墨) CO2(g)= 2CO(g)(kJ/mol) 0 393.51 110.52 fmH(J/molK) 5.74 213.6 197
13、.56 S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7rmBfmf f fm21rmBm21(1)298.5)COgCO,g10.(39.1)07.4kJol(2985)g,g17.63.7415.8JolKHKHSS( , ) -( , ) -( )( ) ( , ) -( , ) -( )( )rmrmrm313r2rmrm(2985)(9)(98.5).40.kl012.lg 230.849.59.51(2)8.)(.1GKHTSRTKGH8.反 应 逆 向 进 行rm31r 2211 )7475.80.2kJol0652.30.1498.465()(CO)/(0/)98.) .5046.2
14、51KTSKRTpQ K198.反 应 正 向 进 行 反 应 逆 向 进 行232 解: 2rm211lg().30KHTR280 279870.35.45KK可 以 看 出 , 对 于 吸 热 反 应 , 升 高 温 度 下 降 , 反 应 向 左 移 动 。 第三章 习题答案3-1 答: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定容反应器中,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程度。以反应 2N2O5 4NO2 + O2 为例4Cl平均速率表示为: = = = vtc)(N5tc4)(2tc)O(2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8瞬时速率表示为: = - = = 21tcd)ON(5241tcd)(2tc
15、)O(23-2 答:速率常数为速率方程中的比例常数,数值上等于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L 时的反应速率,其单位随反应级数的不同而不同。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对于活化能大于零的反应,温度越高,速率常数越大;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越小。3-3 答:速率方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称为该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其大小代表了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反应级数大小可用实验来确定,或由实验机理推定。3-4 答:根据碰撞理论,活化能可以看作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在过渡态理论里,活化能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和活化复合物的能量差。3-5 答: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很高,所以反应速率一定很高。答:不正确,反应速率也受浓度大小及反应级
16、数的影响; 某催化剂用于合成氨,N 2 的转化率为 0.20,现有一新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常数提高一倍,所以转化率将提高 0.40。答:不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从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知道该反应是几级反应。答:正确。 在反应历程中,定速步骤是反应最慢的一步。答:正确。3-6 答: A 和 B 都用掉一半时解:速率方程为:v =kA2B 则 v/v(初始)=1:8 A 和 B 都用掉 2/3 时解:速率方程为:v =kA2B 则 v/v(初始)=1:273-7 解:( 1)v =k c(NO)xc(O2)y (2) 则 y=1;则 x=2;所以 v=k c(NO)2c(O2) 反应级数为
17、3 级;将 c(NO)c(O 2)0.10 molL 及 v= 0.030 molL s 代入速率方程得 k = 30 mol-2L2s(3)当 c(NO)c(O 2)0.15 molL 时v=k c(NO)2c(O2)= 30 mol-2L2s (0.15)2(0.15)=0.101 molL s3-8 解:yx0106.3yx24.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9因 则2211ln()aEkTR)80(314.802ln21TkT2= 821 K3-9 解:因 则)(ln1212TREka )605(314.826s103.ln-5kk1= 3.98107 s3-10 解: 因 则
18、)(ln1212TREka )304(1.8sLmol103.54ln1aEEa= 12.39 kJmol第四章 习题解答4-1 答: (1) 提出稳定轨道的概念,并将量子化条件引入原子轨道的概念中。(2) 阐述了基态和激发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3) 说明了电子跃迁与能量的关系,并初步解释了原子光谱 波尔理论首次将量子化条件引入原子轨道的概念中,并推算出氢原子半径和电离能,较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局限性: 波尔理论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光谱; 波尔理论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4-2 答: 1. 主量子数 (n)用来描述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远近,同时也是决定原子内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角
