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哲学基础,对远程教育中学生认识规律的方法论指导 对远程教育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论指导,二、终身教育观,活到老学到老,我国终身教育的渊源,国外学者认为孔子是东方“发现和论述终身教育必要性的先驱者”。 庄子“吾生有涯,学也无涯” 汉代学者刘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西方圣哲关于终身教育的言论,亚里士多德:“对人来讲,渴求知识是自然的。” 苏格拉底:“一个人的教育和学习是一生的。” 法国教育家孔道塞则明确的倡导学校向社会开放,“教育应该不限年龄,任何年龄学习都是有益的而且是可能的。”,现代终身教育观念形成于
2、20世纪60年代。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首次提出的。“终身教育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人的一生中正规的、非正规的和不正规的多种学习,其目的在于使人的社会的和专业生活达到最完满的发展。终身教育是把教育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和工作场所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他借助于大众媒介以及其它情境和结构来获取智慧。 “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发展的社会目标,是终身教育确立的一种社会形态。,终身教育观形成的原因,社会的信息化是终生学习观形成的内因。信息爆炸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加快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 人口爆炸对教育的冲击。 科技进步既是动因又是基础。,人类科学知识
3、在19世纪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目前,有的专家估计是每3年增加一倍。现代物理学中90%的知识是195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现在每天有60008000篇科学论文发表,每隔20个月论文数字就会增加一倍。,三、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行为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英国。遵循“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原理,通过倡导操作学习理论和推行程序教学而对当时教育理论产生巨大影响。 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1、学习、程序教育的基本过程是学习程序的体现。2、程序教育通过机器来进行,可以使一个程序编制者和无数的学生发生接触。这种一点对多点的教育应是远程教育的先决条件。,四、人本
4、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论,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 学生必须通过自由选择而成长起来,别人的选择和过分控制只会削弱他的能力。 教师的权威地位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毫无威胁的真诚可以来的存在方式。 建立一种“帮助”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用公式来表述就是:真诚+同情+无条件的主动关系=成功 。 罗杰斯为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杰斯心目中的学生,既能把握自我实现,又能勤奋地学习,通过自由选择成长,积极主动地积累学习经验,能承受起困难与挫折的磨练,是学习过程充满生机。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重新塑造学生个性人格的过程。尤其是犯错误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失败体验,应有意识的锻炼学生承受
5、困难的能力。,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动态建构过程,使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的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内容的教学,但学生会又不同的效果) 建构主义注重学习与情境的关系:学习是通过外界情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而不是教师传授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的。 建构主义还强调合作,认为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依赖学生之间的合作、磋商与理解。,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理论上阐述了电脑程序,网络媒介等一系列概念,故其理论被用来指导数据库建设,认知工具的设置、虚拟学习环境的模拟、学习评价的检验
6、,这些教学思想为远程教育广泛认可。,六、工业化理论,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是在远程教育思想界有深远影响的一种理论学说。 德国的彼得斯(Prters)一直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发展者。 他于1967年提出“工业化理论”,其核心是将远程教育比作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形态,而将传统的、面授的和集体的教育归结为教育的前工业化形态。 远程教育以教学过程的高度技术化为其基本特征。,彼得斯把用于分析工业生产过程的那些概念和方法技巧应用于分析远程教育,合理化:教师的知识能通过教育媒体顺利地为学生所接受。 劳动力的分工:如果远程教育学员数量、学生的学习评价由专家承担,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则将发生作用。 机械化:传统教育受制
7、于教育结构,而远程教育、机械化的趋势终将改变教学过程。 流水线:远程教育中,教材及数据库的建设类似于流水线操作,得益于多方协作。,大规模生产:远程教育能扩大学生的受益面 计划和准备:象工业社会一样,远程教育需要本专业高级专家规划,及预先的财政投入。 标准化:统一的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 功能变化和专业化:教师职能转化为1、知识的提供者;2、评价者;3、咨询者 专营:不断扩大远程教育所形成的教育产业市场。,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的成果,远程教育的福特主义(Fordism)、新福特主义(Neo-Fordism)和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的理论。三主义在规划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 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产生基于三个变量:产品更新、过程变革和劳动职权的不同变化、不同取值而形成的生产系统,并使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分别呈现低层次、较高层次和高层次状态。,三个变量取值表,系统图,福特主义 产品种类少 过程更新慢 人员职责要求低,新福特主义 产品种类多 过程更新快 人员职责要求低,后福特主义 产品种类多 过程更新快 人员职责要求高,福特主义危机,远程教育的福特主义模式,远程教育的福特主义模式是在一所学校里,不论专业设置、开设课程,还是就读的学生等方面,都是数量有限的,与为更多求学者提供更方便的学习环境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教学过程始终保持原有的模式;教学与
9、管理职责并不明确,一些想把这种教育方式进一步规范起来的教师和管理者由于没有法定的依据,想法也仅仅是想法而已。 是较低层次的教育实践,与正规的面授教育几乎无差别。,远程教育的新福特主义模式,远程教育的新福特主义模式不仅是专业设置、开设课程的数量大大增加了,而且方法也更加灵活了。学生数量猛增,不得不与其它有关临近学校合用一些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冲破了福特主义的束缚,开始使用广播、电视传授知识,少数学校开始使用计算机教学,跨国办学成为现实;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还没有给予更大的自主权,有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出一些使用与教学的新媒体、新方式,仍然由于没有授予变革的权力而不能派上用场。
10、远程教育的新福特主义模式已经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实践。,远程教育的后福特主义模式,远程教育的后福特主义模式在开设专业、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求学者的需求和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到了普通高校还没有开设的专业,因而大大满足了求学者的需求,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学习场所不止局限于学校,还可以是学生家里、工作岗位、出差途中或其他一些场所,学习方式更开放;教学手段现代化,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媒体的教学形式更加普及,教学管理更加适应教与学形式的变化;教师和管理者有一定的自主权、控制权和协调权,对教学实施有规律的管理,对注册入学的学生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管理。 是高层次的远程教育实践,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远程教育的基本
