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卷第9期 2009年9月 人民黄河 YELLOW RIVER Vo131No9 Sep,2009 【灌溉供水】 膜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申孝军 ,张寄阳 ,孙景生 ,刘祖贵 ,高 阳 ,刘 浩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目前,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膜下滴灌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膜下滴灌务件下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和 膜下滴灌对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等三方面。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何制定合理的滴灌水肥施用制度和 栽培模式,以调节棉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生长;滴灌
2、条件下的水、热、盐、根系吸水问题,以及膜下滴灌作物水肥科学 合理配比等的研究较少。我国膜下滴灌技术未来几年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土壤水、热、盐动态变化规律和作物的水肥耦合 技术等。 关键词:灌溉技术;膜下滴灌;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27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0909030 膜下滴灌技术是先进灌水技术和栽培技术的集成,它能在 作物需水的任何时候和地点,将加压的水流经过滤设施滤“清” 后,经过输水千管(常埋设在地下)、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 方的滴灌管带),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 运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供作物根系吸收。它既
3、发挥了覆 膜栽培提高地温、减少棵问蒸发的作用,又减少了深层渗漏,可 降低土壤蒸发和节约用水,达到综合节水增产效果 J。 1研究现状 11膜下滴灌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膜下滴灌对作物根系发育及分布的影响。根系是植物 获得水分、养分的重要器官,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状况取决 于不同土层中的根系分布、吸水速率及土壤有效水含量 。 水分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对作物根系的生长与分布以及对水 分养分的吸收利用均有较大的影响,最终可决定作物产量。 膜下滴灌属于典型的非充分灌溉技术,在作物的生长过程 中,持续的局部灌溉,使作物的根系分布有别于传统灌溉作物 的根系分布。李明思等 通过田问挖根分析发现,膜下滴灌棉
4、 花的根系深达120 cm,但其主要活动层较浅,侧根大都集中在 浅层湿润锋内,而且湿润锋内的根系密度和根量很大。不同时 段测出的根系吸水率都反映出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60 em内 的土层,而60 cm以下的根系吸水率很小。危常州等 的研究 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的根量较少但须根量较大,根冠比较 小;窄行根系的分布量低于膜问和膜内根量之和。方怡向等” 的研究结果表明,直径1 iniYl的粗根只分布在地表40 eiTl以 内的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棉花根系生物量逐渐减少,棉花 细根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在土壤中垂直分布都呈“单峰型” 曲线变化规律。方志刚等 研究了根区水分变化对滴灌番茄 根系分布、
5、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前060 cIn土层土壤含水量,以开花初期6065、开花坐果期 75一80、结果前期80一85、结果后期60一65的田 问持水量,根系发育健壮,单株结果数较多,根冠比较高,产量 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2)膜下滴灌对作物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通过掌握膜下 滴灌技术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生长动态、蒸腾速率、光合速率、 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以及最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实施膜 下滴灌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张琼等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总灌 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含盐量土壤花铃期高频灌溉比常规灌溉 增产28,而对于低盐土,灌溉频率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没有明 显的影响。陈多方等 利用大
