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断层解剖学(胸),一、胸部结构的配布特点,胸壁 胸腔 肺和胸膜腔 纵隔 胸廓上口通颈部 借膈与腹腔分隔,胸腔脏器,二、肺和肺段,肺动脉、肺静脉与支气管树的位置关系,右肺内面观 Medial aspect of right lung,右肺根 自上而下: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上肺静脉下肺静脉 自前向后: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下肺静脉肺韧带,左肺根 自上而下: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上肺静脉下肺静脉 自前向后: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下肺静脉肺韧带,三、纵隔,纵隔结构的配布,胸腺层 静脉层 动脉层 气管层 食管层,上纵隔五层,上纵隔的结构,胸腺 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主动脉弓和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2、膈神经和心包膈动脉 迷走神经 气管和支气管 食管,前纵隔,中纵隔,心 心包 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 膈神经 心包膈血管,T5,T8,2,6,心膈角 脂肪垫,后纵隔,气管杈及左右支气管 食管及周围迷走神经食管丛和淋巴结 胸主动脉及周围淋巴结、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等 脊柱两侧的胸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自前而后分四层,四、纵隔的间隙,CT的纵隔间隙为非筋膜间隙 1、胸骨后间隙 2、气管前间隙 3、气管后间隙 4、血管前间隙 5、主动脉肺动脉窗 6、气管杈下间隙 7、后纵隔间隙 8、膈肌脚后间隙,血管前间隙 胸腺、左头臂静脉 气管前间隙 脂肪、结缔组织、淋巴结 气管后间隙 食管、胸导管,气管前间隙 脂
3、肪、结缔组织、淋巴结 气管后间隙 食管、胸导管,气管前间隙 气管后间隙 食管、胸导管 主动脉肺动脉窗 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淋巴结 胸骨后间隙 脂肪、结缔组织、胸廓内血管,气管杈下间隙,气管杈下间隙(隆嵴下间隙)脂肪、结缔组织、淋巴结,后纵隔间隙(左心房后间隙)食管、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淋巴结 胸骨后间隙 脂肪、结缔组织、胸廓内血管,肝右 叶,膈脚,胸主 动脉,脾,胆囊,胃,膈肌脚后间隙 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纵隔间隙的配布,胸骨角平面以上血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 胸骨角层面主动脉肺动脉窗 胸骨角平面以下气管杈下间隙后纵隔间隙膈肌脚后间隙,五、纵隔的淋巴结,1、纵隔前
4、淋巴结心包前淋巴结主动脉弓淋巴结静脉前淋巴结,3、纵隔后淋巴结,2、中纵隔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心包外侧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1)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按部位分为5组 1、肺淋巴结(7、8区) 2、支气管肺淋巴结(5、6区)(肺门淋巴结) 3、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9区) 4、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3、4区) 5、气管旁淋巴结(1、2区)临床划9个区,中纵隔淋巴结,(2)心包外侧淋巴结 心包与纵隔胸膜之间 (3)肺韧带淋巴结 肺韧带两层胸膜之间,(一)纵隔内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方法,以首先出现的器官、结构或椎骨为定位 以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根部平面分上中下3部 上纵隔分5层 中纵隔分4层 下部分前