19、量子数(l )是决定电子能量的次要因素,并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角量子数的取值决定于主量子数。磁量子数(m)表示原子轨道在核外空间不同的伸展方向,其取值决定于角量子数。自旋量子数(ms)代表着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m s 是不依赖于其他量子数而存在的独立量。4-3 答: l 值有 3 个,即 3s、3p、3d。4-4 答: (1) n2 l1 m0 合理(2) n2 l2 m 不合理 l 最大取值为 n-1(3) n3 l0 m1 不合理 m 最大取值为 l(4) n2 l3 m2 不合理 l 最大取值为 n-14-5 答: (2,0,0,1/2);(2,1,0,+1/2)(2,1,1,+
20、1/2)(2,1,-1 , +1/2)或为 -1/24-6 答: 5d 4s 3p 3d 3d 3s能量由高到低次序为:=4-7 答: (1)2s 2; 铍 Be (2)2s 22p1; 硼 B(3)2s 22p3; 氮 N (4)2s 22p4; 氧 O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0(5)5s 25p66s1;铯 Cs (6)3d 104s1; 铜 Cu4-8 答: E 3s = E 3p= E 3d E 4s E 3s E 3pE 4sE 3d4-9 答: (1) 29Cu:Ar 3d104s1; Cu2 :Ar 3s 23p63d9; (2) 26Fe:Ar 3d64s2;
21、Fe2 :Ar 3s 23p63d6;(3) 47Ag:Kr 4d 105s1; Ag :Kr 4s 24p64d10;(4) 53I :Kr 5s 25p5; I :Kr 5s 25p6;4-10 答: (1) Al (2) Na (3) P (4) Be 4-11 答: (2)O、Cl、H4-12 答: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式 电子层数 周期 族 区 元素名称7 He2s22p3 2 二 A p 氮19 Ar4s1 4 四 A s 钾25 Ar3d54s2 4 四 B d 锰30 Ar3d104s2 4 四 B ds 锌36 Ar 4s24p6 4 四 0 p 氙4-13 答: (1) Mg
22、2 Al 3 均为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至右,最高价离子半径减小;(2) Br I 均为主族元素,同族中从上至下,离子半径增大;(3) Cl K 相同最外层电子构型,阴离子大于阳离子;(4) Cu Cu 2 同种元素,高价离子半径小于低价离子半径;4-14 答: 离子键的形成:(1)活泼金属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分别变成相应离子;(2) 正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而相互吸引,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一般电负性相差较大(1.7)的元素的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离子键。4-15 答: 离子构型有 5 种,即 2 电子构型、8 电子构型、18 电子构型、917电子构型以及
23、 18+2 电子构型。Al3+: 8 电子构型; V3+:917 电子构型; Mn2+:917 电子构型;Fe3+:917 电子构型; Sn2+:18+2 电子构型; Sn4+:18 电子构型;Pb2+:18+2 电子构型; Cu+:18 电子构型; Cu2+:917 电子构型;Ni2+:917 电子构型; Cr3+:917 电子构型; O2-:8 电子构型;Ba2+:8 电子构型; Ag+:18 电子构型;4-16 答:N 2:1 个 键、2 个 键; CO2 :2 个 键、2 个 键 ; BBr3: 3 个 键; C2H2:3 个 键、2 个 键 ; SiH4:4个 键;4-17 答:Hg
24、Cl 2:直线形 无极性; BF3:平面三角形 无极性;CHCl3:平面三角形 有极性; PH3:三角锥形 有极性;H2S:V 形 有极性;4-18 答:C 2H6:sp 3; C2H4:sp 2; CH3CCH :sp 3 和 sp;CH3CH2OH:sp 3; HCHO:sp 2; COCl2:sp 2;4-19 答: (1)CH4:色散力; (2)He 和 H2O:诱导力、色散力(3)HCl 气体: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1(4)H2S: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5)甲醇和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4-20 答:(1)C 6H6 无; (2)C
25、2H6 无; (3)NH3 有,分子间(4)H3BO3 有,分子间; (5)HNO3 有,分子内;4-21 答:乙醇分子间有氢键,而二甲醚分子间没有氢键:4-22 答: BeO 的离子键强度大于 LiF; SiO 2 为原子晶体, CO2 为分子晶体; 金刚石为原子晶体不能导电,石墨层状结构间有自由电子可以导电; H 2O 分子间有氢键,而 H2S 分子间没有氢键; Na+为 8 电子构型,而 Ag+为 18 电子构型,18 电子构型的离子对阴离子作用力大于 8 电子构型的离子; 由 F2 到 I2 分子量增大,半径增大,则色散力增大。第五章 分析化学概论5-7 解: 5.8420.6%20.
