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论语八则一、整体感知论语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和编纂,尤其侧重于以“言”来体现思想,按内容分为20 篇,每篇含有数则(章),每篇和每则的内容相对独立。课文所选八则,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则侧重于“为学”,后四则侧重于“修身”,两者又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研读第一部分,应对为学的方式和追求作如下思考: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意义和乐趣所在。“时习”即是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和深入理解所学的过程。学有所得,与知己交流,是学习者热诚的期待,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学得寂寞,无人喝彩,甚至被否定和批评,还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在学习上自得其乐,这就是真正的君子之风。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智慧的
2、光芒。有知识,但没有疑问,没有对于疑问的深思,没有深思后的顿悟,知识永远是知识,不是学识,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当然,不能踏实为学,没有丰盈的积累和有益的参照,就只能处于虚无缥缈中。“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如果偏废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危及身心。真诚坦白是学习的最佳态度。承认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和困难与表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益和收获同样重要。强不知以为知只能欲盖弥彰,显得更加愚蠢和可笑。勇敢地说“没听懂”“不明白”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点拨和教导,从而化不知为知。不懂时伪装懂,是耍小聪明;不懂时马上提问尽快弄懂,才是
3、大智慧。因真诚坦白而不断进步的好学者,就是真正的智者。乐在其中是学习的理想境界。“知之”是初级境界,客观知晓而已,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没有投入,是理智的学习。“好之”是中级境界,有了兴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不断获得新知,是愉快的学习。“乐之”是高级境界,把学习视为人生的享受,心灵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是陶醉的学习。研读第二部分,应对做人的修养 和态度作如下思考:自知者明。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做事尽心竭力、尽职尽责是谓“忠”,交友一诺千金、光明磊落是谓“信”,从师孜孜以求、反复实践是谓 “习”。人生在世,都是
4、身兼数职,全身心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实非易事。每日做多次多方面的自我反省,恐难实现。但每日做一次一方面的自我反省,的确可行。可以拷问自己主要社会角色的分数如何,是否活得问心无愧。2知人者智。及时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好恶,才能和谐相处。所以,不必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 随时提醒自己主动去了解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高尚的人生态度。更何况,这样做了,不管别人如何,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拥有人生智慧的贤者,也只有这样的智者贤者,才能 宠辱不惊,悠然自得。学人者强。见到贤者,心生敬意,通常如此。见到贤者,渴望比肩,鲜有闻之 。与贤者看齐,需要勇气和胆识,也需要恒心和意志。能向普通人学习
5、,则需要有谦逊的美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从同行者那里学到很多。杰出者是学习的对象,普通人也是学习的对象,学众人之长,为自己所用,这才真正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爱人者仁。 有贤者 就有不贤者,有善者就有不善者,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看到不贤之人和不善之处,不可生厌恶之心,而应把他当做一面镜子,借以作自我反思。既然不欣赏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就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和做出这样的事,以谦逊的态度和悲悯的情怀面对,这就是爱人不恶人的仁者境界。总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学的道理可以引申为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可以落 实为为学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何尝不是做人的至高追求?“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6、何尝不是为学的优秀品质?儒家认为,为学也是律己修身的过程,做人和做学问是统一的。二、孔子生平孔子(前 551前 479),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生于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 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 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
7、,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 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襄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时孔子 55 岁。14 年中孔子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 ,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3鲁哀公十一年(前 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 68 岁
8、。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 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三、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实践)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措;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充满疑惑。”孔子说:“由,教导你,你明白了吗?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聪明智慧。”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 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了?与
9、朋 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到那些缺点而(反思自己)改正。”4、自主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愠( ) 罔( ) 殆( ) 悱( ) 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2)学而不思则罔 (罔: )(3)思而不学则殆 (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 )3.找出下面
10、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4. 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5. “而”的用法有 A.顺接 B.表转折 C 表修饰 D 表并列,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1)学而时习之 ( ) (2)人不知而不愠 ( )4(3)学而不思则罔( ) (4)敏而好学 ( )(5)学而不厌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填空。(1)孔子,名 ,字 ,是 时期的 家 、 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2) 论语记录孔
11、子的言行多用 体。以课文所选的八则来看,只有第五则用 体,其余七则均为 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 。8. 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9.论语八则以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为主,请你从中各举三例。学习态度类:学习方法类:5参考答案1. yn wng di fi y2.(1)恼恨、怨恨(2)迷惑而无所得(3)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的表达出来的样子(5)方角3“说”同“悦” ,高兴。4.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表能愿的动词5.(1
12、)A(2)B(3)B(4)D(5)B(6)A6.(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知识空想却布认真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可以取法的人在里面。(3)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7.(1)名丘,字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2)语录体,对话体,语录体,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篇幅简短,语言精炼。8.(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学习态度:(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学而不厌(3)人不知而不愠学习方法:(1)温故而知新(2)默而识之(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