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麻醉设备学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0932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3.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设备学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麻醉设备学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麻醉设备学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麻醉设备学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麻醉设备学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麻醉科 黄宝胜,(2)压力预置通气模式(pressure preset modes) P249,目的要求:掌握输液泵、微量注射泵、镇痛泵的工作原理及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及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难点输液泵、微量注射泵、镇痛泵的工作原理。,药物输注简史,1657年,Christopher Wren第一次使用一个带囊的羽毛硬管刺入静脉,将药物输入动物体内。 1845年Scotsmen Francis Rynd发明了金属空心针头 。 1853年Charles Gabriel Pravaz发明金属注射器。 1855年Alexander Wood发明玻璃注射器。,药

2、物输注简史,19世纪后半叶注射器得以广泛应用。 20世纪初机械性输液泵发明,实现按设定容量精确控制滴数。 1940s,发明电子输液泵。 1981年,Helmut Schwilden首次运用计算机控制软件辅助给药。 1996年,Kenny Gavin推出第一个商业化的靶控输注泵。,本章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用输注泵的驱动 第三节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 第四节 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 第五节 患者自控镇痛泵 第六节 目标浓度控制微量注射泵,第一节 概述,一、微量输注泵的作用:按照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定时定量且匀速的输注。 二、现代医用输注泵的定义:是一种由电脑控制

3、,自动推动液态进入血管系统的机械装置。 三、分类: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第一节 概述,四、理想医用输注泵的条件: 1.使用模式:输注范围为0-1000ml/h。可迅速改变输注速度。 2.持续电能:有可充电的电池,在停电时可以从主电源自动切换到蓄电池。 3.操作简便:各方面的功能应有确定键。 4.警报: 5.结构: 6.记录输注资料:并且可由远程计算机控制。 7.可满足各种临床需要:,第二节 医用输注泵的驱动,概述:医用输注泵多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机电元件。步进电动机的输入量是脉冲序列,输出量是相应的增量位移或步进运动。,一、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组

4、成:转子和定子。,步进电机的结构,步进电机展开结构,单段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转子齿(单三拍运行方式),定子通电顺序: ABCA 转子旋转方向:逆时针 步距角:,三相单三拍,这种工作方式,因三相绕组中每次只有一相通电,而且,一个循环周期共包括三个脉冲,所以称三相单三拍。,三相单三拍的特点:,(1)每来一个电脉冲,转子转过 30。此角称为步距角,用表示。,(2)转子的旋转方向取决于三相线圈通电的顺序,改变通电顺序即可改变转向。,单段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转子齿,定子通电顺序: ACBA 转子旋转方向:顺时针 步距角:,单段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转子齿(双三拍运行方式),定子通电

5、顺序: ABBCCAAB 转子旋转方向:逆时针 步距角:,单段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转子齿(单、双六拍运行方式),定子通电顺序: AABBBCCCAA 转子旋转方向:逆时针 步距角:,二、步进电机的驱动方法,1.脉冲发生控制单元:产生脉冲,控制电机的速度和转向。 2.功率驱动单元:由脉冲信号分配和功率驱动电路组成。根据控制器输入的脉冲和方向信号,为步进电机各绕组提供正确的通电顺序及电压和电流。 3.保护单元:,第三节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一、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 1直线蠕动输液泵 2旋转蠕动输液泵 3往复活塞式输液泵 4活塞启动膜式输液泵,一、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6、,直线蠕动泵组成:由微控制器、步进电机和液体监控报警部分组成。,一、输液泵的工作原理,蠕动排以波动方式连续挤压充满液体的输液管,推动管内液体向下流动。传送带动得越快,液体被挤出越多,反之越少。因此,可准确控制输液泵流量。输注速度不受液面高度和患者体位变化影响,完成超低速至高速输液,二、输液泵的操作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是否存在干扰源,并保持足够的距离。 2.避免在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3.开机检测。 4.输液器是否兼容。 5.确认输液管放置在气泡检测器和阻塞检测器的管槽中。 6.确保输液管平直地放置在蠕动滚柱上,否则不能保证精确输注。,二、输液泵的操作注意事项,7.输注期间要定时检

