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程设计大赛.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5618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大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设计大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设计大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设计大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设计大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钻井工程设计2目录第 1 章 地质设计 .41.1 地质概况 .41.2 地层分层、岩性描述 故障 41.3 M4 井压力预测 6第 2 章 井身结构设计 .62.1 钻井液体系 62.2 井身结构的设计 .72.3 井身结构设计结果 .10第 3 章 套管强度及钻柱设计 103.1 油层套管设计 .103.2 表层套管设计 .123.3 套管柱设计结果 .123.4 套管强度设计 .133.5 钻铤的设计 .13第 4 章 钻井液设计 .154.1 M4 井水质分析 154.2 钻井液的计算公式 .164.3 钻井液密度转换 .164.4 钻井液设计 .174.5钻

2、井液类型选择 184.6 钻井液设计结果 .18第 5 章 水力参数设计 .1935.1 一开设计 195.2 二开设计 21第 6 章 注水泥设计 .216.1 水泥浆的用量 216.2 所需干泥灰、清水的用量 .236.3 顶替时间的计算 .246.4 注水泥设计结果 .25第 7 章 压力控制设计及监测要求 .257.1 防喷器级别选择和组合方式 .257.2 防喷措施 257.3 地层压力监测要求 .26第 8 章 钻井进度计划成本预算 268.1 钻井工程进度计划见下表 .268.2 成本预算 27参考文献: 274第 1 章 地质设计1.1 地质概况1.1.1 地质条件管道途径地区

3、波状沙丘绵延广布,地势平坦,地表起伏较小,较为开阔,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属管道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段。1.1.2 预设计井基本参数井号 M4井深地理位置 M 市X: 8730748.78 NPEDC92补心海拔 1362.64井口坐标Y: 224161.96目的层位NPEDC10338401.1.3 构造位置区块构造位置处于 XX 盆地 XX 斜坡。本区构造特征明显、规律性强,地层北东高-南西低,整体呈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的主体基本上是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只在局部发育微幅度鼻隆构造。1.1.4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位于 M 市 B 区 C 村东北约 10 公里1.1.5 地震烈度工程所在地区地震基本

4、烈度为 6 度。1.1.6 地应力特征本区块地应力方向大概 NE6090,最小水平主应力方位 195.851.2 地层分层、岩性描述 故障M4 井岩性及分层故障分析5地 质 时 代分 层底界深 (m)层 厚 (m)主 要 岩 性 描 述故障提示第四系 30 25.2白垩系 985 955NPEDC1 1020 35NPEDC2 1440 420侏罗系NPEDC3 1650 210NPEDC4 2435 785NPEDC5 2745 310无NPEDC6 2845 100棕红色泥岩夹灰色砂岩砂岩段缩径卡钻 、渗漏三叠系NPEDC7 3125 280灰绿色砂岩夹棕褐、浅棕色泥岩砂岩段缩径卡钻 、渗

5、漏NPEDC8 3421 296上部棕红色泥岩夹肉红色砂岩,下部肉红色砂岩夹棕红色泥岩防 掉块、漏失、防斜NPEDC9 3656 235上部以杂色、灰色泥岩夹灰绿色砂岩为主,下部以灰白色砂岩夹深灰色泥岩为主防 掉块、漏失、防斜NPEDC10 3762 106深灰色泥岩与灰白色砂岩互层,夹煤线及煤层防 掉块、漏失、防斜二叠系NPEDC11 3797 35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灰黑色泥岩夹浅灰色砂岩和煤层防 掉块、漏失、防斜石炭系 NPEDC12 3820 23灰黑色煤层、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薄层灰岩、铁铝岩防 掉块、漏失、防斜6奥陶系 NPEDC13 3840 20 褐灰色白云岩防漏防钻具放空1

6、.3 M4 井压力预测M4 井地层压力预测数据预测本井 NPEDC9 组气层压力约为 30.0MPa,NPEDC10 组气层压力约为 32.0 MPa。M4 井地层压力预测数据井深mGp 当量钻井液密度g/cm3Gf 当量钻井液密度g/cm30 0.950 1.280500 0.950 1.4201000 0.950 1.5301500 0.950 1.6002000 0.950 1.6802500 0.950 1.7503000 0.950 1.8303200 0.900 1.8603400 0.894 1.9003500 0.893 1.9203600 0.892 1.9503700 0.

