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研修过程序号 研修活动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 你的反思与改进1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1、教学设计程序完整,安排合理,重点突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归纳总结、语言组织能力。2、最重要的合探环节没有实质性内容,简单粗糙,有“走过程”之嫌,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详细备好合探环节,做好问题预设,安排好时间。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课堂教学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没有偏离教学结果。但由于学生整体的操作、表达能力较弱,一节课的时间难有大的改观,所以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距
2、离理想的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尚需在课后进一步训练。在“三疑三探 ”课堂上如何扎实有效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值得大家认真探讨的问题。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原以为学生对于量角器的使用是“小菜一碟”, 不需要过多讲解,没想到有部分差生根本不会用,于是出现了一个事先没有预见到的问题: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由于准备不充分,课堂上只好由教师通过观察、示范、讲解来告诉学生内外圈度数的使用方法,再让这些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来解决。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在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法等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尤
3、其是差生)的学情。只有结合学情来应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 组内总结、实际操作来解决,这样不仅解决了量角器的使用问题,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角的画法,一举两得。备课,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不慌不忙,不会出现包办代替现象。4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1、在“设疑自探 ”环节,应补充上“认真观察,说说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这一问题。因为有个别学生不能正确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2、在“解疑合探 ”环节,要结合学情进行问题预设,进一步把教案备细、 备扎实,因为学生整体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如果不能准确归纳总结,教 师要有充分地应对之法。3、在“运用拓展 ”环节,要把“用三角板画出 15角”这一问题去掉,因为要用到减法,部分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完成,为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课堂容量,此问题可在课后解决。再好的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师情、学情,未必不会出现这样那样预想不到的问题。别人说好的,自己不一定都适用;自己认为很完美的,他人不见得会全盘接受。只有充分结合自身、学生甚至学校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全盘考虑、反复修改才能设计出一节属于自己的好教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