7、查滴速。 8.防止手动滚轮夹的干扰。 9.输注期间要定时检查输液管线有无损伤。 10.如果药流受阻应关闭手动滚轮夹后再处理。 11.使用交流电时泵体接地。 12.内置电池的完好和充满电。 13.每周检查一次内置电池是否工作正常。,第四节 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一、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是以恒定性压力作用于注射器的活塞柱上,当活塞柱受压时,注射器内液体通过输液管道流入病人血管。,用途:常规动、静脉输液及静脉推注:、心血管功能药物的连续微量注射; 早产儿、新生儿生理维持量输液、微量输药及输血; 特殊药物的注射:如激素及化疗药物; 持续麻醉药注射; 血液透析和体外循环时注射抗凝剂; 造影

8、剂的输注。,第二节 微量注射泵-概述,特点,优点: 1.精确微量输液; 2.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缺点:受注射器容量的限制,不适用于大量输液。,第二节 微量注射泵-概述,主要功能: 自动识别注射器规格; 较高的输液精度; 能显示总液量; 快速简便的操作控制; 具备交直流两用供电; 在阻塞等异常情况下报警。,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针筒微量注射式输液泵由微型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泵内丝杆缓慢匀速地转动,注射器后支架在丝杆匀速转动时,能实现匀速直线运动,推动注射器内活塞向前推注药液,实现匀速微量注射。,微量注射泵的主要结构,二、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注意事项,1.使用合适的泵管。 2.保持静脉通

9、路通畅。 3.慎用冲洗键 4.输液即将注完时报警功能。 5.注射器匹配。 6.注意高频干扰。 7.不能在泵体附近使用手机、无线电装置和除颤器。 8.检查注射器活塞是否正确安装在卡座夹上。,第五节 患者自控镇痛泵,概述: 自控镇痛泵:以完成患者自控镇痛术(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为目的而设计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设备。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自行控制给药,且方便快捷、反应迅速,并可将镇痛药用量的个体差异降低到最小程度,与传统肌注镇痛相比,不仅镇痛较为完善,而且使阿片类药物用量大大减少,副作用也得以降低。,一、患者自控镇痛泵的基本结构,分类:一次性弹性自控镇痛泵

10、和电子镇痛泵。 (一)一次性弹性自控镇痛泵,(二)电子镇痛泵:以电能的镇痛泵,包括泵体和与泵体相配合的机械装置。,原理:往复活塞式输液泵和活塞启动膜式输液泵。,二、患者自控镇痛泵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基本组成 1贮药器 2输注设备 3单次输注按钮装置 4设置单次剂量装置 5设置锁定时间装置 6管道连接系统,功能参数设定 1背景输注速率 2单次注药量设定 3单次给药锁定时间 4预计输注总容积,自控镇痛泵可以提供三种不同的输注模式: 1、背景输注联合PCA(病人自控镇痛)单次给药, 2、背景输注给药, 3、PCA(病人自控镇痛)单次给药。,第六节 目标浓度控制微量注射泵,TCI的定义 靶控输注(Tar

11、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 是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原理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药输注速率的变化,达到按临床需要调节麻醉、镇静、镇痛深度的目的。,静脉给药方法-单次和重复静脉注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1、不能维持麻醉药的有效浓度 2、重复给药血药浓度波动大 3、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不易平衡,单次+ 持续静脉给药,单次给药,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持续静脉给药,1、起效时间长: 达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长,需4 5个半衰期 2、长时间蓄积作用: 随输注时间延长,清除速率减慢

12、,血药浓度逐渐升高产生 3、难以调节血药浓度:根据病人反应和手术刺激强度随时调节,静脉给药方法- 靶控输注(TCI),维持恒定的血浆浓度 快速随意调节 保持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的平衡,治疗窗,持续静脉注射麻醉和手术景观图,靶控输注-TCI,第六节 目标浓度控制微量注射泵,一、目标浓度控制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二、目标浓度控制的计算方法,原理:BET法先注射负荷量(bolus),在根据药物从机体排除的速率(elimination)与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速率(transfer),向中央室补充给药量。输注速度 = 负荷量(Bolus) + 消除(Elimination)+转运(Transfer