7、892 1.9703800 0.893 1.9903900 0.894 2.0107第 2 章 井身结构设计2.1 钻井液体系2.1.1 最大泥浆密度 maxpmax Sw (2-1)式中: max 为某层套管钻进井段中所用最大泥浆密度,g/cm 3 ; pmax 为该井段中所用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当量密度,g/cm 3 ;S w 为抽汲压力当量密度,取 0.036 g/cm 3 。 发生溢流情况时fmaxpmax S w SfX.SK/H (2-2)式中: fma为第 n 层套管以下井段发生溢流时,在井内最大压力梯度作用下,上部地层不被压裂所应有的地层破裂压力梯度,g/cm 3 ; X 为第 n

8、 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m; S k 为溢流条件,取 0.06 g/cm3; S f 为地层压裂安全增值,取 0.03 g/cm3。2.1.2 校核各层套管下到初选点深度 X时是否会发生压差卡套pn 0.00981H nmp式中:p n为避免发生压差卡套的许用压差, MPam 为深度为允许压差为时的钻井液密度g/cm 3 。 p 为 该井段内最小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 g/cm 3 。 H n为该井段内最深正常地层压力MPa。82.2 井身结构的设计2.2.1 套管层次及下入深度根据地层压力预测数据绘制地层压力与破裂压力剖面图,如下图所示。M4井地层压力预测结果图1. 中间套管下入深度初选

9、点确定该井无复杂地层设计系数取以下值:SW=0.036 g/cm3SK=0.06 g/cm30 0.5 1 1.5 2 2.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Gp GfM4井井深/m9SF=0.03 g/cm3pn= 12 MPa。根据钻与地层最大地层压力求设计破裂压力梯度钻遇最大地层压力梯度为 0.95 g/cm3考虑抽汲压力S W=0.036 g/cm3则最小钻井液密度 min为0.986 g/cm3考虑钻柱下放压力激动 Sg=0.036 g/cm3则最小设计破裂压力梯度为 1.022 g/cm3考虑安全因素S f=0.03 g/cm3则设计地层破裂压力梯度

10、为1.052 g/cm3从压力剖面图横坐标1.052处向下引垂线,与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曲线不相交,故中间套管下入深度为3000米且无卡钻危险不用下尾管。2. 计算中间尾管的最大下入深度3840-3000=840m计算尾管下入3840 米井深时压差卡钻的可能性,钻井尾管下入预定深度时采用的钻井液密度为0.894+0.036=0.93 g/cm3p =0.00981( 0.93-0.914)*3000=0.47 MPap N符合要求3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的确定根据中间套管下入深度3000米处压力梯度,给定0.06 g/cm3的溢流条件计算表层套管可下入深度;fd 0.030.06/H10设表层套管

11、下入深度 400米则 fd 0.030.06/400=1.41 g/cm3 g/cm3符合设计要求3 油层套管下入深度 3840米是否有卡套管危险p=0.0981*(0.95+0.036-0.95)*3840=1.36 MPa p N符合设计要求2.3 井身结构设计结果该井设计的套管程序如下表套管层次 下入深度m 水泥返深表层套管 400 地面中间套管 3000 地面油层套管 3840 地面第 3 章 套管强度及钻柱设计3.1 油层套管设计3.1.1 计算的相关公式1. 某井段的最大外挤压力Pocd gD10(3-1)式中: d 为该井段所用泥浆的最大密度, g/cm 3 ; D 为某段钢级的

12、下深度,m。2 某段钢级套管的最大下入深度Dn D/ d gS D10(3-2)11式中: D 为某段钢级套管抗外挤强度,MPa;S D 为最小抗外挤安全系数,取 1.125.3 .套管浮力系数Ks=1-d/s (3-3)式中: s 为某段所用钢材的密度,取 7.8 g/cm 3。4 安全系数抗拉安全系数: St 1.83.1.2按抗外挤强度设计由下向上选择第一段套管l由公式 3-1 可知最大外挤压力为Pocd gD10 1.25 9.81 384010-3 47.09MPa查钻井手册(甲方) 选择第一段套管第一段套管钢级选钢级 外径 内径 壁厚 抗挤强度 均重P-110 177.80mm 1

