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五次会议审定,水稻品种春光 1 号、油菜品种德油早 1 号等 24 个品种通过审定,芝麻品种赣芝 5 号通过认定,现予以公布。附件 1: 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五次会议审(认)定品种目录(1)作 物 品种名称 原 名 亲本来源 审定编号 品 种 选 育 单 位春光 1 号 G4A春恢 350 赣审稻 200605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合 A201 杂合利 201 杂合 A利恢 201 赣审稻 2006056 浮梁县利民水稻研究所益禾 5 号 新叶 21 号 新丰 ATo463 赣审稻 2006057 黄彩鹏、吴烈梅先农 37 号 金 23A先
2、恢 2 号 赣审稻 2006058 江西省种子公司e 优 6 号 eK 优 6 号 K17eA金谷恢 6 号 赣审稻 2006059 江西省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淦鑫 202 五丰 AR71 赣审稻 2006060 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淦鑫 206 荣优 2 号 荣丰 AR2 赣审稻 200606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淦鑫 203 荣优 3 号 荣丰 AR3 赣审稻 200606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株两优 211 株 1S华 211 赣审稻 2006063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菲优 463 菲改 ATo463 赣审稻 200
3、6064 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菲优 98 菲优 9833 菲改 AR9833 赣审稻 2006065 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中优 463 中 9ATo463 赣审稻 2006066 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金优 039 金 23AR039 赣审稻 2006067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跃丰 202 号 荣丰 AR99082 赣审稻 2006068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雅农 1600 天优 38 天丰 A2168 赣审稻 2006069 永修县种子公司两优 036 03S安选 6 号 03S安选 6 号 赣审稻 2006070 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Q 优
4、2 号 庆优 2 号 Q1A成恢 047 赣审稻 2006071 重庆市种子公司佳优 615 桂优 315 佳 A测 615 赣审稻 2006072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种业分公司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水稻九优 120 898A常恢 120 898A常恢 120 赣审稻 2006073 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附件 1: 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五次会议审(认)定品种目录(2)作 物 品种名称 原 名 亲本来源 审定编号 品 种 选 育 单 位丰优 126 丰 8A989 赣审稻 2006074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益丰 A 中 9A/(知本 B/中
5、 9B) 赣审稻 2006075 陈锦新、吴烈梅、贺浩华水稻科红 IIA 红莲 A/红莲 B 早熟变异株 赣审稻 2006076 南昌科星生物技术研究所德油早 1 号 9701AB9508 赣审油 2006004 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油菜DH0815 850AHF15 赣审油 2006005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芝麻 赣芝 5 号 黑春芝 黑芝麻“金黄麻”变异株 赣认芝 2006001 江西省进贤县种子管理站、进贤县梅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附 件 2:江 西 省 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六 届 五 次 会 议审 (认 )定 品 种 简 介水 稻品
6、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55品种名称:春光 1 号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G4A 春恢 350(圭 630/秀恢 2 号 选育)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08.5 天,比对照浙 733 迟熟 1.5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 长势 繁茂,整 齐度一般,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较多, 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 82.3厘米,亩有效穗 22.4 万,每穗总粒数 102.8 粒,实粒数 85.4 粒,结实率 83.1%,千粒重 25.8 克。出糙率 81.3%
7、,精米率 69.4%,整精米率41.5%,垩白粒率 72%,垩白度 5.8%,直链淀粉含量 19.23%,胶稠度65mm,粒长 6.9mm,粒型 长宽比 3.1。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504.28 公斤,比对照浙 733 增产 9.43%,增产显 著;2006 年平均亩产463.21 公斤,比对照浙 733 增产 7.94%,增产 极显著。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下旬播种,秧龄 30 天左右,栽插规格 4 寸6寸,每穴插 2-3 粒谷,每亩插基本
8、苗 8-10 万。采用“重施基肥, 补施穗粒肥” 的施肥方法,亩施尿素 20 公斤,钙镁磷肥 30 公斤,氯化钾 15-20 公斤,前、中、后期施肥比例为 6:2-3:1-2。寸水返青,薄水分蘖, 够苗晒田、浅水扬花,后期干湿交替壮籽。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56品种名称:杂合 A201(原名:杂合利 201)选育单位:浮梁县利民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杂合 A(新香 A/江农早 2 号 B)利恢 201 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1.6 天,比对照
