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5215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6卷第2期2014年4月光学仪器OPTICAL INSTRUMENTSV0136。No2April,2014文章编号:10055630(2014)02010705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唐璜1,缪璇2,赵栋(1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上海200433;2上海复旦智能监控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0433)摘要:针对水下安防这个特殊领域,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声音传感系统。系统光路采用改进的Sagnac结构,利用宽光谱光源,实现了以相位压缩原理为基础的微分干涉,相较传统干涉结构,本系统基于干涉光束共光路的特性,只响应振动等动态变化的物理量,自动屏蔽温度起伏等静态、准静

2、态干扰因素,使其在保持传统光学干涉类传感器高灵敏性的同时,又克服了传统干涉类传感器不稳定的缺点。该系统的水下部分仅由光纤及其无源器件组成,适应水下长期工作环境。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有效。关键词:水下侦听;光纤;微分干涉;传感器中图分类号:TB 937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55630201402004Submarine listening based on fiber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erTANG Huan91,MIAO Xuan 2,ZHAO Don91(1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Fudan

3、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2Shanghai Fudan Intelligent Surveillance Equipment Co,Ltd,Shanghai 200433,China)Abstract:Submarine security is a special fieldA submarine listening system based on fibe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er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Because of a modified sagnacinterferometer

4、 and a broadband source,its optical system is a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erdepending on the principle of phase compressionBased on the common-optical pathinterferometer,this system only responds on dynamic disturbance such as vibration,andneglects static or quasi-static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

5、e fluctuationThis system not onlyhas the high-sensitivity of traditional interferometric sensorsbut also overcomes theinstability of them,which tends to be affect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suchas temperature fluctuationThe underwater part of this system is fiber and passive optical

6、components,which fits the long-term works in submarine conditionAt last,the experimentalresult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Key words:submarine listening;fiber;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sensor引 言水下安防是一个特殊领域,其主要作用是在临水特定区域对蛙人、机器人等水下入侵目标进行实时收稿日期:20130926基金项目:973课题(2010CB327805);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

7、BAF06801);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2012YQl502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07077);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1231203400)作者简介:唐璜(1 973一),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tanghuang263net通讯作者:赵栋(1979一),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zhaodongfudan163com万方数据108- 光学仪器 第36卷监测与预警。目前世界各国对来自空中和地面的恐怖袭击,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应对措施,但对较为隐蔽的水下恐怖袭击还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控手段,是反恐的薄弱

8、环节。随着恐怖活动不断从陆地向水下发展,对水下入侵目标的检测以及跟踪、识别成为新的关注焦点uj。水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声波成为主要的信息传输工具,同时也对电磁类器件在水下的长期使用提出了诸多限制。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以其灵敏度高、不含电磁器件的独特优势成为水下传感的优选。利用光纤做传感元件对水声信号进行探测相比传统的压电陶瓷具有噪声低、动态范围大、抗电磁干扰与信号串扰能力强、结构轻巧、适于远距离传输、组网等优点24。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干涉效应实现动态信号测量的水下全光纤声音侦听技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1基本原理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优点,而其

9、中以相位压缩原理为基础的微分干涉型光纤传感,因为利用了共光路的干涉结构,相较传统干涉结构,又同时具有了隔离静态、准静态的环境噪声影响(温度起伏等)、对光源要求低(可利用宽光谱光源)、线性范围大(相位压缩)、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更具有实用价值,在长距离、大范围区域内进行动态信息的分布式监测方面有大的应用潜力m1】。水下蛙人或机器人运动产生的振动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到光纤,根据光纤的光弹效应,从而对光纤中传播的光信号的相位进行调制。可利用图1中所示的微分干涉型光路结构来进行解调,该系统包括一个宽光谱光源、两个光电探测器、一个22光纤耦合器、一个33光纤耦合器、一段光纤延迟线、带有反射端的传感光纤。从

10、宽光谱光源发出的光信号首先被33光纤耦合器平分为三路,其中的两路光信号分别通过延迟臂和直接臂,经2x 2光纤耦合器会合后沿传感光纤传播,遇到反射端后,这两路光信号原路返回,被22光纤耦合器又平分为4路光信号,这4路光信号再次通过延迟臂和直接臂,通过33光纤耦合器后分别进入到两个探测器。两个探测器形成两路输出信号,有利于后续的信号处理。该光路系统中一共存在如下的”4路光信号:光路1:光源一33光纤耦合器一延迟臂一传感光纤一22光纤耦合器一延迟臂一探测器光路2:光源一33光纤耦合器一延迟臂一传感光纤一22光纤耦合器一直接臂一探测器光路3:光源一33光纤耦合器一直接臂一传感光纤一22光纤耦合器一直接