6、型蒸渗计对膜下滴灌棉花蒸散 规律进行了研究: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的蒸散量为500600 mlffl,比普通沟灌棉花的生育期提前13 d,伏桃和伏前桃增加 0514个株,单铃重增加0103 g,籽棉产量增加1 500 kghm 。罗宏海等 的研究表明,干旱降低了棉花叶片光合速 率和气孔导度,复水后3 d内可得到恢复;但不同生育期,经过 不同程度的干旱处理后再复水,光合物质积累以及籽棉产量的 变化各不相同。张旺锋等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棉 花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水分亏缺造 成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在9:O011:O0降低,l2:0o一14:0o出现 严重的光合午休现象,下午光
7、合速率恢复;棉花叶片的可变荧 光Fv、Ps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中午大幅度降低。 12膜下滴灌条件下作物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 (1)土壤水分运动。张振华等 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 于点源入渗,初始含水率和容重对土壤湿润体特征值有较明显 的影响;湿润体形状和大小受灌水量的影响比受滴头流量 收稿日期:2009 02-21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M0020908,2006AA100203一O1);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申孝军(1980一),男,陕西蒲城人,研习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灌 溉理论与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8、工作: E-mail:shemxiaojun1980163 COIII 第9期 申孝军等:膜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65 的影响要大;对于线源入渗,交界面处水分的水平扩散和竖直 入渗速率大于点源入渗速率,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湿润体的 形状也逐渐由椭球体向平行于毛管的带状分布过渡。李明思 等 研究了膜下滴灌土壤湿润区的特征以及对膜下滴灌棉花 耗水与生长的影响: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湿润比高于无膜滴 灌,单根滴灌毛管控制面积内的土壤耗水量比无膜滴灌低,土 壤水利用率明显高于无膜滴灌。万素梅等 的田间试验结果 表明,黏土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近似于抛物线,020 em 土层含水量最低,随土层深度增加
9、,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至 6080 em达最大,随后又降低;而沙土地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 黏土地相反。曹红霞等 的室内均质土柱试验表明,灌水频 率可改变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和土壤蓄水量,在相同灌水量条 件下,灌水频率加大,湿润锋深度变浅,上部土层蓄水量增加; 有无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差异随灌水频率的加大而减小。 李明思等 研究滴灌棉田需水规律表明:随土壤含水率 提高,棉花根系耗水率增大;从棉花产量角度分析,合理的土壤 含水率为田问持水率的6080;棉花耗水量与土壤有效含 水率有直接关系,膜下滴灌田各深度土壤含水量曲线分布较紧 凑,说明各深度土壤含水量均一,滴灌田的耗水层为060 em。 另外,又有棉
10、花根系吸水层在040 em的报道 。 (2)土壤水热运动。在土壤中水热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土壤温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到水分的保持和运 移,而水分的人渗和蒸发也直接影响温度的升降及土壤热质的 流动 。张一平等 研究发现土壤的持水量、降雨径流量 与降雨量的比率以及土壤的侵蚀速率等都与土壤的温度有较 高的相关关系。张富仓等 在室内对不同土样的水势温度效 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在同一水势条件下,土壤的持水能力 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温度对土壤水势的影响与土壤的类型和 质地有密切关系。张一平等 就水势的温度系数进行了研 究。发现低温段的土壤水势温度系数大于高温段,随温度升高,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11、的滞后效应也有降低的趋势。 温度分布引起土壤中水分运移这一事实,在1915年首次 由Bouyouces做了报道,随后相关学者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论证, 发现土壤内温度梯度所引起的含水量要好几天才能达到一个 稳定的值,土壤含水量梯度的大小依赖于初始含水量和土壤容 重、温度梯度和平均温度等 。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土壤中 的水由温度较高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运移,这必然使得热端 的含水量降低,土壤的基质势降低,而在冷端含水量的升高必 然使得基质势升高。在此基础上,胡晓棠等 通过对大田膜 下滴灌棉花根际土壤的水、热、气变化研究发现,膜下滴灌使土 壤增温,根系浅层土壤含水量高于深层土壤含水量,土壤干、湿 间隔
