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党的辉煌历史,党史知识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5月1923年5月),1921年7月28日至八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党的中心任务是继续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提出了最低和最高纲领。八月底在杭州西湖召开了中共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1923年6月12日至20
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迎接革命高潮到来。但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认识上的错误,对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也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别是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方面。 “ 五卅”惨案促使革命斗争迅速发展到最高峰,大革命高潮的即将到来。1926年7月2
3、4日,国民党发表出师北伐宣言,9月革命军誓师北伐。共产党员等起了重要的作用,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大革命走向了失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城市走向了农村。,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中心议题是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批评陈独秀的错误倾向,但无改正措施。特别是对党领导权问题上还有十分错误的认识。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1037年7月)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领导下,贺龙、
4、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江西南昌党领导和影响的部队2万余人起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八七会议旧址,八七会议,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等领导。9月29日进行“三湾改编”,营、团建党委,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秋收起义,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周文雍、叶剑英等人领导,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但因寡不敌众,起义军失败。,广州起义,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南方先后开辟了包括赣南、闽西、湘赣、湘鄂赣、
5、湘鄂西、鄂豫皖、赣东北等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红军7万人,加上地方革命武装共10万人,革命的烽火在南方迅速地燃起。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广泛开展起来,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重大社会变革。,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同国民党政权性质不同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中央政府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建立苏维埃政权,1933年 9月下旬,蒋介石调集了近100万大军,亲自任总司令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
6、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的腹地。 毛泽东被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已经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由李德负责指挥,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最终失败。 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8.6万人开始实行战略转移,被迫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及长征,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革命的转折点,也是党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乌江、强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4月11月初,到达陕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8日,中
7、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 7月中旬,中共中央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8月中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皖南事变中被围攻的新四军,国共合作的抗日局面形成后,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分头大幅度向华北广大的敌后区域发动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1939-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向根据地发动进攻,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皖南事变”标志着第二次反共高潮。抗日根据地进
8、入更艰苦的年代,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2年元旦,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到1945年抗日战争已取得巨大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主持了这次大会。大会系统总结了党24年来的经验,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提出党的政治路线。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三大法宝” 和“三大作风”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随着抗战局势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
9、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逐步扭转了困难局面。1944年解放区军民已开始了局部反攻,至1945年春,全国已有18个解放区。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重庆谈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并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史称双十协定。,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11月21日,中央召开会议,决定“打倒蒋介
10、石,解放全中国”。解放军先后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的全面进攻,挫败了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大军挺进豫西;陈粟大军进入豫皖苏。形成了拥有3000万人口的中原解放区。到1947年底,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全面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全面内战爆发,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并迅速夺取了全国的胜利。至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滇、黔、川、康、藏以及广东、广西以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历史性的战略决战,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
11、开。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六、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9月),1950年10月上旬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1950年6月14日至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90%以上的全国农业人口完成了土地改革,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宣告终结。,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改革旧的婚姻制度和移风易俗 扫除旧社会痼疾的斗争,七、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国家实施
12、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在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党领导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 1957年9月10日至20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举行,毛泽东提出“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仍回到七届二中全会的提法,改变了八大正确路线。,八、“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在党的历史上,“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这场内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
13、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留下了极其惨痛的教训。政治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巨大破坏,党的组织和政权机构受到空前浩劫和损失,大批领导干部被打倒迫害,党和政府各级机构长期处于瘫痪或不正常状态。思想上,严重混淆敌我和是非。文化事业出现严重倒退,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出现长期空白,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剧烈动荡、发展缓慢,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但是,也要把“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与这十年,这个时期区别看待。在这十年中,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大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爆炸了氢弹、发射了卫星等);外交战线也取得重要进
14、展(中日建交、尼克松访华等)。,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历史的伟大转折,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
15、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家力量大幅度增强,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显著提高。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的十二大,随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
16、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史册。,党的十三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概括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到1990年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三步走”第一步目标也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四大,1992年2月,
17、邓小平南巡途中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交谈。,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党的十五大,1997年9月,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2002年11月,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
18、次大会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选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改革开放以后党和人民的再次创业,使我国走上了世界强国之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程,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看,这是中华民族从传统民族向现代民族迈进的伟大历史转变。远比改革开放更能放映出这个时代的真正内涵。,如果以30年作为一个奋斗的小阶段,1919-1949:30年奋斗,建立新中国,100位以后。 1949-1979:30年奋斗,计划经济,达到第32位。 1979-2009:30年奋斗,改革开放,达到第3位(目前已是第2位)。 2009-2039:将是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30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进而实现“二个百年”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知过去明现在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