11、臂一探测器光路4:光源一33光纤耦合器一直接臂一传感光纤一22光纤耦合器一延迟臂一探测器由于宽光谱光源的相干长度极短,只有光路2和4才能够产生干涉,其他光路之间的光程差大于相干长度,只提供直流成分。当传感光纤静止不动的时候,光路2和光路4的光程完全相同;当传感光纤某一部分被声波信号调制时,光路2和光路4中传播的光信号经过该部分传感光纤时具有时间差(该时间差为光纤延迟线引入的时间延迟),因此当两路光信号叠加后即产生微分干涉现象。假设声波信号对光纤调制引起内部的光程变化量监控区传输区唾迟光纤 孽 迈33光纤耦合器 【直接臂预处理区延迟臂迈 2 x 2k纤耦合器水下传感区i f 、, 、 | 、I

12、, I , , f 7, ,护r f感光纤 乏射端图1系统组成示意图Fig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ystem万方数据第1期 唐璜,等: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 109为L(),光纤延迟线引入的时间延迟为r,则上述光路2、光路4两路光信号叠加后所形成的光程差为L(t+r)-L(t),则该光程差的变化在干涉系统中形成的干涉相位舻()可表示为如)一争龟)r (1)其中,L 7()一兰半表示调制引起的光程变化率,与光纤的光弹特性有关,A为光的波长。滤除掉直流成分后,最终在两个探测器中探测到的对应光信号分量为Jl()一Iocos妒()+伽 (2)J2(

13、)一Iocos-9p(t)一伽 (3)其中,伽为由33光纤耦合器引入的初始相位差。根据式(1)、式(2)和式(3),可求得反映调制速率的物理量L 7(),通过积分运算,最终实现对传感光纤周围环境中声音信号的真实还原。在实际应用中,图1中的系统可被虚线划分为4个区域:监控区、传输区、预处理区和水下传感区。其中,传感区为水下的待测区域,将传感光纤缠绕在护栏上放入水下,并在末端制作一个反射端面;预处理区为干涉光路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分离传感光纤和传输光纤的作用,即预处理区靠近监控区的一侧连接光纤只能传输调制后的光信号,该段光纤本身不能感知外界的声波信号;监控区由光源、探测器以及必须的软硬件部分组成,

14、可放置在远离待测区域的监控室内;监控区和预处理区之间由常规的通信光纤(缆)远程连接。本系统除了在远离待测区域内的监控部分需要电能供应外,其余部分全部由光纤及无源器件组成,不含电磁器件,无需电能供应,适合在水下长期运行。同时基于微分干涉的传感原理,本系统只响应声波引起的振动等动态变化的物理量,而周围环境中温度起伏、水压变化等静态、准静态的物理量,由于他们的变化频率远小于1r,不会在系统中产生干涉现象,这些干扰因素将被本系统免疫。2模拟实验如图2所示,模拟实验在某游泳池内进行。泳池水深25 m,将本系统的传感光纤(直径09 mm紧包光纤)放置在泳池一侧底部,距离一边35 In的位置,在泳池另一侧实

15、验人员穿戴脚蹼后,在水下约2 ITl的深度在位置1和位置2两点之间潜泳,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 In。图中L为蛙人和传感光纤之间的距离。图2模拟实验示意图Fig2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simulation万方数据 110 光学仪器 第36卷图3为在监控区域内实时回放的水下声音数据图,由上而下分别为L=45 m、40 m和35 ITI处潜泳时的声音数据。从测试数据以及现场的声音回放可以看出,潜泳时,本系统能够捕捉到蛙人引起水波扰动的声音信号,有效探测距离大于45 m。3结论0 302。0 l一釜c 0一霉一0102一一O3一(0302Ol型0

