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横排打印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3519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横排打印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横排打印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横排打印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横排打印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横排打印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共 3 页)2013 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姓名: 班级: 得分:一、 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战国以前, “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

2、现象不存在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16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 “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

3、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 世纪现实主义

4、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 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0有人在 1877 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 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

5、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2 (共 3 页)二、材料分析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38. (27 分) 有学者在研究世

6、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 13, 14 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 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 18 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 19 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

7、1 ) 根据材料,13 到 18 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6 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6 分)(2 )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 18 世纪相比,19 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2 分)(3 ) 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9 分)39 ( 25 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

8、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 ,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刘光禄遗稿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材料二:20 世纪 70 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 年代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请回答:(1 ) 洋务运动的指导

9、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 分)(2 ) 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10 分)(3 )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8 分)(4 ) 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收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 分)3 (共 3 页)2013 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答题卡姓名: 班级: 得分: 一、 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二、 材料题(共 2 小题,共

10、 52 分)38. (27 分)39.(25 分)(1 )(2 )(3 )(1 )(2 )(3 )(4 )4 (共 3 页)2013 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B C D B A B C A C B A D二、 材料分析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38、 (27 分)(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6 分)(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 分)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2 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

11、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 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 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西方侵略。 (3分)(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 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 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3 分)39、 (25 分)(1)中体西用。 (2 分) “师夷长技以制夷” 。 (2 分)(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 “末” ;中国的纲常伦理是 “本” ;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

12、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 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 “末”西方政治体制是“本” ;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5 分)(3)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 分)(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的时代环境等。 (3 分)2013 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B C D B A B C A

13、C B A D二、 材料分析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38、 (27 分)(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6 分)(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 分)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2 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 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 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西方侵略。 (3分)(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 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14、(3 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3 分)39、 (25 分)(1)中体西用。 (2 分) “师夷长技以制夷” 。 (2 分)(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 “末” ;中国的纲常伦理是 “本” ;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 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 “末”西方政治体制是“本” ;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5 分)(3)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双百”方针恢复;实5 (共 3 页)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 分)(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的时代环境等。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