9、金优 402 迟熟 0.1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长势繁茂,穗 层欠整齐 ,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中,结实率高,千粒重 较大,熟期 转色一般。株高 88.4厘米,亩有效穗 23.7 万,每穗总粒数 96.7 粒,实粒数 77.7 粒,结实率80.4%,千粒重 27.5 克。出糙率 81.9,精米率 67.5,整精米率36.0,垩白粒率 100,垩白度 28.0,直链淀粉含量 22.96,胶稠度 56mm,粒 长 7.5mm,粒型长宽比 3.0。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7 级,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
10、479.76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减产 0.52%;2006 年平均亩产 448.43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1.31%。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0-30 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每 亩 15-20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1.5-2.0 公斤。秧龄 30-35 天,栽插规格 6 寸6 寸,每亩插 1.8-2.0 万穴,每穴插 2-3 粒谷。大田以基肥为主,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 肥, 亩施纯 氮 10 公斤,氮、磷、 钾 施肥比例为 1.0:0.5:1.0。浅水浅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浅水孕穗,后期防止断水过早。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
11、纵卷叶螟、稻 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57品种名称:益禾 5 号(原名:新叶 21 号)选育单位:黄彩鹏、吴烈梅品种来源:新丰 ATo463 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 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2.4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0.9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叶片挺直,分蘖力 强,稃尖无色,穗粒数中,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 92.1 厘米, 亩有效穗 22.3 万,每穗总粒数100.5 粒,实 粒数 84.7 粒,结实率 84.3%,千粒重 25.8 克。出糙率81.7,精米率 70.6,整精米率
12、48.3,垩白粒率 81,垩白度9.7,直链 淀粉含量 18.79,胶稠度 62mm,粒 长 7.1mm,粒型长宽比 3.0。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94.26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增产 2.49%;2006 年平均亩产 455.14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2.82%。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中下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 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1.5-2.0 公斤。秧龄 28 天左右,每穴插 2-3 粒谷,栽插规格 4 寸6
13、寸,亩插 2 万穴,亩插基本苗 15 万。移栽前基肥亩施尿素8 公斤,复合肥 15 公斤,磷肥 40 公斤。移栽后 6-7 天,亩追施尿素 7公斤,钾肥 10 公斤。浅水栽插,深水孕穗、抽穗和灌浆,干湿壮籽。 重点 加 强 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58品种名称:先农 37 号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品种来源:金 23A先恢 2 号(R66/To974 选育)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2.4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0.4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长势繁茂,植株生 长 整
14、齐,分蘖力强,有效穗较多,稃尖紫色,穗粒数较多, 结实率高,熟期 转色好。株高 87.1 厘米,亩有效穗 22.8 万,每穗总粒数 103.8 粒,实粒数 85.8 粒,结实率 82.7%,千粒重 26.6 克。出糙率 82.6,精米率 70.0,整精米率 37.5,垩白粒率 88,垩白度 9.7,直链淀粉含量 19.05,胶稠度 72mm,粒长 7.2mm,粒型 长宽 比 3.1。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67.95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减产 1.68%;2006 年平均亩产 4
15、52.93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5.21%。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 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2.0-2.5 公斤。秧龄 30 天左右,栽插 规格 5 寸6 寸,每穴插2-3 粒谷, 亩插足基本苗 8-10 万。施肥以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亩施 25%水稻 专用复合肥 40 公斤作底肥,栽后 5-7 天亩追施尿素 5公斤,幼穗分化初期亩追施氯化钾 5 公斤。插秧后浅水勤灌,够苗晒田,湿润孕穗,齐穗后干干湿湿以利饱籽,成熟前不宜断水过早。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 飞 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
16、审稻 2006059品种名称:e 优 6 号(原名: eK 优 6 号)选育单位:江西省金谷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K17eA 金谷恢 6 号(R66 系选)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5.3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3.8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长势繁茂,整 齐度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较少、着粒稀, 结实率高,千粒重大,熟期转色好。株高 91.3 厘米, 亩有效穗 24.2 万,每穗总粒数 95.3 粒,实粒数 79.0 粒,结实率 82.9%,千粒重 28.7 克。出糙率 81.