12、排列,有利于气体交换,可明显改变棉花根际土壤水、热、 气环境。 (3)土壤水盐运动。膜下滴灌技术虽不能治理盐碱地,但 合理的滴头流量、滴水量和灌水制度组合可以使作物根区形成 一个低盐区,有利于作物生长。许多学者对盐碱土滴灌的盐分 运移过程进行了研究。West等 研究指出:在盐化土壤上进 行大水量滴灌才能降低根区土壤盐分浓度。Alemi 在试验中 观察到:用同样的水量进行小流量连续滴灌把盐分推移的距离 与用大流量一次性灌入所推移的距离相同,但滴头流量越大, 推移速度越快。Nightingale等 研究了杏树根系吸水情况下 滴灌对土壤盐分的作用。Mmolawa等 对滴灌条件下作物根 区盐分动态变化
13、的研究成果做了概述,同时对这一过程进行了 模拟和试验验证,认为土壤溶质主要随土壤水以对流的形式运 移,盐分聚集在土壤湿润锋附近,而且电导率的变化与土壤含 水率的变化一致。国内学者对盐碱土膜下滴灌的盐分运移状 况也做了一些研究 J,得出了与国外学者相似的结论,并把 盐分分布划分为“达标区”、“未达标区”和“积盐区”3个部分, 以确定适合作物生长的湿润区域和滴灌流量,却没有直接考虑 作物根系吸水状况。马东豪等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滴头流 量、灌水量和灌水水质对点源入渗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水平湿润锋和积水锋面随时间的推进符合 幂函数关系;滴头流量越小,沿土壤深度方向上的盐分含量
14、越 小;滴头流量越大,水平方向含盐量随距离增加的趋势越不明 显;灌水量是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控制盐分累积的一个重要因 素。阮明艳等 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盐分表现出不同程度 的表聚;咸水灌溉后,棉花的产量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有所 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少量咸水灌溉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 影响不明显。郑德明等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磁化水灌溉对 膜下滴灌棉田根区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南疆荒漠绿州盐碱土 地区,用磁化水膜下滴灌棉花,使棉花盛蕾期、盛花期和成熟吐 絮期的棉田060 em土层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13膜下滴灌对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随着世界人口剧增和粮食供应不足矛盾的突出,人们的研 究焦点从以
15、水肥单因子效应研究为主转变为以双或多因子效 应即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希望通过水肥之间的互作效应,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葛晓光等 研究了密度、施肥量和 灌水量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冯绍元等 进行了滴 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问试验研究,同时建立了滴灌条件下 产量与水肥耦合的方程。郑重等 研究发现,以灌水225 mm、 施纯N 150 kshm 的水肥耦合效应较为明显,同时发现水分是 限制滴灌棉花产量的主导因素,施肥次之。蔡焕杰等 的研 究结果表明,不同毛管间距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毛 管间距为110 em、一条毛管灌溉4行棉花的布置方式效果较 好。刘洪亮等 的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
16、施肥,氮肥在土壤 中移动性大,可以随水移动到耕层湿润锋的各个部位,而磷肥 易被土壤固定,主要集中分布在010 em表层,向下层移动量 较小。在生产中氮肥全部采用滴施是可行的,而磷肥应坚持基 施为主、滴施为辅的原则,基滴肥比例应根据土壤情况具体确 定。虞娜等 的温室小区番茄试验结果表明,肥料施用数量 和灌溉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的大小对番茄的产量及其果实 的品质影响显著,且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也达到了1的显著水 平;肥料用量以纯N 3375 kghm 、纯K2O 3375 kghm ,灌水 下限以土壤水吸力40 kPa番茄产量最高,且其品质较好。栗岩 峰等H 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滴灌施肥系统运行方式和施