13、59.4mm 9.19mm 51.06 MPa 379.4n/m3.1.3 确定第二段套管的下入深度和第一段套管的使用长度1.查 钻井手册(甲方) 选择第二段套管第二段套管钢级选择钢级 外径 内径 壁厚 抗挤强度 均重C-95 273.05mm 247.9mm 12.57mm 47.44 MPa 810Nn/m由公式 3-2 可知第二段套管下入深度 Dn D/ d gS D1012=47.44/1.25 0.009811.125=3438.8m取 D2 3030m则第一段套管使用长度为 L1 D1 D2 3840-3030 810m故第一段套管实际使用长度为 L1 810(m) ,第二段套管实

14、际下入深度为 D2 D1 L13030m。3.2 表层套管设计由公式 3-1 可知,最大外挤压力为poc d gD103 1.2 9.81 400103 4.71MPa而允许抗外挤强度为pc poc Sd 4.711.1255.30MPa查钻井手册(甲方) 选择表层套管:表层套管钢级选择钢级 外径 内径 壁厚 抗挤强度 均重J-55 339.7mm 247.9mm 9.65mm 6.97MPa 887N/m3.3 套管柱设计结果表层套管用 444.5mm 钻头,钻至 400 米, 339.7mm 套管下至井深399 米中间套管用 311mm 钻头,钻至 3000 米,244.5mm 套管下至井

15、深2998 米油层套管用 215.9mm 钻头,钻至 3840 米,177.8mm 套管下至井深3839 米13套管设计参数表套管类型 钢级 外径 壁厚 长度油层套管 P-110 177.80mm 9.19mm m中间套管 C-95 273.05mm 12.57mm m3.4 套管强度设计1 表层套管下深 399米选用 J-55,壁厚9.65mm套管,不必进行强度计算。2油层套管下入深度3835米密度 m=1.25/cm3,抗外挤安全系数Sc = 1.10抗拉安全系数S T=1.80抗内压安全系数Si=1.10设计方法:等安全系数法计算井口最大内压力Pbi=0.00981*1.25*3835=

16、47.03MPaPsi=47.03e-1.25*0.55*3835/10000=36.09 MPa设计内压力 P id=Psi*Si=36.09*1.10=39.70 MPa确定下部第一段套管,设计抗挤强度为Pci=0.00981*1.25*3835*1.10=51.72 MPa选用P- 110,壁厚9.19 mm套管:Pc=58.81 MPa Pi=65.64 MPa3.5 钻柱设计钻柱设计组合第一次开钻(0-600m)mmAmmDC+203mmDC+177.8mmDC+127mmDP+133mmKL第二次开钻(600-3800)14311mm3A+203mmDC+177.8mmDC+127

17、mmDP+133mmKL第三次开钻215.9mm3A+177.8mmDC+127mmDP+133mmKL3.5 钻铤的设计根据钻头直径选择钻铤外径,钻铤长度取决于选定的钻铤尺寸与所需钻铤重量。3.51所需钻铤长度的计算公式Lc= W Sn / qc Kb式中:W 为设计最大钻压,kN; S N 为安全系数, 此取 S N 1.2; K B 为钻井液浮力系数; Lc 为所需钻铤的长度 , m;qc 为每次开钻所需钻铤单位长度重量,N m。3.52 计算钻柱所受拉力的公式pL qLc qcKb式中:p 为钻柱所受拉力,kN;Lc 为钻铤长度, m;q c为钻铤单位长度重量,N m ;L 为钻杆长度

18、 , m; q 为钻杆单位长度重量, N m 。p外挤 d gL式中 : p外挤 为钻杆所受外挤压力,MPa; d 为最小钻井液密度, g/cm 3 。3.53 钻铤及钻杆长度的计算一次开钻钻具组合(1)钻铤长度的确定最大钻压P=7.85Di2Li/4=7.8515mm钻铤,选用内径166.1mm,q c=248.1Nmf=1-1.25/7.85=0.8408LN=1.2m(2)钻杆长度计算及安全校核钻铤上面用E级钻杆,查表P y=1470.9KN按设计系数计算最大允许静拉载荷P adPad =0.9 KN校核是否满足卡瓦挤毁查表得 s/ t=1.37因此 1470.9/1018.32=1.4

