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括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整体过程是这样的: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列出意义相同的两个式子,一个带有括号一个没有,自然就引出如何去括号。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数的运算作比较,考察在数的运算中,遇到括号时是怎样去掉括号的,去掉括号的理由是什么,在学生搞清楚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算理后,考察式子中去括号的问题,让学生看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方法在式的去括号中仍然成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归纳得出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例4 和例 6 是巩固复习去括号法则的例题。例 4 是利用去括号的规律可以将式子中括号去掉,从而将式子化简。再让学生总结注意点,教师进行点拨。最后的学生小结并不是一种形式,通过小结教师
2、能很好地看出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掌握情况。由于本节注重用大量练习巩固新知识,练一练中的第 4 题含有中括号的例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能讲,确实是一个遗憾。一些老师建议扣紧本节去括号的内容例 6 换成第 4 题。听课的老师为我这节课提出了许多真诚的建议,同时我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 思,现将自己的一些思考记录如下:一、比较成功的地方。1备课比较充分,引入新课前先复习合并同类项及乘法分配律,为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从实际问题引入新知,问题贴近生活,简单又扣紧课题内容,自然生动。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在学习去括号法则时,让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律,学习整式加减中去括号法则
3、,将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个性质,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3抓住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多用鼓励法教学,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热烈,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二、应注意的地方。1进行备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计算 ,学生大多把前面16(t)3的:“”号看作减号,进行这样的运算 ,t62t而很少这样算 。116(t)6t()332多关注细节。做题过程中,强调解题格式,要有“解”及等号要对齐;及时强调易错问题,如3(x+8)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和要把3 乘进括号里每一项。3总结出规律后,利用规律解题时应让学生边解题边一起复述规律,这样几遍后加强了对规律的记忆。4注意利用合适的语言多启发学生回答归纳总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