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1020210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经济全球化区域影响观点之争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 全球化与地方化或本土化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超级全球化主义者与其反对者的争论,超级全球化主义者(hyper- globalist)认为,我们生活在无国界、与国家无关的世界,全球化是一个新的经济规则(同时也是政治和文化规则)。他们声称,当今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已经被压缩,地理已死。 新自由主义杰作的美国“华盛顿共识”正是超级全球化的典型代表。他们主张“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一切民族障碍,扫除一切国家干预,使商品、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实施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一切国有经济,实现私有

2、化。,反对者认为,全球化过于夸张,半个世纪以来现实世界只不过更加开放、联系更加紧密而已。还没有一个充满全球的经济,仅仅拥有了一个国际经济和相应的政策回应。如今的全球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化,或者只是一种区域化而已,因为它只是三大区域的金融与贸易的合作,世界经济比起50年前更全球化,但远没有达到理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神话(myth)。,近年来全球的反全球化运动影响也越来越大,起初主要来自于第三世界的国家,而今则主要发生在西方国家。 反全球化的抗议活动始于1995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演变成一种有组织的群众性社会运动,反全球化的中心是反经济全球化(此外包括反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

3、化)。发展中国家的反全球化主义者不少来自政府首脑,而发达国家的反对者主要是这些国家的弱势群体。,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理区位,一些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的“地点空间”将会被一种新的、非区域性的“流的空间”所代替,在流的空间中,地理区位消失,区域变的无足轻重。 然而,不少地理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地理区位的消失和经济的非区域化,区域是影响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地方有可能“粘”住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流”。,也可以这么说,当前世界确实是一个被全球化力量控制的经济地理世界,但是还远远未达到“地理终结”的境界。从地理空间角度,全球经济可以分为全球经济、区域经

4、济、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四个尺度,这四个尺度经济之间及内部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联系链条。,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一、经济区域化的概念与成因 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经济区域化的概念,经济区域化中的区域是高于国家地理尺度的空间范围,而不是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区域化是地理上相近的国家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组织,其具体机制是宏观上的国家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真正形成时期,也是经济区域化大发展时期,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建立的,最著名的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欧洲联盟简称

5、欧盟(EU),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由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至2009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下图),欧盟的宗旨是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在内部建设方面,欧盟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 实现关税同盟和共同外贸政策 1967年

6、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年7月1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1973年,欧共体实现了统一的外贸政策。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1962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8 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基本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 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有形障碍(海关关卡、过境手续、卫生检疫标准等)、技术障碍(法规、技术标准)和财政障碍(税别、税率差别),于1993年1月1日起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自由流通。为此,欧共体委员会于1990年 4 月前提出了实现

7、上述目标的282项指令。1993年1月1日,欧共体宣布其统一大市场基本建成, 并正式投入运行。 此外还实行了共同的渔业政策、建立政治联盟 、政治合作制度、欧洲货币体系、经济货币联盟等措施。,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则在北半球,通常称发展中国家为“南方”,发达国家为“北方”。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

8、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截至2009年底成员国10个: 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经济区域化的成因,第一,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第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是经济区域化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化是经济区

9、域化发展的直接动因。 第四,在西方国家,经济区域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一些国家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另外,地理因素也是经济区域化形成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碍,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我们认为,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内部实行更高的自由化和更密切的合作,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可能更快发展,对促进世界经济贸易自由化是一种推动。 区域化通过区内优惠安排实现了区内较为充分的合作,但却造成区域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而且还

10、表现在优惠安排的攀比与竞赛,这最终必然导致区域组织间差别的缩小,竞争的结果使其中一些组织消亡,而另一些组织则在不断壮大,作为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更接近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多次磋商,乌拉圭回合、GATT向WTO的转变,虽然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完成了向一揽子贸易自由化的过渡,这构成了本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坚定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其保护性和排他性趋向也会相应加强,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

11、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区域化有促进作用。 因为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巨大的外部压力,迫使同一地区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以求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导致区域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

12、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区域组织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尚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和调控,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起伏、贸易保护、金融动荡在全球范围相互传递,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时刻存在。这种风险和危机对各个地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是灾难,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破坏。,地方化或本土化的概念,地方化也称为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指从地方利益出发,利用全球化的有利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与地方化的矛盾与统一,经济全球化引起了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变化,地理空间上邻

13、近企业的共同性增加,从文化与产品的角度,全球化是一国的产品拥有国际统一的标准、规模和品性并且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在世界各地流行。但同时人们和国家个性化要求也随之增加。 经济一体化、地方文化传统建设加强同时发生、相伴而生,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表面上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在本土化过程中,全球化的因素必然影响到当地的价值观、文化观。(思维全球化、行动地方化) 另一方面,强烈的本土化(民族化)有利于全球化发展。当然本土化的东西进行全球化的关键在于商业包装和因地制宜。,跨国公司地方化策略,对在经济活动全球化过程中十分活跃的跨国公司来说,本土化主要表现为

14、其在生产管理或国际营销过程中为扎根当地市场而迎合东道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以便使跨国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使外贸营销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要求。,具体表现:,1管理本土化 2技术、材料的本土化 3企业形象的本土化和国际营销本土化,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型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机会与技术、技能和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全面加入全球经济能使国家、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抓住新的机会并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我国对外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和通过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一个有力证明。,另一方面,

15、全球化可能会威胁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型国家前景。如区域一体化的加强,会不利于那些被排除在区域一体化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能力分布的极端不平衡也许会消弱欠发达国家和技术进步的联系。,经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日益深刻的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 在此背景下,选择封闭,就将进一步远离世界经济体系,面临被边缘化、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扩大的巨大威胁; 选择开放,将面临高悬的“双刃剑”。可能因此更好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发展起适合本国发展特点的产业部门,从而完成工业化的任务,也可能因此进一步加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永远难于实现赶超的目标。,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

