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3227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近代史总结,中国近现代史,英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进一步,林则徐、魏源海国图志,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垄断,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瓜分狂潮,租借地、势力范围、“门户开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维新派:公车上书、时务报、天演论,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清末新政,革命派:兴中会、同盟会,革命派:辛亥革命,社会习俗变革、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军阀混战,中国近现代史,一战、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

2、主义传播,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工人阶级、新民主主义开端,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三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标志、北伐战争、结束标志,中共:反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苏维埃政权,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蒋:攘外必先安内,中共:反蒋抗日,长征、一二九运动,中共: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联蒋抗日,国共合作宣言、改编军队、第二次合作,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根据地、百团大战、入缅作战、七大、胜利,标志,解放战争,新中国诞生1949,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开国大典,巩固革命成果,土地革命1950-195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基础 :一化三改造1953-

3、1956,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共的主要矛盾和任务1956,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左倾)1958,文化大革命1966-1976,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转变政治理念: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伟大转折)十二大1982、十三大1987(初级阶段理论),开展经济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79,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对外开放格局,浦东开发开放:1990,一国两制构想:内涵、港澳回归,中国走向世界:,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1955,70年代:恢复联合国席位1971、中美关系正常

4、化1979、中日建交1972,90年代以后:加入APEC1991、入世2001,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新增B),2、虎门销烟(A)直接原因:,3、爆发(A):,4、南京条约(1842,中英),内容(B):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广厦福宁上);关税,中国:衰弱,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世界:欧美发展迅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强国,为了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在全球进行扩张,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主要原因,原因:鸦片泛滥,摧残身心健康,白银外流,造成

5、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简介:1839,林则徐,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1840,英国,影响(B C):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社会矛盾:最主要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思想文化领域: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如: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火烧圆明园(A),2、天津条约1858(B),3、北京条约(B),1860,英法联军,咸丰,赔款;开埠(汉口、南京等10处);进入内地(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内河权(外

6、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进入北京(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开埠(天津);割地(九龙司);赔款; 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新增A),1、洪秀全成立拜上帝教,2、洋枪队,3、湘军与淮军,两次鸦片战争以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1851年,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先后击溃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东征进逼上海,上海地方官与英、法侵略者组织“洋枪队”,进行抵抗。,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相继覆灭之后,清政府重用曾国藩,主要依靠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湘军与李鸿章的新编淮军一

7、起,分兵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1864年,天京陷落,天平天国运动失败。,洋务运动1861-1895,1、代表人物(A):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2、总理衙门(A),3、洋务运动的内容(B),4、洋务运动的影响(B),1861年,由奕担任总理大臣,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1)“自强”(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上海,国内最大) (2)“求富”(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1873年,李鸿章,第一家) (3)编练海军:70年代起,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 北洋舰队。 (4)培养人才:同文馆(1862年,奕主持,第一

8、所新式学堂);幼童赴美(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1、通商口岸与近代民族企业的产生(A),2、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发昌机器厂(A),3、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A):办学兴教、翻译西书,1869年,方举赞,上海,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规模最大,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通商口岸陆续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采用机器进行生产。,中

9、日甲午战争1894-1895,1、简介(A):1894年,日本挑起。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内容(A):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 开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设厂(通商口岸);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影响(B):对中国: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对国际局势: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原有均势,引起俄、德、法不满,三 国干涉还辽。日本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赎辽费。,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A),1、序幕:公车上书,2、宣传维新思想:时务报和天演论,3、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4、

10、失败:戊戌政变,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时务报:1896年创刊,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以“变法图存”为宗旨,鼓吹维新。 天演论:严复,介绍进化论,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瓜分狂潮(A),3、义和团运动兴起(A),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德国(最早) 俄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租借地 胶州湾 旅顺、大连 威海卫、新界 广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 长江流域 广西

11、广东云南 福建,2、门户开放政策(A),背景:瓜分不成?,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 内容:承认在华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主张在华“机会均等” 评价:扩大美国在华利益,强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1899,瓜分危机,农民阶级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进行了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八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1国?,5、辛丑条约(B),内容:赔款(4.5亿两,最多);划定使馆区(北京东交民巷,各国派兵常驻);拆除炮台(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各国驻兵);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2、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末新政,1、清末新政的举措(A),2、“预备仿行宪政”(新增A),3、“皇族内阁”(新增A),1901年1905年 内容: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1906年,清廷颁布上谕,宣布“预备仿行宪法”,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1911年,组建所谓的“责任内阁”,在内阁13名成员中,其中皇族又占7人。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辛亥革命,1、准备:,2、爆发:,3、结果:,4、影响(B)

13、:,(1)兴中会(A):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第一个革命团体 (2)同盟会(B):1905年,孙中山,东京,颁布三民主义(16字+6字) (3)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 “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20世纪初)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起义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1)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A):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1912年3月,孙中山,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