19、41.37满足设计要求第 4 章 钻井液设计4.1 M4 井水质分析 储层敏感性分析:根据 X 衍射粘土矿物分析,本区岩石粘土矿物组成为:绿泥石(46.8%)、伊利石(31.5%)、高岭石(20.1%)、伊蒙混层井号层位PH值K+Na+Ca2+Mg2+Ba2+Cl- 24SOCO2-3HCO-3总矿化度( g/l)水型M4NPEDC96.06445407530 0169511190 331 29.75CaCl216(3.67%),伊/蒙间层比10%。粘土以不同的产状充填于孔隙之中或包裹于颗粒表面,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孔隙与渗透性,同时包壳的形成也不同程度地增强了颗粒的抗压强度并阻止了次生加大的形成

20、,降低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储层与外界流体接触后,由于条件改变而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影响储层孔隙结构,使储层渗透性变差,从而不同程度地损害储层,导致产能下降。根据多口井的敏感性试验,本区储层具有弱-中等酸敏、弱碱敏、中等盐敏、水敏和速敏变化大,由无强均存在。由 M4 井水质分析及所在储层敏感性分析可知:该井钻井液体系应选用钙处理钻井液体系,具有一定的抑制性,可以大大缓解造浆地层对其性能的影响。CaCl2 钻井液配方及性能配方 性能材料名称 加量 kg/cm3 项目 指标膨润土 80-150 密度 g/cm3 1.15-1.20纯碱 3-5 漏斗黏度,s 25-30CaCl2 5-10 滤饼,m

21、m 0.5-1.0CMC 3-6 PH 值 1-11.5重晶石 视需要而定 静切力 Pa 0-1.04.2 钻井液的计算公式4.2.1井筒内钻井液体积V井筒 =Di2Li/4式中: V井筒 为井筒内钻井液的体积, m ; Di井径, m; Li 为井眼长度174.2.2 损耗量损耗量为V损耗 V井筒 V循环 20%4.3 钻井液密度转换4.3.1一次开钻需要加入重晶石量m重 V原1 m土 m水式中 : m重 为加入重晶石的量, t; 1为一次开钻钻井液的密度, g/m34.3.2 二次开钻需要加入重晶石量m重 V原 21式中: m 重 为加入重晶石的量, t; 2 为二次开钻钻井液的密度, g

22、 m34.4 钻井液设计设计一开时钻井液密度为 1.2 g/cm3 ,二开时钻井液密度为 1.25g/cm34.4.1 井筒内钻井液体积1一次开钻井筒内的钻井液体积V井筒 1 0.3462 400/4 37.6m 32.二次开钻井筒内的钻井液体积V井 2 0.2412 (3840-400)/4 156.8m 3因此在钻井过程中V井筒 156.8m 34.4.2 钻井过程中所需的钻井液体积V损耗 156.8 120 20% 55.36m 3则所需钻井液原浆体积18V原浆 V井筒 V循环 V损耗 156.8 120 55.36 332.16m 3实际取V原浆335m 3。4.4.3 需要加入的水量

23、和土量粘土质量为m=V原 /(20+1000/2000)= 335/(20+1000/2000 )=16.3t水的量为 V 水 =16.3/5%=326 m34.4.4钻井液密度转换1. 一次开钻时所需重晶石的量由公式可知所加入重晶石量的为m重 1 3351.2 16.3 326100010-3 t2. 二次开钻时所需重晶石的量由公式可知所加入重晶石量的为m重 2 3351.25 1.216.8t4.5钻井液类型选择表层 钻井液体系:采用高膨润土钻井液钻井液性能: m=1.15-1.20 g/cm32中间套管钻井液体系:采用不分散的聚合物钻井液钻井液性能:见下表油层套管钻井液体系:又不分散的聚

24、合物过渡到分散型的三磺体系19钻井液性能:钻井液密度按近平衡压力钻井确定4.6 钻井液设计结果钻井液设计参数表项目钻井液密度g/cm3重晶石用量 t钻井液体及m3土量 t 水量 m3一开 1.2 59.7二开 1.25 16.8335 16.3 326第 5 章 水力参数设计5.1 一开设计设计数据 DH1 0.346m ,DS1 0.273m ,L 400m ,d1 0.248m5.1.1 确定流量Qmin = 1.433(Db2-d2)/mDb =1.433(34.62-24.82)/= 20.09(L/S)Qmax = 1.843(Db2-d2)/mDb=1.843(34.62-24.8

