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如果折射角不断地增大,则入射角一定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无法断定2. 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3. 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4. 如图所示,
2、一束光线 AO 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5. 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入射角为 60。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位置,并大致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6. SA 表示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画出这束光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7.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 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 E 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 E 处的人看到路灯 S 的光路图,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 S 通过水面所成的像 A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
3、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 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 a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P 点;如果水面升至 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Q 点,则( )AP 点在 S 点的下方,Q 点在 S 点的上方BP 点在 S 点的上方,Q 点在 S 点的下方CP 点在 S 点的上方,Q 点在 S 点的上方DP 点在 S 点的下方
4、,Q 点在 S 点的下方10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2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11.如图所示,光沿 CO 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 O,请在图中作出光线分别透过平直界面AOB 和圆弧形界面 AMB 时的光路图。12. 如图所示,岸边有一物体 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 B 的像 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 B1 的折射光路图。13画成下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14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
5、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L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 一定大于 L B f 一定小于 L Cf 一定等于 L D f 可能小于 L15.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 0 15 30 45 60反射角 0 15 30 45 60折射角 0 11 22.1 35.4 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F FF F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
6、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 ;请简要说明理由: .16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 )A不能看到认得头部 B不能看到人的脚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 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17.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
7、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12.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光学元件.18.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 A 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形成的_(实/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侧部分(左/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像(实/虚).19.请在图上大致画出物体所处位置时对应像的位置.20.放电影时,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虚像2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
8、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 10 cm B小于 10cm C大于 20cm D在 10cm 和 20cm 之间22.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关于投影仪的使用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23.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30cm 处逐渐移至 20cm 的过程中,所成像_,像距_;当物
9、体再从距透镜 20cm 处移至距透镜 10cm 的过程中,所成像_,像距_;而当物体从距透镜 10cm 处逐渐靠近凸透镜时,所成像_,像距_.(变大/变小/不变)24.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的4FF O_像.如果文物上有条裂纹,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幻灯机26.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将相机_(靠近/远
10、离)该同学,且将镜头向_(前/后)调节.27.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28.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在凸透镜很远很远处时,移动光屏后,发现在距透镜 12cm 处的光屏上也能成一比较清晰的像,则可推测此凸透镜焦距近似为
11、_.(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上/下)调整.(2)利用此透镜再次探究实验规律时,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 25cm 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_.(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变大/变小/不变).(4)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始终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离透镜越远,像越 ;物体离透镜越近,像越 .2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12、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0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是 25cm,远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 (填“强”或“弱”),致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 (填“前”或“后”),这时应佩戴用 做成的远视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3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以焦距 (长/短)的凸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焦距F F5_(长/短)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特别适宜于观察行星和月球。32学完“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如图甲所示,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小明想利用这个水透镜来研究近视眼的成因 (
13、1)小明把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要想模拟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蜡烛向 (左/右)移动,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A;(2)接着小明要想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他要用注射器(选填“向水透镜中注水”或“从水透镜里往外抽水” ) ,然后向 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 B,则实像 B 要比实像 A (大/小) 。33.某同学正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在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另一眼镜乙放在
14、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有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是凹透镜,_是凸透镜;(2)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 (填写实验现象序号)34甲、乙、丙、丁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是用乙拍摄的,照片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是用丁拍摄的。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
15、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_。(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6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 ”、 “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36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 ”中所
16、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3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银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C属于实像的是 D属于虚像的是38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是( )39某光屏放在凸透镜前 20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40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
17、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41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42.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
18、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 ,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43.如图,B是人眼在 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个虚像是由光的_形成的若在 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 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能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7上4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
19、像规律”的实验时: 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 F 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4) 在如图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倒立/正立) 、_ (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5) 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 36 cm 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
20、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_(放大缩小)的虚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_镜(6)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 ) ,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 。45.某同学测量一根木棒的长度是 0.583m 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A.厘米刻度尺 B.毫米刻度尺 C.分米刻度尺 D.游标卡尺46.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21、是 cm (2)实验过程中,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16cm 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 的实像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整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调(3)为了做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2cm,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烛焰像变模糊了,接着将一个 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做适当调整,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再次变清晰,此过程探究的是 的矫正方法 47右图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分 秒。48. 如下图,物体 A 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物体 B 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ABOF 849若四次测量一本书
22、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50.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5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D. 路程与速度无关52.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每隔 0.2s 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 9 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
23、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不变/先变大后不变/一直变大);(2)若测得纸锥在 A、B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3)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53. 在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关于比较她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1)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 “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2)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3)物
24、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4)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4. 如图所示,测平均速度实验中, (1)使斜面保持_(很小/很大)的坡度, 目的是 ;(2)测得 S1=60cm,S 2=30cm,t 1=5s,t 2= 3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m/s。55. 汽车以 2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 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 4.5s 滑行 60m 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
25、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解析: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s= ;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时间 t= ;所以,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 = = .56. 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2,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用字母 V1和 V2表示)57. 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2,则图 9S1S29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用字母 V1和 V2表示)58. 在桂林北到南宁之间约 437km 的铁道线上,运行着两对“城际快速列车”N801N802次和 N803N804 次。下面是 N8
26、01 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站 名 桂林北 桂林南 柳 州 南 宁到站时刻 8:17 10:30 13:26发车时刻 8:06 8:26 10:34里程/km 0 11 176 437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N801 次列车由桂林南到柳州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km/h?(2)N801 次列车由桂林北到南宁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km/h?59.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 。小芳同学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运动,以小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
27、木向 运动。60.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 跑的成绩是 8.0s,他的平均速度是 ;在 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 。6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动的河水具有动能 B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说明了运动具有相对性D高空飞行的飞机即使碰上小鸟也会被撞出一个大洞,这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较大的能量6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
28、表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路程 S/cm时间 t/s 4平均速度 v/(cms-1) 15(2)分析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_.63右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 “神舟”飞船1064我国自 1984 年 4 月 8 日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虽然绕地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那么,它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为 ( )A1 天 B30 天 C120 天 D365 天65用下列物理
29、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 ( )A时间 B.速度 C. 位置 D. 路程66下列关于公式 v = s / t 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 B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一定也越大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67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姜堰河滨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2)小刚从家到姜堰河滨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步行期间 20s 内通过的路程7014 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
30、 A8cm B. 8mm C. 8dm D. 8m 71. 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4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72. 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 4 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 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73. 一列队伍长 50m,跑步速度是 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 100m 的涵洞,则需要的时间是( ) A60s B50s C40s D
31、 20s 74. 我们知道物体可以通过接触带电,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发现金属箔张开,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验电器带正电 B.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验电器带负电C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验电器带正电 D电子从玻璃棒移到丝绸, 验电器带负电75原子的行星模型是:原子中心是一个带 电的 ,核外是带 电的电子,电子绕核 ,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 ,整个原子呈 性,在原子中,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76我们平时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 1177关于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 B.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 C.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78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