5、中后纵隔,六、纵隔内结构的横断层解剖特点,(二)胸骨角平面在纵隔横断层中的标志意义,上、下纵隔的分界标志 后方平对第四胸椎下缘 主动弓的起、止标志 气管杈平面 通过主肺动脉窗 平对第二肋软骨 奇静脉弓跨右肺根、注入上腔静脉 食管的第二个狭窄 胸导管在脊柱前方由右转向左的部位 肺动脉的分叉处位于此平面以下,七、肺的横断层解剖特点,CT图像上两侧肺裂的上部呈细灰条影,斜裂的中下部显示为乏血管带 横断层面上通过其纵隔侧的标志性结构识别斜裂 左侧斜裂的起始层面较右侧高 水平裂仅出现于右肺门处的肺动脉以下层面,(一)横断层面上肺裂的识别,(二)肺段支气管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各级动脉伴行于支气管 静脉的段
6、间支位于相邻肺段之间 三者以支气管的分支、走行最恒定,(三)肺段内管道在横断层面上的位置关系,肺段支气管与相应肺动脉、肺静脉分(属)支的相对位置关系,是识别肺段的基础,(四)肺门区的横断层解剖特点,上自气管隆嵴平面,下达下肺静脉层面 经T68横断层是显示最佳平面 肺门边缘主要由较大的血管所形成,且恒定 左肺动脉高于右肺动脉 右肺上叶支气管高于左肺上叶支气管 肺动脉的分支与肺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相伴行,八、胸部横断层面和CT,平T1上份,平T1T2椎间盘,平T2椎体上份,左、右静脉角层面,平T2,经胸锁关节层面,胸锁关节,平T3上份,主动脉弓三大分支,第1胸肋连结,s1,S1+2,平T4上份,上
7、腔静脉合成处层面,S1+2,s3,s1,s2,s3,平T4下份,主动脉弓层面,s1+2,s3,s3,s2,s1,平T5,奇静脉、主动脉肺动脉窗,s6,s6,S1+2,s3,s3,s2,平T5,气管分叉,左肺动脉,s6,s6,s2,s3,s2,S1+2,平T6,经肺动脉杈,左、右主支气管,s6,s6,s2,s3,s2,s3,平T6 左上肺静脉,s3,s4,s6,s3,s4,s6,A,V,平T7上份,肺动脉瓣,左、右上肺静脉,s6,s6,s4,s3,s4,s5,s5,平T7,左、右下肺静脉,左、右心房,右心室,s5,s4,s8,s9,s10,s4,s5,S9,s10,s7,s3,S7+8,平T7T
8、8椎间盘,主动脉瓣,s10,s4,s5,S7+8,s5,s4,s7,s8,s9,s10,S9,平T8,4个心腔,s5,s4,s7,s8,s9,s10,s4,s5,S7+8,s9,s10,V,V,平T8,s5,s4,s7,s8,s9,s10,s5,s10,s9,S7+8,平T8T9椎间盘,s5,s7,s8,s9,s10,s4,s5,S7+8,s9,s10,平T9,下腔静脉,s5,s7,s8,s9,s10,s5,S7+8,s9,s10,s4,平T9,s5,s5,平T9T10椎间盘,第2肝门,CT肺窗解剖,CT肺窗主要观察结构: 气管下端层面 左、右气管分叉层面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右中间支气管和左上
9、叶支气管层面 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基底干支气管层面 下肺静脉层面。,1气管 2.上腔静脉 3.升主动脉 4.胸主动脉 5.食管,气管下端层面(主动脉肺动脉窗层面),s2,s3,S1+2,s3,1.气管杈 2.右肺尖段支气管 3.右肺后段支气管 4.左肺尖后段支气管5.奇静脉 6.上腔静脉 7.升主动脉 8.肺动脉干 9.左肺动脉 10.胸主动脉,气管杈层面,s2,s3,s3,S1+2,1.右肺前段支气管 2.右肺后段支气管 3.右上叶支气管 4.右主支气管 5.左主支气管 6.左肺尖后段支气管 7.上腔静脉 8.升主动脉9.肺动脉干10.右肺动脉 11.奇静脉 12左肺动脉 13.胸主动脉,右上
10、叶支气管层面,(气管隆嵴层面),s6,s3,s2,S1+2,s3,s6,1.右中间支气管 2.左主支气管 3.左上叶支气管 4.右肺动脉 5.升主动脉 6.肺动脉干 7.上腔静脉 8.右上肺静脉 9.左肺下叶动脉 10.胸主动脉,右中间支气管和左肺上叶支气管层面,s6,s6,s4,s3,s3,1.内侧段支气管 2.外侧段支气管 3.中叶支气管 4.右下叶支气管 5.左下叶支气管 6.胸主动脉 7.左心房 8.升主动脉 9.右心房 10.右心室11.上段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层面,s6,s6,s4,s3,s3,s4,1.右肺内基底段支气管 2.右肺前基底段支气管 3.右肺外侧基底段 支气管 4.右肺后基底段支气管 5.左肺内前基底段支气管 6.左肺外侧基底段支气管 7.左肺后基底段支气管 8.胸主动脉,基底干支气管层面,s4,s5,s4,s5,1.右肺后基底段支气管 2.左肺后基底段支气管 3. 左肺外侧基底段支气管 4.左心房5.胸主动脉 6.右下肺静脉 7.左下肺静脉,下肺静脉层面,s4,s5,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