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220059
  • 上传时间:2019-10-21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doc
    资源描述:

    1、环境教育课本课程内容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环境及其组成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环境的特性1、整体性:即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2、有限性:地球是

    2、人类唯一家园,其空间是有限的。3、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坏,五法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4、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而且对子孙后代有着深远影响。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三.人类面临的

    3、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 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 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 (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的元素。 第二节 大气污染和防治

    4、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 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恒定气体:氮 78%、氧 21%、稀有气体0.9% 可变气体:二氧化碳 0.03%、尘埃和其它气体 0.03%、水蒸气 不定气体: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 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3

    5、)“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 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污染列榜首。三、大气污染的防治1对工业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 2创建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 3开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炉为燃油炉 4搬迁和撤消污染严重的工厂 。5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安装净化装置。61998 年 1 月 3 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周公报 ; 2000 年6 月 5 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公报;2001 年 6 月 5 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预报和公报 71998 年 12 月起全面实施禁用含铅汽油等 第三节 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方法:阅读讲

    6、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 2500 毫升左右。脱水达到体重的 2%就有症状:口干、舌燥。脱水达到体重的 6%就会中毒。脱水达到体重的 15%就会危及生命。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 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水污染的防治 近几年来,杭州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1 疏浚西湖和城区河道,2 建设西湖引水工程和钱塘江一西湖沟通工程。 3 整治运河,4 建设运河截污处理工程。 5 建成市区污水干管工程和整治污水排放系统。 6 建成杭州四堡

    7、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目前最大的一级污水处理厂。 7 划定水源卫生保护区范围和建成自来水源保护工程。 8 搬迁和改造重点污染企业。目前,9 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改善。1998 年 12 月 1 日起,10 杭州市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包括含磷洗衣粉、肥皂粉和洗衣液),11 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无磷化省会城市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 400 立方米/人。 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 1.5 亿元。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540 多亿元,平均每天近 1.5 亿元。这是记者在“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

    8、系筹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2001 年 6 月)。 第四节 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声音和噪声的关系,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噪声污染的防治,噪声的利用。 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做实验:各类声音的分贝值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关于声音、噪声、分贝的概念 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和谐悦耳的声音,对人体健康有益。 那些杂乱无章、对人的听觉神经以强烈刺激的声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噪声。 声音强弱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声音越响,分贝越高。 二、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2噪声对动物的影响 3噪声对建筑

    9、物的损害 。三、噪声污染的防治 降低噪声源本身的噪声,采用疏通通道、润滑机械、无声液压等技术。 控制传播途径,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的技术。 采用个人防护技术。四、化害为利,利用噪声为人类服务 第五节 善待地球母亲植物保护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 大气污染对植 2. 物的危害 3. 水污染对植 4. 物的危害 5. 土壤污染对植 6. 物的危害 三、保护我们的“朋

    10、友”生物 1.建立绿色生物圈保护网 1974 年,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建立了生物圈保护区网。至今已有 90 多个国家联合构成全球性的“绿色”网络。目前,中国有l6 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这个“绿色”网络。 小资料 中国加入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新疆)、盐城自然保护区(江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浙江)、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 2.建造绿色家园 植物孕育了人类的文明,“绿色”

    11、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现代大城市最佳的居住环境,要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60 平方米。目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只有 4 座城市:波兰的华沙、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奥地利的维也纳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因此,地球上城市“绿色家园”的建设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第六节 重庆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家乡重庆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集体讨论:谈谈你身边的所见到的环境问题?一、 大气环境:2007 年重庆市二氧化硫排放量 82.62 亿吨,烟尘排放 19.78 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 18.23 万吨。近几年来主城区环境

    12、大气质量持续好转,但主要指标仍然超标。二、 水环境;2007 年重庆工业废水排放 6.72 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 6.54 亿吨,长江嘉陵江是重庆最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同时又是最大的和最终纳污水体,随着沿河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和乡镇工业迅猛发展,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次级河流污染有蔓延加重之势。三、 固体废弃物;2007 年重庆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086 万吨,生活垃圾 285 万吨,未经处理的垃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四、 噪声:重庆作为山城,道路狭窄,湾多坡陡,车流量大,鸣笛多。主城区噪声普遍超标。生活噪声主要来自于街道和建设物内部各种生活及人群活动,时常干扰周围居民的工作、学习、休息,这种影响呈加重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2200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