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商密,德阳深度覆盖专项情况汇报,德阳分公司建设中心2015年7月21日,背景,1,目录,问题,2,3,方法,挑战,4,背景,德阳移动4G网络经过三期建设,规模超2G,“三领先一确保”的网络布局基本完成。实现五县一区主城区、乡镇扩展区域、农村900M以上热点区域全覆盖,过境高铁、省际高速、部分市县公路连续覆盖,60%居民小区/AB类集团单位、主要风景区、交通枢纽、高校等热点区域深度覆盖。 截至7月,德阳移动4G累计用户数已达59.81万,用户渗透率21.95%,4G分流比54.73%,人均流量203.47MB/月,4G先发优势明显。,德阳电信在2014年底前已经完成698个基站建设,覆盖五县
2、一区城区、部分大型乡镇。 通过竞争对比,我公司“线” 、“面”覆盖优势明显,“点”覆盖优势差距较小。 随着基站的全量移交,我公司数十年积累的站址资源优势将逐步丧失,要打赢4G攻坚战,就必须把网络做深、做厚,在深度覆盖的每一个角落与对手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旌阳区随机60个点位测试结果,省际高速、高铁测试结果,主城区测试结果,背景,目录,背景,1,3,方法,挑战,4,2,问题,问题呈现,现阶段4G网络面临主要问题为深度覆盖不足,在开展问题深入查找之前,德阳分公司首先理清思路,摸清问题根源,做到对“症”下药:,要做到深度覆盖绝对领先,必须先于对手对各种场景进行精耕细作,它是一场包括时间在内的资源消
3、耗战。只有找准问题点,才能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有效的地方。 从2014年9月起,德阳分公司就开始着手4G网络问题区域查找,通过半年的摸索,逐步总结出“问题查找四维法”:一、现场测试耗时耗力,但结果最直接二、后台分析效率最高,但与实际存在偏差三、流量分析与支撑目标最贴近,但要排除用户和终端的原因四、投诉分析能让网络问题自动呈现,但有很大局限,精确定位-“问题查找四维法”,精确定位-“问题查找四维法” (现场测试),4G二期工程后,为全面摸底德阳4G网络覆盖,德阳分公司发动公司1210人全员参与,针对全市1477个AB类重要集团单位、 2359个住宅小区 开展了“网络捉虫”专项活动。,操作过程简单
4、,测试数据全面,云端上传快捷,1、平台支撑,站点可编码,数据无延迟,结果可追踪,2、大数据分析,网络部定规则,企发部建平台,政企部供数据,3、市网协同,覆盖感知评估,下载速率评估,4、用户评估,德阳分公司采用平台支撑、大数据分析、市网协同、用户评估“四位一体”方式,助力完成“网络捉虫”工作。,精确定位-“问题查找四维法” (现场测试),“一”库,“二”维度,“四”等级,搭建办公网平台跟踪库,开放式数据呈现,闭环式问题解决。,明确评估标准,覆盖(RSRP)先行、速率至上。,模拟用户感知,梯度(优良中差)划分,准确定位。,124”助推体系,基于“124”助推体系,德阳公司从全市3836个AB类重要
5、集团单位及住宅小区中整理出1200个存在问题的点位,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深度覆盖专项)全量解决。,1200个问题点位,精确定位-“问题查找四维法” (后台分析/投诉分析),截止7月,室分疑似弱覆盖小区比例从55.26%降至6.65%,整治主城区沿河两岸问题小区21个,全网接通率从99.79%提升至99.86%。,截止7月,通过投诉发现网络问题518处,解决440处,解决率84.94%;4G用户网络满意度由75.56%提升到77.70%,提升2.14PP。,在省公司指导下,结合集团“LTE六维分析法” 通过深挖网管统计数据,找到衡量深度覆盖效果的重要指标,建立客户感知量化模型,挖掘客户投诉背后的网