17、氮量 对番茄根系分布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 加整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均显著增加,各层土 壤的根密度也随之增加。施氮量一定时,不同的施肥施水运行 66 人民黄河 2009正 方式对根长和各土层根长密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径小于1 mm的根系上,这部分根系占整个根系的比例和产量之间有很 好的相关关系,各处理间产量的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刘新永 等 的膜下滴灌棉花水氮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存在 明显的互作效应,水分胁迫极大地抑制肥效发挥,而水分适宜 时,不同氮肥处理棉花产量差异显著;氮肥也促进了水分效应 的发挥,但是水分是棉花产量的主效应因子。试验中最优水氮 组合为每
18、公顷灌水505 mm、氮肥225 kg。 2存在的问题 膜下滴灌技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尽管国内外 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 还存在一些亟待探索的问题。 (1)目前宽窄行配置是膜下滴灌作物的主要栽培模式,该 种植模式下,作物根系分布密度差异很大,根系发育的向水、向 肥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了 作物对宽行养分和水分的合理吸收利用;膜下滴灌促进了作物 叶面积指数的增大,不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在高水肥条件下很 容易在作物营养生长期造成田问荫蔽,通风透光性差,以致影 响作物的生殖生长,甚至出现贪青晚熟;膜下滴灌作物根系分 布较浅,如管理不慎
19、,会造成其抗旱性、抗倒伏性减弱,从而不 利于根系对土壤深层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利用,易造成作物早 衰。如何通过研究制定合理的滴灌水肥施用制度和栽培模式以调 节棉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生长,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复合技术,涉及到的作物根区土 壤环境因素很多,水、热、盐的动态变化对作物根系吸水都有影 响,从而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尽管 考虑了很多因素,但大部分集中在水分运移、水盐耦合及根一 水一盐相互作用上,滴灌条件下的水、热、盐、根系吸水问题虽 有研究,但仍处在试验观测阶段,而且直接针对膜下滴灌技术 的研究成果报道较少。 (3)水肥过低时叶片生长滞缓、土
20、壤蒸发加大,光合速率和 植株蒸腾相对减少,漏光损失严重;水肥过量时田问过于荫蔽, 光合强度和呼吸速率虽都增大,但降低了光合产物在生殖器官 的分配比例,有可能引起植株徒长,源大库小,各种代谢发生紊 乱的不良反应。目前对膜下滴灌作物肥水科学合理配比的系 统研究报道较少。国内外对膜下滴灌作物水肥耦合效应的研 究也不多,而且已有研究大多只涉及产量,而未涉及到作物的 生物学特性、水肥的利用效率以及品质等。 3研究展望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膜下滴灌技术研究可望取得以下进展: (1)膜下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热盐动态变化规律。考虑土 壤温度梯度,进一步研究土壤的水热变化规律;考虑降雨、蒸 发、根系吸水、土壤气体运
21、动以及土壤水分运动的滞后效应,进 一步深入研究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考虑水 盐运移规律、盐分动态分配等因素,进一步研究膜下滴灌条件 下土壤耕作层的脱盐排盐问题。 (2)膜下滴灌条件下作物的水肥耦合技术。进一步探明膜 下滴灌作物对水肥的需求规律;定量研究不同的水肥组合对膜 下滴灌作物产量、生物学特性、水肥利用效率以及品质的影响; 在水分、养分交互作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作物的生理特性和 当地的气候条件、土质情况,提出增产增收的水肥耦合理论,并 建立最佳的水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艾先涛,李雪源,孙国清,等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与存在问题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S1
22、),6971 2顾烈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J节水灌 溉,2003(1):2729 3张爱良,王建平作物根系与水分的关系J作物研究,1997,11(2): 47 4李运生,王菱,刘士平土壤一根系界面水分调控措施对冬小麦根系和产量 的影啊J生态学报,2002(10):16801687 5 李明思,郑旭荣,贾宏伟,等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J中国农 村水利水电,2001(11):1315 6 危常州,马富裕,雷咏雯,等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J棉花 学报,2002,14(4):209214 7 方怡向,赵成义,串志强,等膜下滴灌条件下水分对棉花根系分布特征的 影响J