17、8,精米率 69.0,整精米率 16.5,垩白粒率 99,垩白度 33.7,直链淀粉含量 23.25,胶稠度 50mm,粒 长 7.3mm,粒型长宽比 2.9。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5 级,中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94.93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增产 2.63%;2006 年平均亩产 466.50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5.39%,增产显著。适宜地区:赣中南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中旬播种,采用保温育秧技术。秧龄在 25-30天,栽插规 格 5 寸 6 寸,每亩插 2.0-2.5 万
18、穴,每穴插 2 粒谷。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每亩施纯氮 10 公斤左右,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5:1.0。浅水插秧,寸水护苗,浅水分蘖,齐穗后干干湿湿以利壮籽,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0品种名称:淦鑫 202选育单位: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五丰 AR71 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07.3 天,比对照浙 733 迟熟 0.3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 长势 一般,整 齐度差,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少,结实 率高,熟期
19、 转色好。株高 77.7 厘米,亩有效穗23.6 万,每穗 总粒数 90.6 粒,实粒数 75.3 粒,结实率 83.1%,千粒重26.2 克。出糙率 81.6,精米率 69.5,整精米率 35.0,垩白粒率78,垩白度 13.3,直链淀粉含量 19.58,胶稠度 67mm,粒长6.7mm,粒型 长宽比 2.8。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5级,中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64.00 公斤,比对照浙 733 增产 0.69%;2006 年平均亩产 430.43 公斤,比对照浙 733 增产 0.30%。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
20、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5-30 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每 亩 10-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1.5-2.0 公斤。栽插规格 4 寸 5 寸或 5 寸5 寸,每穴插 2 粒谷, 亩基本苗 8-10 万。采用基肥足、早追肥、巧补穗肥的施肥方法,耙田每亩施 25%水稻专用肥 40 公斤,移栽后 5-6 天每亩追施尿素 15-20 公斤,孕穗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5-10 公斤。水分管理做到干湿相间促分蘖,够苗晒田,孕穗以湿为主,干湿交替壮籽,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及 时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 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1品种名称:淦鑫 206(原名:荣优 2 号
21、)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荣丰 AR2(R402/测 64-7 早熟变异株)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3.4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1.4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长相清秀,整 齐度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少,结实率高,千粒重 较大,熟期 转色好。株高 86.2厘米,亩有效穗 23.3 万,每穗总粒数 93.9 粒,实粒数 77.6 粒,结实率82.6%,千粒重 27.8 克。出糙率 82.4,精米率 71.4,整精米率28.9,垩白
22、粒率 98,垩白度 29.4,直 链 淀粉含量 24.02,胶稠度 50mm,粒 长 7.2mm,粒型长宽比 3.0。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7 级,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83.76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增产 1.65%;2006 年平均亩产 453.10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5.25%。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0-25 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每 亩 10-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湿润育秧每亩 1.5-2.0 公斤,软盘 育秧每亩 2-3 公斤。叶龄 2.3 叶时抛秧或
23、 5.1 叶时移栽。采用基肥足、早追肥、巧补穗肥的施肥方法,耙田每亩施 25%水稻专用肥 40 公斤,移栽后 5-6 天每亩追施尿素 15-20 公斤,孕穗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5-10 公斤。水分管理做到干湿相间促分蘖,够苗晒田,孕穗以湿为主,干湿交替壮籽,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及时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 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2品种名称:淦鑫 203(原名:荣优 3 号)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荣丰 AR3(嘉早 312 变异株系选)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24、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3.0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1.2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长势旺盛,分蘖力 强 ,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中,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大,熟期 转色好。株高 88.3 厘米,亩有效穗 23.0 万,每穗总粒数 101.9 粒,实粒数 85.9 粒,结实率 84.3%,千粒重 27.5 克。出糙率 82.5,精米率 71.0,整精米率 31.9,垩白粒率 79,垩白度 9.5,直链淀粉含量 20.15,胶稠度 72mm,粒长 7.0mm,粒型 长宽 比 2.9。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
