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写作指导本文从选题、写作指导两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写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可读一读。一、关于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选题是一项具体的科研活动开始的标志,它将为整个科研活动确立目标和方向。因此,它又关系着毕业论文的价值,也关系着毕业论文写作的成败。选题方向明确,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尽快搜集到有关资料,尽快进入研究过程。选题是否准确,是否有价值,这本身就能体现毕业学生的学识水平。 (一)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1、论文选题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 2、论文题目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题目不宜过大,应是在
2、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3、毕业论文原则上为一人一题。在选定论文题目前,由学校提供毕业论文指南( 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介绍,基本要求等)。学生可以在参考选题内选择题目,也可以自已拟定题目,学生自己选择的题目必须与本专业有联系,并需经指导老师确认。 (二)论文选题的的方法 选题是开展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研究是否能取得预期成效。 一是要注重当前几乎没有人提到但现实环境又特别需要涉及的问题。如新经济的出现就为我们提出了新经济与会计,新经济与财务等一系列的课题,在每一个课题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内容分支,这些都是一些新兴的领域,亟待去加以深入
3、研究,自然也具有较高的选题价值。二是要注重已有学术研究的相互争论及内在矛盾。一方面在不同学者就某一问题发生争论时,要善于寻找出争论的原因,背景,焦点,并就此加以思考和研究。另一方面对某些著名学者(或研究机构)在阐述学术问题时前后相互矛盾的地方,要善于捕捉、发觉,并对其加以完善修正。三是要注重对理论的发展及其变化发展后所带来的现实影响。研究的过程不仅仅是理论运用的过程,而且更是理论发展的过程。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来发掘既有理论的不足,并提出充实和完善的设想是在研究当中应该培养的一项专业素质。这项素质的养成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们选题的深度。同时,对发展变化后的理论如何用来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开展也
4、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对此应该多加思索,以便拓展研究的空间。 二、关于毕业论文写作 (一)草拟提纲 提纲是文章的骨架,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以及全文的逻辑性和结构框架。通过草拟提纲,可以规划基本内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思想明确,条理清晰,还可以发现构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论据的不充分,思路的不清晰,使论文写作少走弯路。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文章的基本论点和主要论据,反映文章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说,提纲要列出一级题目,二级题目,如有需要,再作一些说明。 提纲写好后,要不断修改,推敲。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适合;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是否能阐明中心论点或说明主要议题;三是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段落是
5、否合乎逻辑;四是验证材料是否充分说明问题。 (二)收集资料 对于资料的收集主要涉及到时间的安排和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在时间的安排上,也要像选题一样将资料收集寓于学习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关键要靠平时积累,而不能仅仅指望写作之前的临时寻找。从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认为,平时学习当中收集资料其实也是一个对问题认识加深,对选题思路拓展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当学习到一定阶段,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时,对某些问题便会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也就逐渐明朗,要选择的题目也能基本确定,甚至行文的框架都可以大致形成,而并不需要再为了某项研究,某篇文章去专门做大量的资料寻找工作。这样,边进行学习,边收集资料,边着手
6、选题,三者同步进行,效率自然会明显提高。在收集资料具体方法的选择上,我的建议是做卡片,把欣赏的文章,闪光的结论,精彩的论证记下来,并注明出处,像编制图书馆的查阅目录那样分门别类地归集好。这样再多的资料也能收集得井井有条。(三)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另一类是规范和实证的方法。 就演绎与归纳两种方法而言,前者是指由一般到具体,从基本的原理开始慢慢将其推演至具体适用的各个方面,后者是指由具体到一般,从具体的实例开始渐渐概括出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在具体研究中,可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也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的。综合起来运用有理有据,说服力较强。如果单独采用,则在演绎
7、的过程中要强调说理透彻,在归纳的过程中要注重论据充分。就规范和实证两种方法而言,前者主要是运用推理来回答“应该是什么“ 这类问题,后者主要是依据事实来回答“是什么“这类问题。对于实证研究,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把结论建立在客观的数据基础上,因而是可验证的。但是它的正确、合理性也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基础之上:一是假设一定要合理,不能凭空假定;二是数据的真实性一定要有保障,不能人为捏造;三是素材的收集不能夹杂个人感情的因素,如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不能把自己的倾向寓于问卷题目当中来误导被调查对象。如果不能符合上述几点要求,那么实证研究的结论肯定就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对于规范研究,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通过