26、9%71. 339TrTxxEx=-1.55-8 解:1234522114.5,.8.03.614.20()(.).50.35.4nni ii irxxxSx=255-9 解: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2211.53.41.6.83890%520.76.().63, 0.149052.31.61.6304DniiPQQxxSPttxn表表排 序 得 : , , ,可 疑 值 x当 置 信 度 , 时 , 查 表 得, 应 保 留当 置 信 度 , 时 , 查 表 得 =平 均 值 的 置 信 区 间 为 :5-10 解:35.65、35.69、35.72、35.6014,35.6
27、,0.5229%13.8 560.4,458023.63.1xSPnttttSxn当 时 , 查 表 得当 时 , 查 表 得5-11 解: 90.%94%5,15123.08.689.60.27%90.T SPttxn当 时 , 查 表 得不 在 此 范 围 内 , 此 产 品 不 符 合 规 定 要 求 。5-12 解:M(NaCl)=55.845, m(NaCl)=35.8+4.5162=40.3-1(NaCl)40.358(al) .69(molL)1cV5-13 解:甲合理。 称量样品 3.5 克,为两位有效数字,甲结果符合有效数字要求。5-14 解: (1)0.00505、 (2)
28、6.349 、(3) =11.046 、(4)pH=4.865paK有效数字位数 三 四 三 三 修约后数字 0.0050 6.3 11.05 4.86 5-15 解: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346 6691.0+.5984-0.13=.6+0.-1=.9208(2) 585.10.84.610 .42 .)3(3) 1%1.01.0.27 ( ) 55.09).73.255-16 解: 2424NaCOKH()()2550.4.02 1.nnnVcnn 4- 2-+2244混 合 物 中 和 的 物 质 的 量 相 等即反 应 ( 1) : M+16H=Mn10CO+8H (
29、)()0KO3(mol)- - 2-24 423HC+H=CO+H 1 1(Na)()00.(NaO) 10.(mL)()cVnV反 应 ( ) :5-17 解 : 3 322223AgCll(g)0.716(AgCl)()5.0(Bal)2.50141Bal=l(BaCl)18.40.5().(2) .(moll50mnnMncV -12-2+ 2-2+4 44422 223 L)3SO=SO S(Ba)(NH) 0.5(al)(l).Cl13BaCl.810LnmcVVM5-18 解 :设 HCl、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c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4-1 -1HCl
30、NaOHClNaO46. 2.50(l)5.(l)2.519amolL)lmolL)ccnnc 总设 、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分 别 为 ( ) 、 ( )则 : 43.( ) ( ) ( 1)又 : ( ) +2( )联 立 两 式 解 得 : ( ) =( ) =6(5-19 解 : 有关反应式:(1) 2HClO4 + Na2CO3 = 2NaClO4 + CO2+ H2O (2) NaOH + C6H5COOH = C6H5COONa + H2O(3) Ba(OH)2 + 2KH(IO3)2 = Ba (IO3)2 +2 H2O+2KIO3 (4) H2SO4+ Na2B4O7
31、10H2O = Na2 SO4+4H3BO3 +5H2O滴定剂 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称量范围 M(基准物质) (1) 0.030 molL-1HClO4 Na2CO3 (0.0560.064)g 105.99(2) 0.20 molL-1NaOH C6H5COOH (0.850.98)g 122.12(3) 0.030molL-1Ba(OH)2 KH(IO3)2 (0.820.94)g 389.91 (4) 0.080molL-1 H2SO4 Na2B4O710H2O (0.820.94)g 381.37 5-20 解 : 222323(EDTA)()(Zn)(Al)1010(l) l.535.
