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邵汇砾 主要内容 引论 关于电影是什么和拍电影的种种论说 第一章 电影是什么 第二章 导演工作的程序及其职责任务 第三章 导演构思 第四章 导演创作 第五章 电影语言 引 论 关于电影是什么 和拍电影的种种论说 一、电影大师们的回答 二、电影理论家的述说 1、理论的轨迹 2、对理论的反思 一、电影大师们的回答 大卫 沃克 格里菲斯 : 美国电影奠基人,名片 一个国家的诞生 、 党同伐异 在美国 戏剧 、 影剧 杂志说:“电影不能从传统的戏剧中得到任何东西”。“我从狄更斯那里借用了切回 ,成为所谓平行动作,”有志于电影写作的人必须借用电影感,必须具备清晰、连贯的视觉化能力。 阿
2、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 美国电影的悬念大师,名片 精神病患者 、 后窗 、 蝴蝶梦 、 西北偏北 鸟 等 他说:“电影不是炫示技巧,它是一种叙述故事的方法。,在这里,无论技巧、美、或是对摄影机的巧妙的运用,如果有碍于故事的发展,一切都必须做出牺牲或妥协。 黑泽明: 日本现代派电影大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名片 罗生门 、 七武士 、 影子武士 乱 、 八个梦 “什么叫做电影?要准确给它下个定义,那是很困难的。”“电影毕竟是电影,”创作就是记忆,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读过的书籍留下的记忆就可以创作一些东西来。”“我拍电影就是为了与大多数人建立沟通的管道,我没有口才,只有拍电影才能充分表达我的意念。”
3、 英格玛 伯格曼 瑞典导演,现代主义大师,名片 第七封信 、 呼喊与细语 、 犹在镜中 、 芬尼与亚历山大 等 “我拍电影的关系可以一直追溯到儿童时代”,“即使今天我仍以一个孩子似的兴奋心情提醒自己说,我实际上是一个魔术家”,“一旦艺术与信仰分离,它就失去了根本的创作动力。” “电影和文学无关,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特性和本质总是互相矛盾的。” 马丁 斯科塞斯 美国著名导演,名片 出租汽车司机 、 愤怒的公牛 、 穷街陋巷 好家伙 “我拍电影也许也许只是为了能重新体会当时(儿时)的感觉并以无拘无束的形式寻找梦的灵感。 弗朗西斯科 福特 科波拉:美国著名导演,名片 教父 、 现代启示录 在 1999年
4、说“我认为电影是当代最强大的一股力, 今后将走向电子化,还将上卫星,它创造出来的幻境将越来越成为集体的意识。 米 安东尼奥尼:意大利现代派电影大师,名片 奇遇 、 夜 、 红色沙漠 、 云上的日子 “新现实主义最关心的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到我拍片的时候,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已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考察每个人本身,揭示人的内心世界,从中看出他历尽沧桑以后,内心残留下来的一切。”“今天的应该强调真实,反映出我们周围世界中的个人处境以及那些左右我们的行为方式。”( 1961年) 萨蒂亚吉特 雷伊:印度著名导演,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名片 大路之歌 “还在念书的时候,我便是电影爱好者,并阅读了有关电影
5、的书籍, 我无法抑制拍片的欲望推动着我,我拍电影仍然像第一次执导影片一样乐趣无穷。” 维姆 文德斯:德国新电影代表人物,名片 德克萨斯的巴黎 、 柏林上空的雄鹰 、 欲望之翼 、 咫尺天涯 “事物在消逝 ,我们看到它消逝的过程,摄影机是记录消失事物的机器。” 阿伦 雷乃:法国现代主义电影的旗手,名片 广岛之恋 、 去年在马里昂八德 、 我的美国叔叔 “我拍电影是为了谋生,拍电影就是要承认演员、编剧、导演、美工、作曲 同样是影片的创作者。 王家卫:香港著名导演,名片 旺角卡门 、 阿飞正传 、 重庆森林 春光乍泄 “电影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像希腊神话一样,放些人上去,你可以跳进角色里,经历许多生
6、命。” 贝尔纳多 贝尔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名片 随波逐流的人 、 巴黎最后的探戈 末代皇帝 “我没有在学校里学过电影,我幸运地跟帕索里尼拍片,当他的助理,就此学会了导演。 我认为最好的学校就是拍片现场,上电影学校的唯一原因是,那里可以看到电影院里无法看到的各种影片,电影是什么?表面上看是用画面表现一种思想,但对我而言,更为隐秘的是,这始终是探索某种更为个人化、更为抽象的东西的一种方式。“ 奥利弗 斯通:美国著名导演,名片 华尔街 、 生于七月四日 野战排 、 天生杀人狂 。 我拍电影史因为:“ 1、这是我探索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 2、因为这是视觉、语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3、一部电影在全世
7、界观看,富有一种对全世界的道德良心。 4、电影可以是一种爱,了解与教育的力量,全球皆是。 小结 1、电影观千差万别,各有看法,个人化,含混,但他们都拍出了电影史上经典之作。 2、为什么拍电影?更是说法不一,生命之需,兴趣所致,为了生活,偶然因素,但他们都有着对电影不可遏制的热爱,用心去创作电影。 3、如何学电影?学导演?少数受过专门训练,拍片现场比学校好,多看影片。 4、以上大师多为艺术电影,“作者电影”,主流的类型电影、商业电影导演对这一话题不争不论,只考虑观众的需求,票房,投资的回收。以求电影市场生存发展,但拍电影的操作方式,动作技巧是可以学的。 二、电影理论家的述说 1、理论的轨迹 1)
8、卢米埃尔 :巴黎 照相摄影师, 火车进站 电影的创始人 ,1895年 12月 28日 2)爱迪生:“电影视镜”比卢米埃尔早,但暗箱放映,开创“镍币影院”,只是当成一种发明,只是赚钱。 3)梅里爱:剧场经理,魔术师,将戏剧引入电影,把记录现实生活改造为记录戏剧演出。 4)卡努度: 1911年 第七艺术宣言 宣称电影史一门艺术。是吸收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之后的形成的第七艺术。 5)格里菲斯: 一个国家的诞生 、 党同伐异 创造了一系列电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发现并创造了一整套蒙太奇镜头表述系列,电影艺术始于格里菲斯。 6)、苏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在无声电影时期,完成了蒙