6、络问题,以“四库”为抓手,提升用户满意度。,后台分析,投诉分析,发现网络漏洞,建立网络资源池,助力热点营销,提升感知速率,流量运营不健康,网络一定有问题,德阳分公司 以“消灭零流量”、“减少低流量”、“整治高回流”、“提升边缘速率”为抓手,聚焦流量健康度提升,市网深度协同,实施大数据共享。 半年时间内,实现市网班组结对子,开展联合课题研究4个,其中“高回流整治” 初见成效。截止7月底,共整治零流量小区78个,低流量小区68个,高回流小区10个。 通过流量分析找到了室分系统耦合、天线挂高不够、建设方式不合理等隐形网络问题,扩展了网络问题发现渠道。,精确定位-“问题查找四维法”(流量分析),目录,
7、背景,1,2,问题,挑战,4,方法,3,搭建模型-城区深度覆盖模型,借鉴集团公司深度覆盖技术方案,结合天馈波瓣特性、室外路损模型、穿透损耗模型,建立采用“室外打室内”方式的室内覆盖预测方法,精准预估场景建设效果。,天馈特性,1、分析天馈波瓣特性;2、分析天馈站间距、下倾角、站高对应关系。,室外路损模型,1、选择最佳的经验模型;2、将二维地图转换为三维地图3、进行现场测试校正。,穿透损耗模型,1、收集经验数据;2、基于火车穿损模型的简单穿透损耗公式推导;3、进行现场测试校正。,城区深度覆盖模型,搭建模型-建设优先级评估模型,必要性评估,输入:KPI保障需求、MR需求、流量需求、感知需求。输出:场
8、景建设必要性得分。,价值评估,输入:基础价值、用户价值。输出:场景价值得分。,场景权重,输入:区域权重、场景权重输出:场景权重得分。,建设优先级评分,方案评估,输入:最优建设方案输出:方案合理性评分,综合考虑网络与市场需求,多纬度建立场景建设优先级评估体系,做到有的放矢,力求“好钢用在刀刃上”。,创新管理,建设方式上打破传统:多种“小快灵”方式快速成网,降本增效。,明确思路-“快、好、省”,速度胜于完美,时间上抢占先机:集中全公司力量,开展“800百日大提速”,针锋相对,质量上力压对手:集中全公司力量,开展“百强攻坚战”。,“三领先一确保”任重道远,深度覆盖重中之重。深度覆盖要绝对领先,“好”
9、是基础力, “省”是发展力, “快”是 竞争力,唯有三力合一,才能巩固先发优势。,目标,LTE深度覆盖专项计划在年底前完成1200个点位的优化调整,在6月1日前完成75%的工作量。,全年工作计划,专项工作开展-总体计划,专项工作开展深度覆盖“800百日大提速”,全市情况摸底,勘查进度,截止目前,全网共计完成AB类集团及住宅小区现场查勘1200个,查勘进度达100%;,截止目前,800计划总体进度102.5%,有效解决率达84.45%,其中:优化调整518个,成本新开设备解决68个,新技术应用26个,室分延伸整治61个;手机伴侣完成AB类集团3个。,解决进度,政治百强,对于政治百强,一户一案,逐
10、一制定解决计划。发动市场同事,制定“小蜜蜂计划”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进行优化调整。集中资源,优先开展“百强一把手”办公区域以及住宿区域的保障工作,通过政企客户部初勘测试与网络部复勘验证,目前政治百强已全部完成测试统计,其中:政治百强中93个测试点位覆盖评价为优良等级、7个为中差等级。政治百强移动优于电信的有68个,电信稍优于移动的有32个。,专项工作开展深度覆盖“三百计划”,百强小区,通过与政企部沟通,确定100个“经济百强”单位。“经济百强”,一户一案,逐一制定解决计划。“经济百强”计划在“政治百强”、“百强小区”完成优化后逐步开始,年内全部完成。,经济百强,根据全市小区总表,按照小区规模进行
