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课件13.朱德的扁担【第2课时】.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2052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课件13.朱德的扁担【第2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课件13.朱德的扁担【第2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课件13.朱德的扁担【第2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课件13.朱德的扁担【第2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课件13.朱德的扁担【第2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2.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串珠问题:1.故事发生在哪儿 ?2.大家是用什么挑粮的?3.后来是谁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为什么?4.朱德同志怎么做的?,听录音回顾课文,1.“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会师”一词指的是什么? 从“不远处” 可以看出什么?,“会师”

2、指的是朱德同志带领的起义队伍与毛泽东同志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之后,组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队伍。“不远处”点明了井冈山周边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的艰苦挑粮做了铺垫。,2.“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哪些词语写出挑粮的困难?,“五六十里”“山高路陡”说明从井冈山到茅坪挑粮困难重重,一是路程长,二是路难走。,3.“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去挑粮?,因为红军战士不怕吃苦,所以争着去挑粮。表现出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的大无畏精神。这也是

3、为后面朱德同志也争着挑粮埋下伏笔。,4.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同志是怎样挑粮的?表现了什么?,“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是说朱德与战士们一样的装束,一样的艰苦朴素;“满满的”“爬山”表明朱德挑的粮跟战士们一样多,一样沉,经历了一样的艰难,这是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具体表现。,5.“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战士们是

4、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战士们一方面为朱德同志的身先士卒而感动,另一方面又为朱德同志的劳累而担忧。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战士们以为,没有了扁担,朱德就不挑粮食了。,阅读方法解密:以小见大,概念: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可以看出整体。效果: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只在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了主题,又深化了主旨。,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这篇课文表现了朱德以身作

5、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1.故事发生在哪儿?,井冈山根据地。,串珠问题:,2.大家是用什么挑粮的?,扁担,3.后来是谁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为什么?,是一位红军战士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同志们担心他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粮了,这样可以让他轻松点。,4.朱德同志怎么做的?,朱德不但“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同甘共苦以身作则,朱德的扁担,粮食不多,连夜赶做,越发敬爱朱德,一块儿去挑粮,工作劳累,战士藏起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

6、们一起挑粮食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上将与下士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并非后来人所想象的,他专做伟大的事,把不伟大的事都留给不伟大的人去做。实际上,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有一天,他身穿没膝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一个认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

7、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块都不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位置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劲!”,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位置上。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就要滚落下来。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位置上。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出他的军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时,你就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

8、己面前的是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但至此他也才真正懂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王昌龄),【李广爱兵尽责】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行军遇缺水断粮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饱,他不尝饭食。【绕口令】扁担长,板凳(dng)宽,扁担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不知是扁担绑在了板凳上,还是板凳绑在了扁担上。,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1.读一读hng jn shng

9、 chn jng gng shn shn go l du 红 军 生 产 井 冈 山 山 高 路 陡 du wu zh d zu bin dan fn shn yu lng 队 伍 朱 德 做 扁 担 翻 山 越 岭,教师点拨:注意“生、产、山、朱”是翘舌音,“做”是平舌音。“队伍”的“伍”是轻声。,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教师点拨:这是朱德和大家一起去挑粮的句子,带点的词语都是动词,使人物朱德的艰苦朴素、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形象更加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朗读时,要重读这几个动词。,3.朗读课文,教师点拨:这是一篇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

10、文章,朗读时要像讲故事一样,语气要加重,稍慢。,4.朱德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教师点拨:读相关的段落,联系全文回答。参考答案:因为朱德知道,他原来的扁担一定是战士们心疼他,不让他挑粮而藏起来了。他下定决心要去挑粮,怕战士们又藏起他的扁担,所以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这样就是告诉战士们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准拿走。,一、选择合适的读音填空。1 nxidfndch粉( ) 鞋() 冈()德() 敌() 储()2 dndndn一担()粮食担()心扁担(),dn,fn,xi,n,d,d,ch,dn,dn,做 手 工,生 产,会 师,红 军,穿 过,必 定,井 冈

11、山,三、填上合适的词。一()扁担坚守()一()队伍 储备()一()粮食 粉碎()一()草鞋 战胜(),困难,根,阵地,支,粮食,袋,围攻,双,四、选一选。1 (1)红军战士()了足够的粮食。(2)小动物把过冬的粮食()在洞里。2(1)我和()的小伙伴一起度过快乐的节日。(2)()的毛主席是人民的好领袖。,储备,储藏,亲爱,敬爱,敬爱,储备,储藏,亲爱,五、写出句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1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2井冈山上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3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4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特别,更加,经常,一起,六、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1怎样整夜整夜朱德研究跟打仗

12、地敌人_2连夜同志朱德赶做了扁担一根又_,朱德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 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 一根三尺多长的扁担, 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并 写 上,穿 着,做 了,1按课文内容填空。2这段话共有_句话。3用“ ”画出具体写朱德挑粮的句子。4发挥想象,写一写。朱德同志又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了,大家都劝

13、朱德同志。一个战士说:“_。”另一个战士说:“_。”朱德同志笑笑说:“_。”,7,我和你们一起挑粮,我不累,朱总司令,您工作太忙了,让我们挑吧,朱总司令,您休息休息吧,5“不料”可以换成_。让战士们感到意外的是_。大家见了这一情景,心里想:_。6因为_,所以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7读了这段话,我认识了一个_的朱德。,以身作则,谁知,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朱德同志真好啊!和我们一起辛苦地挑粮,朱德要告诉大家这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拿走,观察右面的图,写一写你看到的朱德的样子。,优秀示例: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脖子上搭着毛

14、巾,头上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劳动。,一、整体感知。本课讲了_与_一起到山下去挑粮,为了不让_藏起自己的扁担,他在扁担上写了“_”三个字的故事。这件事反映出_同志_并与战士们_的高尚品格。,同甘共苦,朱德同志,战士们,朱德记,朱德,战士们,以身作则,二、藏扁担,做扁担。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着草鞋,()着斗笠,()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山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_的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爬,穿,戴,挑,1选择合适的字填到选

15、文中的括号里。爬挑戴穿2文中的横线上应该填_。A一尺多长B三尺多长C三米多长3用“ ”画出描写朱德挑粮的句子。,B,4战士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从一个“藏”字你体会到了什么?_,因为战士关心朱德同志,不想让他去挑粮,所以把扁担藏了起来。从一个“藏”字我体会到了战士对朱德的关心。,阅读欢乐岛帮妈妈挑水公鸡刚叫过头遍,朱德的妈妈就开始了繁忙的家务劳动。她拿着扁担和水桶要去挑水,却(发现发觉)水缸里已经装满了水。“这是谁挑的呢?”妈妈自言自语。第二天,鸡还没叫,妈妈就起床了。她轻轻地推开房门,只见朦胧的夜色中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提着水桶吃力地往水缸里倒水。妈妈急忙走过去,一看,(原来原先)是自己(热爱心爱)的儿子朱德。妈妈拍着朱德的肩膀,说:“小小年纪就能(那样这样)吃苦耐劳,体贴长辈,真是个好孩子!”,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2为什么第二天鸡还没叫,妈妈就起床了?_3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朱德是一个_的孩子。4你在生活中帮妈妈做过什么?写一写吧。_,示例:我帮妈妈洗过衣服、擦过桌子。,因为妈妈想知道是谁给水缸装满水的。,吃苦耐劳、体贴长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