25、2)/l/s)选用 m m 缸套,P r=28.9 MPa Q=36.8 l/s选用单泵排量 28.41 l/s 36.8 l/s钻井液流变参数n=3.322lg50/35=0.51520K=0.515*35/5110.515=0.719Pa.sn5.1.2 计算循环压耗1 流速确定钻杆内流速Vpi=25.84/0.0875*10.862=2.5m/s钻杆外环空流速Vpo=25.84/0.0785*(44.452-12.72)=0.18m/s钻铤内流速Vdi=25.84/0.0785*7.142=6.46m/s钻铤外环空流速Vdo=25.84/0.0785(44.452-22.82)=0.22

26、6 m/sRepi=(10*8002-0.51510.860.515*2.52-0.515*1.2)/0.791(3*0.515+1)/4*0.515)0.515=19366Redi=(10*8002-0.515*7.140.515*6.462-0.515*1.2)/0.791(3*0.515+1)/4*0.515)0.515=54196Repo=(10*12002-0.515(44.5-12.7)0.5150.515*0.182-0.515*120)/0.791(2*0.515+1)/3*.515).515=685Redo =(10*12002-0.515(44.5-22.8)0.5150.

27、515*0.2262-0.515*120)/0.791(2*0.515+1)/3*.515).515=77921a =(lg0.515 +.093)/50=0.0728b =(1.75-lg0.515)/7=0.291fpi=0.0782/193660.292=0.00412fdt=0.00728/541960.291=0.00305fpc =24/685=0.035fdc=24/779=0.0308pc=4.48 MPa2 钻头压降Pb=12-4.48=7.52MPa3 喷嘴当量直径取流量系数 C=0.98 则de =(0.0811*1.2*25.842)/0.982*7.521/4=1.8

28、cm5.2 二开设计设计数据DH2 0.241m , DS2 0.178m , L 3840m ,d 2 0.159m ,d c=71.44mmn=3.322lg47/32=0.555K=0.555*35/5110.515=0.512Pa.sn选用流量 Q=34.55l/s则钻杆内流速Vpi=34.55/0.0875*10.862=3.73m/s钻铤内流速Vdi=34.55/0.0785*7.14222=8.62m/s第 6 章 注水泥设计6.1 水泥浆的用量6.1.1 所需水泥浆体积的计算公式N=(V1+V2+V3)/V4其中 N 为水泥用量,袋;V1封固段环空体积,m 3V2水泥塞容积;m

29、lV3附加量 m3V4一代水泥配制水泥浆的容积 m3/袋V1 V2的计算方法如下V1=7.85*10-5( Dm2d2) hV2=7.85*10-5di2ho其中 Dm电测平均半径 cmd 套管外径 cmdi套管内径 cmh 水泥浆反高 mho水泥塞高度 m6.1.2 用水量计算按如下公式计算:VW=Nbm/10-3w其中 VW水的体积 m3w 为水的密度 g/m36.1.3 顶替排量的计算公式23Qc =(D Hi2-DSi2)v*10 3/4式中: Qc 为顶替排量, L s ; v 为水泥浆临界流速, m/s ,表层取 0.9 m/s ,油层取 2.28 m/s 。6.1.4 顶替容积的

30、计算公式VDi=di2L/4式中:VDi 为顶替容积,m 3;d i 为套管的内径, m;L 为长度,m6.1.5 注入时间的计算公式t= Vti / Av 60式中:VTi 为所需水泥浆体积,m 3; v 为钻井液临界流速,m/s ,取 1.68 m/s ;t 为水泥浆注入时间,min ; A 为环空面积, m 2 。6.2 所需干泥灰、清水的用量6.2.1 水泥浆体积的计算1.封固表层套管水泥浆体积的计算由套管设计可知 DH1 0.346m ,D S1 0.273m ,L 400m ,d1 0.248mV=1.1(D Hi2-DSi2)L/4 + di2L/4 + dHi2L/4=1.1*

31、3.14(0.3462 -0.2732)*400/4 +3.14*0.2482*400/4 +3.14*0.3462*400/4=72.5 m 32.封固油层套管水泥浆体积的计算由套管设计可知 DH2 0.241m , DS2 0.178m , L 3840m ,d 2 0.159m 。V=1.1( DHi2-DSi2) L/4 + di2L/4 + dHi2L/4=1.1*3.14(0.2412 -0.1782)*3840/4 24+3.14*0.1592*3840/4+3.14*0.2412*3840/4=338.8 m 36.2.2 干水泥质量的计算由 公式 q c w/( w m c)

