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常见地方品种猪简介,丰富的猪种资源,据中国猪品种志 (1986)介绍: 中国地方猪种48个; 中国培育品种12个; 引入国外品种6个。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猪种的类型,根据猪种的外貌特征,分布状况,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亲缘程度,可将我国的地方猪种分为: 华北型 华中型 江海型 华南型 西南型 高原型,陆川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分布和地区特点: 华北型猪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北,包括东北区、蒙新区; 气候干燥寒冷,地多人少; 作物以杂粮为主,粗料多,精料少,有放牧养猪习惯; 养猪多采取放牧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农家一般采用吊架子肥育。,
2、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代表猪种: 东北民猪:主产于东北及河北等省。 八眉猪:又称泾川猪、西猪,中心产区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内蒙等省区。 黄淮海黑猪:包括淮猪、莱芜猪、深州猪、河套大耳猪,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 汉江黑猪:包括黑河猪、铁河猪、铁炉猪、水河猪、安康猪,分布在陕西南部汉江流域。 沂蒙黑猪:包括沂南二茬猪、莒南猪,分布在山东临沂地区。,八眉猪(公),莱芜猪(母),莱芜猪(公),黄淮海黑猪(母),黄淮海黑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八眉猪(母),东北民猪(公),东北民猪(公),汉江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生物学特征: 体型较大,各品种间体型差
3、异较大,分大、中、小型猪。体型特征腰背窄而较平,四肢粗壮,头较平直,嘴筒长,便于掘地采食;耳大下垂,额间多纵行皱纹 抗寒力强,华北型猪皮厚多皱褶,毛粗密,鬃毛发达;背毛绝大部分为全黑色,冬季密生绒毛,抗寒力强。 繁殖力强,性成熟早,产仔数多肥育性能中等,前期增重缓慢,而在肥育后期增重很快。胴体品质:瘦肉率较高达以上;屠宰率较低,一般约为6070。肉色鲜红,肉味浓厚,肌内脂肪含量高。,华北型 东北民猪,概况 起源于东北三省的一个古老地方猪种; 世界地方猪种保护名录中,民猪列第四位 ; 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大型和小型民猪几乎绝迹; 兰西县种猪场是国家唯一东北民猪保种场。,华北型 东北民猪,体型特
4、征: 全身被毛黑色; 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 背 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 猪鬃良好, 冬季密生棕红色 绒毛。,华北型 东北民猪,华北型 东北民猪,东北民猪的优点 繁殖率高; 肉质好,肉质坚硬,肌肉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无PSE和DFD猪肉; 抗逆性强:民猪在零上30和零下28的气温下仍能正常生产;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比瘦肉型猪低23%和20%。 耐粗饲,在日粮粗纤维含量 8%的情况下,对粗纤维的消化率比外种猪高27%。,华北型 东北民猪,生产性能 【育肥性能】经过选育和改进日粮结构,民猪233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日增重495克,瘦肉率为48.5,料肉比为4:1 。 【繁殖性能】公母猪
5、68月龄,体重5060公斤即开始配种,窝产仔数14.7头,活产仔13.19头。,华北型 东北民猪,民猪的开发利用 新品种的培育,以民猪为亲本培育形成了哈白猪、新金猪、三江白猪等新品种; 以民猪为母本,与杜洛克、长白、约克等外种猪进行二、三元杂交生产; 开发利用东北民猪,打造特色品牌。例如“黑珠”品牌猪肉。,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分布及地区特点: 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气候湿热,雨量充沛; 植物终年生长,青饲料丰富,精料以谷物为主,缺乏蛋白质饲料。,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代表猪种: 广东大花白猪; 滇南小耳猪; 海南文昌猪; 两广小花猪; 广西陆川猪。,中国地
6、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广西陆川猪,广东大花白猪(母),海南文昌猪,云南德宏小耳猪,两广小花猪,海南临高母猪,海南临高母猪,两广小花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体躯特征 短、矮、宽、圆、肥,骨骼细小; 背腰宽阔下陷,腹大下垂,臀较丰满,四肢开阔粗短,从幼年到成年体型都肥满; 头较短小,面凹,额部皱纹不多且以横纹为主,耳小直立或向两侧平伸; 毛稀,多为黑白斑块,亦有全黑被毛。,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华南型猪的特点 性成熟早,繁殖力中等; 饲养水平较低,多以放牧为主; 生长缓慢; 胴体瘦肉率低,脂肪率高,超过40%。,华南型 陆川猪,地理及分布: 原产于广西陆川,现分布广西、广东粤西和海南