9、太奇镜头构成、结构序列、叙述方式原理的建构。形成了蒙太奇学派。 战舰波将金号 | 母亲 7)、 1927年电影有了声音, 1935年美国刘易斯 名利场 标志彩色电影出现。好莱坞喜剧电影进入全盛,法国现实主义、德国先锋派电影,二战之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打破好莱坞脱离现实的倾向。 8)、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 巴赞系列文章: 电影是什么? 从人类学、心理学角度,研究木乃伊,指出人类希求逝去的世界和人生能够永存,电影是客观现实的渐近线,唯有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 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专著: 电影的本性 物质现实的复原 “电影的特性是照相的外延。电影的本质即记录性,是客观现实通过胶片在
10、银幕上的复现。 两人都是对传统电影理论的背反,对”蒙太奇学派的基本否定。借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波及全球,推动了法国“新浪潮”电影。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命运。电影走进了人物的内部精神世界。产生现代主义电影。 9)、电视诞生,七八十年代电影走入低谷。电影理论家不看市场、闭门造车,出现一系列电影理论: 电影符号学、电影结构主义、叙事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黑人电影、女权电影 2、对电影理论的反思: 1)电影、电视发展太快,致使理论跟不上实践。理论永远滞后于实践。 2)电影是什么? 60年代已有本体的确认,但现今科技日新月异,电影本性出现新的变异。 数字化、电脑化。 3)电影本体是一种现代科技文化的
11、产物。受科技材料、手段的支配。 思考:电影是什么? 第二章 电影是什么 第一节 电影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文化 (文化本体) 第二节 电影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物质本体) 第三节 电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 (艺术本体) 第一节 电影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它任何民族的方式。 鲁斯 本尼迪克特 (人类文化学家) “文化不仅是人类群体的生活和存在方式,还包括这一人类群体的生存行为、物质创造与制度中对这一人类群体和个人造成的、形成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维克多 埃尔(人类文化学家) 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又是人的创造及
12、其自身的表现。 一、电影是一种现代科技文化 1、电影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由科技创造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科技文化,它的每一次演进都是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产生的。 2、电影的定义是现代科技手段与工具(材料)制造和传播的、在银幕上呈现的活动声像。 3、我国电影工业中科技材料、制作手段长期滞后,是制约我国影视繁荣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电影是大众文化 即专为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制作和消费的文化。影视特有的大众文化品格表现为: 1、文化的娱乐性。 艺术的功能:认识功能 娱乐功能 审美的功能 2、文化的商品性。 3、一次性的快餐文化。 三、电影是一种视觉文化 1、电影诞生之初,卢米埃尔影片 2、电影本体
13、论的审视,论证了电影史视觉化的、是看得见的逼真、是记录性、照相性的真实。克拉考尔,”电影是照相的外延。“ 3、电影是一种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现代文化。 第二节 电影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一、什么是大众传播媒介和现代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专指传播和复制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等传播组织参与的传播媒体。 现代传播是建立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电子成为其媒介的主体。包括电话、电报、广播、影视、 DVD、手机、电脑网络等 二、现代传播媒介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信息量大 2、改变了传统同一空间传播与接受的局限。 3、信息符号的编码与传递的直线性
14、。 传统文字传播有编码与译码的过程,而影视视觉信息可以不经过编码、译码就可直接接受。 第三节 电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 一、电影作为艺术 1、电影的诞生与初创期( 18951928) 2、电影的发展期( 19291945) 戏剧电影时代 3、电影的成熟期( 194680年代) 二、电影的艺术特性 综合性 视像性 逼真性 运动性 蒙太奇 群众性 技术性。 1、逼真性:以活动摄影为表现手段,逼真再现现实生活人物,以及声音、色彩,具有其它艺术难以达到的直观性真实效果。 2、运动性:电影在延续时间中变换画面完成叙事,通过画面内部的运动再现现实世界人和事物的流动演变,再由摄影机的运动产生多变的视觉空间效果。 3、蒙太奇:一部影片的内容分切成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视点的镜头拍摄后,在按照创作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组接为一个连续、完整的运动整体,使之产生对比、联想、衬托、象征、悬念、连贯等作用。从而完成叙事、抒情、塑造形象、阐发思想等作用。 三、电影导演创作的特点 1、电影创作是一项企业生产。 格里菲斯 党同伐异 105万 泰坦尼克号 两亿四千万 票房 14亿 2、电影是群体性创作和生产活动。 3、科技性的物质资源是影视艺术创作的生产前提。 卢卡斯 星球大战 电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