32、(l)0.0.14(AlO)1.96(l)(l0.34.2528cVcVMmM 或5-21 解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5+2-44+2-2 7- 37-2-2346+2-2-247323232AgCrO=grHACOHI1IISAgCrrIS(O)()()10(S(Ag)=VNamcaMcNa有 关 反 应 式 :样 品 3 0.O)(Ag.9517.810 0.25()VM样 品5-22 解 :-+32-24643 232345IH=I3SO10.(KI).5.10(mol)(NaSOa(IK)=568.5.01010(I)ncVcVc 总 总有 关 反 应 式 :又 -
33、1.29(molL)第六章 习题答案61 解:C.62 解:A.63 解:D.64 解:C.65 解:A.66 解:A.67 解: +-3HNO -Ac -+-2OSH -HCN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6 +-2-3-444HOPOHP 2-4SC68 解: 35(NH)1.790bK +44105()a 又 +47(NH)10 =NH4Cl 不能直接用酸碱滴定法滴定。 4(F)3.5aK -114(F).02.830b 又 -7() =NaF 不能被直接用酸碱滴定法滴定。 ;不能用强碱直接滴定。310HBO.K 见教科书 P.69 解:酸:H 3PO4, HCl碱:AC -,
34、 OH-既是酸又是碱:H 2PO4-610 解: ClNaAcaCl由-()plgHaK 得-(c)475lA -(c)0.为和 HCl 反应而生成 HAc 需加入 NaAc 的物质的量:10.molLmol设为得到缓冲溶液需再加入的量为 x mol 的 NaAc . 0.5xll0()o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7即 NaAc 的总加入量为: 0.150.1()mol即: 0.1582.323molgolg611 解: HBNaOH=加入 0.2 g NaOH 的浓度为: 10.4.105()molL设原溶液中抗碱成分 B-为 x mol/L0.55.63l2,2.x.3()m
35、olL设原溶液 pH 为 y:0.5.3lg21.4y612 解:要配制 的缓冲溶液,首先选择共轭酸碱对中酸的 尽pH (HAc)paK可能和 接近。查附录四, 。故选用 HAc-NaAc 缓冲对。5.0k(HAc)p4.75aK .2(N).4.7lg0cV(HAc)(a).5V又根据题意: c(aA)1VL解得: ,(Na)63mHc365m即:取 0.20 mol/L 的 NaAc 635 mL 与 0.20 mol/L 的 HAc 365 mL 混合可得要求的缓冲溶液。613 解: 343424242HPOaaPONa根据反应方程式,H 3PO4 和 Na3PO4 完全反应,它们的摩尔
36、数比应为 2 : 334P5.01()nmol34NaO5所以 H3PO4 与 Na3PO4 恰好反应完全,形成 H2PO4-HPO 42-缓冲体系:2aP00.6ColLol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824NaHPO50.91CmolLmol24NaHPO.36lg7.lg7.80apK614 解:(1) 10(C).9a时, p22(HN) 104.93=即主要以 HCN 型体存在。(2) 时, p8- +CN1012.H4930. aK =615 解:此题属于强碱滴定弱酸问题:可否被滴定的判据是 ,终810aC 点产物是 HCOO-,化学计量点的 pH 值就是 HCOO-溶
37、液的 pH 值。已知 4(HCO)1.70aK - 1()()5.6wba ,故可以直接滴定。4580.170.70a - 161.1(OH)6.()2bCKmolL , ,可选用的指示剂百里酚蓝或酚酞。5.78p45.78.2p616 解: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仅有 Na2CO3 与 HCl 的反应,生成 NaHCO3,这样:,即 76.52%0.21.1062再加甲基橙为指示剂为终点时,生成的 NaHCO3 与原有的 NaHCO3 均与HCl 反应:,即 10.59%.(4.8.5)840.15910.6617 解:Na 3PO4 和 NaH2PO4 不能共存。甲基橙变色在 pH = 4 左