25、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88.50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增产 2.64%;2006 年平均亩产 468.60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5.86%,增产显著。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0-25 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每 亩 10-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1.5-2.0 公斤。栽插规格 4 寸 5 寸或 5 寸5 寸,每穴插 2 粒谷, 亩基本苗 8-10 万。采用基肥足、早追肥、巧补穗肥的施肥方法。耙田每亩施 25%水稻专用肥 40 公斤,移栽后 5-6 天每亩追施尿素 15-20 公斤,孕穗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5-10
26、公斤。水分管理做到干湿相间促分蘖,够苗晒田,孕穗以湿为主,干湿交替壮籽,后期切忌断水过早。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 纵 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3品种名称:株两优 211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株 1S华 211(嘉育 935/ZR112 定向选育)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05.1 天,比对照浙 733 早熟 2.1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 长势 一般,植株生 长整齐 ,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粒数少、着粒较稀, 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
27、高 79.3 厘米,亩有效穗 23.3 万,每穗总粒数 91.1 粒,实粒数 76.9 粒,结实率84.4%,千粒重 27.0 克。出糙率 82.7%,精米率 74.0%,整精米率 56.9%,垩白粒率 91%,垩白度 9.1%,直链淀粉含量 19.64%,胶稠度 62mm,粒长 6.9mm,粒型 长宽 比 3.1。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7 级,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71.40 公斤,比对照浙 733 增产 0.64%;2006 年平均亩产 461.31 公斤,比对照浙 733 增产 7.50%,增产显著。适宜地区
28、: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8 日左右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 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2.0-2.5 公斤。软盘育秧叶龄 3.1-3.5 叶抛栽,水育秧叶龄 4.5 叶移栽。栽插规格为 5 寸6 寸,每穴插 2-3 粒谷或每平方米抛栽 28-30 穴。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施肥方法,每 亩施 25%水稻专用复混肥 35-40 公斤作底肥,栽后 5-7 天亩追施尿素 5-7 公斤,幼穗分化初期亩追施氯化钾 5-7 公斤,干湿相间 促分蘖,够苗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后期切忌断水过早。综合防治稻瘟病、恶苗病、 纹枯病、二化螟、稻 纵卷叶螟、
29、稻 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4品种名称:菲优 463选育单位: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 品种来源:菲改 ATo463 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 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4.0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2.3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长势一般,分蘖力 较强,稃尖无色,穗粒数中,结实率一般,千粒重大,熟期转色好。株高 87.5 厘米,亩有效穗 21.3万,每穗总粒数 101.0 粒,实粒数 80.6 粒, 结实率 79.8%,千粒重 28.4克。出糙率 82.7,精米率 70.9,整精米率 35
30、.4,垩白粒率 88,垩白度 13.2,直链淀粉含量 19.70,胶稠度 70mm,粒 长 7.4mm,粒型长宽比 3.1。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7 级,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80.38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减产 0.39%;2006 年平均亩产 447.48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3.94%。适宜地区:赣中南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0 日左右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 15-20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2 公斤。秧龄 20-25 天,栽插 规格 5 寸6 寸,每穴插2-3 粒谷, 亩
31、插基本苗 10 万。施肥方式以基肥 为主占 55%,追肥为辅占 40%,后期看苗巧施穗粒肥占 5%,亩施纯氮 11 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0:0.5:0.8,基肥沤田,追肥在栽后 7-10 天内分一至二次施完。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后期切忌断水过早。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5品种名称:菲优 98(原名:菲优 9833)选育单位: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品种来源:菲改 AR9833(To463 变异株)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
32、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1.8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0.3 天。该品种株型紧凑,叶色绿,剑叶挺直, 长势繁茂,抽穗整齐,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一般,熟期 转色好。株高 88.0 厘米,亩有效穗 20.7 万,每穗总粒数 132.3 粒,实粒数 103.0 粒,结实率 77.9%,千粒重 24.3 克。出糙率 82.5,精米率 71.6,整精米率 50.5,垩白粒率 76,垩白度 5.3,直链淀粉含量 19.49,胶稠度 73mm,粒长 6.9mm,粒型 长宽 比 3.0。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
