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银行传统的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改革。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改革创新,缓解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已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浅略分析其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影响 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随着金融技术的不断创新,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词汇之一,在 2013 年发展尤其突出。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是数据处理技术与金融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信息时代大数据平台
2、而构建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除了具有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支付、交易中介等多种功能外,互联网金融服务还包括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网络搜索五种形式。与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互联网金融信用数据更丰富、信息更透明、交易更便捷、用户参与更深入、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是冲击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域。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如第三方支付平台和 P2P 平台,冲击了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一方面,仅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交易笔数在2013 年“双十一”就为 1.7 亿笔,总金额超过 350 亿元,大大分流了银行支付结算客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可提供增值金融服
3、务、信用支付等综合金融服务,由于具有门槛低、赎回快、风险收益稳定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客户和资金的投入。从余额宝的相关数据来看,截止到 2013 年 6 月 30 日,其累计的用户数达到 251.56 万,上线仅 18 天就已经转入了 66.01 亿元的资金,并产生了12.04 亿元的消费量。另一方面,根据相关统计,国内目前有 300 多家以 P2P 为平台的网络借贷公司,一是以有利网为代表的有担保的网络金融交易平台,二是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此外,还有以点名时间为代表的众筹模式,不到两年的时间上线项目就达到了近700 个,项目成功率接近 50%。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应用,拓宽
4、了客户贷款途径,对银行冲击甚大。 二是削弱商业银行的服务角色。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相比,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更受到尊重,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客户追求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要求和快捷、方便、互动的体验诉求得到显现;互联网金融强调服务产品的灵活性,主张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对称,对银行的传统服务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互联网金融中发生的交易一般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客户没有跟银行发生接触,从而疏离了客户跟银行的关系,使得客户的忠诚度下降。在金融业务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没有针对客户多样化需求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和体现方式被彻底颠
5、覆。 三是减少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互联网金融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减少银行的营业收入来源。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已具有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银行具有的业务功能。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非银行机构凭借其掌握的大规模客户入口、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使得商业银行在结算业务收入上分少一杯羹。随着互联网贷款平台的逐步优化完善,小微企业可在互联网上实现融资需求,因此银行流失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贷款客户,利息收入进一步收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更多的公司会依赖互联网金融,这都将严重影响到银行的利差收入来源。如今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正在一步步被互联网金融所挤占。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推动大数据
6、应用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功,归功于他们在数据的深度挖掘应用方面。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将现有数据体系进行整合,通过对信息系统数据架构的改造和数据资产的规范治理,加快手机银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业务环节的应用,提升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应用、增值服务、市场拓展等能力。 (二)重视客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了简便和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避免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遇到的诸多麻烦。商业银行应要以此为鉴,以立足客户体验提升为根本,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一是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利用数据信息平台的优势,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环节,高效配置资源。二是大力发展移动金
7、融业务,创新移动理财、近场支付、网络贷款等手段,打破业务办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约束。 (三)加快人才培养和储备 商业银行在新员工招聘时既要引进熟悉金融业务以及新技术运用的复合型人才,也要注重在工作中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市场营销技能、网络信息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合作中寻求共赢 商业银行可以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多方面、多渠道寻求合作机会,充分利用商户资源和客户信息。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联合小额贷款、担保、租赁等金融服务商,形成金融服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交叉销售;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第
8、三方支付方式或者与相关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提高自身移动支付渗透率,扩大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方面的业务。 参考文献 1卓尚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蓬勃发展N.金融时报,2013(06).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 3李麟、冯军政、徐宝林.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鲶鱼效应”J.上海证券报,2013(01). 4任曙明、张静、赵立强.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内涵、特征与分类J. 商业研究,2013(03). 5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汤瑞欣(1989-) ,女,广东人,本科,管理培训生,研究方向:银行金融。