23、水土保持学报,2007,21(5):96101 8方志刚,马富裕,崔静,等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根系分布规律的研究J新 疆农业科学,2008,45(1):l520 9 张琼,李光永,柴付军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棉 花生长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9):123126 10陈多方,许鸿,徐腊梅,等北疆棉区棉花膜下滴灌蒸散规律研究J新 疆气象,2001,24(2):1617 11罗宏海,张亚黎,张旺锋,等新疆滴灌棉花花铃期干旱复水对叶片光合特 性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34(1):171174 12张旺锋,任丽彤,王振林,等膜下滴灌对新疆高产棉花光合特性日变化的 影响J中国
24、农业科学,2003,36(2):159163 13张振华,蔡焕杰,郭永昌,等滴灌土壤湿润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1720 14李明思,康绍忠,杨海梅地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湿润区及棉花耗水与生长 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6):4954 15 万素梅,胡守林,翟云龙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 保持学报,2007,14(1):9091 16曹红霞,康绍忠,何华蒸发和灌水频率对土壤水分分布影响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6):14 17李明思,马富裕,郑旭荣,等膜下滴灌棉花田间需水规律的研究J灌 溉排水,2002,21(1):586
25、0 18刘建军,陈燕华,李明思棉花膜下滴灌植株耗水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JJ棉花学报,2002,14(4):200203 19王国栋水热条件与作物生长及土壤水热涡合运移的研究D杨凌:西 北农业大学,1997 20 张一平,白锦鳞,张君常,等温度对土壤水势影响的研究J土壤学报, 1990,27(4):454458 21张富仓,张一平,张君常,等温度对土壤水分保持影响的研究J 土壤 学报,1997,34(2):160169 22阂安成,张一平,朱铭获,等田间土壤的水势温度效应J土壤学报, 1995,32(2):237240 23胡晓棠,李明思膜下滴灌对棉花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 态农业学报,
26、2003,11(3):121123 24WestDw,I FMerrigan,J TAylorSoil salinity gradients and growth oftorrm to plants under drip irrigationJSoil Soi,1979,127(5):281291 (下转第69页) 第9期 周建军等:水布垭坝区滑坡关键问题研究 69 式中: 为重力;p为土体内的孔隙压力;Kf为水的压缩模量;p 和P 分别为土体颗粒密度和水体密度;n为土体的孔隙率; 为水体的容重;or 和or 分别为土体的有效应力和总应力;s为 土体饱和度,其定义为 15 一r 1 +( 卫)
27、 f (12) 水在土体中的实际渗透系数为 =k ( )k 其中k (s) 为相对渗透系数一k为饱和情况下的渗透系数。 采用有限元法 联解上述方程,以节点位移、孑L隙水压为 未知量编写了二维有限元程序,求解二维饱和一非饱和渗流与 应力耦合问题,计算边坡安全系数时采用强度折减法 ,对古 树包滑坡、大岩淌滑坡和马岩湾滑坡进行了数值计算。 353结果分析 通过非稳定(即暂态)渗流一应力分析计算,可得到滑坡体 和基岩的实时孔隙水压力场、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分布;采 用强度折减法能够搜索雨水人渗过程中滑坡的最不利滑动面 和最小安全系数,即能够预报边坡的失稳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内应力场的变化由降雨
28、人渗引起的基 质吸力所控制;古树包滑坡、马岩湾滑坡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大岩淌滑坡处于基本稳定(或临界稳定)状态,强降雨(或 雾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骤升时可导致边坡失稳。古树包滑坡 在持续降雨15 h(强度1i0 mmYh)后滑坡体表层已饱和,持续 降雨2 h后滑坡体大部分已经饱和,安全系数在6 h后由117 降至1032;马岩湾滑坡在持续降雨作用下,安全系数将由 112(降雨前)降至0998;大岩淌滑坡在持续降雨(或强泄洪 雾雨)作用时,地下水位将上涨14 m,边坡的孔隙水压由430 kPa降至290 kPa,安全系数将由1101降至0994。 4结语 通过系列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完善了
29、水布垭坝区主 要滑坡的地质边界条件、物质组成、地下水动态及物理力学参 数等;建立了一套考虑降雨及雾雨作用下的滑坡非饱和渗流 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对古树包、马岩湾、大岩淌滑坡进行了稳定 性分析和评价;在蠕变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的蠕变模 型及稳定性预测方法。 建议:做好滑坡体地表排水和护坡措施,减少地表积水和 地表雨水入渗,有效降低边坡地下水位;鉴于马岩湾滑坡和大 岩淌滑坡的地理位置特殊等,应采取必要的工程加固措施,以 提高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现有抗滑桩对滑坡的整体或局部稳 定具有重要作用,应确保抗滑桩的质量;降雨结束后,边坡的 变形和塑性区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边坡有可能出现局部失稳 或破坏,应