13、)分类:血浆靶控和效应室靶控。,开放的三室模型模拟图,效应室,中央室,V1,清除,k10,k12,k21,第二室,k13,k31,第三室,keo,药物在各室间 平衡示意图,静脉输注,k1e,1,2,3,中央室代表血液或血浆 第二室代表血液高灌流的组织 第三室代表血液低灌流的组织,K21k12k31k13和k1e是室间分布速率常数 K10是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 Ke0是效应室消除速率常数,单次注药后三室模型的血浆浓度变化 在快速分布相,药物从中央室(V1)向快速周边室(V2)、慢速周边室(V3)和体外转运。在慢速分布相,药物从V2向V1,以及从V1向V3和体外转运。在终末相,药物从V2和V3向V1

14、转运,从V1排出,return,异丙酚药代学模型,效应室的概念,药物入血后不是立即发生作用,需等待药物达到靶部位,如受体、离子通道或酶等,发挥出生物效应。药物进入的这个空间(部位)称为效应室。效应室对研究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关系十分重要。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是无法测定的,通过观测血浆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效应监测意识、肌松、脑电BIS等)的关系,计算出效应室药物浓度的理论值。,用于Diprifusor TCI 软件的得普利麻 药代动力学参数,* University of Glasgow,效应室: 是指药物发挥作用的部位。麻醉药物的效应取决于效应室浓度而非血浆浓度,而效应室浓度与血浆浓度间有滞后现象。

15、 效应室消除速率常数Keo:药物从效应室转运至体外的一级速率常数,但现在常用于表示效应室转运至中央室的速率常数。Keo是影响药物在效应室和中央室之间平衡的主要因素。 Keo越大的药物在血浆和效应室之间发生平衡的速度越快,药物起效越快,反之亦然。 效应室消除半衰期t1/2Keo:维持恒定的血浆药物浓度时,效应室的药物浓度达到50%血浆药物浓度的时间,与Keo的关系为t1/2Keo = 0.693/Keo ,药物的keo越大,其t1/2keo越小,说明该药物峰值效应出现快。,基本概念,时量相关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 time)的概念,指持续静脉输注某种药物一定时间停药

16、后,血浆或效应部位药物浓度降低50所需的时间。 它是与输注时间相关的半衰期,反映了持续输注时间与药物消除之间的关系。比消除半衰期更能准确的预计静脉麻醉后的恢复时间。,时量相关半衰期 CONTEXT-SENSITIVE HALF TIMES,血浆靶控(TCI Plasma),血浆浓度迅速上升至设定值 效应室浓度上升相对缓慢 所需效应产生滞后 诱导和维持平稳 术后恢复好 适用于老年、体弱、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效应室靶控(TCI Effect Site),效应室浓度迅速达到设定值 血浆浓度产生明显的超射 迅速产生预期的中枢效应 诱导时间短,预见性强 血浆浓度的超射可能对呼吸循环产生抑制 适用于年轻、体

17、壮、心功能良好的患者,二、目标浓度控制的计算方法,(一)计算负荷量:使中央室药物浓度迅速达到预定的靶浓度。(二)计算参比量:在初始状态经历一个时间控制周期,向体内加入一个单位量的药物,得出血浆浓度的变化量。 (三)计算输注过程中的药物代谢量 (四)计算控制靶浓度的给药量,TCI的分类,从生物工程学的角度来看, TCI 可分为开环与闭环2 种。1)开环TCI系统:无反馈装置,由麻醉医师根据临床需要设定目标浓度,麻醉维持中根据情况进行调节。2)闭环TCI系统:是指通过一定反馈信号自动调节的给药系统,其基本组成部分: 镇静、镇痛或肌松监测系统; 测量药物效应的控制参数; 参数的设定点(由麻醉医生设置);输注泵; 控制输注泵工作的微机。,三、目标浓度控制,理想输注系统: 1.控制系统提供可接受的系统性能包括诱导时间、超射的浓度和程度、到达稳态的时间、稳态时摆动的程度靶浓度与实测浓度的最大差值。 2.对人为中断做出调整。 3.说明血浆和效应室之间的非平衡问题。,靶控输注理论值和实测值的比较( ),TCI,临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