11、ABCD分级。并整理出全市“百强小区”重点解决。(全市100个500户以上的小区优于竞争对手。) 分级原则: A类为各区县知名的、住户超过1000户以上住或大于20栋以上的大型小区 B类为住户超过500户或建筑多余10栋的小区 C类为住户在100至500,建筑低于10栋的小区 D类为住户100以下,建筑物年限超过15年以上的老旧小区。计划在10月1日前全部完成“百强小区”优化调整及设备开通。百强小区,一户一案,逐一制定解决计划。,专项工作开展深度覆盖“三百计划”,为快速解决主城区MR弱覆盖区域,提升主城区4G用户客户感知,建设中心联合分公司成立MR弱覆盖联合攻坚组,聚焦资源,4G三期增补工程共
12、286个点位,主城区预计建设248个,资源利用率达到87%解决主城区深度覆盖问题。,专项工作开展主城区MR弱覆盖突击行动,MR站点“山海天”解决效果图,“鼎虹蓝城”小区解决效果,解决进度,截止7月,共计解决主城区25个点位(共计85个),成功消除主城区MR成片区域4个(共10个成片区域),主城区弱覆盖比例由2.34%下降至2.01% 。,工作计划,总体情况,在省公司计划建设部领导和邱总的指导下,经过分公司对数据的分析,德阳市主城区共含123个MR弱覆盖栅格,已全量完成测试摸底,梳理出63个弱覆盖栅格,需规划85个新增站点解决。,项目评估体系,深度覆盖后评估方法评估体系,为确保深度覆盖项目效果准
13、确客观,德阳分公司从性能指标、现场测试、流量运营效果三个评估方法客观真实反应用户感知及网络质量。,一、流量运营评估方法,为体现深度覆盖项目经济效益,德阳分公司将整治站点分流比和回流比纳入深度覆盖流量运行评估维度。,二、现场测试评估方法,为确保深度覆盖项目客户感知良好,德阳分公司将整治站点覆盖场强和下载速率纳入深度覆盖现场测试评估维度。,驻波比,上/下行覆盖,业务量,重定向,参数,驻波比低于1.5,上行:UE发射功率余量大于0占比下行:UE切换功率高于-115占比,重定向次数小于ERAB建立次数*5%,功率原则上宏站设置12-18dbm,室分设置6-12dbm 切换参数场景设置,每日ERAB建立
14、数大于50次,德阳分公司在一步步摸索中,不断完善深度覆盖评估体系,但仍不够全面,需要省公司支持,同时借鉴其他分公司的优秀经验,共同完善后评估体系。,结合前期深度覆盖工作,综合网络情况,初步制定以下评估体系,深度覆盖后评估方法性能指标评估,三、性能指标评估方法,典型案例介绍-草坪射灯天线向上覆盖,场景名称:CLD未来城场景特点:该场景为多栋低层居民小区,由于该小区楼顶为私人花园,无法使用普通宏站在楼顶建设,同时物业协调难,网络覆盖长期较差。,场景说明,建设存在问题,注:红色方格为移动宏站,黄色方框内区域为CLD未来城,典型案例介绍-草坪射灯天线向上覆盖,采用射灯分布的方式,在未来城小区的1期、2
15、期部署了1个站,站型为S1。天馈分布:在小区内建筑中间草坪上一共部署了20个射灯天线,解决了10栋小区的覆盖问题,从1层到6层约75000平方建筑面积;传输方案:RRU采取落地柜方式,光纤传输,连接地下室BBU。供电方式:采用220V交流供电方案要点:1、需尽量控制馈线长度,且为增强隐蔽性,射灯天线布放应避免过于集中;2、射灯天线与楼层最佳距离应保持在20-50m;3、采用双通道高增益射灯天线效果更佳。,方案概述,现场图片,整体方案,本次选取小区内5个点进行对比验证测试,结果如下。开通后移动4G信号强度平均提升30dBm,下载速率平均提升15mbps。(本次测试时电信测试手机还在采购中,所以暂
16、使用电信mifi测试,满格为四格。),开通前后对比,典型案例介绍-草坪射灯天线向上覆盖,适用于小区绿化较好、楼层在5-10层之间的中低层住宅区;适用于的周围宏站无法实现全覆盖的敏感小区补盲;,应用场景建议,典型案例介绍-射灯天线上下对打,场景名称:爱德华庭小区场景特点:该场景为高层非塔楼结构电梯公寓,建筑物内部信号很差,20F以上4G信号基本脱网,小区建设初期采取传统室分方式建设,但开通后测试效果不佳。,场景说明,建设存在问题,注:绿色标点为移动宏站,黄色方框内区域为爱德华庭,典型案例介绍-射灯天线上下对打,采用射灯上下对打的方式,爱德华庭小区部署了1个室分站点,站型为S1。天馈分布(地面):