30、加强监测和巡视。 参考文献: 1边智华,柳景华,熊诗湖,等水布垭大岩淌滑坡岩土力学参数试验研究 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1):3235 2陈勇,刘德富,王世梅清江水布垭古树包滑坡滑带的非饱和土试验研究 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30132 Alonso E E,Gens A,Josa A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Partially saturated soil JGrotechnique,1990,40(3):405430 王世梅,刘德富,3F Tep MapTHpocarI,等某滑坡滑带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J人民长江,2005(7):66
31、68 周建军,邵建福,杨火乎,等降雨及雾雨条件下滑坡非饱和渗流稳定性研 究报告R里尔:法国里尔科技大学,2007 Green W H,Ampt G AStudy Oil soil physics:flow of air and water through soilsJAgiSci,1991(4):124 Griffths D V,Lane P A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y finite elementsJ Grotechnique,1999,49(3):387403 Dawson E M,Roth W HDrescher ASlope stability analy
32、sis by strength reduc tionJGrotechnique,1999,49(6):835840 【责任编辑张智民】 (上接第66页) 25 Alemi M HDistribution of water and salt in soil under trickle and pot Irrigation regimesJAgrieWater Manage,1981,3:195203 26Nightingale H I,G J Hoffman,D E RolstonTrickle irrigation rates and soil sa linity distribution i
33、n an almond(Prunus Amygdalus)orchardJA cWa- ter Manage,1991,19:27l一283 27Mmolawa K,D OrRoot zone solute dynamics under drip irrigation:a review JPlant and Soil,2000,222:163190 28王全九,王文焰,吕殿青,等膜下滴灌盐碱地水盐运移特征研究J农业 工程学报,2000,16(4):5457 29 吕殿青,王全九,王文焰,等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 究J灌溉排水,2001,20(1):2831 30李毅,王文焰,门
34、旗,等宽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场特征J农业工程 学报,2001,17(3):3236 31 马东豪,王全九,来剑斌,等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水质和流量对土壤盐分 分布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3):4246 32 阮明艳,张富仓,侯振安咸水膜下滴灌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耕 作与栽培,2006(6):46 33郑德明,姜益娟,柳维扬,等膜下滴灌磁化水对棉田土壤的脱抑盐效果研 究J土壤通报,2008,39(3):494497 34穆兴民,徐学选,陈国良,等水肥耦合效应与协同管理M北京:中国林 业出版社,1999 35郑昭佩,刘新作水肥耦合与半干早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
35、研究,2000,21(5):2527 36 葛晓光,徐刚密度、施肥量和灌水量对甜椒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沈阳 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383389 37冯绍元,王广兴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J中国农业 大学学报,1998,3(6):5962 38郑重,马富裕,慕自新,等膜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及其模式研究 J棉花学报,2000,12(4):198201 39蔡焕杰,邵光成,张振华棉花膜下滴灌毛管布置方式的试验研究J农 业工程学报,2002,18(1):4549 4o刘洪亮,曾胜河,施敏,等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J土壤肥料, 2004(2):3O一32 41 虞娜,张玉龙,邹洪涛,等温室内膜下滴灌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和 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41):6064 42 栗岩峰,李久生,饶敏杰滴灌施肥时水肥顺序对番茄根系分布和产量的 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205207 43刘新永,田长彦棉花膜下滴灌水氮耦合效应研究J植物影响与肥料 科学学报,2007,13(2):286291 【责任编辑赵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