16、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所排斥,所不包容。 在政治上,核心国家是博奕对局中的玩家,边缘国家则是棋子。在玩家的战略布局中,可以随时牺牲或放弃的棋子,更属边缘。 在经济上,若某国的国内景气、产业发展、经济政策等,会高度影响其他国家的产业兴衰或国际收支时,显然是核心国家,而当别国的产业或经济一打“喷嚏”自己就会重感冒,当然是边缘国家。 通俗一点说, 过去非常主流的学术刊物、艺术形式,现在没人看了,被冷落了,这也叫边缘化;甚至连说话,用的词句,象“哇噻”、“酷”等等,成为主流话语,而 “理想”、“吃苦耐劳”等等,就成了边缘话语。,从经济全球

17、化中获得的收益取决于地区原有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国家对全球化的相应对策。,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的收益差异,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和工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进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份额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全球化中收益不均。作为两个极端,东亚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受益很小。,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全球化中的政府作用 在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的管理功能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的任务。 部分学者认为,随着自由化和市场经济的加强,政府的作用将大大下降。进一步的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增强,政府制定国家政策、

18、尤其是执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减弱。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责任并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减少,变化了的仅仅是政府工作的着眼点和政策重点。,政府作用的具体体现,第一,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目的在于间接地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第二,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取更大的比较效益。,第三,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 第四,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

19、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这就是说,全球化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需要私人企业和政府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全球化中的制度作用,所谓制度就是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规则和秩序。科技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而制度是世界经济的安全阀。在全球化制度安排时必须兼顾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应该体现以下原则:,全球化制度安排应该以世界各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为前提,特别是应该努力促进南北国家之间的对话,以达成共识。 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

20、进程中的“双赢”结局。 任何制度创新都必然付出代价,但应该使全球化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保证大多数人受益。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制度创新的速度,在“急进式”与“渐进式”之间寻求平衡。,亚太经合组织较好地体现了上述四个原则,可供未来全球化制度建设参考。 其运行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尊重成员国的多样性,承认成员间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同利益与需求;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实行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

21、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 APEC现有21个成员,分别是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新西兰、中国、南朝鲜、中华台北、墨西哥、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美国、越南,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2007年,各国领导人对重新吸纳新成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在新成员须满足的标准问题上未达成一致,于是决定将暂停扩容的期限延长3年。,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成员国的广泛性 APEC的21个成员体,就地理位置来说,遍及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就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既有发达的工业国家,又有发展中

22、国家;就社会政治制度而言,既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就宗教信仰而言,既有基督教国家,又有佛教国家;就文化而言,既有西方文化,又有东方文化。成员的复杂多样性是APEC存在的基础,也是制定一切纲领所要优先考虑的前提。,自愿性 由于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方面要想取得“协商一致“是非常困难的,APEC成立之初就决定了其决策程序的软约束力,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安排。不具有硬性条件,只能在自愿经济合作的前提下,以公开对话为基础。各成员国根据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与承受能力对具体产业及部门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自行作出灵活、有序的安排,并在符合其国

23、内法规的前提下予以实施,这就是所谓的“单边自主行动(IAPs)“计划。,松散性 a没有组织首脑。b没有常设机构(各成员国轮流举办。2001年7月在我国上海举行非正式首脑会晤,这是自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在我国举办,这对让世界了解中国,展示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c对成员国的约束力较小。,独特的官方经济性质 APEC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在此合作模式下,不存在超越成员体主权的组织机构,成员体自然也无需向有关机构进行主权让渡。 它的这种比较松散的“软“合作特征,很容易把成员体之间的共同点汇聚在一起,并抛开分歧和矛盾,来培养和创造相互信任及缓解或消除紧张关系,从而达到通过

24、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同时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以实现通过发展促和平的愿望。,开放性 APEC之所以坚持开放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PEC大多数成员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以加工贸易或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发展战略。这样的发展战略所形成的贸易格局使这一地区对区外经济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而采取开放的政策,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贸易长处,同时也可以避免对区域外的歧视政策而缩小区域外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APEC成员体多样性,及其实行的单边自由化计划也客观要求它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启示,东南亚金融危机很清晰的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的两面性,表现为: 一方面

25、,如果东南亚国际经济对市场的依存度不高,泰国金融危机就不会蔓延到整个东南亚,香港股市波动也不会导致全球股市的动荡。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资本的国际流动就不会如此之快,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将放慢。,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对外资进行宏观控制; 引进外资时应该寻求建立保护本国金融市场的合理措施; 在引进外资时注意使长期资本多于短期资本; 建立本国银行系统的监管制度,加强银行立法,以避免失误; 慎重参与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相较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次贷风暴对中国既为再度警醒,又在时间和案例的层面更具贴近性。次贷风暴警示对于未来“走出去”的战略安排亦是

26、意味深远。,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 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

27、。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在这些交易中,银行和金融充当了“不傻的傻瓜”的角色。,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 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

28、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一

29、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认为传递的路线之一是金融蔓延,从加拿大到中国,全球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在过去发生的历次金融动荡中,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但这一次可能会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特别是银行涉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很深的欧洲国家,可能更为焦虑。,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来说,第一,主要影响我国出口。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

30、.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其次,我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我国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2008年15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6.7%。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就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资和原材料的产品的价格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从而推

31、动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之后,又要求增加工资,再使成本提高,这又要提高价格,引起通货膨胀。,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思 考 题,1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2简要说明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 3评析:经济全球化中,地理区位将不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