14、的进步意义。 (3)清帝退位(A):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 (4)袁世凯就任总统(A):1912年3月,袁世凯,北京,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使有识之士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中国近代史专题归类,一、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史 1、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中日甲午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开始-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5、签订 (2)进一步加深-二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3)大大加深-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 (4)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3、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标志性不平等条约 (1)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赔款最多的-辛丑条约 (3)开放通商口岸最多-天津条约 (4)割地、赔款、开埠-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4、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1)英国:南京条约割香港岛;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展拓香港界址条约割新界 (2)日本: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后用3000万两“赎回”)、台湾、澎湖列岛,二、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史,1、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1)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

16、超) 主要活动:A:公车上书 B:办学会、办学堂、办报 C:百日维新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2)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为首) 主要活动:A:建立革命团体 B:建立革命政党C:制订革命纲领 D:发动武装起义 E:成立中华民国 F:颁布临时约法 G:推翻君主专制H:反对北洋军阀“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2、无产阶级领导的斗争 (1)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 (2)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 3、学生爱国运动 (1)五四运动 (2)一二九运动 4、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 (1)太平天国运动 (2)义和团运动,5、先进的中国人提

17、出的救国方案 (1)地主阶级进步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农民阶级: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资政新篇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制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资产阶级共和国 (5)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民主和科学” (6)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李大钊-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7)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19世纪中期20世纪前期),1、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19世纪6070年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甲

18、午战争后:资本主义输出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辛亥革命,“师夷长技以自强”,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A),1、社会习俗的变革,2、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3、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社会习俗变革的内容有:剪发、易服,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倡女权等。,二次革命: 1913年,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孙中山发起反袁,由于力量悬殊,很快失败。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 “二十一条”,复辟帝制(191

19、6年为“洪宪”元年)。蔡锷在云南起兵反袁护国,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洪宪帝制”结束后,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 段祺瑞皖系 张作霖奉系 冯国璋直系,新文化运动 (A),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2、标志:1915年,新青年发表,陈独秀,3、内容:,(1)思想革命: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2)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19年5月4日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收回山东的正义要求结果:

20、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亲日派官员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嘉兴南湖。 确定党的名称,党的纲领,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中国共产党成立(A),1、五四运动简况(A),2、五四运动意义(B),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A),1、合作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广州

21、,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合作表现:北伐战争,3、合作破裂:1927,1926,国民革命军,广东出发 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宁汉合流与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实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4、改立新约运动,内容:1928年,国民政府与美、英、法等国改订新约。 结果: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意义:改订新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中共:反蒋1927-1931(A),3、中央政府成立,1927年月日,周

22、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 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人民军队的诞生,开始了中共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1927年,毛泽东发动,受挫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会师井冈山,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意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南昌起义,2、秋收起义,中共:反蒋抗日1931-1936(A),1、反蒋:长征,2、抗日,原因:1934年1

23、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B):1935年1月,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胜利: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袭东北军,东北全境沦陷,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中共领导,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复东北失地,一致对外”。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共:逼蒋抗日1936,1、西安事变(A)

24、,(1)背景: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以后,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中日两国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2)过程:1936年12月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提出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3)和平解决:应张学良的要求,周恩来等赴西安,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共:联蒋抗日1937,1、七七事变(A),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3、八一三事变(A),4、正面战场(A),1937年7月7日,即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战的

25、开始,1937年8月,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它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1937年,太原会战,八路军获得的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徐州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26、 入缅作战:为协助盟国作战,解除日军对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威胁,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5、七大(A),6、抗战胜利(A)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1945年4月,延安 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一切工作的指针。 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B) 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27、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基础,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解放战争1946-1949,开始: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进程: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规模最大,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北平解放。 结束:1949年4月,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5月27日,

28、上海解放。,新中国诞生1949,4、意义(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始了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人民政协(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共同纲领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2、共同纲领(B):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平等。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3、开国大典

29、(A): 1949年10月1日,巩固革命成果,时间:1950年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性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意义:a、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c、巩固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d、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1、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A),1、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A、内容: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0、。B、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即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C、评价:积极影响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促进了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存在过急、过快、不适当等工作中的缺点和偏差。,2、建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途径: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宪法的两大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A),1、中共八大(新增A)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和主要任务(集中力

31、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 “三面红旗”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强调“速度”) B、大跃进运动农村粮食产量放“卫星”;工业强调钢产量,掀起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生产关系大变革。,3、文化大革命:1966年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1、政治理念的转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1978年召开 背景:1978年,全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 内容: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我

32、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提出: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经济建设的开展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农村推广 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意义: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

33、展了农村生产力。 (2)经济特区的建立(B):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3)浦东开发开放:1990年开始,3、“一国两制”的构想(A) (1)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 (4)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和繁荣,也为和平时期解决某些相关的历

34、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5)香港、澳门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董建华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何厚铧,4、中国走向世界(A) (1)50年代中国外交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提出。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各国共同接受的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B。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印尼万隆;周恩来在会上发言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精神:求同存异、和平共处(2)70年代中国外交 A。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中美关系正常化: 开始: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标志开始走向正常化; 正式建交:1979年1月1日 C。中日建交: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联合声明(3)90年代中国外交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中国加入、简称APEC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