33、-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91.52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增产 1.92%;2006 年平均亩产 448.57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1.34%。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0 日左右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 15-20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2 公斤。秧龄 20-25 天,栽插 规格 5 寸6 寸,每穴插2-3 粒谷, 亩插基本苗 10 万。施肥方式以基肥 为主占 55%,追肥为辅占 40%,后期看苗巧施穗粒肥占 5%,亩施纯氮 11 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0:0.5:0.8,基肥沤田,追肥在栽后
34、7-10 天内分一至二次施完。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后期切忌断水过早。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6品种名称:中优 463选育单位: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品种来源:中 9ATo463 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 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4.0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2.5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叶片宽长, 长势繁茂,整 齐度好,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穗粒数较多,结实率一般,熟期 转 色好。株高 96.2
35、厘米,亩有效穗 21.9 万,每穗总粒数 112.5 粒,实粒数 87.8 粒,结实率78.0%,千粒重 26.5 克。出糙率 82.7,精米率 68.6,整精米率29.8,垩白粒率 75,垩白度 6.8,直 链 淀粉含量 19.03,胶稠度 65mm,粒 长 7.3mm,粒型长宽比 3.0。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83.43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增产 0.24%;2006 年平均亩产 452.76 公斤,比对照金 优 402 增产 2.29%。适宜地区:赣中南平原地区的稻瘟病
36、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0 日左右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 15-20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2 公斤。秧龄 20-25 天,栽插 规格 5 寸6 寸,每穴插2-3 粒谷,亩插基本苗 10 万。施肥方式以基肥 为主占 55%,追肥为辅占 40%,后期看苗巧施穗粒肥占 5%,亩施纯氮 11 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0:0.5:0.8,基肥沤田,追肥在栽后 7-10 天内分一至二次施完。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后期切忌断水过早。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7品种名称:金优 03
37、9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金 23AR039(R402/明恢 63)杂交 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12.5 天,比对照金优 402 迟熟 0.8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挺直, 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较多,稃尖紫色,穗粒数中,结实率高,熟期 转色好。株高 83.7 厘米,亩有效穗 23.1 万,每穗总粒数 94.3 粒,实粒数 79.8 粒,结实率 84.6%,千粒重 26.4 克。出糙率 81.8,精米率 67.1,整精米率 14.0,垩白粒率 100,垩白度 32.0,直
38、链淀粉含量 23.37,胶稠度 51mm,粒长 7.5mm,粒型 长宽比 3.1。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7 级,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5-2006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5 年平均亩产476.79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减产 1.14%;2006 年平均亩产 448.21 公斤,比对照金优 402 增产 4.11%。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月 25-30 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每 亩 12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2-3 公斤。秧龄 25 天左右,栽插 规格 5 寸6 寸,每穴插 2-3 粒谷,每亩插基本苗 8-10 万。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39、巧施穗粒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无机肥适量搭配。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 60-70%,移栽后 7 天内亩追施 8-10 公斤尿素,幼穗分化期 亩追施尿素 2.5 公斤和氯化钾 5-7 公斤,分蘖期干湿相 间,够苗晒田,孕穗期、抽穗期以湿为主,灌浆期干湿壮籽,后期忌断水过早。综合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8品种名称:跃丰 202 号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 荣丰 AR99082(二六窄早/轮回 422)F6/粳恢 y182杂交选配的杂交一季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32.6
40、天,比对照汕优 63 迟熟 4.6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片挺直,植株生 长 欠整齐,分蘖力一般,有效穗较多,穗大粒多, 结实率一般,千粒重大,熟期转色较差。株高125.5 厘米, 亩有效穗 14.8 万,每穗总粒数 186.0 粒,实粒数 123.9 粒,结实率 66.6%,千粒重 29.0 克。出糙率 79.2,精米率 68.5,整精米率 43.7,垩白粒率 38,垩白度 6.5,直链淀粉含量 23.40,胶稠度 52mm,粒 长 7.0mm,粒型长宽比 2.9。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4-2005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