38、右,所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PO 43-与 HCl 反应生成 H2PO4-,HPO 42-反应生成 H2PO4-;而百里酚酞变色在 pH = 910 左右,所以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时,PO 43-仅反应生成为 HPO42-。所以,若 PO43-反应生成 HPO42-消耗 HCl 12.00 mL,则可推算 PO43-反应生成 H2PO4-消耗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9的 HCl 应为 212 mL。即:,即 49.18 %340.51.63.94NaPO: 0.18,即 28.39 %2(2).96H0.23杂质为: 19.8%.3.4618 解: +-33423NBOH-+2H
39、5.016.57.9.3619 解:因滴定程序不同,此题中的 V1 和 V2 的含意与教科书中“双指示剂法”的 V1 和 V2 不同。设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的 HCl 体积为 V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的 HCl 体积为 V2,则混合碱分析方法如下:因 NaOHClalO2332HalalC则当 V1 = V2 时,试样组成为 NaOH;当 V2 = 2V1 时,试样组成为 Na2CO3;当 V2 2V1 时,试样组成为 Na2CO3 + NaHCO3;当 V1 Hg22+Pb2+。77 解:查表 12sp2MgOH560K.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3混合液中 OH-离子
40、浓度可由 NH3H2O 浓度算得 5 4b32 01OHN8molL9510olL.cKc/c././ 一离子积 22 428sp20QMgO9MgOH./K 一一应该有 Mg(OH) 2 沉淀生成。为不使 Mg(OH) 2 沉淀析出,OH -离子不得超过12sp 6H560OHmolL7510molLgK.cc/./c/ 一一则 pOH=5.12下面用缓冲溶液公式计算。设应加入 x(g)固体 NH4Cl:则 3b34NpNlHcK 22一O一30.15.124.7lg/(5.)3xx=0.063(g)至少要加 0.063g 固体 NH4Cl。78 解:其凝聚作用应在 PH9 的碱性条件下进行
41、为好。因 BaCl2 和 Na2SO4 产生 BaSO4 沉淀,沉淀选择吸附离子,而 Ba2+离子浓度较高,所以优先吸附 Ba2+离子从而带正电。为使沉淀完全,需加入带负电的电解质或动物胶以中和其正电。动物胶为含氨基酸的高分子化合物(),含两个羧基(COOH),所以为使其处于负电状态,12aap,9K PH 值应处于碱性条件下(PH9)。79 解:每次用 1.0L 饱和 Na2CO3 溶液处理,BaSO 4 沉淀转化为 BaCO3 沉淀,再用HCl 溶解。设每次转化掉 x mol BaSO4 沉淀。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24334BaSOsCBaOsS( ) ( )起始浓度 1.6 0(mo
42、l/L)处理一次后 1.6-x x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4平衡浓度(mol/L)此后每次处理同上。 2 10sp44 933BaSOSO745CC258Kc/ .K. 一一也即 ,解得 x=0.06401516x所以处理次数 (次)。mol64n.710 解: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AgI(s) + CO32- Ag2CO3(s) + 2I-22- 17sp 233(I)/(AgI)(8.50)8.90COCOcKK 所以要使转化进行到底,就要保持 c(CO32-) 1.11021c2(I-)/ 。而即使饱和 Na2CO3 溶液中,CO 32-浓度也不过 1.6mol/L, 所以要满足上述条件几乎不可能,即转化不能进行到底。711 解:(1)总反应为 Fe2+ + H2S FeS(s)+ 2H+其中 1)Fe 2+ + S2- FeS 1 19sp(FeS).50K 2)H 2S H+ + HS- 172a3 3)HS - H+ + S2- 2153a.0 总反应的 2+3 -1123 22+2+ 3 3(H)/5.810 (HS)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