11、规律。,三主义对于远程教育的贡献,给出了远程教育的特征 描述了远程教育的前景 论证了远程教育的优势 提出了远程教育的规律,七、互动自主理论,穆尔理论是一个二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交互距离和学生自治。 穆尔将交互距离定义为对话和结构两个变量的函数。变量“对话”描述“教育系统中师生间进行相互响应的程度”,而变量“结构”则描述“教育计划课程设计适应学生个别需要和条件的针对性程度”。 穆尔理论的第二维“学生自治”与第一维的关系:“交互距离越大,学生自治就越大”。(高度自治的教育计划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自决的,而一个较少自治的教育计划课程设计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和由教师严格控制教学过程的。),穆尔测
12、算学习计划的学生自治程度的准则,设定教育目标的自主权,即学习目标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 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即学习方法,资源和媒体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 选择考核方法的自主权,即考核方法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八、独立学习理论,魏德迈(Wedemeyer)被誉为“美国远程教育之父”。 理论核心: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标和选学课程;2、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3、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根据独立学习理论设计的远程学习系统的特征,学生和教师分离; 教学过程是通过印刷的、书写的和其他各种媒体手段进行的; 教学是个别进行的;
13、 学习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现的; 学习是在学生自身环境条件中进行的; 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九、双向交流理论,盛行于80年代,以瑞典教育家贝茨(Anthony W Bates)和英国丹尼尔(J.S.Deniel)为代表。 教育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远程教育尤其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生、教材、辅导教师和学习伙伴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高等和成人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成为更为有效的独立学习者(不仅指他独自一个人学习,而且强调他有更高的自学和自治能力,并在必要时有能力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十、综合理论,瑞典函授教育的先驱者霍姆伯格为代表人物 远程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别学习基础上的。学习是在非连续
14、对话手段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就是说,以事先设计好的课程材料为基础伴有媒体通信。这些构成了由学习支助组织执行的远程教育的教的功能。 提出了远程教育的两大特征:预设教学包,在媒体上提供支持服务(教学机构有通过多种媒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服务系统,甚至小组交流的导修、咨询活动)。 远程教育因为学习者提供最大自由度的选择,包括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种种便利。 “情感参与”强调学生和学习支持人员的人际关系,情感理解和学习乐趣。,十一、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在内的一个横断学科群,是属于从唯物辩证法到各门具体学科之间的中间层次学科。 “三论”几乎同时诞生
15、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统论,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 系统论是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并通过对事物内部以及它同外部的全面的、普遍的联系的研究、考察、分析事物的一种理论。 认为系统就是“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规律,系统的存在规律 系统的结构功能统一律 系统的整体性规律 系统的自组织规律 系统的层次性规律,控制论,控制论的诞生以1948年美籍奥地利科学家维纳所著的控制论出版为标志。 控制论是在机构、有机体和社会中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它是以系统和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以通讯信息的传递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系
16、统理论,系统的特点是要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运动。,信息论,创始人被公认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商农,创始时间是1948年。 它是控制论的基础,主要研究控制系统中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储存和使用的规律。,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整体原理,系统科学方法,系统方法: 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事物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一般程序:对某系统组成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构建数学和逻辑模型;分析系统的特点和研究采用的方法;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判明系统结构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信息方法: 用信息概念和理论来考察研
17、究系统的行为功能结构,从信息的获取、转换、传输和储存过程研究控制系统的运动规律的方法。 特点:完全撇开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把过程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信息,输入,储存,处理,输出,信息,反馈,结构功能方法: 说明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方法。 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结构的程序。 特点:着重于结构分析核对结构功能的把握。,反馈方法: 反馈是把控制系统的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制系统(对象)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反馈方法是运用这种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整控制系统活动的方法。 特点:根据过去操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黑箱系统辨识方法: 通
18、过研究黑箱的输入和输出来研究黑箱。,远程教育系统,从横向的角度分析 :远程教育管理(监控)系统 远程教育传播(教学)系统 远程教育支持服务(支助)系统。,远程教育管理(监控)系统,职责包括办学管理、教学管理、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建设以及质量保证评价等等。 分层垂直管理。 英国开放大学由校本部、13个地区办公室、250多个学习中心三级办学机构组成,面向全国。 中国电大至1999年底,以形成了一个由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814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其中省级电大下设的工作站345所)和1742所县级电大分校(工作站)以及17076个教学点(班)组成的远程教育管理系统。,远程教育传播(教学)系统,远程教育
19、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传者(教育者)、信息、受者(受教育者)、通道与媒介、远程教育传播机构。 远程教育传播系统的基本结构:,教育目标, , ,远程教育传播系统的优化,远程教育传播系统的自稳性。自稳性的实现有赖于系统中反馈机制的建立。教学之间是双相互动的,而非单向注入或不通畅的双向交流;反馈及时、灵敏;增强反馈的自觉性;反馈要明确化、有针对性。 远程教育传播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性。协同性源于系统的整体性。认知层次协同;心理层次协同。,远程教育支持服务(支助)系统,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系统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 多个渠道、多种方式提供远程教育支持服务。,设立远程教育服务机构,课程教材开发 集中面授辅导 学习中心 计算机网络 学习包,社会,学习方法推荐、建议学习资源、获取学习资源方法、学生通讯录、学习要求反馈表等等,此外:,基更的再整合理论 加里森的学习则控制理论 罗宾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