8、已有的被公认的素材来推展出新的结论,并且它还能为实证研究提供许多假设条件。但是规范研究也有缺陷,最突出的就是其规范性难以验证。这就需要在从事规范研究时,带着强烈的学术责任心去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论思考。在实际应用当中,关键就在于如何根据个人情况和研究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方法,并充分发挥所选方法的长处,尽量弥补其不足。(四)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很多,从论据的选择来看,有用理论分析来加以论证,也有用事实依据来加以论证。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在搞研究,做论文时,经常会碰到引用他人观点来进行论证的情况。如果一篇文章通篇都是自己的观点,那是不合实际的,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引用了很多他人的观点。其次,需要强调
9、的是,引用并不是指为了拼凑文章而去抄袭照搬,它应该是出于以下三方面目的的考虑:一是赞成他人的观点,并在他人观点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观点时,需要引用;二是赞成他人的观点,但从另一个角度去对其加以论证时,需要引用;三是不赞成他人的观点,并准备对其进行批判或修正时,需要引用。引用他人的观点后,还有必要将出处、作者、发表时间等一一交待清楚,这既是以备查考的需要,也是一种严谨,负责的研究态度的体现。 附录附录 1:引言( 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写作注意事项 引言是论文的起始部分。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论文,称“绪论 “,“序论“ ,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主要是用
10、来简要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阐明全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论点) ,即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导论要精彩,短小,让读者(尤其是编辑)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明白你的论文要说什么,并且对你说的感兴趣。但是不管怎样,在导论中你要表达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命题。或借鉴会计领域中前辈及他人的研究情况,知识布局和理论基础,提出作者本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设想以及研究方法,达到的预期成果和现实意义等。如果是调查报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 的作用,意在概括与领起
11、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为宜。在正文里,不用写“前言“ 二字,一般写 1 个段落,也有写 2 个,3 个甚至 4 个段落的。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 1 行。 附录 2:综述写作注意事项 这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
12、干嘛。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附录 3:如何寻找开创性研究课题 第一,创立“新说“。所谓“新说“,就是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的理论,新的学说。这就需要掌握某门学科的总体状况,善于发现新的研究苗头,善于预测研究的未来趋势,善于探索未知领域。 第二,突破“前沿“。“前沿“借用的是军事术语。就科研而言,各门学科的研究在一定时期内会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水平的顶端,就是理论阵地的前沿。在这个前沿上再向前推进的课题,容易达到新高度,创造新成果。 第三,填补“空白“。即通过寻求学科当中的空白区
13、来发现问题的方法。这类空白一般表现为两种形态: 一是学科建设上的空白,即由于某个时期侧重于某些学科的研究,而忽视了另外一些学科的研究;二是在一个学科之内某些项目的空白。空白,意味着许多尚待解决或尚未认识的问题。研究并解决它,当然是有科学价值的。 第四,寻找综合性交叉性课题。一方面,由于各学科之间本身有空白,某些课题也并不是某一门学科解决得了的;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人类知识呈现大分化大融合状态,传统的学科间的鸿沟逐渐被打破;这就必然出现综合性交叉性课题。 第五,抓住亟待解决的课题。宇宙不停地运转,社会不断地发展,在运转和发展中,无论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都会出现难以避免的急难课题,它们
14、或者关乎整个人类,整个国家,或者关乎国计民生,地区发展等等,抓住这类问题的研究解决,是有开创姓的。 附录 4:怎样开拓发展性研究课题 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要发现一个前人根本未曾涉及的研究领域是困难的,即使寻找到了这样的课题,鉴于学员本身的学识水平有限,也很可能完不成。在毕业论文选题中最为普遍的情况是,发现了一个有意义有兴趣的课题,但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出来了,这就需要开拓发展性研究课题。所谓发展性研究课题,就是对别人曾经研究过的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在进一步研究中形成新的认识。 第一,补充“前说“。某些新理论,新观点在出现的当时看来是完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发现原有理论或
15、观点的不足。补充“前说“ ,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化,补充已有的理论,观点,使其更丰富,更完美。 第二,纠正“通说“。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某些片面的或错误的观点一对还难以辨别,会形成一种流行趋势,形成“通说“。纠正“通说“,就是纠正已经在社会上或某一学术领域普通流行的或已成定论的片面观点或错误观点。要纠正“通说“ ,就要认真思考“通说“形成的历史背景,研究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要拿出有力的材料和作者更鲜明正确的观点。第三,辨正“异说“。即对尚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术论争中,对同一课题总是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如果把各种说法加以比较,辨别,或肯定一说,否定其余,或吸取各说
16、的优点,扬弃弊端,形成一种新见解。 第四,翻新“成说“。任何研究都是有阶段姓的,都带有历史印记。当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社会思潮,理论建树要超越那个时代的整体水平是相当困难的。有些理论观点,虽带有历史印记,但其理论核心仍然是有价值的。翻新“成说 “,就是赋予带有历史印记的理论以新的社会意义。 第五,运用“新法“。这里的“新法“,指新的理论,新的法规政策。新的理论,新的法规政策出来以后,怎样去运用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哪些问题,很值得研究。解决“新法“ 运用中的新问题,当然是有科学价值的。 第六,防范“前车之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推。某些理论,表面看来正确,但实践起来却往往失败;某些实践,本身就缺乏理论指导,大都会陷入泥潭。这些都可以从理论上去总结认识,找出病根,寻求新认识,新办法,以免重蹈覆辙。这种课题的研究称之为防范“前车之覆“。 第七,可比性研究。即将两个或多个有可比性的事物加以异同比较研究,从而认识事物的特性,或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这是近年来一种较流行的选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