7、省农村的广大的热带地区; 产区气侯温暖湿润,夏季湿热; 农产品以稻谷为主,产木薯、红薯、芋头等农副产品; 饲喂日粮以大米、米糠、薯类和红薯藤、芋头苗、瓜菜等青粗饲料为主,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不足。,华南型 陆川猪,华南型 陆川猪,显著特点 属小型脂肪型品种,早熟易肥 繁殖力高,经产母猪产仔数为12.42头,仔猪成活率93%。 肉质好、肉嫩味鲜。 耐热、耐粗食,抗逆性强,适应南方湿热高温的气候和缺乏精饲料的饲养条件。 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 。,华南型 陆川猪,生产性能 生长性能:160-180上市,活重61公斤,平均日增重400多克,屠宰率71.83%,胴体瘦肉率38.01%,背膘厚2.92c
8、m 繁殖性能:母猪平均发情日龄126.1天,初配日龄6.5月,体重40-50公斤。初产母猪平均窝仔数8-11头,经产11-14头。,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中型,分布及地区特点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之间广大地区; 气候温和,青绿饲料丰富,农业发达,水稻,小麦、玉米和豆类都有种植,农副产品丰富; 养猪数量多,几乎全为舍饲。,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中型,代表猪种: 湖北监利猪、 湖南宁乡猪、 浙江金华猪 江西萍乡猪等 大围子猪; 华中两头乌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中型,湖北监利猪,湖南宁乡猪(公),湖南宁乡猪(母),浙江金华猪(公),浙江金华猪(母),大围子猪(母),大围子猪(公),华中两头乌
9、(公),华中两头乌(母),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中型,体型特点 体型中等,比华南型大; 体貌与华南型相似; 四肢较短且疏松,背宽下凹,腹大下垂; 被毛稀疏,毛色多为黑白花; 乳头为6-7对。,华中型 华中两头乌,概况 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和长江中游及江南的广大地区。 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猪种; 华中两头乌猪躯干和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华中型 华中两头乌,华中型 华中两头乌,长江中游分布最多的猪种,包括: 湖南沙子岭猪、 湖北监利猪 湖北通城猪 江西赣西两头乌 广西东山猪等,华中型 华中两头乌,生产性能 6月龄前生长快,成年体重:公猪99千克,母猪93千克
10、。 产仔数:初产7-8头,三胎以上11.3头。 肥育期日增重413-428克,75千克屠宰率71%,瘦肉率41%-44%。,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江海型,分布及地区特点 长江中下游沿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和,人口稠密,农业发达,自然条件较好; 由华北和华中两大类型猪种杂交育成,所以猪种间差异较大; 毛色自北向南由全黑向黑白花过渡,体形也大小不一。,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江海型,代表猪种: 太湖猪 陕西安康猪 江苏姜曲海猪 湖北阳新猪 浙江虹桥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江海型,体型特点: 头大小适中,额较宽,皱纹深且多呈菱形; 耳长大下垂; 背腰较宽,腹部较大; 骨骼粗壮,皮多有皱褶
11、,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江海型,嘉定梅山猪,浙江虹桥猪(公),浙江虹桥猪(母),姜曲海猪,太湖猪,江海型 太湖猪,依产地不同分为 二花脸猪:主产于江苏舜山周围。 梅山猪:上海嘉定,江苏太仓、昆山。 枫泾猪:金山、松江、吴江为主产区。 嘉兴黑猪:嘉兴及浙北地区。 横泾猪:江苏吴江横泾镇,几乎绝迹。 米猪猪:江苏金坛、扬中两县。 沙乌头猪:江苏启东、海门等县。 现在主要是二花脸猪,梅山猪和嘉兴黑猪,梅山猪(公),梅山猪(母),二花脸(公),二花脸(母),枫泾猪(公),枫泾猪(母),嘉兴黑猪(公),嘉兴黑猪(母),江海型 太湖猪,苏太猪(公),江海型 太湖猪,太湖猪是世界上繁殖性能最好的猪种。 太湖猪
12、性成熟早,母猪初次发情为64天,比国外猪种早100日龄。 太湖猪初情排卵数平均11.16个,成年平均28.16个,比国外猪种平均排卵数多6.67个。 胚胎死亡率低,梅山猪在妊娠30天胚胎存活率为8590,而大白猪为6570。 产仔数高,太湖猪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2.11头,经产母猪15.3头,比国外猪种多头。 泌乳能力强,哺乳性好。太湖猪60日龄平均共哺乳403.92g,而国外母猪为208.8g。,江海型 太湖猪,生产性能 太湖猪在25-75Kg阶段,日增重为439g,每公斤消耗精饲料4Kg,青饲料3.99Kg。6月龄公猪体重47.56Kg,母猪49Kg。 太湖猪上市体重75Kg,屠宰率65-7
13、0%,瘦肉率39.92-45.1%,脂肪占28.39%,皮占18.08%,骨占11.69%。,江海型 太湖猪,太湖猪的利用 作为第一母本,生产内三元猪(杜长嘉); 利用其高繁殖率的特性,引入外血,改良猪种,如苏太猪; 农户直接饲养纯种太湖猪的很少。,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西南型,分布及地区特点 分布于四川盆地,盆周山区及云贵高原,地形复杂,但以山地为主。 气候温暖,雨水、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小,农家养猪以放牧为主。 该地区的猪饲料条件丰富,可形成体形 丰满、早熟易肥的肉脂兼用型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西南型,主要猪种: 荣昌猪 内 江猪 成华猪 乌金猪 贵州关岭猪 云南保山大耳猪。,中国地方猪
