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文言文阅读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包括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以及整篇文章,还包括相应的知识背景,乃至文化背景。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者要紧密结合。掌握主要推断方法技巧,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并能灵活联系教材相关语句,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如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谢”有多个义项,“辞别、告辞”“道歉、谢罪”“感谢”“谢绝”“告诉”等,结合语境分析,当天项羽已决定
2、攻打刘邦,所以说“明天早晨一定要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由此可知,此处的“谢”应为“道歉、谢罪”的意思。,1.依境定位法,1.利用语境推断法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并说出推断过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答:_,答案又有人说季布鲁莽、空有勇力,借酒使性
3、难以接近。推断过程:此句关键词是“勇”。它常被译为“勇敢”,褒义词。但联系后文可知,“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对应了“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一人之毁而去臣”对应了“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毁”即“诋毁”,是“进谗言”。由此可推断“勇”绝非褒义,而应作贬义,译为“鲁莽、空有勇力”。,【参考译文】,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季布鲁莽、空有勇力,借酒使性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
4、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例如“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5、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爱”的理解,“爱”的常用义有喜爱、吝惜、怜惜等,将这些常用义代入推断可知道应该是“吝惜”之意。,2.代入推断法,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后面的题目。,(选自吕氏春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员亡,荆急求之亡:逃亡。B.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 知:巧诈。C.去郑而之许 去:前往。D.因如吴 如:到,进发。,解析把C项的解释代入原句,意为“前往郑国”,和“之许”也就是“到许国去”矛盾,因此断定解释不正确,正确解释应为“离开”。答案C,【参考译文】,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巧诈,(但是,
6、)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应该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一)课本联想法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过的实词,举一反三,找出对应文句,进行相应迁移。如2014年山东卷中“其父见其志不可夺”一句,若判断“夺”的意思,可联系课文陈情表中的语句“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为“改变”。,3.联想印证法,3. 利用课本联想推断法,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解析D项,度:气度。答案D,
7、(二)双音联想法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节词,可以联想双音节词来推断。如:2014年湖南卷中“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一句,若要判断“造”的含义,可以联想到双音节词“造访”,解释为“往、到”“拜访”;“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一句中的“尚”,可以联想“崇尚、尚武”,解释为“尊崇、推崇”。,(三)成语联想法 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很多词语的古义,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含义,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如2014年广东卷中“将论囚”一句中的“论”,可以联想到成语“论功行赏”,解释为“评定、判决”。,4.利用成语联想推
8、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_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_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_答案接近、到。联想成语“若即若离”。掩饰。联想成语“文过饰非”。迫近、接近。联想成语“日薄西山”。寻找、寻求。联想成语“求全责备”。,4.句式推断法,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后面的题目。,(节选自史记田单列传),解析D项,“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答案D,【参考译文】,因为牛尾被烧得发热,牛群发狂向前奔向燕军,使得燕军在夜里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将夜晚照得亮如白昼,燕军所见都
9、是龙纹,被牛接触到的人非死即伤。五千名士兵又随后悄然杀来,而城里的人乘机擂鼓呐喊,紧紧跟随在后面,甚至连老弱妇孺都手持铜铁,敲得震天动地,在旁助阵。燕军极为害怕,连忙逃走。齐国人在混乱之中杀了他们的将领骑劫。燕军散乱窜逃,齐人紧追在后,所经之城镇都背叛了燕军而归附田单,而齐国的七十余座城池都收复了。,5.语法推断法,6. 运用语法推断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2)吾得兄事之:_(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答案(1)使灭亡(2)像对待兄长一样(3)认为少;认为轻,轻视,6.通假代入法,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节选自新序杂事四),
10、解析A项,据上文“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梁国的瓜,“搔”本身没有“扰乱”之意,只能看作通假字“骚”,因此,A项正确。B项,据上文“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一句,可知宋就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此处若将“不要”代入“莫”处,译为“必定每天不要让去”显然文意不通,联系下文“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可推知此处的“莫”应作通假解释,通“暮”,意为“夜晚”,而非“不要”。答案B,【参考译文】,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
11、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有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国兵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源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教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田,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田。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观察,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