17、在小区内草坪上围绕建筑一共部署了4个向上的射灯天线,覆盖所有楼栋1层到10层约4万平方建筑面积;天馈分布(楼顶):在楼顶上围绕建筑一共部署了6个向下射灯天线,覆盖了从11层到25层约4.5万平方建筑面积;传输方案:RRU采取落地柜方式,光纤传输,连接地下室BBU。供电方式:采用220V交流供电方案要点:1、楼顶射灯应严格控制下倾角,防止室分泄露;2、射灯天线与楼层最佳距离应保持在20-50m;3、采用双通道大张角射灯天线效果更佳。,方案概述,现场图片,整体方案,本次选取小区内5个点进行对比验证测试,结果如下。开通后移动4G信号强度平均提升33dBm,下载速率平均提升14mbps。,典型案例介绍
18、-射灯天线上下对打,开通前后对比,应用场景建议,适用于楼层20层以上,建筑物整体高度相似的中高层建筑或高层电梯公寓;对建筑结构复杂、穿损较大的小区,该方式可作为传统室分建设方式的有效补充;,典型案例介绍-中心开花,场景名称:和安小区场景特点:和安小区为多栋低层居民区,建筑物呈排状,高度均为6层左右,小区大部分区域存在弱覆盖,长期以来一直是覆盖盲区,未得到有效解决。,场景说明,建设存在问题,注:图中蓝色为电信站点(编号1、2、3),红色为我公司站点(编号4、5、6、7),黄色框中为覆盖小区范围,典型案例介绍-中心开花,采取中心开花(小区租房)的方式和安小区部署了1个宏站,站型为S1。天馈分布:一
19、般针对敏感小区的传统方式是在小区周边进行包围式覆盖,德阳分公司在邱总的指导下,在小区中心附近建设了3个宏站隐蔽天线,(楼堡与小区租房相通),解决了1栋6栋用户的网络问题,从1层到6层约30000平方建筑面积;传输方案:采用拉远方式,连接BBU;供电方式:采用-480V直流供电;方案要点:1、小区租房位置应尽量选择小区中心附近楼栋,楼层应尽量选择带楼顶花园或楼堡的顶楼;2、天馈位置应兼顾站址稳定性与覆盖效果;3、建议采用F频段、8通道天线。,方案概述,现场图片,整体方案,移动4G信号强度平均提升29dBm(从“差”到“优”),下载速率平均提升21Mbps(优于电信平均10M以上),解决周围500
20、户左右用户4G上网问题。,典型案例介绍-中心开花,开通前后对比,测试点位置,开通前后测试对比,应用场景建议,适用于环境十分敏感、物业协调困难、建筑物为多栋低层结构的居民小区覆盖。,典型案例介绍-室分系统延伸覆盖,场景名称:旌阳区法院场景特点:旌阳区法院为现网室分站点,采取传统分布方式建设,楼层高度为30m左右,主要针对宏站建设困难的周围小型敏感居民区。,场景说明,方案概述,注:黄色椭圆内区域为目标覆盖区域,现场图片,采取室分延伸的方式在旌阳区法院新增分布。天馈分布:在小区楼顶增加两个射灯天线传输方案:利旧;供电方式:利旧;方案要点:1、严控室分延伸覆盖范围,防止泄露到市区道路;2、天馈高度与室
21、分延伸区域建筑物高度差不宜太大,1、充分利用现有室分站址资源,扩大室分覆盖范围,提高客户感知和4G流量的吸收。2、宏站建设困难,但周边存在室分点位的小区覆盖。,适用场景建议,整改前日均流量:196MB,整改后日均流量:676MB,日均流量增长率220%,日均流量增长480MB,流量提升效果明显。,典型案例介绍-室分系统延伸覆盖,开通前后对比,典型案例介绍-中心开花、射灯对打结合,场景名称:保利国际翡丽湾场景特点:保利国际翡丽湾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共有16栋高层建筑,每栋26-32层,其余区域均为低层别墅区,用户群体高端,对4G覆盖有较强烈的需求。,场景说明,建设存在问题,建筑结构示例,典型案