14、种的类型 西南型,荣昌猪(母),荣昌猪(公),内江猪,成华猪(母),成华猪(公),关岭猪(母),关岭猪(公),乌金猪(公),乌金猪(母),西南型 荣昌猪,分布及概况: 全国三大地方猪种之一,享有国宝级的待遇。 主产于重庆荣昌和四川隆昌两县,后扩大到重庆和川南地区,并向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 产区地处亚热带,温暖多雨,农作物产品丰富,青饲料利用较多。,西南型 荣昌猪,体型特征: 带眼镜的熊猫猪,除头部有黑斑外,全身白色; 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漩毛; 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 鬃毛洁白、刚韧。,西南型 荣昌猪,西南型 荣
15、昌猪,荣昌猪的优点耐粗食,适应农区青饲料和糠麸等农副产品多的饲养环境; 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 瘦肉率较高、屠宰率为69%,瘦肉率42-46% 皮薄肉嫩、肉质优良、 鬃白质好。,西南型 荣昌猪,生产性能 生长性能:八月龄时,体重可达Kg,日增重450克; 繁殖性能:公猪5-6月龄时可开始配种,母猪初情期平均为85.7日龄。初产母猪产仔数6.70.1头, 经产母猪产仔数为10.20.1头。,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中国小型猪,分布及地区特点 分布于中国南方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之中,生态环境恶劣; 饲养条件粗放,以放牧为主; 长期的近亲繁殖使基因纯和程度较高。,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中国小型猪,代表
16、猪种: 贵州环江香猪; 广西巴马香猪; 海南五指山猪(老鼠猪); 云南省版纳微型猪; 西藏藏猪。,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中国小型猪,海南五指山猪,巴马香猪,环江香猪,牧养的猪藏,阿坝藏猪(母),阿坝藏猪(公),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中国小型猪,生物学特性 体型小发育慢,6月龄体高40厘米左右,体长在6075厘米,体重2030千克,平均日增重120150克。 性成熟早,34月龄性成熟。 抗逆性强,对不良的生态和饲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产仔数少,一般为56头。,小型猪 巴马香猪,巴马香猪概况 源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世界上最小的猪种之一,成年体重45Kg左右; 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群众称之为“
17、冬瓜猪”、“芭蕉猪”或“两头乌”。,小型猪 巴马香猪,小型猪 巴马香猪,巴马香猪的优点 抗逆性好,极耐粗饲,它对饲养的环境条件和饲料条件要求不高。 肉质好,乳猪和断奶仔猪无乳腥臊等异味 7-10kg断奶仔猪屠宰率为56.62,胴体瘦肉率为50.9; 个体小,基因纯合,可用作实验动物。,小型猪 巴马香猪,巴马香猪的利用 巴马香猪作为肉食品,制作烤乳猪; 可开发作为医学试验动物的模型 ; 可培育成为娱乐性的家庭宠物。,小型猪 巴马香猪,中国猪种的演化,高繁殖率:代表猪种东北民猪,太湖猪;太湖猪最高产仔纪录:头一窝,优点1 高繁殖率,优点1 高繁殖率,优点2 肉质好,我国猪种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但
18、肉质好于国外猪种。 国外瘦肉型品种生长快,瘦肉率高,但肉质却不如中国地方品种,且PSE、肉发生率高. 肉质改良工作已成为当前猪育种工作的重点。,优点2 肉质好,优点2 肉质好,肉质优劣的判断 肉色 嫩度 系水性和多汁性 风味,优点2 肉质好,优点3 适应当地环境,耐粗食,适应中国养猪青粗饲料较多的特点;抗逆性强,可以适应简单的养殖条件甚至放牧。,缺点一 生长速度慢,外国猪种生长速度明显高于中国本地猪种。,缺点二 饲料报酬低,中国地方猪种的全程料肉比超过4:1;国外优质瘦肉型品种全程料肉比可达2.3:1,缺点三 瘦肉率低,数据来源: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猪肉消费的变化,打牙祭,吃饱,吃精,年
19、以前,肉食品短缺,人们喜欢吃肥肉,年,肉食品逐渐丰富,消费层次出现分化,人们开始追求瘦肉,年以后,人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崇尚营养,健康和回归自然,对肉食品的口味和品牌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猪肉消费的变化,大多数消费者还单纯追求瘦肉,而忽视了猪肉品质; 优质地方猪种肉品和品质较差的外种猪肉价格没有区别; 生产者追求利益而饲养外三元。,生猪价值的评价,猪肉的价格肉瘦率的多少? 优质猪肉价格一般的猪肉价格? 饲养地方猪种差的经济效益? 地方猪种的命运是淘汰!,生猪价值的评价,中国猪品种的演变,地方品种,内三元,外三元,嘉兴黑猪(母),长白(公),长嘉母猪,杜洛克(公),杜长嘉三元杂,长白,约克,长大母猪,杜洛克(公),杜长大,(内三元),(外三元),拯救中国地方猪种,国家投入,原种猪场的建立,保种; 积极利用地方猪种的优良特征,群众自发保种; 品牌肉的开发。,谢谢大家,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