41、4 年平均亩产534.13 公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1.15%;2005 年平均亩产 482.53 公斤,比对照汕 优 63 增产 1.94%。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5 月中下旬播种,秧田用种量每亩 10-12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1 公斤。秧龄 25-30 天,栽插规 格 6 寸8 寸,每穴插 2粒谷,每亩 插足基本苗 7-8 万。施肥上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每亩施用氮肥 15 公斤,磷肥 25 公斤,钾肥 15 公斤,基肥占总肥量的 60%左右,应早施追肥。薄水分蘖, 够苗晒田,有水抽穗,干干湿湿灌浆,收割前一周左右断水。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稻蓟
42、马、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69品种名称:雅农 1600(原名:天优 38)选育单位:永修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天丰 A2168(桂 99/R752 系选)杂交选配的杂交一季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24.0 天,比对照汕优 63 早熟 4.2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生长整齐,叶色浓绿,叶片挺直,长势一般,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穗粒数中,结实率一般,熟期 转色好。株高 111.3 厘米,亩有效穗 16.7 万,每穗总粒数 139.0 粒,实粒数 108.4 粒,结实率78.0%,千粒重 28.1
43、克。出糙率 79.6,精米率 66.8,整精米率46.0,垩白粒率 58,垩白度 14.5,直 链 淀粉含量 20.79,胶稠度 71mm,粒 长 7.0mm,粒型长宽比 2.8。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4-2005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4 年平均亩产524.80 公斤,比对照汕优 63 减产 0.62%;2005 年平均亩产 450.50 公斤,比对照汕 优 63 增产 1.22%。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5 月 20-25 日播种,大田用种量每 亩 1 公斤,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为 1:10。秧龄 3
44、0-32 天,栽插 规格 5 寸7 寸,每穴插 2粒谷,每亩 基本苗 8-10 万。整田时每亩施有机肥 500 公斤,尿素 15公斤作基肥,栽后 6-7 天亩追施尿素 10 公斤,在 80%主茎剑叶露尖时, 亩追施尿素 5 公斤。浅水插秧,深水返青, 够苗晒田,浅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收割前 7-10 天断水。重点加 强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70品种名称:两优 036(原名:03S 安选 6 号)选育单位: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品种来源:03S 安选 6 号(9311 变异株)杂交选配的杂交一季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
45、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27.8 天,比对照汕优 63 早熟 0.5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片稍披,生 长旺盛,分蘖力一般,有效穗一般,穗大粒多,结实率一般,千粒重大,熟期转色好。株高 119.1 厘米,亩有效穗 14.9 万,每穗总粒数 179.9 粒,实粒数 131.0 粒,结实率72.8%,千粒重 29.8 克。出糙率 79.5,精米率 67.8,整精米率45.6,垩白粒率 50,垩白度 6.0,直 链 淀粉含量 19.31,胶稠度 74mm,粒 长 7.3mm,粒型长宽比 2.9。稻瘟病抗性自然 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
46、表现:2004-2005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4 年平均亩产540.13 公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4.72%;2005 年平均亩产 503.33 公斤,比对照汕 优 63 增产 6.34%。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5 月 15 日左右播种,秧田用种量每亩 10-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1.25 公斤。秧龄 30 天以内,栽插规格 5 寸8 寸, 每穴插 1-2 粒谷,每亩施纯氮 14-16 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氮肥施用做到前重、中控、后补。浅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 够苗晒田,深水孕穗、养花,后期干干湿湿。重点加强稻瘟病、稻飞虱、稻
47、蓟马等病虫害的防治。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 2006071品种名称:Q 优 2 号(原名:庆优 2 号)选育单位:重庆市种子公司品种来源:Q1A 成恢 047 杂交选配的杂交一季稻组合审定情况:2006 年 1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27.8 天,比对照汕优 63 早熟 0.6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叶片较挺, 长势一般,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结实 率一般,千粒重较小,熟期 转色好。株高 113.5 厘米,亩有效穗 17.9 万,每穗总粒数 159.7 粒,实粒数 119.7 粒,结实率75.0%,千粒重 24.2 克。出糙率 79.0,精米
48、率 64.1,整精米率58.4,垩白粒率 14,垩白度 1.7,直 链 淀粉含量 15.77,胶稠度 80mm,粒 长 6.9mm,粒型长宽比 3.1。米 质达国优 3 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 9 级,高感稻瘟病。产量表现:2004-2005 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4 年平均亩产548.70 公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2.75%;2005 年平均亩产 477.72 公斤,比对照汕 优 63 增产 7.33%。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5 月 10-20 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每 亩 15 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 1 公斤。秧龄 25-30 天,栽插规 格 57 寸或 67 寸,每穴插 1-2 粒谷,亩插足基本苗 6-8 万。亩施纯氮 10-12 公斤,五氧化二磷 6-7 公斤,氯化钾 10 公斤。磷肥全作底肥,氮肥施用按底肥占60%、追肥占 30%、穗粒肥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