22、例介绍-中心开花、射灯对打结合,建设案例,采用宏站、射灯对打结合的方式在保利菲丽湾一期小区部署了2个站点(一个宏站,一个室分),站型为S111。天馈分布(室分):针对低层,在小区内建筑中间草坪上一共部署了88个射灯天线,计划覆盖16栋,从1层到10层约160000平方建筑面积;天馈分布(宏站):针对中高层,建设两个中心开花宏站,在小区内1栋和8栋建筑楼顶各部署一面宏站天线对小区高层进行覆盖,约120000平方建筑面积。供电方式:采用220V交流供电方案要点:1、宏站位置选择是关键,应尽可能多的覆盖高层区域;2、低层区域在采取射灯天线覆盖时,避免与宏站频段一致而产生干扰。,整体方案,注:Goog
23、le earth上该片区域仍显示为空地,典型案例介绍-中心开花、射灯对打结合,适用场景建议,对于高低层混合型的大型居民小区,场景广而复杂,仅采用一种覆盖方案已经不能完全解决覆盖和质量问题,需要兼顾覆盖、投资、稳定性,多种方式结合分工合作。,开通前后对比,开通后,小区大部分区域实现了LTE网络从“无”到“有”,做到了领先竞争对手优先抢占市场,解决了2000户左右用户的4G上网问题。,典型案例介绍-NANOCELL,中江县城区营销中心为中江网络部与城区分局办公区,属于“塔下黑”,4G信号偏弱,经多次优化调整后有所改善,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场景说明,建设方案,城区营销中心为前后相连的两间办公区域,
24、根据覆盖测算,安装一套NANOCELL可达到覆盖效果,天线安装位置位于两间办公区域相连部分(挂墙安装)。,典型案例-中江城区营销中心,开通前中江城区营销中心平均覆盖电平为-103db,多数区域覆盖评价为“中”(图中标黄部分)或“差” (图中标黄部分),通过室内CQT对比测试的方式,可见nanocell开通后中江城区营销中心覆盖提升明显(约30dbm),所有区域(约300)覆盖均达到优良水平。,开通前后对比,开通后中江城区营销中心平均覆盖电平为-73db,多数区域覆盖评价为“有”(图中标绿部分)或“良” (图中标蓝部分),主要适用封闭的小型区域,如营业厅、会议室、办公室区域等,覆盖面积在400至
25、1000平米内。,适用场景,目录,背景,1,2,问题,方法,3,挑战,4,深度覆盖评估体系摸索,2014和2015年,德阳分公司通过开展网络捉虫行动,对室分小区摸底测试,定位全网室分弱覆盖小区,并通过三项专项行动对弱覆盖小区进行整治,整治行动有评估体系,但效果评估不明显,需要省公司的指导支持和其他分公司优秀经验的借鉴。,解决措施:针对室分深度覆盖较差的问题,统一对室分小区功率参数进行调及室分整治指标对标:室分弱覆盖小区从55.26%下降到6.65%;,项目面临挑战深度覆盖评估体系亟待完善,德阳罗江4G用户使用4G,2G,3G网络分布图,德阳本地分析思路:根据区域内(罗江县)4G终端用户在全市4G、2G、3G网络流量分布,渲染图层,发掘出2G热点区域分流差区域并对分流差区域进一步进行网络侧原因分析。,GSM部分热点区域,LTE分流效果图,存在问题:数据均为人工统计,量大、效率低,不能结合用户行为分析网络。需借鉴省公司相对成熟的流量分析平台或者分析软件(如成都试点的LTE信令分析平台等),支持德阳分公司进行有效的分析,准确定位分流差原因;,根据GSM热点区域LTE分流效果可以看出, GSM热点区域LTE分流效果差区域,但无法判定用户行为,不能进一步判定为网络原因导致及用户原因导致。,项目面临挑战流量运行分析工具欠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