32、得,配制1m 3 的水泥浆所需水泥灰的质量为q=3.151/(1 0.46 3.15)=1.29t/m3干水泥质量为m表灰 KVT1q 1.05 72.51.29 98.2t3. 封固油层套管干水泥质量的计算Q=1.32 t/m3干水泥质量为m油灰 KVT 2 q 1.05 338.469.681.32 469.6t6.2.3 所需清水的体积的计算1. 封固表层套管所需清水的量由公式 Vw= m m灰/ w m3 因此 固井时储备清水的体积为 50 m32.封固油层套管所需清水的量由公式 Vw= m m灰/ w m3 因此 固井时储备清水的体积为 220 m36.3 顶替时间的计算6.3.1

33、顶替排量的计算1. 表层顶替排量的计算由表层设计可知DH1 0.346m ,DS1 0.273m 则由公式计算得25Qc =(D Hi2-DSi2)v*10 3/4=3.14( 0.3462-0.2732)0.9*10 3/4=31.9l/s2. 油层顶替排量的计算由油层设计可知 DH2 0.241m , DS2 0.178m则由公式可知顶替液排量Qc =(D Hi2-DSi2)v*10 3/4=3.14(0.241 2-0.178)*2.28*1000/4=47.2 l/s6.4 注水泥设计结果注水泥设计参数表套管层位 清水体积干水泥灰质量注水泥量表层套管 50 98.2 72.5油层套管

34、220 469.6 338.8第 7 章 压力控制设计及监测要求7.1 防喷器级别选择和组合方式7.1.1 一开压力控制井深 H=3000 地层压力 pp=0.00981*1.1.*3000=32.4 MPa 钻井液密度 m=1.2 g/cm3,选择防喷装置压力为Pbw=32.4-0.5*0.00981*1.2*3000=14.7MPa26组合采用一个单闸板和一个环形防喷器7.1.2 二开压力控制井深 H=3840 地层压力 pp=0.00981*1.1.*3840=41.4MPa钻井液密度 m=1.2 g/cm3,选择防喷装置压力为Pbw=41.4-0.5*0.00981*1.2*3840=

35、18.8MPa组合采用一个双闸板和一个环形防喷器7.2 防喷措施1 钻开油气层前,认真贯彻执行井控技术规定 ,做到思想重视,措施落实。2 井场储备足够的加重材料3 储备一定量的钻井液4 做好地层压力预测5 起钻时要连续灌钻井液,起钻完井内灌满钻井液7.3 地层压力监测要求1 利用 dc 指数法进行随钻压力监测,根据地层压力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做到近平衡压力钻井2 随时跟踪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密度实际偏差,搞好井漏,溢流预防工作。第 8 章 钻井进度计划成本预算8.1 钻井工程进度计划见下表序号 井段 m 施工作业 计划天数 累计天数27d1 0-400钻进 下套管 固井候凝a a2 400-300

36、0钻进 起下钻电测下套管 固井候凝装井口b a+b3 3000-3840卸接钻柱 钻水泥塞 钻进 起下钻电测c a+b+c8.2 成本预算1 新区临时工程费 C12 钻前准备工程费 C23 钻井工程费 C3C3=Y1 +Y2 +Y3 +Y4 +Y5Y1 材料费Y2 工资及附加费Y3 折旧费Y4 井控装置费Y5 其他费用4 录井测试作业费 C45 固井工程费 C5286 施工管理费 C67 试油工程费 C7钻井总成本 C= C 1 +C7钻井单位总成本 Cg =C/F钻井工程单位成本 Cu =C3/F参考文献:【1】 李克向 钻井手册(甲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2】 周开吉,郝俊芳。钻井工程设计。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3】 沈忠厚。油井设计基础和计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4】 郝俊芳,龚伟安。套管强度计算与设计。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5】 刘祖煌 套管最大载荷设计的讨论与建议 。石油钻采工艺,1986,6【6】 赵国珍,龚伟安。钻井力学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7】 张兴儒 吴振烈主编。油气田环境保护。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