16、馨一01。一02030404030201型0=臣。一002030 4图3探测到不同距离的声波数据图Fig3 Sound wave data detected at various distances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声音侦听系统及其模拟实验。本系统利用宽光谱光源和新型的干涉光路结构,使得传感光纤仅对声波引起的振动等动态变化的物理量进行传感,而对环境温度起伏、水压变化等静态、准静态物理量免疫。本系统在保留传统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高灵敏度优点的基础上,克服了其易受环境干扰影响的缺点,能够在水下复杂环境中稳定有效地工作。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万方数据第1期 唐璜,等

17、: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参考1234567891011文献:MCDONALD L。HICKS WAcoustic fence:US 346414P2003-0117周波,李绪友,郝燕玲干涉型光纤水听器P(零差解调技术研究与实现J光学仪器,2004,26(3):3237运朝青,罗洪,胡正良,等应用于拖曳细线阵的光纤水听器研究口光学学报,2012,32(12):7781李东明,陈军,葛辉良,等侧面压迫式及端面拉伸式增敏光纤光栅水声传感器口光学学报,2012,32(5):2936王廷云,郭强,唐明压,等磁致伸缩效应光纤微分干涉电流传感器口光电子激光,2002,13(9):923925赵

18、新秋,韩伟微分光纤传感器测量轧制力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6):16451646陈德胜,部洪云,肖灵等基于微分干涉仪的新型光纤声传感器EJ光电子激光,2006,17(8):942944WANG C,TANG H,XIAO Q,etalThe application of wide spectrum laser in noncontact vibration measurementl-JMicrowaveand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09,51(12):28582861HONG G W,JIA B,WANG X A novel all-fiber

19、high velocity interferometer for any reflectorfJMicrowaveand Optical TechnologyLetters,2007,49(8):20322035HONG G W,儿A 13Allfiber multipointsARJMicram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07,49(5):1 1991201HONG G W,JIA B,TANG HLocation of a wideband perturbation using a fiber Fox-Smith interferometerJ

20、Journal ofLight-axzve Technology,2007,25(10):3057-3061(上接第99页)2陈慧,赵斌,马国鹭无衍射光电子标靶的直接映射标定方法研究-j-激光技术,2011,35(3):4074113张洪田船舶轴系合理校中技术研究口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3,17(4):3-74张新宝,赵斌,李柱无衍射光莫尔条纹空间直线度误差的测量方法I-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8(7):44465潘明华,朱国力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的测量方法研究i-J-施工技术,2005,34(6):34366潘明华,文香稳,朱国力俯仰角组合测量系统的设计l-J光学精密工程,201

21、1,19(3):5986037周莉萍,赵斌,李柱无衍射光束在激光三角测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口激光技术,1998,22(1):22258唐土生,李慧,游庆祥提高基于CCD测量精度的新方法I-j-光学技术,2013,39(1):82869付天舒,韩春杰,段志荣CCD驱动实验仪的设计J光学仪器,2013,35(4):717610崔永鹏,何欣,张凯采用三点定位原理的反射镜支撑结构设计I-J光学仪器,2012,34(6):5661(上接第106页)5结论针对待测光源闪动的特点,利用小面积光电二极管对其闪动信号进行捕捉,设计光电转换电路和信号整形电路对获得的光信号进行转换和整形,最终通过单片机处理,利用数码

22、管显示其闪动频率。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预期目的,且成本低,性能可靠,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为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I-1郭凯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弹丸初速与射击频率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i-J-仪器仪表学报,2007,28(s8):2822852王朕,刘学峰,刘陵顺基于AT89C51的电机转速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口四川兵工学报,2009,30(5):19213王斌,赵冬娥带光电直流补偿的激光测速靶系统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29(5):2352384宋涛,张斌,罗倩倩光电转换电路的设计与优化l-J电路与控制,2010,25(6):46485刘卫东,刘延冰,刘建国检测微弱光

23、信号的PIN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1999,36(4):28306刘辉小型化弹丸速度测试系统J光学仪器,2009,31(3):14177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I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02264万方数据基于微分干涉原理的全光纤水下侦听技术作者: 唐璜, 缪璇, 赵栋, TANG Huang, MIAO Xuan, ZHAO Dong作者单位: 唐璜,赵栋,TANG Huang,ZHAO Dong(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上海,200433), 缪璇,MIAO Xuan(上海复旦智能监控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0433)刊名: 光学仪器英文刊名: Optical Instruments年,卷(期): 2014,36(2)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